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用心灵赢得心灵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用心灵赢得心灵”有感

最近一个学期我拜读的是李镇西老师的《用心灵赢得心灵》一书,之前我也曾读过他的《如何教出好孩子》等书,在《用心灵赢得心灵》中,李老师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空洞的说教。总是以我们教学中每天都会遇到的一个个案例,将他的做法,他的思想向我们娓娓道来。

李镇西老师从教二十多年年,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是他的理想;做一个有激情爱思考的教育者,是他的追求;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真诚的朋友,是他的荣耀。所以他一边思考一边写作,这本《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讲演录,李镇西老是在自序中说,他本人其实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弱,上学的时候,上台朗读自己写的作文都会紧张得结结巴巴。但正是这样一个并不擅长演讲的人的演讲实录一次次感动着我。“以心换心”一直是我们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李镇西老师的“用心灵赢得心灵”正是这种思想的又一体现。书中李镇西老师主要阐述了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生命与使命同行;如何教出好孩子?;情感思想智慧等七个方面的观点。这些观点和看法给了许多的启迪和智慧,使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就如何做一名更好的老师又多了一个指路灯。

书中,李镇西老师就班主任工作提了很多,但我觉得这些并非只是针对班主任,对所有教师都是共通的。首先,李老师提到了“班主任情怀”,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至少应具备三种心,“童心、爱心和责任心”。其实不仅仅是班主任应该具有这

三种心,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应具有这三种心。有了这三种心,我们才能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努力地培养师生的依恋之情,培养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赢得学生美好的心灵。

首先说爱心与责任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我们的共识;以爱育爱是我们的理想。但李老师提出了另一个观点“有了爱并不等于有了教育”,在爱的名义下,有的教育导向民主,有的教育却导向了专职。他举到了一个最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我们复习时尤为常见,那就是拖堂。下课铃响了,该休息了,老师却依然在滔滔不绝。对老师而言,这是负责、爱孩子的表现;对学生而言,确是被剥夺了休息的权力。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有多少时候我们在抱怨孩子不理解我们,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却从未想过孩子们的想法。

再说童心,我认为这是特别有必要的,尤其是我们小学老师,面对的都是6到12岁的小孩子,他们都有着一颗纯洁的童心,如果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行为和问题,就不容易走进他们的心灵,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很好地了解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你,相信你,那就必须用儿童的眼睛去看待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情,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他们每一个人的心声,这样我们与孩子的心就会更贴近了。

书中,李老师谈到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是“教育能不能有惩罚?”那么,教育究竟应不应该有惩罚呢?李老师的观点是“教育不应该没有惩罚,但惩罚不是体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他认为体罚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惩罚是必须的。

李老师说的惩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方面,主要是要求犯错的孩子作自我批评或作个人检讨,让孩子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敢于反思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是行为惩罚,按照李老师的话就是“强制性的重复性行为”,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哪里没做好,必须重新把它做好来。正如我们许多老师正在做的那样,今天卫生没有打扫好,明天继续打扫;今天作业没做好,明天接着做。但他同时提到了惩罚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一是惩罚实施中要有监督,班级人员之间要相互制约,避免包庇行为;二是惩罚措施要有弹性,考虑到这样或那样的客观情况,使这些措施更具可行性。听到这里,有些老师可能会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太普通了!但李镇西之所以成为李镇西,就必然有其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是刚才提到的“相互制约性”,在这一相互制约中还存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制约。简单来说就是:老师监督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监督老师,老师犯错也是要受到惩罚的。李老师就曾多次因课上发脾气被罚课下一个人打扫教室卫生。试问我们有谁这样做过,甚至说我们从未想过学生可以惩罚老师。李老师认为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把学生推向了前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实现了真正的民主管理。

另外,李老师在书中还提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做反思型的教师,那就是要求我们老师每天都要在不断地调整、改进、提升自己教育品质的行为。教师应该做到四个“不停”:不停实践、不停阅读、不停思考、不停写作。把自己在工作在的优点与不足做好分析,吸取经验与教训,为下一阶段更好的教育作借鉴。我们应该从教育中获得职业成功感,也只有这样才有教

育的幸福感!在这次感动实小演讲中,姚金玲主任给我很大震动,她将每天的教学活动都时间、地点清晰地一一道来,这就得益于她每天坚持在写教学日志,在经营自己的教育博客。

李老师的书中还提到一种“习惯”,那就是以书信的形式走进孩子的心灵。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不过我采用的不是书信,而是利用了网络。孩子有自己的苦恼或喜悦可能不是那么方便与老师面对面交谈,这种情况下,通过网络与他们沟通,常常会发现一个与平时表现绝然不同的孩子,我发现好多课堂上内向、沉闷的孩子,在网络中常常会滔滔不绝,有些“话痨”,在网络中,他们更容易敞开心扉,抛下顾虑,直言自己的好恶。通过网络上的交流,我知道孩子们关心什么、在意什么、困惑什么,而这些都能帮助我设计教学时更真实的评估学情。

最后,再多谈一点,是关于李老师谈到的班规的“可行性”,希望对班主任们有所帮助。我们的班规中常常出现“爱祖国,爱人民,爱班级,乐于助人”等等字样,李老师认为这样的班规只能属于“道德提倡”,都是些精神层次的问题,大家都看不到,如果改为“升旗仪式必须肃立,两眼向国旗行注目礼”这样就具体,易操作了。由此想到了隆〃克拉克老师,他是全美最佳教师奖得主,是唯一被美国总统接见过三次的小学老师。克拉克老师曾经在纽约接过一个“全美30年最糟糕的班”,经过不到一个学年,“最糟糕的班”就变成了全校讲文明、懂礼貌、表现最好的班。而这就源自克拉克对班规的重视。让我们来共同分享他的几条班规:与人互动,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别人有好表现,要替他高兴;自己有什么好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