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专业名词解释word版本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1.城市化:随着时间推移,某一社会的人口逐步集中于高人口密度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人口由农村迁移到城市的过程,成为城市化.2.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具有特殊价值的城市文化景观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文物古迹的特色2自然环境的特色3城市的格局特色4城市轮廓景观及主要建筑及绿化空间的特色5建筑风格及城市风貌的特色6名城物质及精神文明的特色.名称保护归纳起来有三种模式:全城保护.点线面保护.网格式保护.城市是一个发展着的整体系统,历史文化景观的建设不仅要保护具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更应在新的建设中继承和发展城市的传统特征.统一协调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现代的建设体现传统文买的延续,创造整体和谐丰富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城市环境.名称保护归纳起来有三种模式:全城保护.点线面保护.网格式保护.城市是一个发展着的整体系统,历史文化景观的建设不仅要保护具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更应在新的建设中继承和发展城市的传统特征.统一协调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现代的建设体现传统文买的延续,创造整体和谐丰富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城市环境.3.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发展存留下来的连片的建筑群体,而不是单幢建筑.他保存这座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能反映这座城市的特色与风貌,并且有居民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存活动,是作为有生命力的城市的一个做成部分.4.风玫瑰:累计某一时期各个方位风向次数,并一各个风向次数所占该时期不同风向总次的百分比之来表示,所绘制成的风向频率图称为风玫瑰.5.管线综合:就是指搜集城市规划区内各单项管线的现状资料,规划设计资料,并加以综合分析研究,解决他们在规划设计中的矛盾.6.可达性:是指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主要与城市的道路系统与交通网络有关.7.住宅区:是指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比较独立的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8.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相互间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是以强调基本生活环境完善和强调社区生活为主旨的居住用地的组织方式.9.城市结构:是指城市的各物质要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地域空间范围内所处的位置和作用.通常是指城市形成过程中主要用地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10.区位:是指城市功能活动的空间外部联系性.包括可达性,互补性,排斥性三个要素.11.区划:城市用地因为各种不同的目的.而被划分为不同的地块范围,叫区划.包括行政区划,用途区划,地权区划.包括区划文本和区划地图.12.区域规划:就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13.土地开发:土地开发包括道路,市政设施建设,场地平整和清理,通常称为七通一平或基地开发,将生地转变为熟地.土地开发是建筑物业开发的先决条件.17.配件水平:是指住宅区配件的各类和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与居民区人口规模向适应.同时应与住区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18.逆城市化:也成为郊区化.是指城市在经历了绝对集中和相对集中以后的一种离心分散阶段.表现为人口商业工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外迁.19.城市居住区:是一个在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公共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地区.20.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所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21.市域规划:是指在城市所在的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和数个城镇之间,城镇于城镇群体之间,城镇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规划.22.道路红线:城市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23.日照间距:是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了保护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内能获得所需要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24.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够成威胁的发展.25.分区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规划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26.邻里单位:是一完备基本生活环境和强调社区生活为主旨得居住用地组织方式.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人们相互之间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是社区的一种形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社区的一个基本单位.邻里单位形成的基础是邻里关系.27.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大小,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两个部分.28.土地极差:不同的土地或同一块土地,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开发程度,追加投资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别,称为土地级差.。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大全很全43页word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大全陕西省旅游设计院城市规划所(Zeki)目录一、总则 (2)二、城市和城市化 (2)三、城市规划概述 (3)四、城市规划编制 (5)1、发展战略 (5)2、城市人口 (5)3、城市用地 (6)4、城市总体布局 (8)5、居住区规划 (9)6、城市道路交通 (10)7、城市给水工程 (11)8、城市排水工程 (12)9、城市电力工程 (13)10、城市通信工程 (13)11、城市供热工程 (13)12、城市燃气工程 (14)13、城市绿地系统 (14)14、城市环境保护 (15)15、城市历史文化地区保护 (16)16、城市防灾 (16)17、竖向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 (17)五、城市规划管理 (17)一、总则1、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
3、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城市和城市化1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以非农不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3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4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5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6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7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8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9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10satellite town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三、城市规划概述1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完整版)城市规划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雅典宪章: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市规划: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4.城市人口: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该城市的社会主体。
5.城市绿地: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场地。
6.城市用地区划:城市地域因为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需将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或区块,以表达一定的用途、权属、性质或量值等。
7.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8.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和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
9.城市空间系统: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决定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城市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合理性和运营的有效性。
10.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和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
11.城市景观规划: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条件、总体布局,形成城市建设景观布局的基本构思。
12.居住用地:由几项相关的单一功能用地组合而成的用途地域,一般包括住宅用地、与居住生活相关联的各项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用地。
13.对外交通用地:指铁路、公路、管理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及其附属设施等的用地。
14.城市公共中心:居民集中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的地方,是公共设施相对集中而组合有序的地区或地段。
15.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大全(很全)

。况状成构的素因等族民、化文、业职、庭家、龄年、别性照 按口人市城内期时定一 erutcurts noitalupop nabru 构结口人市城 ①
口人市城、2
。标指和的 目的到达应所展发的境环、会社、济经市城内期时定一的定拟中划规 市城和略战展发市城在 tnempoleved nabru rof laog 标目展发市城 ⑥ 。向方要主的展扩域地间空市城的起引所大扩模 规设建项各市城 tnem poleved na-bru rof noitcerid 向方展发市城 ⑤ 。小大 的 市城 的示 表所 量总 地用市 城和 口人 市城以 ezis ytic 模 规市城 ④ 。能 职要主的负担所和位地的处所中展发会社与济经 、治政的内围范大更 至以家国、区地定一在市城 ytic fo noitcnuf detangised 质性市城 ③ 。工分的担承和用作的挥发所 中展发会社、济经的内域地定一在市城 noitcnuf nabru 能职市城 ② 。划谋的性领纲和性远长、性局全的作所展发的境环、会 社、济经市城对 tnem poleved na-bru rof ygetarts 略战展发市城 ①
61 ................................................................................................. 护保区地化文史历市城、51 51 .................................................................................................................护保境环市城、41 41 .................................................................................................................统系地绿市城、31 41 .................................................................................................................程工气燃市城、21 41 ................................................................................................................. 程工热供市城、11 31 .................................................................................................................程工信通市城、01 31 ...................................................................................................................程工力电市城、9 21 ...................................................................................................................程工水排市城、8 11 ...................................................................................................................程工水给市城、7 01 ...................................................................................................................通交路道市城、6 01 .......................................................................................................................划规区住居、5 8 .....................................................................................................................局布体总市城、4 6 .............................................................................................................................地用市城、3 5 .............................................................................................................................口人市城、2 5 .............................................................................................................................略战展发、1 5 ...........................................................................................................................制编划规市城、四 3 ...........................................................................................................................述概划规市城、三 2 ...........................................................................................................................化市城和市城、二 2 .........................................................................................................................................则 总、一
最新城市规划名词解释大全很全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大全很全城市规划名词解释大全陕西省旅游设计院城市规划所(Zeki)目录一、总则 (1)二、城市和城市化 (2)三、城市规划概述 (3)四、城市规划编制 (5)1、发展战略 (5)2、城市人口 (5)3、城市用地 (6)4、城市总体布局 (8)5、居住区规划 (10)6、城市道路交通 (10)7、城市给水工程 (11)8、城市排水工程 (12)9、城市电力工程 (13)10、城市通信工程 (13)11、城市供热工程 (14)12、城市燃气工程 (14)13、城市绿地系统 (14)14、城市环境保护 (15)15、城市历史文化地区保护 (16)16、城市防灾 (17)17、竖向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 (17)五、城市规划管理 (18)一、总则1、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
3、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城市和城市化1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以非农不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3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4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5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6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7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8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9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10satellite town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三、城市规划概述1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专业术语解析[1]
![城市规划专业术语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eb74532b3169a4517723a329.png)
城市规划专业术语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的通知建标[1998]1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2]490号文的要求,由我部组织制订的《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自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我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8年8月13日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 9 9 9年2月1日1总则1.0.1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
1.0.3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城市和城市化2.0.1居民点settlement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0.2城市(城镇)city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0.3市municipality;city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4镇town经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行政地域。
2.0.5市域administrative region 0f a city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2.0.6城市化urbanization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0.7城市化水平urbanization level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2.0.8城市群agglomeration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2.0.9城镇体系urban system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完整版)城市规划相关名词解释

(完整版)城市规划相关名词解释1吴良镛先生提出的“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人居环境科学是这样释义的:“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以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其涉及领域广泛,是多学科的结合。
”一法得道变法万千——谈“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开宗明义,首先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非如传统建筑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一个侧面,在论述了“人居环境科学”的缘起后,设计出一个基本研究框架和学科体系,并就其中部分与整体的区别与联系作了详细论述,展开了在以五大原则(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指导下的五大系统(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和五大层次(建筑、社区、城市、区域、全球)的系统性研究。
提出运用系统思想和复杂性科学方法为指导,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建构、设计实践与教育改革,目的在于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范式转变,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与趋势1、从简单还原性为主的类型研究到进一步探索复杂性,关注系统性以往在线性思维的模式下,追求片面简化,孤立地强调问题的因果还原性,只注重单一领域内人居环境目的与需求的分析,忽视了整个设计目标系统中相关因素的时空与人的变量,往往造成决策失误。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发展了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我们将被迫在知识的一切领域中运用整体或者系统来处理复杂性问题,这将是科学思维的一个根本改造。
”①同样,这也是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唯一出路。
2、从侧重物质形式,到关注生命、智能和生态环境在人居环境几千年的探索历程中,我们曾走过许多弯路,然而如今我们发现:人居环境研究的核心是人②,探索对象的全部意义在于其与人的关系,由此设计发明了许多一定条件下满足人类聚居需求的方法,进而凝结成一个个具体的物质形式;各种时代的风格样式,只是设计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时空的变化,人居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其物质形式将不可穷尽,我们要抓住的根本是:关注生命,进而将视野扩展至包括物质领域到非物质领域的更多层面,用现代化的科技创造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适宜的聚居环境。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1.城市是指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
2.城市性质是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4.城市化水平,又称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6.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
它们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7.城市建成区简称“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8.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9.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0.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11.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起终点间的交通出行量。
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12.风玫瑰是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
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
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13.容积率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城市规划常考名词解释汇总word版本

什么叫选址意见书?答: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的法律凭证。
什么叫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答: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和用地范围的法律凭证。
什么叫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答: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凭证。
什么叫容积率?答: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什么叫建筑密度?答: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什么叫道路红线?答: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什么叫建筑红线?答: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线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又称控制线。
什么叫建筑间距?答: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什么叫日照标准?答: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什么叫绿地率?答: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什么叫建筑高度?答:指建筑物室外地坪到建筑物外沿顶标高的高度。
什么是构筑物?答:一般不直接在里面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建筑物,如水塔、烟囱。
什么叫城市?答: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什么叫城市化?答: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什么叫城镇体系?答: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什么叫城镇体系规划?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的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分布和发展规划。
什么叫城市规划?答: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什么叫城镇体系规划?答: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 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布局、设计和发展的过程。
它涉及到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建筑设计、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和决策。
城市规划旨在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通常由专业的城市规划师或规划团队负责进行,包括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建筑设计规范等。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含答案

1、都市性质:(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是都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旳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旳地位和所肩负旳重要职能。
是都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旳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2、都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年内都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原因旳消长,导致人口增减旳绝对数量与同期该都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3、都市功能分区:都市功能分区是按功能规定将都市中多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区布置,构成一种互相联络、布局合理旳有机整体,为都市旳各项活动发明良好旳环境和条件。
4、居住小区:(housing estate)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旳居民生活区。
5、竖向规划: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规定所作旳规划。
包括:场地与道路标高旳设计,建筑物室内、外地坪旳高差等,以便在尽少变化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旳状况下满足后来居住者旳规定,并为良好旳排水条件和结实耐久旳建筑物提供基础6、居民点:定义为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旳集聚定居地点。
7、都市化:由农业为主旳老式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旳现代都市社会逐渐转变旳历史过程8、都市设计:都市设计是一种关注都市规划布局、都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都市公共空间旳一门学科9、都市基础设施:都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有旳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旳总称,使都市中为顺利进行多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旳各类设施旳总称10、卫星城:是指在大都市外围建立旳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旳住宅和公共设施旳城镇,是在大都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都市(母城)旳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旳具有相对独立性旳城镇。
11、日照原则:为保证室内环境旳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旳气候区、都市大小和建筑物旳使用性质确定旳,在规定旳日照原则日(冬至日或大寒日)旳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旳时间。
规划专业术语word参考模板

专业术语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城市设计对城市体形和空间环境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它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新区指南湖区、相思湖区、柳沙区、沙井区、五象区、凤岭区、仙葫区、明阳工业园区、九曲湾等地区。
如附图一所示。
旧城区指城市建成区内,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内除新区及旧城中心区外的地区。
如附图一所示。
旧城中心区指中华路、北大路、北大桥、体育路、桃源桥、桃源路、新民路和公园路围合区域。
如附图二所示。
中心城区《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确定的南宁市六城区的规划建成区范围。
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旧城区改建对城市旧城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整治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
扩建工程下述两种情况均称为扩建工程:一是在原有建筑上部增加建筑层数,且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的建筑工程;二是在原有建筑基地上,因使用要求扩大项目规模而建设,且与原有建筑有直接功能联系的建筑工程(包括地下室)。
建筑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一环一般称内环,为中华路、北大路、北大桥、体育路、桃源桥、桃源路、新民路和公园路围合而成,其围合区域为旧城中心区。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和利用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
在城市规划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进行解释。
1. 地块规划。
地块规划是指城市中的各个用地区域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土地利用的要求,进行细化的规划。
地块规划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区等,通过对不同地块的规划,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的分区布局。
2. 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规划,包括道路、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交通规划要考虑城市的整体交通网络,合理布局道路和交通设施,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
3. 绿地规划。
绿地规划是指对城市中的绿地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公园、绿化带、景观绿地等,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绿地规划要考虑城市的绿地布局、类型选择、植被配置等,实现城市绿地的全面覆盖和合理利用。
4. 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规划是指对城市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建筑、广场、雕塑、水景等,以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
城市景观规划要注重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景观设计和艺术布局,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景观空间。
5. 城市更新规划。
城市更新规划是指对城市老旧区域进行改造和更新的规划,包括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以提高城市的功能和形象。
城市更新规划要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居民利益,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6. 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的规划,包括水资源保护、生态保护区划、环境治理等,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要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利用,通过科学规划和生态修复,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7. 城市空间规划。
城市空间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城市用地结构、建筑高度控制、公共空间设置等,以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有序发展。
城市规划专业名词解释

附录A名词解释1、城市规划区:南阳市区行政辖区全部;鸭河口水库及其周边镇平县的柳泉铺、遮山、彭营,南召县的南河店、太山庙、石门、皇路店,方城县的广阳、博望等乡镇范围;河南油田生活区及其周边新野县的施庵、沙堰、樊集,唐河县的桐寨铺、张店等乡镇范围。
2、旧区改建: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整治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城市更新建设活动。
3、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4、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5、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6、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规划为依据,制定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7、城市设计: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8、居住用地: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9、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10、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城市中商业、商务、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
11、工业用地: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
12、物流仓储用地:物资储备、中转、配送等用地,包括附属道路、停车场以及货运公司车队的站场等用地。
13、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内部的道路、停车场等用地。
14、公共设施用地:城市中供应(水、电、热、广播通信等)、环境(雨污水、垃圾、公厕等)、安全(消防、防洪等)等设施用地。
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名词

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 )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
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
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在一些大中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增加城市分区规划。
总体规划( comprehensive planning )指综合性的城市规划。
是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制订城市中各类建设的总体布局的全面环境安排的城市规划。
总体规划还包括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订该市远、近期目标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等工作。
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ning )在中国,按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城市局部地区近期需要建设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作出具体布置的规划,为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内容包括:选定技术经济指标,提出建筑空间处理要求,确定各项用地的控制性座标、建筑物位置与标高等。
城市分区规划( city district planning )在中国,指根据已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所做的市内各局部地区的规划。
各区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有各自的规划。
功能规划( functional planning )对某些领域[如运输、住房和水质]的需要或活动定出目标,政策和工作程序的规划,通常由政府制订。
住房建设规划( housing program )指制订出若干年内分年度建造住房的规划,包括居住区和住房建造的数量以及居住水平等多项指标。
实体规划( physical planning )为开发或改造一个地区而预先做出的设计,把现有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物质条件纳入规划,加以全面考虑,包括基础设施、房屋建筑、最佳开发战略等。
城市性质( designated function of a city )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 文档

一、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在实际中,经常遇到下列城市规划指标或有关名词:1.用地性质:是指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
2.用地面积:是指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3.用地红线:是指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
4.容积率: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一定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其中,总建筑面积是地上所有建筑面积之和;建筑用地面积是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面积为准,不含代征用地。
5.建筑控制高度:又称建筑限高,是指一定地块内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
一般地区,其建筑高度,平顶房屋按女儿墙高度计算;坡顶房屋按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
6.建筑密度:是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即: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面积7.绿地率:是指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率(%)。
8.交通出入口方位:是指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
口的方向和位置。
9.停车泊位:是指地块内应配置的停车位数量。
10.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即城市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分界线。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即为建筑红线,任何建筑物(包括台阶、雨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11.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12.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是指建筑物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13.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建筑间距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4.日照标准:是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A名词解释1、城市规划区:南阳市区行政辖区全部;鸭河口水库及其周边镇平县的柳泉铺、遮山、彭营,南召县的南河店、太山庙、石门、皇路店,方城县的广阳、博望等乡镇范围;河南油田生活区及其周边新野县的施庵、沙堰、樊集,唐河县的桐寨铺、张店等乡镇范围。
2、旧区改建: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整治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城市更新建设活动。
3、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4、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5、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6、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规划为依据,制定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7、城市设计: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8、居住用地: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9、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10、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城市中商业、商务、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
11、工业用地: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
12、物流仓储用地:物资储备、中转、配送等用地,包括附属道路、停车场以及货运公司车队的站场等用地。
13、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内部的道路、停车场等用地。
14、公共设施用地:城市中供应(水、电、热、广播通信等)、环境(雨污水、垃圾、公厕等)、安全(消防、防洪等)等设施用地。
15、绿地与广场用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用地。
16、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17、居住小区: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18、居住组团:城市中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19、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20、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1、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指居住小区内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22、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率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23、步行街:专供步行者使用,禁止通行车辆或只准通行特种车辆的道路。
24、居住区(级)道路: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
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25、小区(级)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26、组团(级)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27、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28、用地面积:征用土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29、建设用地面积:用地红线范围内,除城市道路、河道、电力走廊、轻轨控制线、绿化隔离带等规划控制用地外的实际建设用地面积。
30、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城市道路交叉口有展宽车道的,红线相应外移。
31、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32、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33、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34、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35、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36、容积率: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2/hm2)与居住区用地面积(万m2)。
37、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38、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39、居住建筑:整栋建筑的使用功能均为住宅的建筑。
40、非居住建筑:整栋建筑的使用功能为除住宅以外功能的建筑。
41、民用综合建筑:多种民用使用功能混合的建筑。
42、建筑间距: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投影最外边线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
43、建筑退线:建筑物投影最外边线与建设用地红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44、建筑高度:指自建筑物室外散水至建筑物顶部最高点的高度。
45、低层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10M,且建筑层数不大于三层的建筑。
46、多层建筑:指建筑高度大于10M,小于24M。
47、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米且不大于100M的建筑。
48、裙房:指和高层建筑紧密相连并与之组成为一个整体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附属建筑。
49、低层住宅:建筑层数为3层以下的住宅建筑。
50、多层住宅:建筑层数为3—6层的住宅建筑。
51、高层住宅:建筑层数为7层(含7层)以上的住宅建筑。
52、半地下室:房间顶板超出室外地平面1M,且不超过地下室层高一半。
或地下室一侧或两侧露出室外地平面的均为半地下室。
53、地下室:房间顶板不超出室外地平面1米的为地下室。
54、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55、港湾式停靠站: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取局部拓宽路面的公共交通停靠站。
56、高压线走廊(高压架空线路走廊):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和安全距离情况下,35kV 及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两边导线向外延伸一定距离所形成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专用通道。
57、快速路:是指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58、主干路是指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
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59、次干路是指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60、支路是指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61、结建项目是指结合地表建筑一并开发建设的地下建设项目;单建项目是指独立开发建设的地下建设项目。
附录B计算规则1、建筑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测量计算以国家标准《建筑面积计算规则》GB/T50353-2005为准。
2、建筑基底面积的计算:建筑基底面积既不等同于底层建筑面积,也不是基础外轮廓范围内的面积。
建筑基底面积是指建筑物接触地面的自然层建筑外墙或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它一般的计算规则是:独立的建筑,按外墙墙体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室外有顶盖、有立柱的走廊、门廊、门厅等按立柱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有立柱或墙体落地的凸阳台、凹阳台、平台均按立柱外边线或者墙体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悬挑不落地的阳台(不论凹凸)、平台、过道等,均不计算。
3、建筑容积率计算:1、住宅建筑当层高大于等于4.5M,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计算容积率指标时,按该层建筑面积乘以1.5倍计算。
当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4.9M(2.7+2.2)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计算容积率指标时,按该层建筑面积的2倍计算。
跃层式住宅等当起居室(厅)层高为户内通高以及住宅坡屋顶可按其实际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
2、办公建筑当层高大于等于4.8M,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计算容积率指标时,均按该层建筑面积乘以1.5倍计算.当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5.5M(3.3+2.2)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建筑面积的2倍计算容积率指标;当办公建筑层高大于等于8.8M (3.3×2+2.2)时,按该层建筑面积的3倍计算容积率指标。
3、商业建筑当层高大于等于5M,计算容积率指标时,按该层建筑面积的1.5倍计算。
当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6.1M(3.9+2.2)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均按该层建筑面积的2倍计算容积率指标;当商业建筑层高大于等于10M(3.9×2+2.2)时,按该层建筑面积的3倍计算容积率指标。
4、工业建筑当层高大于等于8M,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乘以2倍计算。
5、计算有阳台建筑的容积率指标时,阳台部分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照其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计入容积率指标。
阳台进深大于1.8M的,超过1.8M的部分按实际面积计入容积率指标。
每套住宅阳台(含各类形式的阳台、入户花园等非公共活动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应大于该套住宅套型建筑面积的15%。
6、当飘窗突出外墙的距离大于等于0.6M、窗台高度小于0.4M、高度大于等于2.2M 的按全面积计入容积率指标;高度不足2.2M的按1/2面积计入容积率指标。
7、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1.5M及以上时,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计入容积率;地下空间的顶板高出室外地面不足1.5M的,不计入容积率。
如建筑室外地坪标高不一致时,以周边最近的城市道路标高为准加上0.2M作为室外地坪,之后再按上述规定核准。
8、建筑底层布置层高2.2M及以上架空层部分,其面积(层高小于2.2M计一般)计入总建筑面积但不计入容积率,但电梯井、门厅、过道等围合部分应计入容积率。
架空层满足以下条件:以柱、剪力墙落地,视线通透、空间开敞;无特定功能,只作为公共休闲、交通、绿化等公共开敞空间使用。
9、住宅、办公、普通商业建筑的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等公共部分及屋顶,体育馆、博物馆和展览馆类建筑不按本节规定计算容积率,其容积率指标计算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执行。
10、突出屋面的附属用房建筑高度不超过6M,且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面层面积的1/8,可不计算容积率。
4、建设用地面积计算:建设用地面积是指建设项目用地红线内的面积,城市道路红线内、河道蓝线内、绿线内的面积不计入;代征城市公共用地不计入用地面积,但在计算容积率指标时可计入总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