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七中现象争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晓苏在七中毕业之后考上了沈阳二中——沈阳市最好的高中之一,他属于朱老师所说的第一类比较优秀的学生,但是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转变期后才适应了高中生活。
据了解,七中很多教师都是特别有经验的老教师,而且非常敬业,他们希望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手把手地交给学生,认为这样会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事实也是如此,这样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学生也因此而过于依赖老师,老师不教的东西可以不学,老师不布置作业就可以不做,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些质疑,不外乎是孩子学习比较累和到高中之后的不适应,但这不过是一些近期能够显现出来的影响,可以称之为对七中现象的近忧,而它对孩子未来的长期负面影响可能更为严重,只是我们现在还无法看到。
”这也是高老师最关注的。
“除了讲知识点,就是讲题。各种各样中考有可能考到的题,老师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讲,有的能够重复讲100遍。中考题本来就不难,很多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经过老师多次讲解,我再看到某些题,往往是看到第一个字就可以开始写答案了,已经不需要再进行任何思考和分析。而且,我每天都感觉很困,很多时候大脑处于一种昏昏沉沉的状态,也不允许我进行思考,但是也照样能够做对。
中的学生,多位教师给予类似的评价。
潇湘是七中的一名初二学生。谈到孩子一年来在七中的学习,他妈妈说最深的感触就是孩子太累。虽然七中的学习压力大她早有耳闻,但是如今孩子学习的紧张程度还是她始料不及的。潇妈妈说:“孩子每天除了睡觉和上学就是写作业,即使这样,也只能勉强完成学习任务。”潇湘上小学时各种爱好挺多的,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但是自从上了初中,各种爱好就都被迫放弃了,因为没有时间。
“这部分学生也就是七中比别的学校多考上来的那一部分。七中的‘成功’之处,就是让那些在正常的学习强度下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进了重点高中。这部分学生依赖于老师的‘喂’,自己没有总结归纳等各种自学能力。而且,高中知识比较多也比较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反复消化,所以这些学生在上了高中之后往往表现为‘后劲不足’。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七中所有的学生和七中的成绩。”
不成作业,因为作业量太大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即使不睡觉也完不成。那个时候我每天都觉得很困,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
“周末更是不能放过,班主任安排集体补课。但是因为教委经常检查,所以不敢在校内上课。为了躲避上级的检查,老师什么办法都想了。有一位学生家长在医院上班,他给我们找了一间位于停尸房楼上的大屋子作为临时教室,检查人员是不会想到那里的。我们补课虽然也交钱,但是比起到外面上补课班来说费用少多了,而且我们的老师又都是‘名师’,所以家长也特别支持。
“喂”出来的学生当然不受欢迎
记者在一次会议上偶然遇到沈阳一所高中的校长,当谈到七中时,他用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不要七中的毕业生。”
“七中的学生是‘轱辘’出来的,大多只会死记硬背,到了高中再这样学习就不灵了,所以很多高分考上来的七中学生,上高中后还不如一般学校中考成绩平平的学生。相比之下,后者更有灵气,更有潜力。”“七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太单薄,对于历史、地理等中考不考的科目,他们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具备。”提到沈阳七
“老师除了上课,就是进行各种测验,其中学校每个月进行一次总测验,称之为月考。月考成绩全校大排名,班级小排名,如果考不好就会被安排在最后一桌。每次成绩排在最后的几名学生都要接受老师的点名:‘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班的×××。’很多自尊心强的同学都受不了这种方式,因此而哭过的大有人在。”
不难想象,通过这样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的重复,所有的知识点和题目都已经深刻地烙印在学生的脑子里了。不需要理解,不需要分析,不需要归纳总结,只需要记忆,学生就能考出好成绩。
有一次,她和几个七中的初一孩子聊天,说起“童年”这个话题,一个女孩子突然激动地大喊:“我没有童年!我的童年就是学这个学那个,做作业!我们都没有童年!”说着眼泪就涌了出来。
“学习方法过于单调,学生作业多,没有时间看课外书,思维往往被课本知识限制得狭窄、僵直。我认真地看过,现在的中小学教材很不错,但学校管理中对教师创造力的种种限制,部分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唯高考马首是瞻的应试机制,以教学参考书为统一蓝本的封闭式教学方法,实在是限制而不是开发学生的感受力和思维能力。
“我曾经问过几个小学生:‘在生活中你最感谢谁?’他们茫然地瞪着眼睛:‘没谁啊!’‘老师呢?’‘老师最烦人了,整天留那么多作业!’‘爸爸妈妈呢?’‘那是他们应该的呀!’这是真事。
“孩子连最基本的对父母的感恩都没有,其他道德品质更无从谈起。
“没有了道德依托,孩子们的精神无所着落,既不知感恩,也不知畏惧,生命的质量大大降低。他们会成长为什么人?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有着什么样的金钱观念?对幸福的理解又是什么?是否关注过自己的灵魂?这些极为重要的问题都被漠视了,许多教师的职责已经缩小到仅仅是在自己任教的时段里把班级的分数提上去。可是,人生并不是从大学毕业才开始的!”
学习就是无休止的重复和记忆
七中使用什么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又是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因“没有后劲”而不受欢迎?一位如今已经进入大学学习的七中的毕业生向记者详细讲述了他的初中生活。
“现在回想起来,初三是我迄今为止过得最累的一年,比高三累多了。
“早上从8点开始上课,到晚上9点多才放学,只要是在学校的时间老师都要用来讲课,学校不安排自习。老师每天还要留大量的作业,但是在学校是没有时间做作业的,那都是课外的事情,也就是晚上9点放学以后的事情,所以每天晚上能在12点以前写完作业就不错了。如果你没有完成作业,第二天就要被老师点名批评,还要被赶到最后一排去听课。即使这样,还是有许多学生完
“初三一年,所有中考不考的科目都停了,即使是在初一初二,同学们也是利用历史、地理等‘副科’的课堂做其他科目的作业。
“毕竟初中所学的知识非常有限,所以每天上课就是在重复地讲课本上的知识点。老师把所有的知识点用各种方式组织起来,横向的或是纵向,然后‘喂’给学生。学生不需要自己去总结,只要把它们记住就可以了。
“重点高中——名牌大学——一份好工作或者优越的生活条件,这是摆在家长面前一条非常清楚的‘阳光大道’。如果考不上大学,也许孩子将来也照样会有好生活,但是不确定性的因素太多,家长没有把握。所以,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进入重点高中,即使孩子再累,即使要牺牲掉孩子快乐的童年甚至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在所不惜了。”
朱老师是某重点高中的一位优秀教师,对于“某些教师不欢迎七中毕业生”的说法,他表示不能一概而论。
“客观地说,七中的毕业生有两种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一类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他们在七中的教学模式下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换一种环境照样能够保持优秀;另一类学生一旦失去了七中的环境,他们成绩上的优势也就随之消失了。
七中现象争议
由于沈阳七中的教育方法曾过于注重应试,而被其它学校学生和家长们誉为第七监狱,也因此引起教育界的广泛争议,曾被中国教师报头版报道-七中现象的远虑与近忧及其多篇后续报道。但是,沈阳七中近年来创造的辉煌成绩还是家长及广大学生有目共睹的。在这座学校中,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老师的态度也很严谨负责,也是家长选择七中的原因。
“学生从小到大进行的应试学习,基本方式都是用脑记背,尤其是语文,考过了就成了甘蔗渣,课文中的精华根本没有进入到孩子的心灵中,我在大学的语文教学中见识到了太多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习,不仅是低级的,有害的,而且对于知识和学习者都是不敬的,造成了文化资源和学生生命的双方面浪费。”
更令高老师感到不安的是,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仅存在于七中和少数重点学校,他接触的很多学校都是如此。而学生失去的也不只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还有一些基本的道德品质。
而到了高中,知识的数量和深度大大增加,要求学生具有自学能力,而
七中学生欠缺的恰恰是自学能力。
晓苏告诉记者:“进入二中之后,我感到解放了,因为老师不再无休止地讲课,作业也非常少,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多,于是我就开始玩,结果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时间。我慢慢认识到,学习不能只靠老师教,更重要的是自己学。因为以前我都是按照老师说的学,也不懂学习方法,这时才开始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年过后,我才慢慢适应,成绩又追了上来。
在沈阳,几乎所有小学毕业生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七中的学生。因为“小升初”都是“划片”招生或者是电脑派位,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有机会上七中而举家搬迁到七中所在的沈河区。
从这个意义上说,沈阳七中是不折不扣的名校。
但是,就是这样一所名校,培养出的学生却受到了非议。沈阳市某重点中学的老师说,他们学校并不喜欢七中毕业生,原因是“学得太死”,“没有后劲和潜力”。而且,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其中不泛一些学校的领导。
对孩子的伤害往往被忽视
王先生是另一所学校的校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并且对教育有着深刻思考,他对七中现象有着自己的见解。
“沈阳市所有初中生的升学目标都是沈阳二中或辽宁省实验中学,而这两所学校的招生总数也就在千名左右。考上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就意味着能够接受优质的高中教育,有着更多的机会进入名牌大学,有了名牌大学的毕业证,就有更多的机会找到一份好工作,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就会占有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够考入什么样的高中,是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一步,也是对社会教育资源的一种争夺,它直接决定着孩子以后的生活。这一步的输赢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七中现象的远虑与近忧--[中国教师报头版文章]
一所连续12年稳居市中考冠军的学校,很多家长为让孩子进入这所学校而不惜举家搬迁。如今它的高分毕业生却不受高中教师的欢迎,被指为“没有后劲和潜力”。请看——
七中现象的远虑与近忧
在辽宁省沈阳市,请一个大一学生做家教大概需要20元/小时,如果你请一位沈阳七中的老师做家教,每小时花费100元,那么你请到的老师在七中肯定是没有名气的,因为请一位七中“名师”做家教至少需要每小时300~400元。这一系列数字,从侧面反映出七中的地位。而支撑七中教师收取高价家教费的原因是另外一组数字:沈阳市七中,中考成绩连续12年稳居沈阳市第一名。2004年,七中独揽沈阳市中考前8名,全市前12名中七中占11人,全校490分以上53人,480分以上208人。
王先生认为,目前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还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和优质教育资源的过度集中,这是学校竞争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平衡越严重,想接受优质教育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高老师是一位大学教师,因为工作关系,她跟七中的孩子接触比较多,“该校因中考成绩高而为广大家长青睐,但谁考虑过孩子们受到的伤害呢?”这种伤害她体会得比较深刻。“有些学生把七中看作是监狱,对于学习,别说是兴趣,用他们的话说是‘学恶心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都被榨干了,透支了,一想起学习就觉得‘恶心’,以后还能有什么创造力和想像力?怎么会自觉地‘终身学习’?”
他认为指责七中是不对的。“据我所知,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搞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只不过七中是其中的佼佼者。”
正如朱老师所说,七中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让那些没有潜质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考上了,但是,学生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三年的单调学习——三年之中,除了重复学习课本上的有限知识和重复做那些也许自己都无法理解的题目,没有其他的生活内容,最终他们也并没有因为考上了好高中进而升入好大学。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这种付出没有任何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