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课堂教学流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愁》课堂教学流程

《乡愁》课堂教学流程

《乡愁》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如油画的着色,那色彩便是乡愁,一层层加深。

一、情感导入,创设情景

师:是啊,同学们,你或许有过与亲人小别而倍感思念的时候,你或许有过因与亲人永别而深感切肤伤痛的时候,那丝丝缕缕的对亲人的怀念与痛悼,那刻骨铭心难于言表的伤感与惆怅,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样的愁,这样的痛,该用怎样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形象来表达呢?今天,我们就来12下一页《乡愁》课堂教学流程母爱是一台电话机;

母爱是一座桥梁;

母爱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

母爱是一只洁白的信鸽;

母爱是一轮圆月。

(富有创造性的要表扬,如生比喻不恰当,则让他说出理由)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师:思乡是游子共同的心声。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另一位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自由朗读几遍,比较席诗和余诗的异同。

(学生朗读,然后讨论,自由发言)

生: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的乡愁。

师:不错,这是两首诗的相同点,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

师:乡愁本来是抽象的,作者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

生:我觉得两首诗在形式上不一样。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余光中的诗分了四节,每节的句数和字数基本上一样多,看上去比较整齐,而席慕蓉的诗看上去参差不齐。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吗?

生:席慕蓉的诗表达感情比较朦胧含蓄,余光中的诗比较直接清晰。

师:是啊,余诗与席诗尽管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表达的感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乡愁,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乡愁诗,大家可把范围放大些,课下把能搜集到的所有乡愁诗整理成《乡愁专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此诗完美的形式,也学会了以形象写抽象的方法,那么让我们模仿此诗来写自己的母爱吧,请大家把自己刚才没有完成的诗句完成,大屏幕出示模仿展示:

小时候,母爱是……

长大后,母爱是……

而今后,母爱是……

师:(大屏幕播放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伴随着余光中的乡愁,咱们就要说再见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而这种感觉,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找到了,祝愿饱受海峡隔离之苦的同胞都能早日找到这种感觉。

拓展阅读:《乡愁》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始终用新课标的理念作指导,建立起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长进、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了长期以来以被动学习为主的语文学习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拓展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真正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地位。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并尽量多给他们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这样学生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主旨、情感,从而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这就大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这节课的设计也依据了诗歌体裁特点,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即:“朗读(诗歌)──品味(语言)──理解(感情)──拓展(迁移)”四步五环节的品读法,让学生了解《乡愁》一诗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善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些环节处理不够妥当,如第三环节“合作探究,品味研读”引导不够得力,学生理解的可能不够扎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