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多元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对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影响

【摘要】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既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经验的总结, 又是对现实社会的高度把握, 它不仅对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理解包括民族政策在内的诸多政策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同时它对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以及民族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值得细细体味。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问题;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秦统一之后,中国就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伴随着国家的发展,民族之间交流与融合不断加深,造就了中国历史的绵延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同时民族矛盾也愈加剧烈。由于民族问题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具有复杂性, 因此,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问题,正确解读我国的民族关系以及正确解决中华民族内的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历代统治者所面临的重要政治问题和社会文题。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政治家站在阶级和时代所赋予他们的高度上, 构筑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各种思想理论, 并形成为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的传统原则, 有力影响着民族关系的发展, 并且进而积淀为民族文化心理。但是民族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时刻影响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因此,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民族政策来指导, 而这一政策的制定恰恰就要建立在对民族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建国以来, 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 深入研究我国民族关系, 探索我国民族发展的历史趋势,形成和积累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以费孝通先生于1988年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 在国际著名的学术讲演活动之一“泰纳讲演” ( Tanner Lecture) 会上发表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论影响较为广泛。

费孝通先生在以史学的视觉梳理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变迁的脉络后, 又用社会学的理论界定了各个民族所具有的共性和差异, 进而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体。中华民族是在漫漫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包括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统一体, 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我国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由于频繁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战争、通婚以及地理条件的差异、生态环境的变迁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往等多种因素, 形成了我国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洽的民族关系。这种由各民族之间共有的、难以分离的各种因素所形成的民族统一体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是不容置疑的。其次, 承认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渊源, 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民族特征, 显示出多元性质。中华民族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各个具体民族的民族性的对立统一。在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内部, 应当承认各民族部分的特殊性, 并以此来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第三, 在承认各民族部分的特殊性的同时, 甚至在各个民族内部又都存在着各自的特殊部分, 费孝通先生称其为“各个民族内部的各种‘人’”, 如广西金秀瑶山里的五种瑶人。费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把中国的民族问题看作是“中华民族多元”与“中华民族一体”对立统一的综合体, 既强调群体又重视个体, 既排除了狭隘的民族情绪, 同时也对传统的大汉族主义进行了否定。

那么,对于多元一体格局怎么理解呢?

首先,如何理解“中华民族”这个“一体”。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对“中华民族”有两个提法:一是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 个民族的总称“, 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二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①这两种说法,一方面肯定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 个民族的总称,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

其次,如何理解“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林耀华认为,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构成格局的最为有力的工具和钥匙是“多元一体”这一核心概念。他说:“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本人积多年来的研究心得,认识到多元一体,或说多元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多元,这一对矛盾确实主导着中华民族的现实格局和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连绵不断的发展,终于形成今日这样的统一国家;这样一种汉族和少数民族插花分布、交错杂居而又相对聚居的分布格局;这样的一套建立在互补共生的基础之上,由多种经济文化类型构成的完整的体系。凡此种种,甚至包括我国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无不与‘多元一体’这个特征密切相关。几千年来,中国这个辽阔版图上发生过无数分分合合的事件,但无论是分是合,多元和一体这一个对立统一体中的两个相辅相成的侧面始终没有停止它的矛盾运动。”②

进入21 世纪后,在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讨论中,人们对中华民族的“一体”有了更深入的探讨。郝时远运用大量的历史文献,综合论述了“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互动交融中构建了文化多样、国家一体的多元一体格局”的过程。他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源多流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也是在多民族互动交融中凝聚的。这种文化和群体的多样性构成了‘多元一体’的‘多元’;中国自秦汉以来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其间分合交替,但总的趋势是走向更大范围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是由各民族来维护和推动的,这种统一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一体’。”“历史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历史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一体性。以当代中国人的眼光审视中国的历史,可以看到‘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清晰脉络,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对于当代中国来说,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仍然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继续推进的历史进程”。③厉声通过史料论述了56 个民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过程。他指出:“今天的中华民族和中国都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55 个其他不同民族在内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各民族对‘一体’的认同来自‘天下一体’的观念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一统思想。‘一体’的本意是指多事物的统一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古代中国对事物最大的概念是“天”,国家出现后,即将国家与天等同,国之君谓之“天子”,国土谓之“天下”,因而在周朝初期就有“天下一体”之说。由“华夏一体”扩大到“华夷一体”,后来又发展到“华夏一统”或“中华一统”。④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经济文化一体化和统一治理的措施;汉朝实行属国制,设校尉、都护、属国都尉等。这种以“华夷一家”为中心的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逐渐为后来历朝的华、夷治者所认同。近代孙中山先生创立“五族共和”,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中华一家”和“民族平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将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升华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即由55 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今天,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是像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那样,我国正朝着多元一体格局方面迈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