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造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的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水稻“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水稻“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Z i x u n t a i前言: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设置在创业农场水稻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土壤类型:草甸白浆土;质地:粘土;有机质:4.7g/kg ;PH :6.0;碱解氮:214.6ppm ;有效磷18.7mg/kg ;速效钾223.4mg/kg 。

前茬作物为水稻。

1.2供试肥料及品种氮肥选用尿素(N46%),磷肥为过磷酸钙(P 2O 512%),钾肥为硫酸钾(K 2O 50%)。

试验品种:龙粳31。

1.3试验设计试验设计采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统一推荐的“3414”试验方案,即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试验设14个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试验小区面积20m 2,小区之间单排单灌。

试验因素及水平编码见表1。

1.4试验方法1.4.1肥料施用方法基肥量:氮肥30%、磷肥100%、钾肥50%;分蘖肥量:氮肥45%、穗肥量25%、钾肥50%。

1.4.2试验实施与田间管理本试验将于2014年4月10日播种,5月14日插秧。

育苗方式采用常规生产方式进行。

育苗及本田要严格按照“三化一管理”的技术要求进行栽培管理,播种量、施肥用量及时期、防虫灭草等均按当地生产现状进行。

每盘播芽种137.5g 。

施肥纯量为12.39公斤/亩,其中尿素6.21公斤/亩,过磷酸钙3.68公斤/亩,50%硫酸钾2.50公斤/亩。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性状的影响氮肥用量少,植株矮小,穗短,产量低,但是千粒重高。

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株高明显增高,穗长变长,产量增加,但千粒重变小。

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的实验研究

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的实验研究

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的实验研究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农业生产中采用了各种肥料和施肥方法。

其中测土配方施肥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可以精准控制土壤中养分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本研究旨在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进行实验研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方法。

一、实验设计1.试验地点:本实验在江苏省南通市的一个水稻田进行。

2.试验对象:选取了日本晚稻为试验对象。

3.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组。

处理一:不施肥处理(空白组)处理三:测土配方1组4.测土配方:根据实验地土壤性质和水稻生长需要,测算出不同处理组的肥料配比。

测土配方1组肥料配比为氮、磷、钾分别为15:10:10;测土配方2组肥料配比为氮、磷、钾分别为10:15:10。

而常规肥料施用处理采用了该地区通用的肥料配方,是当前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肥料施用方法。

5.施肥方法:在播种前进行底肥施用,底肥量为1500kg/亩。

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溉后采用相同的追肥量,分别是亩施用尿素5kg、磷酸二铵5kg和氯化钾5kg。

6.观测指标:主要观测水稻的生长情况、产量情况和品质情况,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验结果1.生长情况:随着实验进行,不同处理组水稻的生长情况有所差异。

空白组水稻长势不良,叶片黄绿色,株高低于其他处理组。

对照组水稻长势较好,但仍有较多的黄叶、穗少、穗小等问题。

测土配方1组和2组水稻长势最好,大部分叶片绿油油,穗多且较饱满。

2.产量情况:根据实验数据统计结果,不同处理组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分别如下:空白组:400kg/亩测土配方2组:850kg/亩由数据可以看出,测土配方施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其中测土配方2组产量最高。

而对照组和空白组则受到了土壤养分不足的影响,产量较低。

3.品质情况:对于水稻品质方面,本试验主要观测了米质和食味。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为 亩 用 N: 8 k g , P 2 0 5 : 9 k g , K 2 0: 1 2 k g 。
P 2 0 5 0 2 2 O l 2 3 2 2 2 2 l 2 1
K 2 0 O 2 2 2 2 2 2 O l 3 2 2 1 1
表 3 各处理小区肥料用量 单位:k g / 2 1 . 5 时
张超家 田里 , 前茬作物蔬菜 , 低等肥 力 , 该 田海拔 1 3 6 5 m, 东 经 1 0 4  ̄ 4 8 2 8 1 ” , 北纬 2 5 o 1 5 3 3 1 , 属潴 育型水稻土 , 养分状 况见表 1 。
5 . 2 不 同施 肥 水 平 对 水 稻 产量 的影 响
从表 4可知 , 处理 4产量最高 , 产量达 5 8 5 . 7 6 6 k g , 处理 7位居第 二 ,处理 1 0位居第三 ,以下依次为 9 、 6 、 1 1 、 8 、 3 、
l 5 、 5 、 1 3 、 1 2 、 1 4 、 2 , 处理 1 ( 空 白) 最低 为 4 0 4 . 5 1 6 k  ̄ 亩, 与处 理 1 相 比, 最高产量处理 4增产 1 8 1 . 2 5 k g 。 6 、 讨论 6 . 1 本 次试验 以水稻亩用 尿素 1 7 . 6 6 k g , 普钙 0 —7 5 k g , 氯化钾 1 5 . 6 2 5 —2 3 . 4 3 8 k g 几个方 面的处理 4 、 7 、 l 0产量位 居前 1 、 2 、 3位 , 但 以 亩用 尿 素 1 7 . 6 6 k g , 普钙 O k g , 氯化 钾 1 5 . 6 2 5 k g的处理 1 0肥料效果较好。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 3 4 1 4 " 肥料田问试验报告
刘 志妍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以达到提质、节本、增效的目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竹镇是紫金县农业大镇,全镇年水稻面积1809hm2。

为减少我镇农民对肥料的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2010年晚造,我站在古竹镇雅色村红卫自然村赖亮文的责任田进行了“3414”小区肥效试验和五个中区校正试验。

为水稻合理施肥,校正配方施肥,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1、试验概况1.1 试验田的选择。

试验田位于古竹镇雅色村的西部,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的田块。

1.2 试验方案设计。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小区采用“3414”方案,按要求组合成14个小区,不设重复,每个小区面积20m2;中区校正试验设5个处理,不设重复,每个处理的中区面积为133m2。

1.3 实施情况。

试验各小区、中区之间的小田埂均用尼龙薄膜覆盖至犁底层,以防止肥水渗漏。

试验品种为II优3550,播种期为7月22日,各小区规格一致,行株距为20cm×23cm,收获日期为11月11日,全生育期112天。

2、试验结果分析2.1 空白区的主要表现:从小区1的农艺性状分析来看(试验小区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见附表一),小区空白区的产量336.6kg/667m2,产量排列第14位,从中区空白区5校正对比试验来看,产量346.6kg/667m2,这两者之间较接近,证明了地力均匀的真实性。

2.2 高肥区(小区11,中区2区)的主要表现:小区的高肥区是施纯氮15kg/667m2,属严重过氮施肥,产量为471.6kg/667m2,产量排序第7位,禾苗生长有过氮表现,最高苗数明显增多,到最后为成穗最低,结实率最低。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摘要通过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及有关施肥参数。

由数学模型方程求得理论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其中三元二次方程的最佳施肥量为:N 175.5kg/hm2、P2O5 79.2kg/hm2、K2O 158.1kg/hm2,最佳产量7 554.53kg/hm2;一元二次方程的最佳施氮(N)量160.0kg/hm2,最佳产量7 347.93kg/hm2;最佳施磷(P2O5)量67.1kg/hm2,最佳产量4 372.1kg/hm2;最佳施钾(K2O)量134.0kg/hm2,最佳产量7 474.96kg/hm2。

目标产量7 000kg/hm2的施肥量为:N 132.3kg/hm2、P2O5 51.8kg/hm2、K2O 100.6kg/hm2。

综合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施肥量,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建议该地区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 152.5kg/hm2、P2O5 64.1kg/hm2,K2O 128.1kg/hm2,N∶P2O5∶K2O=1∶0.42∶0.84。

关键词水稻;“3414”肥效试验;施肥模型;施肥参数;推荐施肥量2009年是融安县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第2年。

按照项目要求,笔者选择在融安县大宗土壤红土母质潴育水稻土进行晚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旨在摸清当地土壤基础养分(氮、磷、钾)含量,了解其供肥能力,掌握当地水稻最佳施肥量和氮磷钾施用比例,并以此得出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及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构建水稻施肥模型和优化肥料配方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09年8~11月在融安县长安镇新安村贾福明农户承包田进行。

试验田面积1 320m2,平均海拔112.7m,位于东经109°20.34′,北纬25°4.93′。

供试土壤为潴育黄泥田,其基本理化性状为:质地为壤土,有机质27.464g/kg,全氮1.910 9 g/kg,有效磷9.30mg/kg,速效钾40.467mg/kg,pH值4.73。

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的实验研究

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的实验研究

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的实验研究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土壤的要求非常高。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科研人员和农民都在努力寻求最佳的种植方法。

施肥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进行实验研究,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科学的施肥建议。

一、研究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施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水稻的生长需要。

测土配方施肥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测土配方施肥是通过对土壤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以提高施肥效果,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选取了湖南省某水稻种植基地的部分田块,总面积为100亩。

根据实验要求,将这100亩地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施肥方法和测土配方施肥方法。

两组实验区均采用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进行施肥,以探究该项目对田间肥效的影响。

具体的施肥方案如下:1. 传统施肥方法:采用常规施肥,主要添加氮、磷、钾等肥料,按照传统的施肥比例进行施用。

2. 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对土壤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需求量,科学合理地配制施肥方案。

实验期间,对两组实验区的生长状况、产量和养分含量等指标进行全面监测和调查。

通过对比分析,探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的实际效果。

三、实验结果1. 生长状况:经过观察和测量,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的水稻生长更加健壮,株高、叶面积指数和茎粗均明显优于传统施肥方法。

2. 产量表现:在收获期间,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的水稻产量明显高于传统施肥方法。

经统计数据分析,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的产量较传统施肥方法提高了10%以上。

3. 养分含量: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的水稻籽粒养分含量更加丰富,主要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这说明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可以提高水稻的品质。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在田间肥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水稻的生长状况和产量,丰富水稻的营养成分。

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位 于 东 经 1 2 4 6 , 纬 2 。 00 ” 面 积 8 0m , 拔 1 。 82 ” 北 84 5 , 0 2海
需肥规 律和肥 料增产效 应 , 累施肥参 数 ,0 0年在 晚稻 上 积 21
开 展了 氮 、 、 磷 钾肥 料效 应 试验 研 究【 1 l。 - 现将 试 验 结果 报告 2
摘 要 晚稻“41” 3 4 肥效 试验研 究结 果表明 , 当肥料 用量为纯 氮 1 . g 6 . 04 / 6 7m 五氧化二磷 30 g 6 .7 . 化钾 5 3 g6 66 5k 6 6 、 .6k/ 6 m2氧 6 6 . /6 .7m , 7k 比例 为 1 0 . :5 . : 2 0 5时 , 009 . 晚稻 产 量最 高 , 4 0 g 6 . 当肥 料 用量 为 纯 氮 9 2 g 6 . 2五 氧 化二 磷 3 8k 6 6 7 2氧化 钾 为 4 . k/ 6 7 ; 7 6 6m . / 6 7m 、 4 k6 6 . g 6 . 、 6  ̄ 6 m
1、 5 处理 1间产 量差 异达 极显 著水 平 . 处理 7与处理 3之 间 也达极 显著水 平 , 其他 处理 间产量 差异不 显著 。
22 回 归 分 析 .
由表 3可 知 , 产量 以处理 6最 高 , 4 57k /6 . 为 4 . g 66 m ; 6 7 处理 5 处理 l 之 , 、 4次 分别 为 4 99 4 93k /6 .7m , 2 .、2 . s6 6 在施 6

海拔 3 . i。 55 n 各试验 田土壤 养分 含量见 表 1 。
1 . 试 验 材 料 2
试 验 共 设 3个 点 , 中湘 阴县 城 西 镇 兴 隆 村 试 验 田 , 其

水稻“3414”田间肥料效应研究

水稻“3414”田间肥料效应研究

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时期施用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作物与品种:水稻品种“空育131”。

1.2试验地选择:试验地设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哨农场农业科技园区和各管理区,土壤类型:草甸白浆土,整地方式:秋翻。

1.3试验设计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

2水平为最佳的施肥水平,每亩总施肥量27.1kg ,其中:46%尿素11.5kg ,46%三料(过磷酸钙)8kg ,50%硫酸钾7.6kg ,N:P:K =2:1.4:1。

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法,小区面积30m 2,不设重复,随机排列。

灌溉单排单灌,小区之间筑土埂隔水,用塑料布作为隔水层。

播种:4月5日开始播种,播芽种125克/盘。

旱育壮苗:叶龄3.1~3.5叶,秧龄35天,苗高13厘米左右。

插秧密度:5月20日前插秧,行穴距30×12厘米,确保25穴/平方米以上,每穴4~5株。

施肥方法:按照试验要求进行,试验区在整个生育期内不能喷施任何叶面肥。

灌水、防病、收获等措施按照分局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进行。

基肥:最后一遍水整地前全层施入。

分蘖肥:(11片叶品种)在返青后(4叶期)追施。

调节肥:倒4叶前后,即水稻抽穗前30天时间左右,功能叶明显褪色达2/3时施用。

穗肥:如有“拔节黄”,要追施穗肥;如有病害要先防病,后施肥;底叶枯黄,黄枯干尖,先壮根后施肥,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

1.4调查方法与时间每处理选择长势均匀处设调查点,要求每个调查点为3m 2,作为项目调查点每平方米秧苗穴数为25穴,每穴秧苗株数为4株。

抚州市临川区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抚州市临川区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抚州市临川区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摘要抚州市临川区晚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3种元素中,氮素起决定性作用,磷钾肥只有在施用氮肥较佳用量时才会发挥较好作用,并且要搭配合理,否则效果不明显。

抚州市临川区在中潴灰潮沙泥田中种植晚稻,目标产量在7 425 kg/hm2左右,应在施有机肥15 t/hm2左右的基础上,施纯N 165.0 kg/hm2左右、P2O5 75.0 kg/hm2左右、K2O 150.0 kg/hm2左右,目标产量在7 650 kg/hm2以上时,应在增施氮肥的基础上再增施磷钾肥。

关键词晚稻;“3414”;肥效;江西抚州;临川区肥料的合理施用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水稻产量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1-2]。

缺肥、肥料过多或肥料搭配不合理都会影响水稻的生产,造成粮食产量和品质下降,成本增加,环境污染[3-4]。

因此,抚州市临川区唱凯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多年来通过“3414”肥效试验,逐步摸清临川区各类代表性土壤栽植水稻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土壤供肥能力及肥料利用率等,从而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为该区粮食生产提供科学施肥依据。

2013年,按“3414”肥效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选在中潴灰潮沙泥田中开展晚稻肥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设在抚州市临川区唱凯镇游鹤村一农户责任田中进行,前作为早稻。

试验前未施任何肥料,各小区土壤肥力均匀一致,供试土壤属中潴灰潮沙泥田,排灌方便。

供试肥料为:尿素(含纯N 46%)、钙镁磷肥(含P2O5 12%)、氯化钾(含K2O 64%)。

供试晚稻品种为金优968,供试化肥为镇江尿素、加拿大钾肥和湖北钙镁磷肥。

1.2 试验设计1.3 试验实施6月23日播种,采用湿润育秧,7月22日移栽,10月20日取样考种,10月22日收获并验产。

施肥情况:7月20日施基肥,7月30日结合施除草剂施分蘖肥,9月17日施穗肥,灌水采用薄露灌溉,病虫害参照当地防治警报进行防治。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3414”肥效试验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3414”肥效试验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3414”肥效试验摘要为验证并优化紫金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体系,摸清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户习惯施肥肥料利用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011年早造进行水稻“3414”小区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试验标准施肥施纯N 150 kg/hm2、P2O5 45 kg/hm2、K2O 150 kg/hm2,产量为8 100 kg/hm2,表现分蘖集中,成穗率高,经济效益好,是水稻生产最佳施肥配方,建议进一步在水稻区示范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水稻;配方施肥;肥效水稻是紫金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达3.47万hm2,年施用化肥量达5.46万t,其中氮肥用量达3.12万t,磷肥用量达1.3万t,钾肥1.04万t。

为进一步验证并优化紫金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体系,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笔者进行了2011年早造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小区肥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田位于紫城镇龙鸣村中部,土质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常年水稻产量在13.5 t/hm2左右。

1.2 试验材料供试水稻品种选择丰产性好、抗性好的深优9516。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9个处理,具体设计方案见表1。

“2”水平肥料用量根据已建立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方案推荐施肥量确定为施纯N 150 kg/hm2、P2O5 45 kg/hm2、K2O 150 kg/hm2;农户习惯施肥为施纯N 180 kg/hm2、P2O5 60 kg/hm2、K2O 120 kg/hm2。

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试验各小区的小田埂均用尼龙薄膜覆盖至犁底层,以防肥水渗漏。

各处理采用单灌单排,避免串肥[1-3]。

1.4 试验实施1.4.1 肥料施用。

施肥按基肥、回青肥、中期肥3次施下,氮肥各时期施肥比例分别为40%、40%、20%。

1.4.2 栽培管理要求。

犁耙田时要将整块试验田犁耙均匀,各处理品种一致,采用插秧的方法保证各小区的基本苗一致。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12 1 试 验设 计 ..
素及 水平编码 见表 1 。 安排在 黄 白土 田上 的 2水 平 施肥 量 : P 0 、 N、 2 K 0分
别 为 1 7 1 k/ 6 m ; 泥 田 上 的 2 水 平 施 肥 量 : 4、 、 2 g6 7 z 沙 ' N、
要 因素 , 次之 , 肥效 果 较 小 ; 肥 原 则上 要 以氮 为 主 、 钾 磷 施
按 照农业 部 “ 测土 配方 施肥 项 目的技 术规 范 ” 安徽 省 “ 4 4肥 效 田间试验 总体 方 案 ” 31 要求 ,0 9年 寿 县进 行 了 20 水稻 “ 4 4 肥 效试 验 , 3 1” 以探索 当地水 稻 的 最佳 施 肥量 , 以
5月上 旬 育秧 , 龄 4 d左右 , 上旬栽 秧 , 秧 5 6月 7月份追 施穗 肥 , 有效 地防控 好 二 化螟 、 纵 卷 叶螟 、 并 稻 纹枯 病 、 曲病 稻 等 病虫 害 。20 0 9年 9月 底 至 1 0月 初 收 获 , 小 区 单 收 各
施磷 、 肥与施 氮肥 效果 相似 , 钾 但影 响幅 度较小 。
2 2 产量 、 益分 析 . 效 由表 2可 以看 出, 大产 量 出现 在 最 处理 1 六 次 , 1 处理 1 0三次 , 处理 7一 次 , 产 比较大 的处 投
1 1 3 供 试作 物 为寿 县大 面 积种 植 品 种两 优 6 2 、 .. 3 6 新 两优 6号 等 , 年产量 6 o g 6 7 常 o k/ 6 m 。
稳 磷补 钾 , 部分 地 区应适 当控制 氮肥 用量 。 但 2 3 养分指 标体 系的建 立 .
P0 、 2 2 5 K 0分 别 为 1 、 、 O g 6 7 1水 平 施 肥 量 是 2 4 6 l k/ 6 m 。

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的实验研究

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的实验研究

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的实验研究【摘要】本实验通过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进行研究,旨在探究该施肥方案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实验采用了随机实验设计,详细记录并分析了实验过程和结果。

结果显示,该施肥方案在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施肥项目3414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同时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在对结果进行讨论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施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综合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结论: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在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研究对于优化水稻种植的施肥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肥效、实验研究、引言、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果分析、讨论、结论总结、研究意义、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土壤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施肥方式往往比较盲目,不能有效利用土壤的养分,容易导致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的田间肥效实验研究,探究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施肥效果,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需求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配方,可以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品种的需求进行精准施肥,提高施肥效率,减少养分的浪费。

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进行田间肥效实验研究,有助于摸索出更加科学的施肥方法,为水稻的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通过本实验研究,预计可以探究不同土壤条件下水稻的营养需求量和最佳施肥量,为今后的农田生产提供更加科学的施肥指导,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水稻施肥项目3414的田间肥效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不同土壤配方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最新 水稻3414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精品

最新 水稻3414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精品

水稻3414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和土壤类型试验地位于宜宾县古柏乡农村村团结组,E104o1811.6”,N28o5928.8”,地势平缓。

供试土壤属夹关组红砂田,潴育型水稻土,肥力水平中等,地力均一。

1.2 供试品种供试水稻品种为Ⅱ优518。

1.3 试验设计1.3.1 “3414”完全试验“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4个水平的含义是: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

此试验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特点。

根据试验安排,结合宜宾县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及相关试验示范成果,初步确定其施肥配方(kg/667m2)为:N:P5O2:K2O=10:4:4;试验布局1次重复。

根据上述配方比例,“3414”试验完全方案小区面积固定以30m2计算,得各处理间施肥标准。

此次测土配方施肥一般采用单质肥料,在施用基肥或追肥前,应根据试验作物规律,确定合理的基肥、追肥比例。

1.3.2 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在选择地势平坦、田面整齐、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的田块,地力水平中等,历年种植习惯为一季中稻。

1.3.3 试验作物品种选择田间试验应选择当地的主栽品种或拟推广的品种,该试验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Ⅱ优518。

1.3.4 试验准备1.3.4.1 整地确定实验田后进行去除杂草,开沟排水并犁耙平整。

1.3.4.2 小区区划根据地形条件及试验设计要求,该“3414”试验每小区面积为30m2。

确定小区基本面积后,在试验田上拉出一条标准线,与试验田的长边平行,并离田边约2m以上,以供设置走道和保护行之用。

同时,利用“勾股定理”作线,合理设置保护行和走道,划出试验所需小区。

保护行宽度为1.0m,行内种植品种与试验区相同;走道为0.5~0.8m,未种植作物。

划定小区后,根据随机排列原则确定各处理具体位置。

1.3.4.3 采集土样试验前,按S或梅花形布点,采集20个点制成土壤混合样品,通过化验得出试验田土壤各相关成分含量。

晚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晚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Ab t a t n o d r t n u h p i m n x mu f r l e p l a in fr lt ie p o u t n i in o g sr c :I r e o f d o tt e o t i mu a d ma i m e t i ra p i t o a e rc r d ci n T a d n iz c o o
r e i in o g C u t s fu d t e 1 4 4 0 4 a d 1 4 9 k / a N,P 0 n O,r s e t ey a d te fri z r i n T a d n o n y wa 0 n o b 7 . ,7 . n . g h c 1 2 5a d K2 e p c i l , n h e t ie v l
广 西农业科 学
2 1 ,1 8 : 1— 1 0 04 ( ) 80 82
Gu n x rc l r lS i n e a g iAg i u t a ce c s u
晚稻测 土配方施肥“4 肥效试验 3 ” 1 4
梁 秀 丽
( 田东县祥周镇农业服务 中心,广西田东 5 10 ) 3 5 0
“ 4 4 回归设 计 是 二 次 回归D一 优 设 计 的一 31” 最 种, 是农 业 部《 土 配 方施 肥技 术 规 范》 测 中推 荐 采用
的方案设计 , 目前 在 国 内外 被 广 泛 应 用 l 。通 过 1 ,
1 2 试验 设计 .
试 验 采用 “ 4 4 完全 实施 方 案进 行设 计 , 31” 即N、 P K 3 因素 、 个 水 平 、4 处 理 [ , 机 区组 排 、 个 4 l个 4 随 1 引 列 ,次 重 复 , 2 试 验小 区 , 区面 积2 个 3 共4 个 小 5m 。4 水 平 分别 为 :水 平 , 施 肥 ;水 平 = 水 平× .;水 0 不 f r i z to x e i e to a e rc r p a tcn 3 1 e t i a i n e p rm n n l t ie c o l

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摘要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肥料用量为纯氮10.45 kg/666.67 m2、五氧化二磷3.06 kg/666.67 m2、氧化钾5.73 kg/666.67 m2,比例为1.00∶0.29∶0.55时,晚稻产量最高,为440.7 kg/666.67 m2;当肥料用量为纯氮9.42 kg/666.67 m2、五氧化二磷3.68 kg/666.67 m2、氧化钾4.83 kg/666.67 m2,比例为1.00∶0.39∶0.51时,晚稻种植效益最大,为983.9元/666.67 m2,产量为437.0 kg/666.67 m2;氮、钾肥对晚稻产量的影响大于磷肥。

关键词晚稻;“3414”肥效试验;产量;效益为了进一步研究湘阴县主要耕作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增产效应,积累施肥参数,2010年在晚稻上开展了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研究[1-2]。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共设3个点,其中湘阴县城西镇兴隆村试验田,位于东经112°48′26″,北纬28°40′05″,面积800 m2,海拔35 m;湘阴县新泉镇魏家村试验田,位于东经112°42′16″,北纬28°40′43″,面积1 000 m2,海拔35 m;湘阴县岭北镇青泥村试验田,位于东经112°45′40″,北纬28°33′59,面积933 m2,海拔35.5 m。

各试验田土壤养分含量见表1。

1.2试验材料供试作物为常规晚稻,品种为湘晚籼12号。

供试肥料:尿素(N 46%)、钙镁磷肥(P2O5 12%)、氯化钾(K2O 60%);有机肥(腐熟猪粪尿)。

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氮、磷、钾3个因素,0、1、2、3等4个水平,共14个处理,再单设1个不施用任何肥料的处理,具体试验设计见表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施肥水平不 同外 , 其他除 虫灭病灌溉等进行 同样 的管理 。 23调查方 法 :于插植后 5天 内调查基 本苗 数 ,于分 蘖 . 高峰 期 每隔 5 天调 查最 高苗 数 ,成 熟期 调查 有效 穗 数 ,收
获前 每 小 区随机 取样 5科 ,作 室 内考种 ,收 割 时每 小 区单 收 、单独 脱粒 和单 晒 ,按晒 干率 折 算 亩产 量 。对 各处 理 亩 产量 采用 新复极 差测 验 L R法进 行显 著性分 析 。对施 肥模 S
XN O G U IN N C N
2 1 年 第 3期 0 1
晚 造水稻测 土配方施 肥 “ 4 4 3 1 ”肥效 的试验研 究
洪菊喜
( 东省 阳 东县 东城 镇 农 业 技 术推 广 站 ,广 东 阳 东 5 9 0 ) 广 2 5 0
摘 要 :晚稻 田间肥 效试验 结果 以施 肥处理 以 N PK 稻 株农 艺性 最好 ,产量 最 高,亩产 4 1 3公 斤 ,经济效益 最大 ,亩收益 8 02 元 ,为 当地种植 6 2 6 .7 水 稻效 果最佳 施肥 处理 ;各处 理肥料 效应 以 NP 互作效 应最 高 ,其 中施 氮稻谷 增产效 应 明显 ,增产 率 4 .3 K 1 %。- 次是 K 肥 ,增 产 率 2 .6 4 ) t - 1 %。再 次是磷 5
表 4 水稻 “ 4 4 3 1 ”肥 效试验 的经济 效益分析 表
次是 NK互 作效 应 ,比不施 肥 处理 增 产 3 .3 15 %,P K互 作 效 应 最 差 ,增产 率 为 54 %。从表 5 可 以看 出 ,无 肥 区 .9 还 处 理 No。 。的 产 量 占 全 肥 区 处 理 N PK PK 的 产 量 的 6 .8 80 %,缺氮 区处 理 N。 产量 占全 肥 区处 理 N: PK 的 PK 的产 量 的 7 .0 18 %,缺 磷 区处 理 N PK 的产 量 占全 肥 区处 。 理 N PK 的产 量 的 8 .1 。 95 %,缺 钾 区处理 N PK。 。 的产 量 占 全肥 区 处理 N。。 PK 的产 量的 8 .2 53 %。说 明本 试验 地 的土 壤有效 磷含量 高 ,钾含 量 中等 ,而氮 含量较 低 ,也 就是说 , 施 氮 水稻 增产 效应 比较 明显 ,其次 是钾 ,最 后才 是磷 。地 力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在 本 试 验 条 件 下 ,氮 肥 的 增 产 率 为 4 .3 磷 肥 的 增 产 率 为 1 .0 , 钾 肥 的 增 产 率 为 14 %, 54 %
表 1 “ 4 4 试 验 设 计 及 各 处 理 氮 磷 钾 肥 料 用 量 31”
2 1 第 3期 0 1年
万 。每穗 实粒数 以高钾处 理 N PK 和 最佳 施肥 处理 N。。 。 PK 最多 ,分 别 为 1 04粒 和 1 79粒 ,千 粒 重最 高 是 N PK 3. 2. 处 理 ,为 2 . 。综 合分 析表 明 ,N PK 处理 的各项 性状 06克 表 现都较 高且均衡 正常 ,能 构建 水稻高 产的合 理群体 结构 。

试验 材 料
1供 试肥料 . 4 %尿 素 四川美 丰化工股 份有 限公司生 产 ,市 售 。 6
1 %过磷 酸钙 阳春 市春磷 化工有 限公 司生产 ,市 售 。 2 6 %氯化 钾 中化化 肥有 限公司 生产 ,市售 。 0 2供 试作物 :双 季晚 稻 ,品种 为秋优 9 8 . 9。 3供 试 田块 基本 情 况 :试 验 田块 设在 丹 载村 委 会 三舍 . 垌 ,面 积 2亩 ,属 宽谷砂 坭 田 ,肥 力 中等 ,土 壤 有机 质含 量 2 .gk ,地 力 均 匀 ,排 灌 方便 ,前作 水稻 ,常 年 亩产 1 /g 2 4 0公斤左 右 。试验 于 2 1 0 0 0年 7月 1 6日播种 ,8月 1 8日 移 植 ,秧 期 3 3天 ,插植规 格 1 5×2 c 3 m,1 1月 1 2日收获 。
表 3 水稻 “ 4 4 田问肥 效试 验产 量比较 3 1”
基本 达到最佳施 用效果 。 2 10 0 .2元 ,其 次是高磷处 理 N PK 为 8 1 1 ,比空 白处 。 3 . 元 6 33经 济效益 比较 。各处理 水 稻生 产效 益 调查 ( 4可 理 N。。 增 收 1 23 . 表 ) PK。 .6元 ,最 差是缺氮 处理 N。 7 PK ,亩收益 以看 出 ,扣 除 肥 料 投 入 后 ,收 益 最 高 的 是 最 佳 施 肥 处 理 为 6 91 2 .9元 ,比空 白处理 N PK 减少 3 .6元 。从经济 效 , 00 N。 PK ,亩 收 益 为 8 02 6 .7元 , 比 空 白处 理 N PK。 收 益分析 ,本试验 田块种植 水稻 N P K 处 理施肥 效果最 佳 。 。。 增
XN 0 G U IN N C N
验的 1 4个处 理 中 , 以最 佳 施 肥 处 理 N。 。 稻 最 高产 , PK 水 亩 产 量 为 4 12 6 .3公 斤 ,其 次 是 高 钾 处理 N PK。 理 和 高 。 处 磷 施肥 处理 N 。 亩 产 量分 别 为 4 15 PK。 5 .6公 斤和 4 05 5 .6公
肥 ,增 产率 1 .O 54 %;氮磷钾 最佳施 用量 N 为 1 3 斤 ,P为 32 06 公 .3公斤 ,K为 8 5公斤 。 9
关键词 :水稻 测土 配方施肥 肥 # 效 应及 模 型
水 稻是 我镇 主要 粮食 作物 , 肥 是夺 取 高产 的 主要措 施 施 。但 长期 来农户 习惯 于传 统施肥 方法 ,近 2 0年来 在施 肥 技术 虽有所 改进 ,但基 本上 还是传统 的 、经 验的施 肥方 法 , 致使 稻谷 产量 和效 益增 长缓 慢 。近几 年来 各地 大 力推 广 测 土 配方施 肥技 术 ,为提 高稻 谷 产量提 供技 术 支撑 。为做 好 这项 工作 ,我 们于 今年 晚造 根据 省农 业部 门水 稻 测土 配方 施肥 “ 4 4 3 1 ”方 案 ,结合 本地 实 际 ,开 展 了水稻 田间肥效 试验 ,以期建 立 当地水 稻氮 磷钾 肥 料效应 模 型 ,确定 水 稻 最大 施肥 量和 最佳 施肥 量 ,为配 方设 计 、建立 施肥 指 标体 系和施 肥指导 提供依据 。
57 .6万 ,各处理 肥 料分 基肥 、分 蘖肥 和幼 穗分 化肥 三次 施 用 ,其 中 :过 磷 酸钙 全部 作基肥 ,尿 素按基 肥和 分蘖肥 各 占 4 %、穗肥 占 2 %施用 ,氯化 钾按 分 蘖肥和 幼 穗分化 肥 0 0 各 占 5 %施 用 。具体 施肥 时间 :基 肥于插秧 前施下并 耙匀 , 0 分蘖肥 于插秧 后 l 0天施 用 ,穗肥插秧后 3 5天施 用 ,各处 理
21. 56%
35施肥 模型建 立 ,最 佳施肥 量和最 大施肥量 确定 。 . 351 磷钾 肥效应 模型 。通过 回归 分析 ,可 得 出氮 磷 .. 氮 钾肥 的三 元二次方 程 回归 模型 :
平 。产量最 低是 空 白处 理 Nn。 ,亩产 量 3 39 PK。 1 .3公斤 ,占 N2水平 已基 本达 到 最佳 施 用效 果 ;在 N K 基础 上 配施 不 最佳施 肥产 量 的 6 .6 80 %,说 明本 试 验地 块 土壤 肥 力较 高 。 同磷 水平 水稻 有差 异 ,但 差异 不大 ,从 P 0增到 P l时产 量 其次 是 缺氮处 理 N, K。 亩产 量 为 同 时 3 11 P 3 .7公 斤 ,比 空 增 加 54 %,从 P 增到 P 时增 加 59 %,从 P 增 到 P 时 .9 。 .0 。 白对 照 只增产 54 %,但差 异 未达 显 著水 平 。从 表 3还 可 产 量 下 降 23 %,说 明 P 水平 已基本 达 到 最 佳施 用 效果 ; . 9 .1 。 在 N P 基 础 上配施 不 同钾 水平 水 稻产 量 差异 较 大 ,从 K0 看 出 ,在 PK 基础 上 配施 不 同氮 水平 水 稻产 量变 化 较大 , 。。 增到 K 时 产 量 增 加 86 % ,从 K 增 到 K .4 时 产 量 增 加 其 中从 N 增 到 N 时产 量增 加 1 .0 n 43 %,从 N 增 到 N 时产 .8 .0 量 增 加 2 .5 ,从 N 18 % 增 到 N。 时产 量 下 降 50 % ,说 明 78 %,从 增 到 K 时 产量 下 降 2 1 %,说 明 K 水 平 已 .0
斤 ,分 别 比 空 白 处 理 N。。 PK。增 产 4 .2 、4 .4 69 % 38 %和 35 %。这 三个 处 理 亩 产 量 虽 略有 差 异 ,但 未 达 显 著 水 32 量 比较 。各处 理 水稻产 量 ( 3可 以看 出 ,本试 4 .2 .产 表 ) 表 2 “4 4 3 1 ”肥效 试验 各处理 主要农 艺性状 调查表

根 据 当地土 壤肥 力水 平和 水稻 的 一般 产量 水平 结 合农 民 习 惯施 肥拟 定氮 磷钾 的最佳 施肥 量 ,即亩施 肥纯氮 92公斤 、 . 五氧 化二 磷 3公斤 、氧化 钾 96公斤 ,据此 计算 出 l . 4个 处 理 的施肥 量( 如表 1 。 ) 22小 区设置及 试验 实施 :试验 设 1 . 4个 处 理 ,每个 处 理 3次重复 ,每处理 为一 小区 ,小 区面 积 2 O平方 米 ,随 机 区组排 列 ,四周 设保 护行 。小 区之 间修 筑 小 田基并 覆盖 薄 膜 ,防止 肥 水相 互 渗透 ,中间设 排 灌 沟 ,实 行 单灌 单 排 。 插植 规格 为 1 5×2 3厘米 ,每小 区插植 5 0科 ,亩插基本 苗 7
型 的建立 根据 农业 部 测土 配方施 肥 技术 的数 据 管理 系统 进 行 回归分析 。 3 .试验 结果分 析 31主要农 艺性状 比较 。各处理 水稻 主要 农艺 性状调 查 . ( 2 可 以 看 出 ,高 钾处 理 N P K 亩 有效 穗 1 . 为 最 表 ) 。 89万 多 ,其 次是 N P K 和 N2。 : PK 处理 为 1 . ,无 施氮 处 理 85万 即 N。。 n P K 、N。 有 效 穗 最 少 ,分 别 为 1 . 和 1 . PK 亩 56处 理项 目设计 :采 用全省 的 “ 4 4 . 3 1 ”试验 方案 设计 , 即设氮 磷钾 3个 因素 、4个施肥水 平 、l 4个处 理 。其 中 :4 个 施肥 水平 是 0水平 、l水平 、2水 平 、3水 平 。0水 平指 不施肥 ,2水平指 当地最 佳施肥 量的近 似值 ,1水平指 2水 平 ×05 . ,3水 平 是 2水平 ×15 ( 过量 施肥 水平 ) . 为 。试 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