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化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节点,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就近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平台。加快现代化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乡统筹的必然选择,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武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过“以农补工、工业优先”、“农工互补、城乡互济”,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等三个阶段的历史进程,目前,已跨入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互动、城乡交融、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阶段。此间,小城镇作为城乡之间的重要节点和桥梁纽带,在推进全区工业化、城市化和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发展战略阶段,积极探索与思考小城镇的持续发展问题,对于“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武进”,尽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区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武进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世纪末,以乡镇工业发展为主要动力的小城镇自发的“分散型”发展阶段,呈现个数多、分布广、规模小,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集聚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的现实问题。第二阶段是进入新世纪至今,以常州特大型城市战略发展为主导,带动小城镇发展阶段,经过两次的行政区划调整和乡镇合并,个数减少、规模扩大,中心地位突出,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主要呈现如下两大特点:

1、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布局趋于合理。随着常州市特大型城市发展战略框架的推进,2002年武进撤市设区后,从资源节约和优化配置,集中力量加强重点中心镇建设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城乡规划的基础上,对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从原有30个乡镇调整为现有的14个乡镇和一个街道,镇数量减少了50%,镇平均面积由调整前的52.74平方公里扩展到83.1平方公里,增长63.46%,平均人口规模由3.99万人增加到6.54万人,增长61%。调整中,一些区位条件优、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镇作为重点中心镇保留了下来,扩编了管辖范围,初步改变了小城镇规模小、分布散的局面。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组团式城镇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尤其是通过近几年“区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新思路,促进了城区与小城镇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态势。

2、小城镇实力显著提高,功能逐步增强。随着小镇城规模的扩大,各镇的实力与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增强。2008年末,全区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6.79亿元,平均1.91亿元,分别是2000年(调整前)的12.53亿元和4177万元的2.1倍和4.6倍;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公布的全国千强镇名单,我区就有9个镇名列其中,一批“强镇、名镇”脱颖而出。全区年财政收入2亿元镇达5家,占28%,产销超过200亿元2个镇,超百亿元镇11个。近几年通过持续加大镇村公用基础设施投入,已完成投资200多亿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不断改善,小城镇区域的镇村主要道路全部达到硬化,“村村通公交”工程全面完成,全区各镇基本建成了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并全部接通了长江水,天然气已通至全区各镇,镇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改善到位,小城镇功能日趋完善。特色镇、亮点镇、环境优美镇、卫生镇不断涌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小城镇而夯实了基础。

纵观我区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现状和特点,布局虽然日趋合理,成效也基本显示,但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内涵的标准要求与目标来深入分析,小城镇原有的规划编制与设计水平还有待提升,规划执行的力度还有待加大;城镇化水平(50.7%)仍然偏低,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四集中”的集聚集约化进度还不快,总体功能还不全等等。在城乡一体化新的发展阶段,对这些差距的存在,亟需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与研究。否则,将错过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更难应对新的挑战。

二、我区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区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一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多种制约因素的新的挑战。

1、小城镇建设正处于机遇期。从城镇化发展战略来分析,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央已经把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战略,上升到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高度。从我区情况来看,随着常州市特大型城市的框架定位,城镇体系结构得到了调整优化,小城镇规模小、分布散、功能弱的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为发挥城区与各镇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积极承接大城市溢出功能,发展特色经济,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产业与人口集聚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广阔空间,这些外部背景下的生产要素的集聚

和优化均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小城镇自身建设的内部需要来看,2008年,我区城镇化率为50.7%,全省为51.9,低了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28%,全省40%,低12个百分点;这些既表明我区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也说明加快小城镇现代化建设仍有很大空间。因为小城镇是农村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初级农产品向加工产品转变、农村劳力向非农产业转变和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综合重要载体。为此,持续加强对小城镇建设进行政策和资金扶持,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劳动就业,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镇村的范围,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等等工作,理应放到重要位置。

2、小城镇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明确:“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城市群本身不管是内涵上还是从空间上都包括了小城镇,小城镇是城市群的基础,小城镇的中间传导、桥梁纽带作用,是大中城市所不可替代的。城市群的发展本质上必然包括小城镇的发展。只有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才能使城市群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载体,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从我区情况来分析,已纳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苏锡常)都市圈内,面对以城市为主体,周边都市圈内的市(县)区小城镇都在并驾齐驱、争先进位、蓬勃发展的新挑战,我区小城镇要想保持苏南地区第一方程的发展态势,一方面要坚决改变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发展上的粗放型和盲目性,树立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协同发展的理念,主动融入城市群,接受区域大中城市的辐射,寻找协同发展的机遇。而另一方面要率先积极破解共同面对的土地、资金、环境、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我区早期建设起来的小城镇,都是在低成本(土地、人力、环境等)扩张的基础上依托乡镇企业发展形成的,而目前的发展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土地的制约。经过早期的发展,经济总量已有相当规模,但“四集中”水平仍较低,规划用于建设的土地已所剩无己。二是资金的制约。在现有财税体制下,小城镇政府财力严重不足,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公共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三是环境的制约。环境容量已十分有限,高碳经济的传统产业项目很难落地。四是人才的制约。从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人才(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已大量流向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这对于农村和小城镇的发展极为不利。

在加快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只有找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才能更加切合实际,有的放矢地寻求探索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