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政治独立性看,我国中央银行行长如果工作不力,有可能被解职。中央银行行长的任职期限也没有超过政府换届周期。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任职期限也不超过政府换届周期(因货币政策委员会在我国是实际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研究和决定机构,故此处以其代替董事局),而且随政府机构的改革而更换。中央银行行长系由政府指定,货币政策委员会其他成员也系由政府指定。货币政策委员会中当然存在政府指定人选,并享有投票权,但不享有否决权。
与上述国家相比较,我国中央银行在CBI方面具有如下特点:(1)在目标独立性方面,本文给它打了一分,但事实上很难说我国中央银行具有真正的目标独立性。这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法》的界定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似乎币值只是手段,而增长才是最终目标,尽管它们两者并不一定存在矛盾。在中央银行缺乏经济和政治独立性的情况下,政府一旦存在经济增长压力,仍有可能将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头号目标来进行调控。(2)我国中央银行没有对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操作和控制权,一些重要的货币政策的实施都要报国务院批准后方可执行。(3)我国已切断了中央银行为财政融资的渠道。(4)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与其它国家相应的委员会相比,存在明显的结构不合理,而且缺乏实质性决策权。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构成中,除中央银行行长和各大商业银行行长外,其余多数为政府部门官员,在首批委员名单中,竟然只有一名金融专家(黄达)。而且该委员会的性质已被明确界定为货币政策决策的咨询议事机构,而不是实质性的决策机构。
一、长期货币中性:确立货币政策目标的基石
货币中性(Neutrality of Money)货币数量学派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在宏观经济体系中,货币数量的变化只能影响到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到真实变量的一种假说。这一概念的提出曾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引起过广泛的争论,如Modiliani, Friedman, Lucas等知名经济学家都曾对此发表过重要论著(可参阅谢平,1996)。还有许多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检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但有一点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在短期内由于粘性价格(Sticky Prices)等非中性因素较为有效,不太可能存在短期中性(Moosa,1997)。因此,现代宏观经济学家的理论中一般都较多地体现了长期货币中性的假说而不是短期货币中性的假说。
应该说,我国中央银行经历过1988年的高通胀、1990年的市场疲软和1993年的严重经济过热以后,其宏观调控能力正在逐步增强,货币政策目标也逐步趋于稳定。1998年,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15.3%,狭义货币M1增长11.9%,零售物价指数也出现了2.6%的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1999)。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年初制定的调控目标(M2增长16-18%,M1增长17%),但在国内投资动机偏弱、银行“惜贷”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几经努力(三次下调存贷款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实现了这样的调控效果应该说是很不错的。然而,有人却认为,货币政策没有在扩大内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货币政策的作用没有到位(如于学军,1999)。实际上,1998年下半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导向已经明显转向,由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向适当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以说是已经做得不少了。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这些分析是中肯的,建设性的,但笔者坚信,只要财政政策有适度的扩张,货币政策仍然按照既定的思路去执行(1999年实现M2增长14-15%,M1增长14%左右),等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淡出之后,中国经济的强大增长后劲仍将充分显示出来。居安思危,笔者只是担心,如果我们再对货币政策操作主体施加压力,又怕陷入新一轮货币扩张的泥潭,虽然在目前的情况下看起来不会。
政治独立性
6.在对货币政策存在冲突时,中央银行总裁能否被国会或者行政部门解职?
7.中央银行总裁的任职期限是否超过竞选周期?
8.中央银行董事局成员任职期限是否超过竞选周期?
9.中央银行总裁是不是由行政部门指定的?
10.央行董事局其它成员中是否存在由行政部门指定的人选?
11.央行董事局成员中,行政部门指定的人数是否超过其它实体指定的人数?
Fuhrer(1997)所作的研究也表明,从长期来看,在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并不存在菲利蒲斯曲线(Philips Curve)所描述的交替关系,可能存在的只是通货膨胀变动性(Inflation Variance)与产出变动性(Output Variance)之间的交替。这实际上不仅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长期货币中性,而且告诉我们,如果让货币政策被币值以外的目标牵着鼻子走,不仅对增加产出没有好处,还会增加经济波动,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增长。
长期货币中性、中央银行独立பைடு நூலகம்
与货币政策操作
贺学会
(湖南财经学院金融保险系 41007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看来是一个单一目标,或者说追求币值稳定是主导目标。但由于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相对较差,如果遇到经济增长率较低的背景,政府总是有促使中央银行放松货币控制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意图,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甚至可能使我国经济重新步入宏观调控恶性循环的老路。因此,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目标及与此相关的央行独立性问题,优化货币政策操作,是一个至今仍不宜忽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尽管各国经济学家对中央银行独立性具有不同的定义,但Loungani and Sheets (1997)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分析与综合,将中央银行独立性划分为三个方面,即目标独立性、经济独立性和政治独立性。他们对央行独立性的评估是通过针对这三个方面的一组问题来实现的,这些问题可归纳如表1。
表1 中央银行独立性测试
根据上述事实,我们可以对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度进行量化评定,并将其与其它经济转轨国家和德国(最典型的央行独立国家)进行对比。
表2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及其比较
注:上表中,中国的数据根据上文的分析计算,其它国家的数据来自Loungani and Sheets,1997。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我们用来进行比较的13个国家中,其CBI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没有哪一个国家进驻央行董事局的政府官员有权否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问题14);(2)除罗马尼亚外,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都被允许独立的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设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再贴现率(问题2);(3)在上述国家中,只有爱沙尼亚彻底禁止了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直接贷款。在其余各个方面,这些国家都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
目标独立性
1.中央银行法是否将货币稳定列为中央银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的中心目标?
经济独立性
2.中央银行是否有权控制货币政策工具(指“三大法宝”)?
3.是否存在对政府向中央银行直接融资的法律约束?
4.政府是否被禁止接受中央银行的直接融资?
5.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受制于政府的指令?
假设货币是非中性的,则货币的扩张必将导致实际产出的增长,而实际产出增长又会诱发货币需求上升。货币需求上升将会产生一个数量更小的超额货币供给,从而发生一个比上式所显示的略高的通货膨胀率。根据短期菲利蒲斯曲线所揭示的关系,长期产出增长率与实际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差别取决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误差,因此在短期内就会产生由此所致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即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评估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度(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简称CBI)对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重大影响,这一点已经为众多的经济学家所论证(可参阅Loungani and Sheets,1997)。货币政策目标不明确界定为币值稳定的国家,或者事实上不能坚持币值稳定为中心目标的国家,大多源于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根据Loungani and Sheets (1997)对前苏联和东欧12个经济转轨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进行的评估及其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所作的计量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增强是与低通货膨胀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通货膨胀与实际经济活动则是呈负相关的。作为对这一文献的补充,本文拟借鉴其CBI评估指标体系对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进行相应的评估,并与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12.政府官员或代表是否进驻央行董事局?
13.政府官员或代表是否进驻央行董事局并享有投票权?
14.政府官员或代表是否进驻央行董事局并享有否决权?
上表的评分标准为:问题1、3、4、7、8的答案为“是”则分别计1分,问题5、6和9-14的答案为“否”也分别计1分。在问题2中,“三大法宝”中一项为“是”计1/3分,答案含糊的计0.5分。所得的分值越高则意味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高。
下面我们结合中国人民银行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从目标独立性看,《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稳定币值是我国中央银行政策的中心目标。
从经济独立性看,我国中央银行法第5条规定,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量三方面的决策必须报国务院批准。第28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政府当然也不能接受融资。然而,我国央行法虽然按法律规定设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但根据《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该委员会仅是一个决策咨询议事机构,而不享有实际决策权,且专家太少,政府官员太多,恐怕难以抗拒政府指令。
三、增强央行独立性,优化货币政策操作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货币的长期中性特征,币值稳定应该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心目标。而我国中央银行虽然在财政融资独立性等方面具有一些优势,但总体上看,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度还比较低,这正是影响我国实际货币政策操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实现持久有效的经济增长,将通货膨胀持续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就必须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真正将稳定币值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心目标。
不过,总体看来,这一届政府大规模采用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而不是象以往那样过度依赖货币政策,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笔者当然希望当局的这种指导思想能够持久地继续下去,以免重走过去经济扩张与收缩交替、银行留下不良资产的老路。然而,缺乏制度保障的政策是难以持续的。因此,笔者倡导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使中央银行能够按照货币政策的内在规律去进行操作,真正做到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经过这些改革后,我国中央银行的CBI分值将提高到8以上,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将得到实质性改善。
(8)
在式中, 代表长期产出增长率, 代表预期通货膨胀率。将方程(7)代入上式,得
(9)
从而有,
(10)
在长期内,由于 ,因此,上式演变成与方程(7)相类似的结构,即
(11)
因此货币长期中性的假设成立。
货币的长期中性给我们确立货币政策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石。因为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所以依靠增加货币供给来刺激实际变量的增长尤其是产出的增长,从长期来看也就是不现实的;相反,它还会带来价格水平的上升,诱发通货膨胀。毫无疑问,币值的稳定应该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心目标。
(2)
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则可假设
(3)
因此有:
将式(3)对时间t求导,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
上式两边除以m,有
(6)
上式可写成
(7)
在连续的时间内, 表示通货膨胀率, 表示货币量增长率, 为实际产出增长率。上式告诉我们,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增长率减去由实际产出增长引致的货币需求增长率。显然,如果实际产出增长率为0,则通胀率就等于货币增长率。
货币中性假说可以通过一个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模型来进行解释。假设一个简单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1)
式中,md代表名义货币需求,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实际产出,β代表货币需求的产出弹性。之所以选择这一货币需求函数,是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中,交易性动机明显重要于其它(预防性和投机性)动机。在该函数中忽略利率因素则是因为在我国,利率仍然是官定而不是市场决定的。
我国1993年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来,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到1996年已成功实现“软着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1999)。但1998年以来,由于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已明显遇到内需不足的矛盾,理论界和决策界虽然一直都坚持说对8%的经济增长率充满信心,但这种说法明显底气不足。下半年以来,中央政府为兑现经济增长率的承诺,不惜采取增发国债、突击上项目的积极财政政策,试图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经过这样的努力,GDP全年实际增长7.8%,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