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设计说明

静压法沉桩
各类桩型、桩长
制作、运输、吊桩、堆放等要求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
当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沉桩,预制桩锤击法沉桩是混凝土的龄期不得小于28d
预制桩锤击沉桩应结合地区经验,对各种截面的桩和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锤重和落距以及采用适当的桩垫等措施,降低桩身锤击拉力和锤击压应力。
施工前须按建筑提供的定位尺寸进行放线,并经甲方、监理、设计和其他有关单位校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应采取必要措施加强保护并做好监测记录,成桩范围内的场地应平整。
沉桩过程中如发现贯入异常或地质与勘察资料不符,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研究解决问题。
沉桩控制原则:在正常情况下,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
沉桩全过程现场应有完整记录,内容包括锤形、落距、每根桩的每米击数、最后10击的贯入度、总锤击数、如土深度、桩顶标高和桩顶平面偏位值等数据,打桩完成后向设计院提供相应资料,经复核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的施工。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拼接及沉桩要求详见图集《10G409》;接桩拼缝允许偏差:桩身弯曲度≤L/1200,两端板之间间隙≤2mm,点焊高度≤1mm,接缝错位≤2mm。
本工程Φ400抗压桩采用开口型桩,具体参数详见图集《10G409》
沉桩时应根据工程周围环境,切实做好沉桩顺序。
本工程动测及试桩要求
静载试验桩的施工条件应与工程桩的施工条件相同,静载试验单桩在试桩前应进行动测。
抗压工程桩试桩,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抗压工程桩的静载试验,试验加荷极限值为2100KN,试桩须有30天的养护期。并应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有关要求进行。
动测试桩应有具有相应资质且有专门技术经验的单位进行,满足高低应变动测技术规程。
动测报告应包括桩波形曲线,质量评价,缺损程度以及所在部位及单桩承载力参考值
本工程桩身质量检验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抽查质量为总桩数的30%,并不得小于10根,检测须在基坑开挖后进行,指定检测的缺陷桩不应计入随机检测的比例内,对于柱下承台桩,则每个承台必检验一根,单桩承台每桩必测。且须保证塔楼下桩的抽检数量不少于30%,如有不合格桩须扩大低应变动测面,直至普查。若小应变测试结果有异常情况,须采用高应变动测,在挖土后进行,以用作设计承载力的参考值,检测要求见《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范》(JGJ106-2003)
桩顶进入基础承台或基础梁内100mm,桩内主筋锚入基础承台内≥40d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施工与试验检测须严格遵守国家和上海市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施工及验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