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趋势,揭露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宿命。在宣言的第一部分,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文化价值的方面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并展望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这些理论对于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宿命。

《共产党宣言》共分为四部分:一、资产者和无产者;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宣言的第一部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弊端,为“两个必然”做出了理论上的铺垫。作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辩证而全面的分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主义制度,把生产力从封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极大地创造了财富,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因而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拉开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序幕。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生产发展与社会关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对立和不和谐,马克思正是从这两方面入手,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严重的批判,而这种批判与对未来社会的和谐展望也是密不可分的,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意义。一、马克思在文中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不和谐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他们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形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生产力,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想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孕育而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财富私有化,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本应有全体人民共同拥有的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独自占

有;由劳动人民生产出来本应由全体人民共同享用的劳动产品也被资本家独自占有。在利益的趋势下,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只有把更多的人口密集起来,把更多的生产资料集中起来,结果是财富愈发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拥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与拥有生产力的无产阶级之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生产不断扩大与消费者购买力萎缩之间的矛盾开始升级。

另一方面,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指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即“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一理论深刻影响着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初的小分工已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有组织,有规模的社会生产大分工开始出现,这必然导致了生产的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两个尖锐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从而使社会生产力遭到周期性的破坏,无法使资本主义社会潜在的巨大生产力发挥出来。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无力解放在自己身体中孕育起来的生产力,而必须由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来继承已经孕育并不断成熟起来的生产力。社会文化价值的不和谐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一方面比以往社会有进步意义,因为它带来了人改造自然能力的极大提高,促使人的主体性日益觉醒,促使自由、民主等现代观念逐步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又表现出颓废的倾向。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崇拜金钱、亵渎神圣、拒绝崇高、排斥感情等颓废倾向进行了尖锐批判,对他们腐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极力进行鞭挞。总之,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得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都被抹掉了;一切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神圣的情感发作都被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淹没了;乃至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也被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于是人们“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一切神圣、一切崇高、一切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都被消解了,实在是太现实、太世俗、太粗鄙了。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现实意义

既然资本主义社会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社会,那么未来的理想社会应该是既保留了它既有的好东西,又克服了它的矛盾和缺陷的社会。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什么呢?

就是实现了社会全面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和谐社会就是作为人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样的理想的“和谐社会”,马克思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进行过认真的分析探讨,他的思想主旨是一以贯之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而我国又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不和谐的批判对于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价值趋向和最高评价标准的社会。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反对重经济发展轻人的发展的倾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促进人的发展.积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经济发展、GDP增长,它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GDP增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而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取而代之也将是个艰苦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实现未来的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仅是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困难的过程,我们对面临的困难必须有充分的精神准备,不能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看得很容易;同时.也要看到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备很多有利条件,不要因为看到一些消极现象和困难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