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简析白朴《墙头马上》的艺术风格特点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简析白朴《墙头马上》的艺术风格特点
白朴的《墙头马上》,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
此剧的素材,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
白诗记述一个婚姻悲剧故事:一个女子爱上了一位男子,同居了五六年,但被家长认为“聘则为妻奔则妾”,逐出家门。
在“始乱终弃”的社会风气中,白居易对这不幸的女子给予同情,并对世人提出“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的告诫。
白朴在戏中所写的内容,大致与《井底引银瓶》一诗相同,但它表现的思想倾向,则与原诗迥异。
整个剧本,洋溢着火热的激情。
它描绘女子大胆地追求爱情,勇敢地向封建家长挑战,成为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赞歌。
在白朴以前,《井底引银瓶》的素材,已经受到民间艺人的重视。
据宋周密《武林旧事》载,宋官本杂剧有《裴少俊伊州》一本;元陶宗仪《辍耕录》载金院本有《鸳鸯简》及《墙头马(上)》各一本,《南词叙录》载南戏有《裴少难墙头马上》。
而宋话本《西山一窟鬼》中有“如撚青梅窥小(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的插词,可见人们不断地改编这一故事,添加了不少情节,甚至确定了主人公的名姓。
在此基础上,白朴的剧本也大大地丰富了原诗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白朴虽然以传统故事为框架,但他所写的人物,实际上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形象。
《墙头马上》的女主人公李千金,一上场就毫不掩饰对爱情和婚姻的渴望,她声称:“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
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
菡萏花深鸳并突,梧桐枝隐凤双栖。
”当她在墙头上和裴少俊邂逅,看上了“一个好秀才”,便处处采取主动的态度。
她央求梅香替她递简传诗,约裴少俊跳墙幽会。
当两人被嬷嬷瞧破,她和裴少俊一忽儿下跪求情,一忽儿撒赖放泼,还下决心离家私奔。
为了爱情,李千金什么也不怕,什么也敢做。
她甘愿作出牺牲,“爱别人可舍了自己”。
她深信自己要求及时婚嫁的的合理性,“那里有女儿共爷娘相守到头白”。
因此,她不像深闺待字的少女那样羞羞答答,倒和话本《碾玉观音》里的璩秀秀有点相似。
显然,在这个人物身上,白朴让它融合了市井女性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特征。
李千金在裴家后院躲藏七年,生了一男一女,但终于被裴尚书发现。
她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反驳裴尚书对她的辱骂。
当然,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被视为“淫
奔”的李千金不得不饮恨回家,但她绝没有屈服。
当裴少俊考中状元,裴尚书知道了她是官宦之女,前去向她赔礼道歉,要求她认亲重聚时,她坚决不肯,并且对裴氏父子毫不留情地谴责。
即使裴尚书捧酒谢罪,她还是斩钉截铁:“你休了我,我断然不肯。
”只是后来看到啼哭的一双儿女,才不禁心软下来,与裴家重归于好。
剧中,李千金的形象十分突出。
她不仅希望得到爱情,而且把婚姻自主看成是人生的权益,认为像卓文君那样私奔是合情合理的事。
因此,当她爱上了裴少俊,便义无反顾地离家出走。
不过,这仅仅是李千金追求的一个方面。
和一般怀春少女不同的是,她更加看重人格的尊严。
第三折,有这样一段对白:
尚书云:……你比无盐败坏风俗,做的是男游九郡,女嫁三夫。
正旦云:我则是裴少俊一个。
尚书怒云:可不道“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你还不归家去。
正旦云:这姻缘也是天赐的。
李千金说她只钟情于一人,说姻缘天赐,无非是反驳裴尚书的污蔑,强调自己行为的合理和人格的纯洁。
在第四折,她拒绝裴家父子,拒绝一贯梦寐以求的婚配,正是受损害者作出的抗争。
她对少俊并非没有感情,但为了维护尊严,她甚至准备割舍。
在戏里,作者让人们看到,渴望爱情的李千金,所看重的又非仅仅是爱情。
由于李千金注重维护自己的理想和人格,因此,她敢于把封建道德和封建伦理,统统扔到脑后,理直气壮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表现出坚毅倔强的个性。
《墙头马上》的艺术风格,和《梧桐雨》明显不同。
《梧桐雨》以深沉的意境见长,《墙头马上》则以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取胜。
在这个戏里,作者充分显现出他擅于通过戏剧场面刻划人物形象的才能。
像在第三折裴尚书撞见了重阳和端端,便打醒了正睡得糊涂的院公查问:
(院公做醒着扫帚打科,云:)打你娘,那小厮!(做见懵科,尚书云)这两个小的是谁家?(端端云)是裴家。
(尚书云)是那个裴家?(重阳云)是裴尚书家。
(院公云)谁道不是裴尚书家花园,小弟子还不去!(重阳云)告我爹爹妈妈说去。
(院公云)你两采了花木,还道告你爹爹妈妈去。
跳起您公公来打你娘!(两人走科,院公云)你两个不投前面走,便往后头去!
这一段戏,把小孩子的天真无邪和老院公力图遮掩的狼狈相,描绘得栩栩如生。
在裴尚书不阴不阳满腹狐疑的态度面前,端端、重阳活蹦乱跳,实话实说;老院公手足无措,支支吾吾。
这充满喜剧性的场面使人忍俊不禁,她使人为李千金捏一把汗,人物的形象就在戏剧的冲突中凸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