阿勒泰城市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北京岩土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三年九月
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证书编号: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5101008)
资质等级:甲级
审核:邵旭升
项目负责:王才川
技术负责:刘军柱
报告编写:周晓萌唐荣华李长彬
提交单位:北京岩土工程勘察院
提交时间:二○一三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4)
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面积 (4)
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 (9)
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0)
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13)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16)
第一节气象、水文 (16)
第二节地形地貌 (18)
第三节地层岩性 (19)
第四节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24)
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 (28)
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 (29)
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30)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31)
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31)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32)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40)
第一节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40)
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41)
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44)
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44)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46)
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47)
第四节防治措施 (47)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50)
第一节结论 (50)
第二节建议 (51)
附件:1、任务委托书
2、任务承诺书
3、资质等级证书
4、资质备案证明
5、照片集
6、野外调查卡片集
附图: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分布及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1:10000)
前言
一、任务由来
阿勒泰市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位于东经86°53′-88°37′、北纬47°13′-48°38′之间,是我国西北边陲重镇,是阿勒泰地委、行署所在地,阿勒泰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金山”之称。
东、南与福海县相邻,西与布尔津县、吉木乃县相依,北与蒙古国接壤。
目前阿勒泰市交通运输体系主要由公路和航空组成。
阿勒泰市已经基本形成以国省道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境内有G216、G217、S230、S319等干道,高速公路有拟建的连霍国家高速公路联络线G3014乌尔禾-阿勒泰段;阿勒泰机场位于阿勒泰市区南郊,阿苇滩镇附近,是自治区内机场网络中的一个支线机场;北屯至阿勒泰铁路处于前期规划中。
未来阿勒泰市将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组建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目前阿勒泰市区、机场对外联系主要通过G216线及S230线或S230线接正在建设乌-阿高速公路出行,而G216线与S230线横向距离远,导致市区车辆通往机场需要绕行;阿勒泰市规划南区城市建设在市区南郊(克兰河西岸),仅依靠现有农村公路很难满足南区人员至市区的出行需要。
因此亟需建设一条快速通道改善现有路网,解决规划南区与机场、高速公路出行的问题。
阿勒泰周边道路包括阿勒泰市机场至市区公路连接线、拟建乌阿高速公路阿勒泰互通至G217连接线,两条公路可有效连接高速公路、机场、规划南区及阿勒泰现有市区,同时减轻G216线、S320线的交通压力。
因此本项目是对区域路网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对提高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输效率,改善市区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鉴于拟建设公路的重要地位,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建设和建成后的安全运营,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委托北京
岩土工程勘察院对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接受委托后,北京岩土工程勘察院成立了项目组,在委托方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对拟建设线路进行了野外调查和研究,圆满完成了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二、评估依据
本次评估工作的依据是:
1、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通知》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3、国土资源部令第42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4、国土资源部第29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6、国土资源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新国土资发[2004] 540号《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新国土资发[2004] 667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备案工作的通知》;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10、任务委托书;
1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4、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大纲。
三、评估目的、任务
(一)评估目的
本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资料收集与野外地质灾害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查明建设用地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影响范围,对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并对拟建公路工程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为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二)评估任务
1、查明工程建设用地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条件、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现状、类型、规模、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并对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及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
2、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预测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是否会引发、加剧新的地质灾害以及灾害的范围、危害并评估其危险性;评估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3、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工程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
4、针对评估区地质灾害现状、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面积
一、工程位置及路线布设
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范围位于阿勒泰市区西南部,距离市中心直线距离3千米左右,项目区地理位置范围为东经88°04´′38.8″~88°08′28.7″,北纬47°44′51.2″~47°49′45.9″之间,项目区与市区主要干道相连,交通条件较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1)。
图1-1 拟建工程通位置图
项目共包含:阿勒泰市机场至市区公路连接线、拟建乌阿高速公路
阿勒泰互通至G217连接线(后期建设)、阿勒泰规划南区路网。
阿勒泰机场-市区连接线起点方案接阿勒泰机场候机大厅大门后路线偏向东南方向,与乌阿高速公路-G217连接线在K4+650处相交,在K5+000进入阿勒泰市南区规划范围,在K9+780上跨国道G216线,终点与即将建设横向连接阿勒泰团结路相接,并与阿勒泰规划北区城市快速路顺接。
路线起点为阿勒泰机场,沿途经萨克阔拉克村东侧、经一牧场三队西侧、葡萄园西侧、电厂西侧。
路线长10.5千米。
阿勒泰规划南区路网位于阿勒泰南侧克兰河旁边,主要分布在金山葡萄园周围及一牧场三队处,共计12.47千米。
线路主要控制点:阿勒泰机场-市区连接线:机场、乌阿高速公路-G217连接线、一牧场三队、葡萄园、G216线、终点。
二、拟建公路工程主要技术指标
阿勒泰机场-市区公路连接线:所处区域内为低山丘陵区,地形、地质情况较好,推荐K0+000-K5+000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2米,设计车速60km/h,K5+000-K10+500为城市道路,路基宽17.50米,设计车速40km/h (表1-1)。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阿勒泰规划南区路网:支线1为三级公路,设计车速30km/h,路基
宽8.5米;支线2为团结南路(2.7km,行车道宽18米,非机动车和绿化带宽22米,0.8km行车道宽15米,非机动车和绿化带宽25米);支线3为建业街(行车道宽18米,非机动车和绿化带宽22米);支线4为山水街(行车道宽18米,非机动车和绿化带宽22米);支线5为忘湖街(行车道宽18米,非机动车和绿化带宽22米);支线6为迎宾路(1.9km行车道宽18米,非机动车和绿化带宽22米,1.3km行车道宽15米,非机动车和绿化带宽25米);支线2、支线3、支线4、支线5、支线6采用城市主干道技术标准,设计车速40km/h(表1-2)。
表1-2 阿勒泰市南区规划支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三、建设规模
阿勒泰机场-市区连接线全长10.5km,大桥218m/1座,小桥22.52m/1座,涵洞共49道(详见表1-3、表1-4)。
表1-3 阿勒泰机场-市区公路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1-4 阿勒泰南区规划支线主要工程数量表
四、投资规模
阿勒泰周边道路(阿勒泰机场-市区连接线)总投资金额12039.6791万元。
投资估算结果如下(表1-5):
表1-5 拟建阿勒泰周边公路机场-市区投资估算结果表
阿勒泰市规划南区共6条支线,长12.47千米,总投资金额24239.2103万元。
投资估算结果如下(表1-6):
表1-6 阿勒泰市规划南区支线投资估算结果表
五、建设用地范围
阿勒泰市机场至市区公路连接线采用二级公路和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二级公路宽12米,城市主干道双向四车道,路基宽17.5米,其余支线段落按照城市道路标准修建,路基宽度8.5米至18米不等。
项目共征地面积为667805.0532平方米(1001.70亩),为有林地、农村道路、沟渠、水浇地、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园地、其它园地、其它林地、设施农用地、坑塘水面、公路用地、城市、特殊用地、村庄、机场用地、其它草地。
表1-7 阿勒泰市规划南区支线投资估算结果表
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
拟建工程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和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开展较早,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地矿部门等先后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和区域矿产地质、水文地质的普查工作,编制出版有相应区域和图幅总结报告及调查报告等。
在区域地质和区域矿产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方面的主要工作有: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新疆地质局区测大队和其它地质大队在该区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工作,该项地质工作对评估区内的地层、岩浆岩有系统的认识,建立了本区的地质构造格架。
2、1980-1982年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队完成的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1:5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对该区各类地下水的赋存、分布、运移规律及资源评价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论述。
3、1985-1986年新疆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公司706队四分队完成新疆萨吾尔山地区1:5万分散流地球化探项目,编制了单元素地球化学图、组合元素异常图、综合异常及地球化学分区和工作建议图,初步查明了元素分布、分配和元素组合规律。
4、1992-1995年新疆工学院地质系完成喀腊托拉盖幅、乌兰达幅、萨勒布尔南半幅、巴音达拉北半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
5、1995-1998年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完成新疆萨吾尔山托斯特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建立了测区的岩石地层单位,并对化学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划分作了一定的探讨,初步建立了岩石谱系单位,对构造单元及其归属进行了合理划分,对构造形迹作了较详细论述,对
沉积环境、岩浆成因、构造环境等做了研究。
6、200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完成了《新疆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7、2004年-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完成了《新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报告》,
8、2005年-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完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9、《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为本次评估工作提供拟建工程规划概况的基础资料。
以上成果对阿勒泰县的地质灾害有一定的研究和认识,取得的部分成果及灾害防治经验对本次工作有指导意义,可参考利用。
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一、评估程序
整个评估工作程序是严格按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有关规定进行评估的,评估工作程序按评估工作程序框图(图1-2)进行。
图1-2 工作程序框图
二、评估工作概况
本次工作共分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8月1日-8月5日):我院在接受评估项目任务委托后,立即组建了项目组。
项目组由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水工环地质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组成。
项目组成立后,收集了大量资料,主要为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项勘察报告等,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编制了评估工作大纲,为外业调查进行了较充分的准备。
(二)外业调查阶段(2013年8月6日-8月10):项目组赴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所在区及线路两侧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危险性现场评估。
外业调查采用1:10000地形图作底图,用手持GPS和地质罗盘进行现场定位,对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沿线及其两侧发育的地质灾害点逐一进行了实地调查、测量和记录,对重要地质灾害点和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剖面实测及详细调查,对重要地质灾害点和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采用数码照相机进行了现场拍照等。
(三)室内资料整理与报告书编写阶段(2013年8月11日-2013年9月4日):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室内资料整理和评估报告的编写,编制了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分布及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2013年9月4日完成了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内部审核和修改工作。
提交送审的成果有:
1、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2、附图: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分布及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1:10000)。
3、附件:
(1)任务委托书;
(2)资质等级证书;
(3)照片集;
(4)地质灾害调查卡片集。
三、完成的工作量
本次评估工作按照一级评估要求,完成工作量见表1-8。
表1-8 工作量统计表
四、质量评述
本次评估工作,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和国土资源部制订下发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及评估工作大纲要求进行,查明了区内地质环境现状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并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的分布地点、范围和危害性进行了调查,取得的资料真实可靠,且外业调查做到了一点一卡和边调查边记录边拍照,不遗漏对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构成威胁的重要地质灾害点和潜在隐患点。
同时按照院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野外记录卡片逐一进行了认真检查,检查率达到100%,发现问题,在野外及时加以解决或到现场重新补做,保证了外业调查工作的质量,所取得的资料和完成的工作量满足室内资料整理和评估报告编写的要求。
室内资料整理完成的评估成果,包括评估报告及其附图、附件,满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和评估工作大纲的要求。
本次评估工作满足一级评估要求,圆满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
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范围内,应视建设项目和规划项目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
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范围一般应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500-1000m为限。
据该拟建公路工程路线位置及现场调查情况,调查范围确定为拟建公路两侧及路线两端分别外扩553~1512m,调查面积约为35.53km2(53295亩),调查区的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88°04′06.5″-88°08′55″,北纬47°44′29.2″-47°50′02.2″;评估范围在调查的基础上详细确定,评估范围包括现状地质灾害及隐患对公路建设有影响、公路建设和运行可能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范围,本次评估范围确定为拟建公路两侧及路线两端分别外扩500m,评估面积为18.14km2(27210亩),评估区的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88°04′38.8″-88°08′28.7″,北纬47°44′51.2″-47°49′45.9″。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根据建设项目重要性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确定。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如表1-9所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如表1-10所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如表1-11所示。
表1-9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注:摘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表1-10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注:每类五项条件中,有一条符合复杂条件者既划为复杂类型。
表1-1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本次评估拟建阿勒泰市周边道路工程的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属重要建设项目。
评估区地形地貌较简单,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评估区地
质构造较简单,K0+800~K0+900、K2+200~K2+420、K2+550~K3+170、K4+900~K5+400、K9+800~K10+226、K9+800~K10+226路段有盐渍土、软弱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其它路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于中等。
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1-11)确定,本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属一级评估。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气象、水文
一、气象
阿勒泰市处于欧亚大陆腹地,属大陆性气候。
由于北部毗邻蒙古高压中心,每年秋末冬初为蒙古高压中心所控制,出现寒冷干燥天气。
冬季长达127-169天。
山区与平原区气候差异显著,平原区总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降雨量稀少,冬季漫长寒冷,降雪量也不大。
山区总的气候特征是: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降低,湿度增大,降雨量增多,雨季到来时几乎天天下雨,冬季漫长,降雪量也大。
阿勒泰多年平均气温只有+4℃,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43.5℃;年平均降水量182.5-3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218.1mm,降水量的分配随地势增高而递增,梯度值14-16mm/100m,(其中1、2、3、11、12月降雪,偶尔4或10月也降雪),最高月降雨量20.6mm(7月),最大降雪量17.1mm (12月);一般大风多为西北风,个别为东北及东南风,最大风力12级,风速33m/s,一般为7级,风速14-17m/s,其中4月风力最大;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4.25-60.00(毫巴),4-10月相对湿度为30-59(毫巴),冬季相对湿度较大为60-80(毫巴);雾甚少,仅出现在冬天(表2-1、图2-1、图2-2)。
表2-1 阿勒泰市气象要素月平均值统计表
图2-1 阿勒泰市气象要素月平均值曲线图
图2-2 阿勒泰市2001年气温、降水量月平均值曲线图
二、水文
阿勒泰市位于额尔齐斯河中游区,山区降水丰沛,冬季山区积雪在夏季融化后汇入河流。
阿勒泰市地表水资源丰富,约22亿立方米,苏木达依克河约13亿立方米,全部流入布尔津河。
市境实际控制的水量约9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克兰河及其支流汗德尕特河、切木尔切克河、阿拉哈克河。
克兰河平均宽为30-50m,深度为2-5m,纵坡度12‰。
河水流量的高峰出现在5-7月,每年5月份春汛开始,河水径流量剧增,洪峰多出现在6月份,洪水携带大量泥砂汹涌而下,洪水期的水量是枯水期30-40倍,年均流量6.09×108m3。
第二节地形地貌
评估区地貌属于剥蚀残山残丘区,海拔高度一般在800~990米之间,相对高差10~190米左右。
山顶、山脊多为圆形,坡缓沟浅,岩石裸露,节理较发育,风化较严重,干燥、荒凉,呈现残山残丘荒漠景观,地势北西高南东低。
评估区北部及西部地形起伏较大,残丘山顶浑圆,坡度约为9°-12°左右,残丘之间有浅沟,存在泥石流隐患。
评估区东部及南部地形较为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坡度在1°-3°左右,植被较发育,以杂草树林为主。
评估区跨越4条浅沟,由北至南分别为N1、N2、N3、N4。
N1主要位于评估区北部,走向由西至东,无支沟发育,沟底形态呈拓宽U型,长度约为830米左右,宽1-3米,其流域面积约0.026平方千米,从上游支沟到下游主沟相对高差约为50米左右,切割深度1米,纵坡一般在4°-5°左右,沟岸山坡坡度较缓,为8°左右。
N1上游基岩裸露,出露岩性主要为坚硬的花岗岩等,其节理较发育,风化较严重,其下游有较薄层第四系存在,主沟及支沟沟内松散堆积物一般,厚度在1-2米,沟两侧植被覆盖较多,覆盖率达到20%左右,沟内基本无松散堆积物堵塞。
根据现场询问及调查泥石流隐患N1之前未发现发生过。
N2主要位于评估区北部,主沟走向由西至东,沟底形态呈拓宽U型,长度约为1200米左右,宽1-3米,浅沟上游和中游共有五条支沟存在,支沟一般长约150-450米左右,沟底形态呈V型,主沟与支沟流域面积约0.21平方千米,从上游支沟到下游主沟相对高差约为85米左右。
N2主沟和支沟切割深度1-2米,纵坡一般在4°-5°左右,主沟沟岸山坡坡度较缓,为10°左右,中上游支沟沟岸山坡坡度较大,约为16°左右,N2上游基岩裸露,出露岩性主要为坚硬的花岗岩等,其节理较发育,风化较
严重,其下游有较薄层第四系存在,主沟及支沟沟内松散堆积物一般,厚度在1-2米,沟两侧植被覆盖较多,覆盖率达到20%左右,沟内基本无松散堆积物堵塞。
根据现场询问及调查泥石流隐患N2之前未发现发生过。
N3主要位于评估区北部,主沟走向由西至东,沟底形态呈拓宽U型,长度约为650米左右,宽1-2米,中上游共有一条支沟存在,支沟一般长约300米左右,沟底形态呈V型,主沟与支沟流域面积约0.042平方千米,从上游支沟到下游主沟相对高差约为40米左右。
N3主沟和支沟切割深度1米,纵坡一般在3°-4°左右,主沟沟岸山坡坡度较缓,为8°左右,中上游支沟沟岸山坡坡度较大,约为10°左右。
N3上游基岩裸露,出露岩性主要为坚硬的花岗岩等,其节理较发育,风化较严重,其下游有较薄层第四系存在,主沟及支沟沟内松散堆积物一般,厚度在1—2米,沟两侧植被覆盖较多,覆盖率达到20%左右,沟内基本无松散堆积物堵塞。
根据现场询问及调查泥石流隐患N3之前未发现发生过。
N4主要位于评估区北部,主沟走向由西至东,沟底形态呈拓宽U型,长度约为603米左右,宽1-2米,浅沟中上游有一条支沟存在,支沟一般长约265米左右,沟底形态呈V型,主沟与支沟流域面积约0.058平方千米,从上游支沟到下游主沟相对高差约为62米左右。
N4主沟和支沟切割深度约1米,纵坡一般在4°-5°左右,主沟沟岸山坡坡度较缓,为10°左右,中上游支沟沟岸山坡坡度较大,约为16°左右。
N4上游基岩裸露,出露岩性主要为坚硬的花岗岩等,其节理较发育,风化较严重,其下游有较薄层第四系存在,主沟及支沟沟内松散堆积物一般,厚度在1—2米,沟两侧植被覆盖较多,覆盖率达到20%左右,沟内基本无松散堆积物堵塞。
根据现场询问及调查泥石流隐患N4之前未发现发生过。
第三节地层岩性
一、地层
评估区所在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志留系、泥盆系及第四系。
现由老至新描述如下(见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