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班级文化建设-最新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班级文化建设
创设优良的班级学习环境,不仅需要管理,也需要师生一起努力,营造出一个温馨、舒畅、调和,并具有安全感的班级学习氛围,形成学习共同体。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学生是班级的建设者和主人。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将认识例外、想法各异、性格例外,以及家庭文化背景不一样的学生团结起来,使班级成为一个能够步调一致、富有凝聚力的集体呢?这就需要通过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以文化为纽带来提升班级凝聚力。
一、用制度文化规范学生的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同样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每个人的行为。班级制度主要涉及文明礼仪、作业要求、课堂纪律、集会要求、卫生行为要求和课间活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使制度成为大家认同的行为准则,班主任在组织制订班规时,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进行民主协商,通过讨论,最后形成文字。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学生参与制度建设,对制度形成清撤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制度对人的行为规范所起的作用。制度建设的过程,也就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当然,班规和班级目标应尽量详尽,切忌含混和空洞,否则在管理中很难操作和评估,从而影响班级管理目标的达成。制订了详尽的班级制度后,班主任就要将其张贴在教室中最显眼的位置,以体现出对制度的重视,让制度天天“照”到学生,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监督、互相提醒,时刻记住班级目标,从而让制度成为集体共识,维护班级集体利益,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班级目标的达成提供保障。
二、为学生营造温馨的教室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例证。柔美温馨的教室环境能让学生有家的感觉,有家的安全感。
温馨的环境,不仅能使学生缓解学习困乏,放松心情,也能拉近同学间的距离,有助于激发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心爱班级、积极向上的情感,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增强班级凝聚力。
作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班级物理环境,在布置教室时,既要有整体上的统一规范,不能随便改变学校对班级硬件设施的要求,也要有个性化的灵敏设计。这种个性化体现在班主任的教育素养、教育艺术和教育风格上,折射出要打造特色班集体的构想,突出与其他班级文化的本质区别。特别要说明的是,对于新的班级教室文化布置,班主任更要精心设计,要做到区域功能分布合理、特色明明,但不能花花绿绿、简单叠加,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总之,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上,需要班主任精心设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可以说,班级环境是班主任的一面镜子,人们可以从班级的整体布置中看到班主任的管理风格、个性和教育风格,甚至了解到班主任的教育情怀和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的爱。那么,班主任应如何设计并布置好班级环境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其一,要整体考虑,分块布置。如教室门口可张贴体现班级特色的班名、班徽、班级目标等图文。特色光鲜的班名和班徽,是整个班级精神气质的标志,体现了学生的共同愿景,引领学生走向优美的未来。
其二,教室内部的“宣传板块”要具有特色、区分明明,合宜简单拼凑或叠加,要留意体现班级“内涵”。例如,教室前方要悬挂国旗,可在黑板旁显赫位置挂(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室后边或周围要有“通知栏、荣誉榜、作品展览栏、制度公布栏”等。除了这些“硬件”外,还应该融入能体现班主任教育管理理念和对学生寄予期望的元素。
其三,保持教室的规范和整齐。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培养学生优良的习惯。整齐、整齐、卫生,这是班级文化的外显标志之一。一个班级好不好,班主任的工作是否落实到位,首先看班级课桌是否摆放整齐、窗户是否明媚、地面是否明媚。正如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可见,教育环境能起到影响、规范、示范和促进的作用。
三、让精神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德育是根,文化是魂。精神文化是指思想或观念层面的各种意识形态的集合。怀特海认为,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人类情感的感受。在教育中,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是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引导学生把个人成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中国梦”紧紧联系起来,这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源要求。
二是构建调和的人际关系。教育既是活动,也是对话,为建立调和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就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一项。对此,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起调和的人际关系,在活动中学会尊崇、欣赏和合作,进而营造出优良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是培育优良的班风、班貌。优良的班风、班貌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是需要班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共同努力,建立积极的舆论氛围,让每个人都愿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愿意倾听别人的想法,让学生进入心理上的安全地带。在这种温馨、舒畅的班级氛围中,帮助学生逐渐建立并形成共同的愿望,从自发走向自觉、自信,共同朝着班级目标迈进。
四是构建调和的家校关系。调和的家校关系是班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否则教育将力量空虚。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班主任与家长之间要相互沟通,在育人目标上达成一致,在管理行动上相互支持,在教育?^念上减少分歧。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家长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给学生作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走出去参观学习和实践,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开拓其视野。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魂,也是学校发展的见证。学校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母体,而班级文化又是学校文化的“细胞”。班主任要把班级文化建设融入到学校文化之中,建设既有学校文化特征,又有光鲜个性的班级文化,不断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