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研究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意义 (2)

(三)文献回顾及评论 (3)

二、研究设计 (3)

(一)核心概念 (3)

(二)研究方式 (4)

三、结果与分析 (4)

(一)样本描述 (4)

(二)结果及问题析 (9)

四、对策与建议 (18)

五、结论 (20)

六、附录 (21)

(一)参考文献 (21)

(二)调查问卷 (22)

城市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研究

摘要:

本研究运用调查问卷了解河南省城市贫困人口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和职业流动状况及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城市贫困阶层代际传递的原因。进而提出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和教育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贫富差距、引入社会工作解决贫困的代际传递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城市贫困阶层贫困代际传递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至今已实行将近40年,那些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的群体与未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的群体之间差异越来越大,其差异表现在所掌握的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教育资源、社会关系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开始显现出来。21世纪初期以来,随着社会阶层结构变动的逐步

加快,对社会流动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成为热点。在关注社会阶层流动的同时,关于“富二代”和“穷二代”的报道层次不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了贫困传递的现象。即穷者越穷、富的越富,社会分层越来越明显;社会差距越来越大;社会流动越来越困难,由此形成了所谓的“富一代”、“穷一代”和“富二代”、“穷二代”。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成为向上流动的重要资本,这其中主要包括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关系(社会支持网络)。与此同时,在中国固有存在的“关系本位”的人际交往方式,更是深化了社会资源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另外,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以解释中国的人际交往,他把人际交往对象区分为圈内人和圈外人。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社会流动困难性。

那么,针对城市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由此形成了本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二)研究意义

1、实践意义

实践上,为解决持续性的城市贫困问题提供新思路。这对于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缓解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稳定,以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理论意义

理论上,试图对城市贫困存在的长期化、固定化原因做出重新解释,建立城市贫困阶层社会流动机制的分析模式。而通过对城市贫困阶层社会流动影响

因素的分析,也可以进一步认识社会的开放程度。而城市贫困阶层的下一代目前正进入就业高峰期,因此,这一研究在时间的选择上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文献回顾及评论

以往的研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加以概括:首先,关于社会流动意识的研究。人们的社会流动意识,尤其是底层群体的社会流动意识反映了社会的开放程度。其次,关于社会阶层流动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流动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主要通过国家政策性安排转向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社会流动。在社会流动过程中自致性因素的作用增多,先赋性因素的作用减弱。再次,关于城市贫困阶层社会流动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农民工群体,也涉及低收入群体、底层群体等,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运用理论主要有社会排斥理论、贫困文化理论以及贫困代际传递等理论。而21世纪初兴起的阶层继承与地位获得的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试图从贫困群体的内部因素来探讨贫困存在的长期性、持续性、复杂性的原因,开创了贫困理论研究的新视野。最后,关于城市贫困阶层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王爱君、毕瑨等研究对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关丽丽、周晓桂、田华纲等提出了对贫困个体通过教育等增强其流动能力、对社会通过调整公共资源配置等提供更多向上流动机会和途径的措施,对社会流动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本课题的研究趋势是内容上更加关注持续性的城市贫困问题,解释上运用了等多种理论,方法上更加注重实证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

1、城市贫困阶层:城市贫困阶层是相对于农村贫困阶层而言的,包括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和政府认定的低收入家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是民政部门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认定的城市贫困人口。

2、贫困传递:指城市中贫困人口的第二代,继承了其父代的社会地位,没有向上的代际流动。

(二)研究方式

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辅之以文献研究。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了解河南省城市贫困人口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和职业流动状况及评价;通过文献研究提出研究框架与思路、研究理论与假设,用调查研究的结论来检验研究假设。

以河南省城市贫困人口作为研究总体,采用非概率抽样方式抽取了几个城市样本。以其家庭为分析单位,以贫困家庭中的父代作为调查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收集资料,运用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对收集的资料做定性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描述

1、调查对象个人基本情况描述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统计了139名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工作单位、政治面貌、收入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性别构成:男性为68名,占总调查人数的48.9%;女性为71名,占总

调查人数的51.1%。

年龄组成:40岁及以下的为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0%;41—50岁的为6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6.8%;51—60岁的为50人,占总调查人口的36.0%;60岁及以上的为16人,占总调查人口的11.5%;错误填写的为1,占总调查人口的0.7%。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15人,占总调查人口的10.8%;初中为58人,占总调查人口的41.7%;高中或中专为52人,占总调查人口的37.4%;大专及以上为13人,占总调查人口的9.4%;缺失为1,占总调查人口的0.7%。

职业状况: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为48人,占总调查人口的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