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习题的探究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D A D
可证 厶 4 =LE F=15.同样 构 造 AA AE F 舰 C 3。 ME C ,得 A E=
E= C F LE F=15 .因此 , E 说 明 上述 结论 同样 成 立 . E, C 3。 F
证 明 :略 .
变式 2 :如 图 3 1 ,若点 E运 动 到 B () C延长 线上 时 ,其 他 条件不变 ,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N . 02 O5 2 1
Ju n lo hn s te t s E u ain o ra fC iee Mah mai d c t c o

21 0 2年
第 5期
摘 要 :新课程倡 导教师要创 造性地使 用教 材 ,引导学生进 行 自主性 学习、探究性学习.综观近几年各地 中考试题 ,很 多题 目都 源于教材而又 高于教 材.因此 ,在 日常教 学中教师应精心解 读教 材 ,站在知识 系统 的高度 用 “ 活”教材.对教材 中的例题 、
的 延 长 线 上 截 取 A :c ) M E ,连 接 ME, 则 A 朋E=ZE F=4 。 _C 5, M AE= C F, E AM =E . C 所以 △ △E F (S . C A A) 四 、 中考 链 接 例 1 (0 0年 江 苏 ・ 21 无锡 卷 ) ( ) 图 5 1如 ,在 正 方 形 A C BD
点B、C重合) ,其他条件不变 ,上述结论还成立 吗?
A D A D
习题进行一题 多变和反 思的研 究 ,充分发 挥教材应有 的功能和
作用 ,从 而提 高教 学质量.
关 键 词 : 用 活教 材 ; 习题 研 究 ;教 学反 思
B E C G B E C G
作者简介 :郝新武 ( 6一) 1 9 ,男,河北 易县人 ,中学高级教师 ,主要从 事中学数 学教 育与教 学研究 9
2 5
B 的 延 长 线上 :反 之 亦然 . A
探究 ,培养学生提 出问题 、分 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
证明 :如图 3 2 ,延长 B () A到点 ,使 B =B ( M E 或在 B 到 “ A 做一题 ,通一类 ,会 一片”的效果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妖 以 A B+ C F=9 。 厶AE E B:9 o E E 0, B+ A 0. 既 \ B E= C F A E.
分 析 :( 法 1 用 类 比 法 分 析 问题 .由原 题 和 变 式 1的 分 方 )
析 可知 ,可先构造 以 B E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再 构造 一 个以 A E为边的三角形和 AE F全等 ,可证得 结论 同样 成立.即 C
中 ,M 是 B C边 ( 不合 端 点 、c )
上 任 意 一 点 ,P 是 B 延 长 线 上 一 C


断\ A E=E . F
变式 3:如图 4 1 ,若点 E运动 到 C () B延长线 上时 ,其 他 点 ,Ⅳ是 /DC _ P的平 分线上一点. _ 若
分 析 : 由题 意 , 易证
可 以取 A 的 中 点 ,连 接 ME,如 图 1 ( ) B 2 ,得 A =E , 且 M C AMB E为 等 腰 直 角三 角形 . 而 可 证 』 从 4 肘E= LE F=1 5. C 3。 进 而构 造 △A AE F ME C ,问题 得 证 .
() 1
图 2
() 2
分 析 : 此 题 虽 然 有 的 条 件 同原 题 相 比 改 变 了 ,但 是


原 题 呈 现

E= C F,LE F=15 ’这种 关 系并没有发 生改变. E C 3 发
题目 ( 人教版 《 义务教 育课程 标准 实验教 科书 - 学》 八 生 变化 的 是 E 数 C不 一 定 只 是 B C的 一 半 ,这 个 唯 一 确 定 的 值 .可








Biblioteka Baidu
() 1
图 l
() 2



C E G
() 1
图3
() 2
证 明 :如 图 12 ,取 A () B的 中 点 ,连 接 ME, 则 A =E , LA M C ME=LE F:15 C 3. 因 为 LA F=9 。 /A C=9 。 E 0, B 0,
所 以 AE=E . F
二 、变 式 探 究
( 方法 2 用运动 的观点 分析 问题 .当点 E在 线段 B ) C上运
如 果把题 目中的 “ E是边 B C的中点 ”改为 “ E是 直线 B 动时 ,若点 E由点 曰向点 C运动 ,B C E越来越长 ,则在 线段 B A 上的动点 ”其他条件不变 ,还 可以演变 出以下题 目.
延 长 B 到 点 ,使 B =B ( 在 B 的 延 长 线 上 截 取 AM = A M E 或 A
c ,连 接 ME,如 图 3 2 ,构 造 AA AE F () ME C ,得 A E= F E.
说 明上 述 结 论 同样 成 立 .
所 以 △A
AE F ( S . C A A)
上截得 B 也越 来越 长 ,也说 明点 越 来越 靠近 点 A M .若 点
变式 1 :如 图 2 1 ,若点 E是边 B () C上 的一个动 点 ( 不与 运 动 到 B C的 延 长 线 上 时 ,为 使 B =B ,点 M 也 随之 运 动 到 E M
收 稿 日期 :2 1- 0 1 0 1 1— 0
年 级 下册 复 习题 1 , 第 1 ) 如 图 1 1 , 四边 形 A C 是 正 根据原题 的证 明思路 ,在 A 9 5题 () BD B上截取 A =E ( C 或在 B A上截取
方形 ,E是边 B C的中点 ,LA F:9 。 F交正方形 外角平分 B =B ) E 0 ,E M E ,连接 ME,如 图 2 2 ,得 AMB () E为等腰 直角三角形. 线C F于点 求证 :A E=E .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