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口店实习报告地质实际材料图
地质图
地质构造纲要图
第一章绪言(约600字)
一、实习区位置及地理经济概况
实习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交通概况(图1-1 地理位置图);
实习指导书(1)
地形地貌植被情况
位于北北东向太行山山脉、近东西向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接壤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除东南侧一小部分为平原——丘陵外,大部为中高山区。北部最高山峰是上寺岭(猫耳山),海拔1307米。区内河流多为间歇河,主要有大石河、周口河、黄山店河等。
气候概况,工农业生产概况;
实习指导书(3)
二、本区工作概况
本次实习时间为2011年8月20日至2011年9月27日。队长袁晏明教授,021092班指导老师为武刚老师,本人所在第六组有团队成员:努力江(组长)、余冯力、陈晶、开赛尔及张少远。基本过程如下:
2011年8月20日——2011年9月2日野外路线教学
2011年9月3日——2011年月5日爱国主义教育
2011年9月6日——2011年9月16日野外独立填图
2011年9月17日——2011年9月27日报告编写、图件绘制
工作量:
收获与工作成果:
a、熟练掌握了罗盘、放大镜、地质锤、地形图、GPS、计算机(Rgmapping软件)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b、了解了周口店地区地层、构造、岩石以及区域演化上的特点;
c、所学课堂知识野外实践;
d、初步建立了地质分析思维,野外独立工作能力;
e、掌握了素描图、信手剖面图、实际材料图、地质图和构造纲要图的绘制方法;
f、掌握了野外确定地质界线、岩性的方法,各种构造的控制方法。
描述内容:分布地区(参照地质图),岩性,特征结构、构造,含化石情况(参考),厚度,接触关系(三个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图),沉积环境等。以自己野外观察为主。
第二章地层(约3600字3000字)
周口店及其邻区地层属华北型,主要太古界、中新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零星出露。
太古界统称官地杂岩(ArG),分布于房山岩体南北两侧,中元古界以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为典型剖面、新元古界以八角寨—栓马庄大桥和黄院东山梁剖面为典型剖面。下古生界以黄院东山梁剖面为典型剖面,上古生界以太平山南坡剖面为代表,现自老到新叙述如下。
一、太古宇官地杂岩(Ar)
实习指导书(10)
二、中元古界(Pt2)
中元古界包括长城系、蓟县系,本区仅出露蓟县系的雾迷山组(Jxw)、洪水庄组(Jxh)和铁岭组(Jxt)。区外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一带出露完整。区内分布于一条龙南坡的东部,只有少量的出露,在羊屎沟有变质现象。
1.雾迷山组(Pt2w)
2.洪水庄组(Pt2h)
3.铁岭组(Pt2t)
三、新元古界(Pt3)
1.下马岭组(Pt3x)
2.龙山组(Pt3l)
3.景儿峪组(Pt3j)
四、下古生界(∈-O)
1.府君山组(∈1f)
2.馒、毛组(∈1+2m)
3.徐庄组(∈2x)
4.张夏组(∈2zh)
5.黄院组(∈3h)
6.冶里组(O1y)
7.亮甲山组(O1L)
8.马家沟组(O1m)
3.3.1冶里组(O1y)
良好出露于黄院处,由于开采,只可远观。岩性方面为浅灰色、青灰色中厚层纹带状结晶灰岩,豹皮状白云质灰岩夹黄绿色板岩,曾采到Cameroceras sp.(房角石),Ophileta sp.(蛇卷螺),Archaeocyathus sp.(原古杯),厚67m。
与下伏黄院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白云质灰岩代表潮坪沉积环境。
3.3.2亮甲山组(O1l)
出露于黄院处,未得观察。参考资料岩性方面为灰色中—厚层结晶白云岩,夹2~3层膏溶角砾岩,含少量燧石团块,厚70m。
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白云岩及膏溶角砾岩的存在反映了一种炎热、强蒸发的潮坪环境。
3.3.3马家沟组(O1m)
出露较广泛,太平山一带大量出现。岩性为青灰色厚层结晶灰岩,纹带灰岩夹少量白云质灰岩,部分以透镜体形式产出发育刀砍纹,产Armenoceras sp.(阿门角石),上部发育红褐色古风化壳,厚200~300m。
与下伏亮甲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浅海—潮上蒸发环境沉积,上部发育古风化壳反映后期抬升为陆地。
五、上古生界(C-P)
1.本溪组(C2b)
2.太原组(C2t)
3.山西组(P1s)
4.杨家屯组(P2y)
六、新生界
第四系(Q)
第三章岩浆岩(约2000字1500字)
周口店地区岩浆岩侵入活动以中、酸性为主。周口店地区侵入岩出露面积最大是房山岩体,在牛口峪、一条龙等处尚有规模较小的侵入体出露,三不管沟至大砾岩山以北有闪长玢岩岩脉。从岩石类型上看本次实习侵入岩从中性的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均有出露。
一、房山复式岩体
房山复式岩体位于房山区西北,平面上近于圆形,直径7.5~9km,面积约60km²,为一中等规模的岩株。
1岩性特征
本地区侵入岩有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两种。其中石英闪长岩体零散分布于花岗闪长岩体边缘;可见花岗闪长岩侵入石英闪长岩中间;在花岗闪长岩中发现了暗色细粒石英闪长岩捕掳体,种种迹象表明,二者为侵入接触关系。可知房山复式岩体侵入为两期次,早期为石英闪长岩,晚期为花岗闪长岩,后者为主体,约占侵入体出露面积的96%,同位素定年结果为100~140Ma,认为岩体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
2相带划分
从中央至边缘,花岗闪长岩内钾长石,斜长石,石英,暗色矿物有规律变化,根据钾长石大小、含量和环带特征的差异性,将花岗闪长岩由内向外依次划分为中央相,过渡相和边缘相,它们大致呈同心环状展布,其间无明显界线。
中央相:灰白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斑晶,肉红色,2~3cm,自形,可见卡式双晶和环带结构,约占5%,斜长石半径,白色,粒状颗粒大小1~2cm,巨斑,含量约为3%。基质矿物含量:斜长石35%,石英20%,钾长石15%,角闪石15%,黑云母7%。岩石中含包体,暗灰色,浑圆状,主要成分为角闪石和斜长石,包体大小变化较大,5~45cm不等。定名:巨斑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过渡相:灰白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斑晶粒度1~1.5cm,含量约为5%;斜长石斑晶粒度1cm左右,含量约为8%,角闪石斑晶为黑色,呈平行四边形状,5mm左右,含量不足1%。机制为中粗粒结构,所含矿物及其含量:斜长石35%,石英20%,角闪石20%,钾长石10%。岩石中可见蜜黄色信封状榍石,1mm左右,含量约为1%。定名:粗斑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边缘相:灰黑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少斑,所含矿物及其含量:斜长石50%,钾长石15%,角闪石15%,石英10%,黑云母10%,榍石含量增多,自形程度更好。定名:中粗粒花岗闪长岩。
3侵位机制分析
据野外观察及参考实习指导书,房山复式岩体的侵位机制:南大寨逆冲推覆构造活动导致房山深成岩体上升,气球膨胀式侵位,岩浆多次膨胀扩大是形成岩体内部相分带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