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满江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读《满江红》
一、诗文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小小寰huán球,有几个苍蝇碰pèng壁bì。
嗡嗡叫,几声凄qī厉lì,几声抽chōu泣qì。
蚂蚁缘yuán槐huái夸大国,蚍pí蜉fú撼hàn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dí。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二、注释
①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代以来,开始填写此词调。
②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③寰huán球:这里指地球。
④蚂蚁缘yuán槐huái:唐李公佐《南柯kē太守传》
chún于yú棼fén的人,一天喝醉,梦见自己在“大槐huái安国”当了驸马,做有个叫淳
了南柯郡太守,醒来才知是梦。
chún于yú棼fén在屋后的大槐树下,发现了一个白蚂蚁穴,还建有王城。
后来,淳
原来,这就是梦中所见的“大槐安国”。
⑤蚍pí蜉fú撼树:唐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蚍蜉指苍蝇,在这里指霸权主义国家。
⑥鸣镝dí:响箭。汉时,匈奴冒顿单chán于yú用来发号施令。
⑦朝zhāo夕xī:一早一晚,这里指一天。
⑧四海:这里指全国范围内。
三、释文
小小的地球上,有那么几个国家,像几只碰壁的苍蝇一样嗡嗡叫唤,貌似声色俱厉,又像哭泣声一样。
这些国家好比那大槐树下的蚂蚁一样,吹嘘自己的国家有多强大,却不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像蚍蜉撼大树一样可笑!
吹响冲锋的号角(飞鸣镝),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这些“败类”。
天下的事情,从来都是那样急切。日月轮回,光阴紧迫。要等一万年后,才等来胜利,实在是太久。要抓紧时间,力求主动,只争朝夕。
当今的世界上,四海翻腾,风云变幻,五洲震荡,形势诡g u ǐ谲j u é
(奇异,奇怪,令人捉摸不透,变化多端)。
要消灭所有危害人类的败类,还世界一个太平。 四、背景
1962年冬,中国刚刚走出3年困难时期的困境,中苏关系又开始紧张。 苏联在其报刊上,连续刊登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中国的一些媒体也连续发表文章,予以还击。
同年年底,郭沫若填《满江红》一词,借此表达中国人民面对反华势力,团结一致,坚持斗争的必胜信念,同时也歌颂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坚强的中国人民。
毛泽东读后,当即作此和h è
词。
本来郭沫若词写得理直气壮,富有激情。但是,无意间似乎把反动派的声势过分看中了一些,如:“沧海横流、天垮下来、世披p ī靡m í矣y ǐ”等,未免言过其实。
毛泽东的和h è词,就是针对这一点而发的。
诗人对几伙苍蝇、蚂蚁、蚍蜉等害人虫,投以蔑m i è视s h ì的目光,给以憎zēng 恶w ù得申shēn 斥c h ì。并意气风发,大义凛l ǐn 然r án ,发出了战斗的号召,显示了胜利的信心。
本诗写于1963年1月9日,首次公开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诗词》。 附录1:
《满江红》郭沫若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qíng 得起,世披p ī靡m í矣y ǐ
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huán 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
真金在,岂q ǐ销xiāo 铄shuò?
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j ié犬吠fèi尧yáo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qián坤kūn赤。
附录2:
雄文四卷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现。第一套《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是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的。
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
1952年3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出版。
1953年2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出版。
1960年9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
由于毛泽东对于《毛泽东选集》内容的高度要求,《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只收集了,已经通过实践检验的建国前的文章。
《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出齐后,根据毛泽东提出要修改注释的意见。从
1962年8月起,开始对注释进行全面校jiào订dìng。
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选集》又经过了多次修订。
建议:
①如果是看毛泽东建国前的文章,还是要看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注释、审订的第一套《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
②如果是看毛泽东建国后的文章,还是要看1976年以前,毛主席健在时的报纸、杂志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献,为最佳。
这,才会更为贴近毛泽东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