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测量基本特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般手指触及电源产生感觉阈,为 500μA,舌头的感觉阈更低一些。
• 手紧握电源感觉阈为1mA。不超过 5mA的电流并无危险,称为安全阈值。
• 电流超过10~20mA,可使上肢强直收 缩。如果紧握载流导体,已不可能摆脱。
• 大电流用于治疗,例如心脏除颤或起 搏。
• 引起心室纤颤电流约为75mA,电流超 过1~2A,可引起心脏收缩。
• 用交流电剌激: 男子感觉电流的平均值约为1.1mA。 女子感觉电流比男子为低,约为0.7mA。
• 电流频率增高,刺激作用减小不易引起 兴奋,
• 频率为60Hz时,感觉电流为1.1mA,频 率增加至5kHz时,感觉电流则为7mA。
• 2 宏电击与微电击 • 在整体下,由感知电流造成的电击称
为宏电击,超过0.7~1.1mA的感知电 流阈值,可能造成严重电击事故。
• 人体各种功能调节都可以认为是负 反馈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
• 可将神经,体液或自身调节中的调 节部分(如反射中枢、内分泌腺等) 看作是控制部分,
• 将效应器官看作是受控部分。受控 部分的状态或所产生的效应叫做输 出变量
• 人体的运动与内环境稳态,依靠反馈对控 制信息的纠正和调整而达到调节。
• 人体控制的负反馈模式
• 描述模型:
对于无法抽象为数学模型的系统,可以用 描述语言(自然语言或程序语言描述)。
• 习题1
• 1.1 人体生理参数ECG、EEG 和EMG的 测量范围是多少?
• 1.2 通过人体的低频电流对人体的三个 作用是( ),( ),( )。
• 1.3 何为宏电击?何为微电击?微电击 的危害如何。
思考
• 由感觉阈以下电流所造成的电击,称 为微电击。例如, 20μA的电流自起 搏导管流入心脏就会产生危险。可 使病人遭微电击而致死。
• 3 人体的阻抗及自然保护机理
• 人体皮肤阻抗较高,对电击具有自然保 护作用。
• 人体的皮肤电阻,主要取决于上皮角质层。 不同部位的皮肤,其电阻差别很大。
• 干燥皮肤约为100~300Ω/cm2,潮湿的皮 肤电阻只有干燥皮肤的百分之一。
• 1903年荷兰生理学家爱因多芬 (W.Einthoven)采用弦线电流计记录 心电图,获得1924年诺贝尔生理学 与医学奖。
• 1924年脑电图
• 1972年X-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 描仪)
• 1973年,美国科学家劳特布尔 (P.C.Lauterbur)和英国科学家曼斯 菲尔德(P.Mansfield)研制临床核磁 共振仪,获得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 与医学奖。
• 汗腺分泌降低角质层电阻。
• 人体每一肢体内的电阻约为200~ 500Ω,躯干内的电阻约为25~100Ω。 肥胖病人脂肪层增厚,电阻稍多。
• 一般以两肢体电阻为500Ω作为电击时 估算流过电流的标准。
• 1.6 生物医学测量与模型 •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 • 分为三类,即: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
• 人体内环境稳态
• 例如体温调节:当体内、外某些重 大变动使体温升高时,体温变化的 反馈信息将在下丘脑内与参考信息 进行比较,由此产生“偏差信息”, 使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控制信息相 应地发生改变,导致产热减少而散 热加速,于是使体温下降。
• 1.4 人体生理信息的测量条件 • (一)常见生理参数的测量范围
描述模型。
• 物理模型:是一种简化的,类似实际生 物系统的某些突出特征而设想的一种物 理系统(类比)。
• 基本概念,人体测量是以生理学为基础 的电子工程。
• 测量目的是探索人体机制,科学研究; 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临床服务,为医生 和患者服务。
• 例如肌肉的类比模型:用一个弹簧和一
பைடு நூலகம்
个阻尼器类比一束肌肉,其中弹簧类比
• 1.举例说明为什么生物医学测量需要 模型?
• 2.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三个主要部分 是什么?
1.2 人体测量的特点
• 人体测量是以医学、生理学为基础的。
• 生物医学测量的生理参数,有心电、脑 电、肌电等各种生物电的电量参数,
• 还有体温、血压、呼吸、血流量、脉搏、 心音等非电量参数,
• 生物医学被测量信号是生命系统的信息, 与工程测量具有本质的不同。
心脏与心电图
监护仪的界面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
康复训练中
手术室的监护设备
医生使用测量仪器
电子眼
• 人体测量的目的是诊断和治疗疾病, 这一过程可以看作为控制系统。
• 其模式有开环和闭环两种,如图所 示。
• 例如安置在患者身上的心脏起搏器, 早期的属于开环系统,现代的则是 闭环控制系统。
诊断治疗系统两种控制模式
• 1.3 人体系统的控制模式
化。 • 数据处理和显示:解决临床实际使用。
• 发展:现代生物医学测量仪器包括诊 断,治疗组成的完整的自动化系统。 也包括基于网络的数据远程传输部分。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示意图
• 传感器: 是把生理信息转换成可供测 量电信号。
• 电极:是传输生物电信号的传感器。
• 传感器确定仪器原理及组成方案。
• 生理参数可分为力、位移、速度、 加速度、流体压力、流量、温度、 时间、声、光、电、离子浓度等物 理或化学量。
• 学习目的:
• 掌握生物医学测量基本概念,原理。 正确制定实施方案。能自主进行设 计和技术实现(传感器和电子系 统)。
• 目标:进行生物医学仪器的设计。
• 生物医学仪器发展简史:
• 2500年前【黄帝内经】所述“九针”, 最早医疗仪器,用于针灸术
• 1816年听诊器
• 现代: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W.K.Roentgen)发现X射线,获得首 届(1901)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 包括: 1 电流的生理效应 2 宏电击与微电击 3 人体的阻抗及自然保护机理
• 1 电流的生理效应 • 通过人体的低频电流(直流~1KHz)
对人体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 产生焦耳热; • 刺激神经、肌肉等细胞; • 使离子、大分子等振动、运动、取向。
• 心脏:是电的最敏感器官,流过心脏电流 产生期外收缩,电流增加,心脏活动可能 完全停止。
• 心脏发生纤颤是电击的严重后果,如不及 时采取适当措施,心脏活动和血液循环就 会停止。
• 根据动物实验得到引起纤颤的最小电流计 算公式为:
I K t
I-为引起心室纤颤的最小电流, K-为动物(或人)的体重系数, t-为电击时间。
结果:随着体重增加最小纤颤电流随 之增加。
• 体外接触50Hz交流电的生理作用
肌肉的弹性特征,而阻尼器类比肌肉的
摩擦现象。肌肉受外力f(t)作用,被拉伸,
位移量为y, K为弹性系数, D为阻尼器
系数。得到力学模型如图1(a),数学表
达式:
•
f
(t)
D
dy dt
Ky
Dv
K
vdt
• 肌肉的模型: • 力学模型(a); 电路模型(b)
• 若以电阻类比阻尼系数,电感类比弹性 系数,可以得到电路模型,如图1(b)所 示。
生物医学传感器和检测技术
•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医学传感器原 理和生物医学电子测量技术。
• 其特点是从测量对象(生物体)本 身的特点出发, 讨论生物医学电子测 量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实现方法, 技术。
• 讨论生物信号直接测量和基于模型 的测量。
• 先修基础:
• 生理学,模,数电和计算机硬,软 件技术等。
• 其数学表达式:
i(t )
1 R
u (t )
1 L
u(t)dt
• 两个物理模型微分方程相同,可以类 比。
• 用一个理想弹簧和一个阻尼器的组合 类比肌肉的物理模型:
• 力学模型
等效电路模型
• 数学模型:
将实际物理系统上升为抽象的数学变量和 函数关系。是对系统本质的精确描述。 通常可以用微分方程,状态变量方程描 述。
• (三)安全性限制
• 为了获取人体信息或治疗,必须把 仪器与人体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 心脏导管检查,探头放入人体,
• 仪器长期置在体内(如植入型心脏 起搏器),替代人体器官,维持生 命
• 人体测量的安全性是最终的测量限 制性条件
安全方面的三点基本考虑
(1)测量中施加于人体的各种能量
• 通过人体的电流、放射性射线、超声波、 高频能量、加速粒子等。
• 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特征,包括新陈 代谢和兴奋性
• 引起生物体出现反应的各种环境变 化称为刺激,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 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 感受细胞将所受刺激转变为生物电 信号,
• 生物电信号将信息传送到中枢神经 系统,
• 经过神经系统处理,仍然以生物电 的形式将信息传送到机体各部分的 效应细胞(如肌肉、腺体),激起 它们所特有的功能活力
• 人体所承受的力、加速度和振动,以及 声、光、放射性射线的作用,是有一定 限度的。
• 例如超声波给生物体加热、振荡、空化、 氧化、还原、调节渗透压等物理和化学
作用。
(2)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3)测量中电防护
• 1.5 电流的生理效应和防护 医学测量都有电流通过人体。 必须采取有效方法防止电击。
• 其它:心脏起搏器,超声仪器等等。
第一章 生物医学测量基本特点
• 1.1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组成
•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种类愈来愈多 •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已经成为生物医
学研究,诊断,治疗,自动监护等 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分三个主要部分: • 传感器和电极:解决信息获取。 • 放大器和测量电路:实现信息的电子
• 放大器及测量线路:是把传感器所 获微弱信号加以转换、放大、调理, 得到可以进一步处理的信号。
• 数据处理和显示:一般用单片机, 计算机等完成数字信号处理,模型 和计算,数据的记录、贮存或显示。
• 从测量技术看,生物医学测量属于 强噪声背景下低频微弱信号测量
• 被测信号是由复杂的生命体发出的 不稳定的自然信号。从信号本身到 测量方式,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 表1.4-1 常见生理信号的典型幅值和 频率范围
• 医学生理参数的强度都很微弱,如 电压大多在微伏量级。频率范围都 在低频段,甚至是直流信号。
• (二)强噪声背景 • 干扰: 来自外界,特别是电磁场 • 噪声:被测对象和测量设备本身的
随机噪声。 • 其它:肌体的运动,其他未测生理
参数的影响
• 将被测信号淹没
• 手紧握电源感觉阈为1mA。不超过 5mA的电流并无危险,称为安全阈值。
• 电流超过10~20mA,可使上肢强直收 缩。如果紧握载流导体,已不可能摆脱。
• 大电流用于治疗,例如心脏除颤或起 搏。
• 引起心室纤颤电流约为75mA,电流超 过1~2A,可引起心脏收缩。
• 用交流电剌激: 男子感觉电流的平均值约为1.1mA。 女子感觉电流比男子为低,约为0.7mA。
• 电流频率增高,刺激作用减小不易引起 兴奋,
• 频率为60Hz时,感觉电流为1.1mA,频 率增加至5kHz时,感觉电流则为7mA。
• 2 宏电击与微电击 • 在整体下,由感知电流造成的电击称
为宏电击,超过0.7~1.1mA的感知电 流阈值,可能造成严重电击事故。
• 人体各种功能调节都可以认为是负 反馈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
• 可将神经,体液或自身调节中的调 节部分(如反射中枢、内分泌腺等) 看作是控制部分,
• 将效应器官看作是受控部分。受控 部分的状态或所产生的效应叫做输 出变量
• 人体的运动与内环境稳态,依靠反馈对控 制信息的纠正和调整而达到调节。
• 人体控制的负反馈模式
• 描述模型:
对于无法抽象为数学模型的系统,可以用 描述语言(自然语言或程序语言描述)。
• 习题1
• 1.1 人体生理参数ECG、EEG 和EMG的 测量范围是多少?
• 1.2 通过人体的低频电流对人体的三个 作用是( ),( ),( )。
• 1.3 何为宏电击?何为微电击?微电击 的危害如何。
思考
• 由感觉阈以下电流所造成的电击,称 为微电击。例如, 20μA的电流自起 搏导管流入心脏就会产生危险。可 使病人遭微电击而致死。
• 3 人体的阻抗及自然保护机理
• 人体皮肤阻抗较高,对电击具有自然保 护作用。
• 人体的皮肤电阻,主要取决于上皮角质层。 不同部位的皮肤,其电阻差别很大。
• 干燥皮肤约为100~300Ω/cm2,潮湿的皮 肤电阻只有干燥皮肤的百分之一。
• 1903年荷兰生理学家爱因多芬 (W.Einthoven)采用弦线电流计记录 心电图,获得1924年诺贝尔生理学 与医学奖。
• 1924年脑电图
• 1972年X-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 描仪)
• 1973年,美国科学家劳特布尔 (P.C.Lauterbur)和英国科学家曼斯 菲尔德(P.Mansfield)研制临床核磁 共振仪,获得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 与医学奖。
• 汗腺分泌降低角质层电阻。
• 人体每一肢体内的电阻约为200~ 500Ω,躯干内的电阻约为25~100Ω。 肥胖病人脂肪层增厚,电阻稍多。
• 一般以两肢体电阻为500Ω作为电击时 估算流过电流的标准。
• 1.6 生物医学测量与模型 •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 • 分为三类,即: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
• 人体内环境稳态
• 例如体温调节:当体内、外某些重 大变动使体温升高时,体温变化的 反馈信息将在下丘脑内与参考信息 进行比较,由此产生“偏差信息”, 使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控制信息相 应地发生改变,导致产热减少而散 热加速,于是使体温下降。
• 1.4 人体生理信息的测量条件 • (一)常见生理参数的测量范围
描述模型。
• 物理模型:是一种简化的,类似实际生 物系统的某些突出特征而设想的一种物 理系统(类比)。
• 基本概念,人体测量是以生理学为基础 的电子工程。
• 测量目的是探索人体机制,科学研究; 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临床服务,为医生 和患者服务。
• 例如肌肉的类比模型:用一个弹簧和一
பைடு நூலகம்
个阻尼器类比一束肌肉,其中弹簧类比
• 1.举例说明为什么生物医学测量需要 模型?
• 2.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三个主要部分 是什么?
1.2 人体测量的特点
• 人体测量是以医学、生理学为基础的。
• 生物医学测量的生理参数,有心电、脑 电、肌电等各种生物电的电量参数,
• 还有体温、血压、呼吸、血流量、脉搏、 心音等非电量参数,
• 生物医学被测量信号是生命系统的信息, 与工程测量具有本质的不同。
心脏与心电图
监护仪的界面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
康复训练中
手术室的监护设备
医生使用测量仪器
电子眼
• 人体测量的目的是诊断和治疗疾病, 这一过程可以看作为控制系统。
• 其模式有开环和闭环两种,如图所 示。
• 例如安置在患者身上的心脏起搏器, 早期的属于开环系统,现代的则是 闭环控制系统。
诊断治疗系统两种控制模式
• 1.3 人体系统的控制模式
化。 • 数据处理和显示:解决临床实际使用。
• 发展:现代生物医学测量仪器包括诊 断,治疗组成的完整的自动化系统。 也包括基于网络的数据远程传输部分。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示意图
• 传感器: 是把生理信息转换成可供测 量电信号。
• 电极:是传输生物电信号的传感器。
• 传感器确定仪器原理及组成方案。
• 生理参数可分为力、位移、速度、 加速度、流体压力、流量、温度、 时间、声、光、电、离子浓度等物 理或化学量。
• 学习目的:
• 掌握生物医学测量基本概念,原理。 正确制定实施方案。能自主进行设 计和技术实现(传感器和电子系 统)。
• 目标:进行生物医学仪器的设计。
• 生物医学仪器发展简史:
• 2500年前【黄帝内经】所述“九针”, 最早医疗仪器,用于针灸术
• 1816年听诊器
• 现代: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W.K.Roentgen)发现X射线,获得首 届(1901)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 包括: 1 电流的生理效应 2 宏电击与微电击 3 人体的阻抗及自然保护机理
• 1 电流的生理效应 • 通过人体的低频电流(直流~1KHz)
对人体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 产生焦耳热; • 刺激神经、肌肉等细胞; • 使离子、大分子等振动、运动、取向。
• 心脏:是电的最敏感器官,流过心脏电流 产生期外收缩,电流增加,心脏活动可能 完全停止。
• 心脏发生纤颤是电击的严重后果,如不及 时采取适当措施,心脏活动和血液循环就 会停止。
• 根据动物实验得到引起纤颤的最小电流计 算公式为:
I K t
I-为引起心室纤颤的最小电流, K-为动物(或人)的体重系数, t-为电击时间。
结果:随着体重增加最小纤颤电流随 之增加。
• 体外接触50Hz交流电的生理作用
肌肉的弹性特征,而阻尼器类比肌肉的
摩擦现象。肌肉受外力f(t)作用,被拉伸,
位移量为y, K为弹性系数, D为阻尼器
系数。得到力学模型如图1(a),数学表
达式:
•
f
(t)
D
dy dt
Ky
Dv
K
vdt
• 肌肉的模型: • 力学模型(a); 电路模型(b)
• 若以电阻类比阻尼系数,电感类比弹性 系数,可以得到电路模型,如图1(b)所 示。
生物医学传感器和检测技术
•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医学传感器原 理和生物医学电子测量技术。
• 其特点是从测量对象(生物体)本 身的特点出发, 讨论生物医学电子测 量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实现方法, 技术。
• 讨论生物信号直接测量和基于模型 的测量。
• 先修基础:
• 生理学,模,数电和计算机硬,软 件技术等。
• 其数学表达式:
i(t )
1 R
u (t )
1 L
u(t)dt
• 两个物理模型微分方程相同,可以类 比。
• 用一个理想弹簧和一个阻尼器的组合 类比肌肉的物理模型:
• 力学模型
等效电路模型
• 数学模型:
将实际物理系统上升为抽象的数学变量和 函数关系。是对系统本质的精确描述。 通常可以用微分方程,状态变量方程描 述。
• (三)安全性限制
• 为了获取人体信息或治疗,必须把 仪器与人体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 心脏导管检查,探头放入人体,
• 仪器长期置在体内(如植入型心脏 起搏器),替代人体器官,维持生 命
• 人体测量的安全性是最终的测量限 制性条件
安全方面的三点基本考虑
(1)测量中施加于人体的各种能量
• 通过人体的电流、放射性射线、超声波、 高频能量、加速粒子等。
• 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特征,包括新陈 代谢和兴奋性
• 引起生物体出现反应的各种环境变 化称为刺激,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 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 感受细胞将所受刺激转变为生物电 信号,
• 生物电信号将信息传送到中枢神经 系统,
• 经过神经系统处理,仍然以生物电 的形式将信息传送到机体各部分的 效应细胞(如肌肉、腺体),激起 它们所特有的功能活力
• 人体所承受的力、加速度和振动,以及 声、光、放射性射线的作用,是有一定 限度的。
• 例如超声波给生物体加热、振荡、空化、 氧化、还原、调节渗透压等物理和化学
作用。
(2)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3)测量中电防护
• 1.5 电流的生理效应和防护 医学测量都有电流通过人体。 必须采取有效方法防止电击。
• 其它:心脏起搏器,超声仪器等等。
第一章 生物医学测量基本特点
• 1.1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组成
•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种类愈来愈多 •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已经成为生物医
学研究,诊断,治疗,自动监护等 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 生物医学测量仪器分三个主要部分: • 传感器和电极:解决信息获取。 • 放大器和测量电路:实现信息的电子
• 放大器及测量线路:是把传感器所 获微弱信号加以转换、放大、调理, 得到可以进一步处理的信号。
• 数据处理和显示:一般用单片机, 计算机等完成数字信号处理,模型 和计算,数据的记录、贮存或显示。
• 从测量技术看,生物医学测量属于 强噪声背景下低频微弱信号测量
• 被测信号是由复杂的生命体发出的 不稳定的自然信号。从信号本身到 测量方式,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 表1.4-1 常见生理信号的典型幅值和 频率范围
• 医学生理参数的强度都很微弱,如 电压大多在微伏量级。频率范围都 在低频段,甚至是直流信号。
• (二)强噪声背景 • 干扰: 来自外界,特别是电磁场 • 噪声:被测对象和测量设备本身的
随机噪声。 • 其它:肌体的运动,其他未测生理
参数的影响
• 将被测信号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