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1-抗胰蛋白酶在临床上的应用

α1-抗胰蛋白酶在临床上的应用
α1-抗胰蛋白酶在临床上的应用

α1-抗胰蛋白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的一种,造成的原因是肺泡持续反

复接受到不可逆的损伤,细胞修补结痂后组织内的弹性纤维被胶原(Collagen)取代,导致肺泡的弹性下降,气体交换容积减小,最后造成肺囊泡塌陷,气体滞留在肺内,而形成肺气肿。

肺气肿的疾病病程与肺部内的弹性蛋白酶(elasrase)有很大的相关性。体内为避免某些蛋白酶过度活跃,进而造成组织伤害,体内会产生一些蛋白酶抑制剂(ptotease inhibitor),和体内蛋白酶结合,以防止蛋白酶的过度作用并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其中α

-antitrypsin(α1-抗胰蛋白酶,简称AAT)就是用来拮抗弹性蛋白1

酶的作用。

弹性蛋白酶是一种丝胺酸蛋白分解酶(serine protease),当嗜中性白血球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而产生。它可以调解许多生理反应,如凝集反应与纤维蛋白溶解步骤。而AAT是一个52KDα糖蛋白(glycoprotein),合成于肝脏并发布于血液及肺部的组织间液中。在正常血浆中的AAT浓度约20-53μM,而在肺部AAT 的含量需维持相当于弹性蛋白酶活性的90%以上。且血浆中最低的有效浓度不可低于11μM,否则弹性蛋白酶会过度活化,进而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有些人先天AAT活性不足或缺乏,使得弹性蛋白酶相对的过度活化,这些AAT缺损(deficiency)的患者与吸烟者一样都为

肺气肿的高危险群,AAT缺损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这类患者体内的AAT基因功能异常,使得AAT的制造不足或活性变差,无法维持正常抑制蛋白酶的功能。AAT缺损的首例在北欧发现,而在美国大约每2000-4000人就有一人是AAT缺损的患者。

若从流行病学来看,AAT缺乏且有烟瘾的患者会比不抽烟的伤害更大,气喘、下呼吸道感染、家族病史等,也会影响AAT 缺乏症的进展。抽烟和环境中的部分物质会引发AAT的氧化、降低AAT的效用,而气喘及感染则会引起嗜中性白血球的活化导致弹性蛋白酶过度反应。实际上,AAT缺乏又抽烟的患者在25岁之前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往往在40岁才会出现呼吸困难及肺气肿的情形,并可能在60岁之前死亡。

治疗因AAT缺损而引起的肺功能下降,目前临床上是以施打AAT来补充患者体内的不足。三者都是由人类血浆纯化得来,差别只在于纯化的步骤不同。如Prolastin使用的是cold ethanol extraction method萃取,并以60±0.5℃;连同溶剂低温灭菌至少10小时,缺点是只靠单一的纯化步骤,无法得到较纯化的AAT 血浆制剂,仍然有许多的杂质存在(如C1-esterase inhibitor, antithrombinⅢ,immunoglobulinA等),而且只要是血浆制剂就无法排除是否存在一些未知的感染源。

Aralast是最新用来治疗α1-antitrypsin deficiency的α1 -ptotease inhibitor,它使用更多的纯化步骤(如离子交换层析法),减少可能存在血液中的感染源(如B型肝炎、C型肝炎、HIV),

并提高了单位含量中所含的有效活性。在临床上,三者的治疗效果差别不大,建议使用剂量是每周静脉注射60mg/kg.

Aralast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出现副作用的机率低,且目前尚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案例。常用的副作用有头痛(0.3%)、嗜睡(0.3%);其它如寒颤、发烧、眩晕、搔痒、红疹、视力异常、胸痛、咳嗽及呼吸困难(0.1%)等。

目前临床研究证实,适时给予AAT产品可以延缓AAT缺损疾病的病程,延长病人的存活率。但过去15年只有Prolastin可供这类患者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出更优良的纯化技术,陆续研制出Zemaira与Aralast,希望能给予AAT缺损的患者安全的用药及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

得了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该怎么办,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得了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该怎么办,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性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本病尚无有效的特殊治疗方法,基本按肝硬化的一般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改善症状和适当的营养支持。为减轻胆汁淤积性肝病病情,患病婴儿应尽可能给予母乳喂养,给予脂溶性维生素,可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要戒烟和杜绝被动吸烟。 曾有报道应用巴比妥类药物、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治疗本病,但均无效果。α1抗胰蛋白酶增补治疗(augmentation therapy):旨在增加肝脏内源性α1抗胰蛋白酶释放,从而增加抗弹性蛋白酶的活性,像减轻肺损害一样来达到减轻肝损害。但这种方法也同时增加了α1抗胰蛋白酶与血清蛋白酶复合体受体的结合,会刺激异常的α1抗胰蛋白酶产物的增加,导致其在肝细胞内的蓄积,从而加重对肝脏的损害。所以这种方法不适合治疗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 肝移植已被用于治疗进展到晚期的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的患者,本病是适合肝移植治疗的最常见的代谢性肝病之一。肝移植除了替代已有损害的肝脏外,还可矫正代谢缺陷,以免进展到全身性病变。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被认为是可通过基因治疗来重建正常的基因型的 许多疾病之一。其潜在的益处是可减少对于肝移植的需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基因治疗是通过对α1-AT缺乏的肝细胞的基因组内加进正常的α1-AT 基因,使细胞能合成正常的α1-AT。此外,其他一些治疗方法业已进行研究。 如研制血清蛋白酶复合体受体阻滞药(serping-enzyme complex receptor blocker)用于减少异常的α1-AT的产生,或阻断内质网α1-AT结合位点,以避免有效地分泌异常的α1-AT。这是治疗研究的前沿。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最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a1kydbmqfxgb/yyzl/

抗抑郁药物的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物的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疾病,抗抑郁药物的应用能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最主要方式。由于在抗抑郁药物基础上合理加用其他药物能显著提高抑郁症的治愈率,因此联合用药是目前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抗抑郁药物联合用药的现状,为合理选用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了新的依据。 中国论文网/6/view-12955454.htm [关键词] 抗抑郁药物;联合用药;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 R74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9(c)-0040-04

[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common affective disorder disease,the application of antidepressants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significantly,which is the main way to treat depres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currently. A reasonable addition of other drugs on the basis of antidepressa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depression,so the combination of drugs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linician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status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in combination,for the rational use of combined drug regimen provides new basis. [Key words] Antidepressants;Combination drugs;Research progress;Review 抑郁症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情感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三个核心症状,并可伴有焦虑、自罪自责等心理症状群及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病理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病理 *导读: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血中抗蛋白酶成份-α1- 抗胰蛋白酶(简称α1-AT)缺乏引起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病,通过常染色体遗传。临床特点为新生儿肝炎,婴幼儿和成人的肝硬化、肝癌和肺气肿等。……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血中抗蛋白酶成份-α1-抗胰蛋白酶 (简称α1-AT)缺乏引起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病,通过常染色体遗传。临床特点为新生儿肝炎,婴幼儿和成人的肝硬化、肝癌和肺气肿等。 【病理改变】 肝脏病理特征是在小叶周围的肝细胞内有圆形或卵圆形的沉积物,该沉积物直径为1~40μm,这些球状物随年龄增长而增大,随婴儿的成熟更易看清,HE染色在肝细胞浆内呈嗜伊红染色, 用淀粉酶处理后PAS染色分辨最清楚。 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细胞学示沉积包涵体为α1-AT,此包含物在纯合子也可看到。此类包涵物的密度和范围与有无肝病表现似无确切关系,但无该包涵体沉积则无肝病发生,说明该包涵体在该病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电镜下可见肝细胞内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内含特征的形态不一的 沉积物,而高尔基体内则无此沉积物,沉积物的量个体差异很大,胆管细胞内也可见到。另外,肝细胞内还可见糖原、空泡、脂褐

素及胆汁淤积。 Pizz表型的新生儿,如由于α1-AT缺乏而伴有胆汁郁积性黄疸,肝脏有如下三种病理表现: 一、肝细胞损伤 特点是肝细胞肿大,相对炎性细胞浸润轻,且多为单核细胞浸润,可伴或不伴有肝纤维化,可有淤胆,但门脉区无胆栓形成。 二、门脉性肝纤维化和胆道增生 有广泛的门脉区纤维化,甚至类似肝硬化的表现,有明显的胆小管增生,6个月前黄疸消退,但肝、脾进行性肿大、变硬,以后有2例出现了门脉高压,但该类患者肝外胆管无异常。 三、小胆管发育不良 肝结构正常,有轻微肝细胞损伤,门区仅轻微纤维化,但胆管数明显减少,胆汁淤积散布在肝小叶内,临床经过为进行性黄疸,伴有瘙痒和高胆固醇血症。

(整理)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年第3期季建林点击:5842 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继续教育园地 季建林 作者单位: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 在综合医院目前绝大多数抑郁症病人主张首选新型抗抑郁药,即以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为代表的常用抗抑郁药,其理由是副反应小、疗效肯定和服用方便,其代表药物为帕罗西汀和氟西汀等,每日晨服1次,20mg~40mg/日。如果4~6周后疗效不明显或仅部分有效可以考虑换药或与其他药物合用。具体来说,对新型抗抑郁药的研发主要希望在下述4方面有所创新[1]: 1.疗效方面:疗效更好(完全缓解抑郁症状)、作用谱(或适应证)更广,包括能迅速缓解自杀企图、对焦虑症状和焦虑谱系障碍有效、对难治性抑郁 症和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有效,以及能改善睡眠障碍。另外,能快速 起效。 2.不良反应方面:没有或较少出现抗胆碱能副作用、较少引起心脏毒性、性功能障碍、癫痫发作、过量中毒、以及5-羟色胺综合征或停药综合征;较少或几乎不诱发躁狂或快速循环发作等不良反应;另外,能提高病人治疗 的依从性。 3.药物相互作用方面:较少有药物相互作用影响,避免药物联合使用时产生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抵消或叠加。 4.适用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患躯体疾病病人等。 一、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原则[2] 1.断要确切。 2.全面考虑病人症状特点、年龄、躯体状况、药物的耐受性、有无合并症,因人因药而异地个体化合理用药。 3.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4.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有效药物上限)和足够长的疗程(>4~6周)。 5.如仍无效,可考虑换药(同类另一种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 6.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和换药无效时方可考虑二种抗抑郁药联合使用。 7.治疗前向患者及家人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8.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九江学院13移植(A卷)20140419155321答案

13移植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35题,86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8小题,共8分) 1、T细胞完全激活需要的共刺激信号,由APC的共刺激分子提供,APC包括() A、巨噬细胞和B细胞 B、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C、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 D、B细胞和T细胞 E、巨噬细胞和T细胞 答案:B 2、一般情况下,肾移植手术中供肾动脉与受者的哪条动脉连接() A、腹主动脉 B、髂内或髂外动脉 C、股动脉 D、肾动脉 E、髂总动脉 答案:B 3、以下属于组织移植的为() A、皮肤移植 B、肾移植 C、肝移植 D、胰腺移植 F、肺移植 答案:A 4、冷缺血过程中,器官灌洗液灌洗器官的压力应保持在() H O) A、0. 49~0. 98kPa(5~10cm 2 H O) B、0. 98~1.96kPa(10~20cm 2 H O) C、1.96~3.92kPa(20~40cm 2 H O) D、3.92~5.88kPa(40~60cm 2 H O) E、5.88~9.81kPa(60~100cm 2 答案:E 5、下列哪一种情况禁忌作为器官移植的供者()

A、脓毒症血培养阴性 B、年龄超过50岁 C、乙肝病毒感染 D、患骨肉瘤 E、患脑原发性恶性肿瘤 答案:D 6、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实验中,当死亡细胞率超过多少时,移植医师必须考虑排斥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加。 A、>l 0% B、>20% C、>30 D、>50% E、<10% 答案:A 7、除温度外,保存器官功能另一关键因素为() A、保存液的成分 B、保存液的pH C、保存液的浓度 D、空气湿度 E、大气压 答案:A 8、通过直接途径激活受者T细胞的抗原是() A、MHC抗原 B、mH抗原 C、ABO血型抗原 D、内皮糖蛋白 E、异种抗原 答案:A 二、B1类选择题(3小题,共15分) 1、A、抗淋巴细胞制剂 B、霉酚酸酯 C、环磷酰胺 D、皮质激素 E、环孢素 ①阻止数种早期T细胞激活基因的转录,抑制巨噬细胞产生白介素-1() ②是一种烷化剂() ③抑制T细胞和B细胞增殖及抗体生成,制止细胞毒性T细胞繁殖() ④直接与淋巴细胞表面分子结合,起到溶解或封闭的作用() ⑤主要副作用是增加感染、应激性溃疡、糖尿病、高血压、库欣征面容的发生()

抑郁症现状研究

抑郁症现状研究 一、前言: 抑郁症是严重精神疾病之一,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疾病负担及高自杀死亡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情境为中心的临床症状。它包括多种症状与体征,其中躯体方面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丧失自尊、有自罪感,注意力不集中,有自杀自伤[3]想法等。虽然抑郁症的病因未完全清楚,但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均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而导致抑郁症,如产前抑郁、产后抑郁、青少年抑郁、老年抑郁以及各种疾病原因引起的抑郁症。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也间接影响其家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因此对于抑郁症现状与治疗方式研究,对保证人们健康,正常,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物质、精神)有重大意义。 二、现状 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年重性抑郁所导致的功能残疾将仅次于缺血性心肌病,位居第二,因此,应该重视抑郁症的治疗。心理干预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中国继心血管病后的第二大疾病。全球处方量最多的10种药品中,抗抑郁药占了3种。 三、基本症状 抑郁症最基本的症状为:悲伤,焦虑,兴趣缺乏(通常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在患者看来都是没有愉快感),失眠(早醒),食欲下降,过度自责,精力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每天情绪波动,其中早上感觉最糟是本病特点。 抑郁心境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特征,轻者自卑、心情不佳、自觉身体疲倦、力不从心、回避社交活。重者情绪低沉、有自杀倾向闭门独居、甚至连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兴趣减退等心理行为症状,睡眠障碍、疼痛、心悸、胸闷、胃肠不适及性功能障碍等躯体症状,以及便秘、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等表现。其中,睡眠障碍是最为普遍、也是最容易被病人和家属忽视的症状。 四、治疗方法 1 、心理干预方法 1.1 工娱治疗除了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外,联合采用辅助治疗方法会使疗效事半功倍,工娱治疗就起着显著作用。工娱治疗不仅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患者很快融人集体活动中,从而改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常用的工娱治疗有下围棋、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牌、跑步等,如果患者不喜欢这些活动,还

(完整word版)内科学多选题及答案

内科学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2—5个正确答案,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 1.下列哪些疾病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B.三期矽肺 C.慢性空洞性肺结核 D.肺动脉反复血栓栓塞 2.能促进肺心病发生心力衰竭的因素有 A.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 B.乳酸积累 C.高能磷酸键合成降低 D.心肌缺氧 3.慢性阻塞型肺气肿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小气道的阻塞性通气障碍 B.内源性弹性蛋白酶增 C.吸烟 D.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4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的氧疗,下列哪些正确 A.提高肺泡内PaO 2,增加O 2 弥散能力 B.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可利用氧 C.增高肺泡通气量,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D.降低肺循环阻力和肺动脉压,增强心肌收缩力 5.心源性水肿的发生机制为 A.组织液回流减少 B.肾血流量减少 C.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增强 D.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加 6.心力衰竭时使用血管扩张剂的机理是 A.减轻前负荷 B.降低后负荷 C.加强心肌收缩 D.减慢心率 7.心房颤动的物诊特点是 A.心动过速 B.心律绝对不齐 C.脉率少于心率 D.交替脉 8.老年男性患者,主诉胸痛,如为心绞痛还要具备 A.劳累时发作 B.胸骨后闷痛 C.持续数分钟 D.持续数小时 9.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可选用

A.洋地黄 B.消炎痛 C.硝酸酯类 D.心得安 10.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重点是 A.强心剂洋地黄 B.利尿剂,减少回心血量 C.控制肺内感染 D.改善肺通气 11.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由于可以减慢心率,故可以用于下列情况 A.甲亢伴心动过速 B.心衰 C.休克时心率快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2.心电图II、III、AVF、V6、V7导联运动后出现ST段下降,最可能涉及的冠 状动脉是 A.右冠状动脉 B.左前降支 C.左回旋支 D.左主干 13.男性,36岁,有溃疡病史多年。近来常有上腹痛,昨夜突然大呕血与便血, 6小时后急诊入院,入院时虚弱,苍白,无力,出冷汗,意识清楚,血压测不到,既往无心脏病,出血前尚在正常工作。下列检查结果哪些是不符合病人状况的? A.中心静脉压150mmH O 2 B.血液pH7. 51 C.尿量10ml/小时 D. X线胸片提示肺瘀血 14.下列哪些是溃疡性结肠炎时可见到的 A.可发生口腔溃疡 B.水杨酸酰胺磺胺吡啶可降低复发率 C. X线可见典型的鹅卵石表现 D.常可发生关节强直脊椎炎 E. 99%的病人局限于直肠受累 15.肝硬化时,门脉高压形成的原因有 A.小叶下静脉受压 B.肝动脉与门静脉异常吻合支形成 C.中央静脉及肝静脉窦受压 D.肝静脉阻塞 16.下列哪些物质中毒可采用腹膜透析 A.苯巴比妥 B.甲醇 C.导眠能 D.有机磷杀虫剂 17.下列哪些是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

胰蛋白酶抗原修复液

胰蛋白酶抗原修复液 简介: 组织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化学试剂的作用封闭了抗原,又由于热的作用致使部分抗原的肽链发生扭曲,致使在免疫组化的染色过程中不能将其显示出来,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利用化学试剂和热的作用将这些抗原重新暴露出来或修正过来的过程称为抗原修复。柠檬酸盐、EDTA或Tris等缓冲液在热的条件下可以使被福尔马林屏蔽的抗原重新暴露出来,同时又不会对抗原表位造成破坏,从而提高抗原的检出率,降低背景染色,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在热诱导抗原修复法出现之前,胰蛋白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等酶类的诱导的表位修复是最常用的方法。Leagene 胃蛋白酶抗原修复液能暴露石蜡切片等样品中的抗原表位,从而大大改善免疫染色效果。通常石蜡切片都需进行抗原修复处理,而冰冻切片可以不进行抗原修复处理,抗原修复可以提高石蜡切片的免疫染色效果,亦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冰冻切片的染色效果。当冰冻切片免疫染色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进行抗原修复。按照每个片子需要10ml抗原修复液(1×)计算,100ml抗原修复液可以用于10个样本的抗原修复。 组成: 自备材料: 1、系列乙醇 2、双蒸水或去离子水 3、加热设备 4、免疫染色洗涤液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一)石蜡切片 1、脱蜡至水 ①二甲苯3次,每次3~5min。 ②无水乙醇脱水2次,每次3~5min。 ③95%的乙醇,3~5min。编号 名称 IH0310 Storage 胰蛋白酶抗原修复液100ml -20℃使用说明书1份

④90%的乙醇,3~5min。 ⑤80%的乙醇,3~5min。 ⑥70%的乙醇,3~5min。 ⑦蒸馏水冲洗2次,每次3~5min。 2、抗原修复:将切片浸泡在胰蛋白酶抗原修复液中,孵育10~25min。 3、免疫染色洗涤液或自来水洗涤1~2次,每次3~5min,彻底漂洗干净。 4、进行后续的免疫染色步骤。 (二)冰冻切片: 1、免疫染色洗涤液或自来水洗涤切片5min。 2、抗原修复:将切片浸泡在胰蛋白酶抗原修复液中,孵育10~25min。 3、免疫染色洗涤液或自来水洗涤1~2次,每次3~5min,彻底漂洗干净。 4、进行后续的免疫染色步骤。 (三)其它样品: 其它样品参考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进行操作。 注意事项: 1、胰蛋白酶抗原修复液恢复至室温后再使用,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浸泡在胰蛋白酶抗原修复液中,最佳孵育时间需根据不同的样品和目的蛋白自行摸索。 3、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CC0130 胰蛋白酶-EDTA溶液(0.25%:0.02%) DC0032 Masson三色染色液 DF0111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10%) DJ0001 普鲁士蓝染色液(核固红法) IH0305 柠檬酸钠抗原修复液(50×) PE0103 Acr-Bis(30%,29:1) TC1213 总胆固醇(TC)检测试剂盒(COD-PAP单试剂比色法)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发病机理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发病机理 *导读: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血中抗蛋白酶成份-α1- 抗胰蛋白酶(简称α1-AT)缺乏引起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病,通过常染色体遗传。临床特点为新生儿肝炎,婴幼儿和成人的肝硬化、肝癌和肺气肿等。……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血中抗蛋白酶成份-α1-抗胰蛋白酶 (简称α1-AT)缺乏引起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病,通过常染色体遗传。临床特点为新生儿肝炎,婴幼儿和成人的肝硬化、肝癌和肺气肿等。 【发病机理】 蛋白电泳时α1-AT位于α1球蛋白带内,α1-AT为一种肝脏合 成的糖蛋白,半衰期约4~5日。血清中有对胰蛋白酶活性起抑 制作用的物质,其中α1-AT起90%的作用。除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外,α1-AT还可抑制糜蛋白酶、凝血因子Ⅻ辅助因子及中性粒 细胞的中性蛋白水解酶作用。α1-AT存在于泪液、十二指肠液、唾液、鼻腔分泌物、脑脊液、肺分泌物及乳汁中,羊水中α1-AT 浓度相当于血清的10%,炎症刺激、肿瘤、妊娠或用雌激素治疗可使血清α1-AT浓度增加2~3倍,但这些刺激对α1-AT缺乏症患者则几乎无效。 正常人体内常存在外源性和内源性蛋白酶,如细菌毒素和白细胞崩解出的蛋白酶对肝脏及其他脏器有破坏作用,α1-AT可拮抗

这些酶类,以维持组织细胞的完整性,α1-AT缺乏时,这些酶均可侵蚀肝细胞,尤其是新生儿肠腔消化吸收功能不完善,大分子物质进入血液更多,α1-AT缺乏的婴儿肝脏更易受损害。此外,α1-AT还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影响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清除、补体激活以及炎症反应的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和纤溶的发生。α1-AT缺乏时上述机体平衡的机制失调,导致组织损伤。

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

药物化学有关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 盖聪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但是由于工作或者家庭等因素影响,抑郁症患者的患病人数也不断增加,而抑郁症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在直线攀升。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成为全球性严重问题。[1]然而,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清楚。有说法认为与脑内单胺类的功能失调有关。由于缺乏脑内神经末梢突出前部释放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类神经介质,造成精神失常,同时,当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时,机体会表现出抑郁症。因此,抗抑郁症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治疗抑郁症。现今,抗抑郁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四类: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②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③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④α2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本文将若干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成果及市场调研情况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对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及现今抗抑郁药的市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精神疾病,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构效关系,病理机制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最早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在当时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大多数为肼类,具体有异烟肼、苯乙肼、异卡波肼等。但由于此类药物都含有肼结构,毒性较强,有较大副作用,临床表现为急性肝脏萎缩,高血压危象等。因而逐渐退出市场。苯乙肼与异卡波肼现今尚临 床用于恐惧症[2] 1.1代表药物 1.1.1吗氯贝胺 吗氯贝胺的化学名称为4-氯-N-[2-(4-吗啉基)乙基]苯甲酰胺,由异丙醇重结晶得到的白色结晶性粉末,mp.138~139℃。合成方法是以吗啉与丙烯酰胺反应,再经次氯酸钠降解得到4-(2-氨基)乙基吗啉。再用对氯苯甲酸和氯甲酸乙酯反应形成酸酐后,与4-(2-氨基)乙基吗啉酰胺反应所得。 吗氯贝胺是特异性MAO-A的可逆性抑制剂,临床对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患者适用,对用TCA无效的抑郁症、非典型性抑郁症和伴焦虑的老年患者也有疗效,也能改善睡眠质量[3]。该药杜绝了肼类药物的肝脏毒性,且不良反应较轻,停药24小时内即可恢复MAO活性。是MAO-A抑制剂类药物的代表药物。 1.2.2托洛沙酮 托洛沙酮也是一类新型结构的特异性MAO-A 可逆性抑制剂,可以选择性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 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代谢。。此药口服吸收快, 给药30min即可达到血液浓度高峰。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

?104?实用临床医学 2017 年第18 卷第 2 期Pmc如Me沿dwe,2017,Vol 18,No 2 a l-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 刘宇良,杨笃才,匡青芬 (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血液制品重点实验室,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1_抗胰蛋白酶(AAT)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成员,主要作用是抑制丝氨酸蛋白酶,包括中性粒细胞 弹性蛋白酶(NE)、蛋白酶3(Pr3)和组织蛋白酶G等。cr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主要是基因突变结果,会导致 体内正常A AT水平偏低或肝脏异常A A T的蓄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气肿和肝损害。AATD早期的诊断对提 供合理的治疗策略是有益的。目前针对AATD已经提出多种治疗策略。文章对AATD的有关诊断和治疗进展作 综述。 关键词:《1_抗胰蛋白酶;《1_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R5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 8194(2017)02 — 0104 — 04 DOI:10. 13764/j. cnki. lcsy. 2017. 02. 042 al-抗胰蛋白酶(AAT)作为重要的蛋白酶抑制 剂,具有保护机体正常细胞和器官免受蛋白酶的损 伤,如果体内缺乏或代谢异常则存在发生疾病的风 险[1]。自Laurell等[2]报道了 al-抗胰蛋白酶缺乏与 青年期肺气肿有关后,人们对AAT&al-抗胰蛋白 酶缺乏症(AATD)的研究越来越深人,包括AAT 的分子结构、功能、体内作用机制、AATD相关肺部 和肝脏疾病的机制、A A T D诊断及治疗等,并逐渐 提高了对AAT及AATD有关疾病的认识,为药物 研发及临床策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 AAT AAT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成员,主要 由肝细胞合成,另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 也B旨合成。AATT为单链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 52 ku,由394个氨基酸构成,AAT活性中心是358 位的甲硫氨酸,这决定了酶的特异性[1'3]。A A T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的丝氨酸蛋白酶,包括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蛋白酶3 (P r3) 和组织蛋白酶G,其中A A T与N E的结合速率常 数最大,对N E的专一性更强。目前认为N E与肺 气肿密切相关,因为N E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几乎 所有的成分,并且N E可以激活与肺气肿有关的其 他酶,例如组织蛋白酶B和金属蛋白酶?。AAT 能够保护正常细胞不受蛋白酶的破坏,起到维持机 体环境稳定的作用。此外,AAT还具有抗炎、抗感 染和免疫调节作用[4]。2 AATD 正常情况,肺组织具有正常的抗蛋白酶系统,当AAT缺乏时则会导致肺部蛋白酶-抗蛋白酶系统严 重失衡,使患者肺部组织损伤,最终发生不同的病理 学改变[5],因此补充外源性AAT可以治疗a-抗胰 蛋白酶缺乏症有关的肺病。对于AATD患者,其他 一些因素也会影响中性粒细胞聚集和激活,例如吸 烟、大气污染、感染等,从而增加疾病发生风险。 AATD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病,是AAT基因突 变的后果,例如单点突变、插人和缺失。最常见的点 突变是肽链第342位的谷氨酸被赖氨酸取代,影响 酶的电荷以及三级结构,最终可能导致A AT发生 聚合反应[6]。肝细胞内质网中a-抗胰蛋白酶突变体 结构发生错误折叠甚至聚合反应使AAT不能进人 循环。而这些保留在肝脏中突变体会引起肝损伤和 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导致肝脏疾病的主要突变类型 是PiZZ型,也包括PiZ杂合子。缺少蛋白酶抑制剂 AAT进人循环,导致个体严重缺乏,则会发生肺气 肿、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肺部疾病[7_8]。也可 能是患者AAT数量未减少,只是表现为功能不足。 3 A A T D的诊断 到目前为止,已经鉴定了 1〇〇种不同的AAT 等位基因。已知的A A T变异型分为正常型(M 型)、缺陷型(通常分为Z、S型)、功能障碍或无效 型[9-M]。PiMM基因型大约占85%以上,存在于正 常人群中。正常等位基因表现正常的血浆AAT水 收稿日期:2016-09-25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 文章目录*一、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基本信息 1、定义α1抗胰蛋白酶是一种糖蛋白,含糖10%-20%,主要由肝脏合成,广泛分布于正常人血清和体液中。它是血清中最主要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凝血酶、尿激酶等其他酶也有抑制作用,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性疾病时,α1抗胰蛋白酶可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在炎症局部往往浓度很高,对急性炎症性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α1-抗胰蛋白酶与其相应特异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的浊度用透射法测定,其浊度高低与血清中α1-AT浓度成正比。 2、专科分类消化 3、检查分类生化检查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空腹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酶速率法(37℃):0.85-2.13U/L。 免疫比浊法:14.2-36.4μmol/L。 2、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病毒性)、急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恶性肿瘤、胶原病、妊娠、脑外伤、外科手术后、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类固醇、前列腺素等)、斑疹伤寒、烧伤恢复期等。 降低:α1-AT缺乏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肝炎、急性胰腺炎、肺气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肾病综合征、蛋白丧失性胃肠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营养不良、未成熟儿、肾移植早期排斥反应等。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静脉采血后立即送检。 检测方法有: 胰蛋白酶抑制物容量试验法(TIC):用BANA、BAPNA或血红蛋

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安非他酮、马普替林、文拉法辛、氟西汀和米氮平五种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系统评价目前国内常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4-2014.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4.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4.2)、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1997-2014.2)、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14.2),PubMed(1966-2014.2)、Cochrane Library (2014年)、EMBASE(1974-2014.2)、ISI(1974-2014.2)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有关药物的临床试验,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同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的RCT进行合并,利用WinBUGS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系统评价上述五种药物之间的OR值及其优劣顺序。[研究结果]共纳入89项临床试验,7007例抑郁症患者,研究总臂数180。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文拉法辛、米氮平,氟西汀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OR文拉法辛-氟西汀=0.6741[95%CI:0.5313,0.8307],OR氟西汀-米氮平=1.5887[95%CI:1.2369,2.0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服用马普替林导致不良反应的例数最少,其中OR安非他酮-马普替林

=8.6945[95%CI:2.1496,26.4462],OR马普替林-文拉法辛=0.2086[95%CI:0.0627,0.4958],OR马普替林-氟西汀 =0.2109[95%CI:0.0607,0.5422],OR马普替林-米氮平 =0.2521[95%CI:0.0773,0.6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网状Meta分析还对五种干预措施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氟西汀、安非他酮和马普替林的有效性较好,而马普替林、氟西汀、米氮平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氟西汀作为新型抗抑郁药的代表,在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具有较好的表现。尽管本研究表明马普替林有较高的推荐等级,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仍有待专门设计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关键词:新型抗抑郁药;Network 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083-04 1 研究背景 目前,抑郁症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电休克疗法,这三种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临床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1980年以前,抗抑郁药主要有两类,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通常将这两类抗抑郁

抗抑郁药之五朵金花

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 SSRIs正逐步占据抗抑郁用药市场,也是目前抗抑郁新药中开发最多的一类药物;未来抗抑郁药的主流市场将会被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SNRIs类药物长期占据。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抑郁症正以日益扩大的姿态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表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正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而在国内,调查也显示出我国的抑郁症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成年人口中的患病率约在3%~5%之间,终生患病率约为7%。 抗抑郁药的第一只药物是抗结核剂异烟肼,但由于其肝脏毒性较大使临床受到了很大限制,最终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如丙咪嗪等,也因为其严重的副作用迫使研究人员努力寻找新的更为安全的抗抑郁剂。1972年礼来公司研制出了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这是有史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抗抑郁药,它的成功也吸引了众多制药厂家紧随着开发类似药物。 随着抑郁症人群的逐步扩大,一系列安全性较高的新型抗抑郁药相继上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HT再摄取抑制剂(NaSSAs)、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RIs)、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s)等。同时,除了各种合成类抗抑郁药,天然药物和中药也广泛用于缓解抑郁病征,比如金丝桃属植物圣约翰草在西方用于治疗抑郁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中药中的合欢、冠叶连翘等也有很好的抗抑郁效果,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照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三环类抗抑郁药目前已进入了生命末期;随着各类新型抗抑郁药的上市,SSRIs类药的市场份额已逐步缩小(见图2)。 三环类(TCAs)日渐衰退 三环类抗抑郁药已使用多年。首只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丙咪嗪,以后又陆续上市了数十个三环类药物。 三环类药又可再分为叔胺类(如咪帕明、阿米替林)和仲胺类(如地昔帕明)。四环类药物(如马普替林)由于药理性质与三环类相似,因而一般也归于三环类药。三环类药通过抑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产生确切的抗抑郁效应,因此,至今仍是首选的治疗重度抑郁症的药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氯米帕明(氯丙咪嗪)、马普替林以及阿米替林。近年来,由于此类药物的安全性远低于新型抗抑郁药物,临床上已经普遍不使用此类药物,医院用药所占份额从2002年的6%下降到2006年的2%。 SSRIs类如日中天 在SSRIs类药物氟西汀上市后,抗抑郁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SSRIs与三环类近似,但无依赖性,不良反应低,正逐步扩展抗抑郁用药市场,也是目前抗抑郁新药中开发最多的一类药物。在全球畅销药的前10名中都可看到氟西汀、帕罗西汀和舍曲林这3只选择性5-HT 再摄取抑制剂的“身影”,年销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目前,SSRIs类的5个产品被我国精神医学界形象地称为SSRIs类的“五朵金花”,分别是: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左洛复)、氟伏沙明(兰释)以及西酞普兰(喜普妙)。而去年上市的艾司西酞普兰被喻为“第六朵金花”,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艾司西酞普兰为西酞普兰的左旋异构体,为高度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作用微弱,其作用为西酞普兰右旋体作用的100 倍,不良反应较西酞普兰更为轻微。目前,艾司西酞普兰在国内的市场由西安杨森独霸(见表3)。 新药百花开放 由于抗抑郁药的前景被制药企业所看好,因此也使得该类药的新药研发十分活跃且成果

α1-抗胰蛋白酶对白蛋白—胰岛素结合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α1-抗胰蛋白酶对白蛋白—胰岛素结合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代谢紊乱为特点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T2DM)。近年来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贯穿于2型糖尿病全过程。 关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各种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多是与炎症反应、激素因子作用、内质网应激以及过量的营养产物在胰岛素敏感组织堆积等共同作用有关。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 GDM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它由多种因素作用所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p细胞分泌降低是GDM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白蛋白是最主要的血浆蛋白之一,在大量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的结合和转运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白蛋白具有胰岛素样或是抑制胰岛素样活性,而且血清中的胰岛素大多与血清蛋白相结合。我们之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血清中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胰岛素即游离胰岛素和结合胰岛素。 游离胰岛素作为活性形式而结合胰岛素作为非活性形式存在;其次,血清白蛋白作为胰岛素的转运体和存储体;最后,白蛋白和胰岛素的结合与解离可以调节血糖水平和细胞功能。根据以上三点,我们提出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的新设想:我们假设游离胰岛素是作为可供机体立即利用的活性形式,结合胰岛素则处于非活性状态,但可从结合蛋白质中分离从而保持游离胰岛素水平的稳定。 在某些病理状态下,例如高脂血症和肥胖时,这种平衡可以发生改变。如果血清白蛋白-胰岛素结合力增加,则可供利用的游离胰岛素水平降低;相反,如果血清白蛋白-胰岛素结合力降低,由于游离胰岛素半衰期很短,则可供利用的游离胰

抗抑郁药研究进展及评价

抗抑郁药研究进展及评价 宁波市康宁医院周东升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抑郁情绪较多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将抑郁症确定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并预测到公元2020 年,其将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6-7 年时间,抑郁症现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疾病 (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之后) 。这样使得抗抑郁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超过2/3 的抑郁症患者通过抗抑郁药的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通过研究抗抑郁药的进展,对目前市场上应用的主要抗抑郁药的种类以及药效进行阐述,同时对各种抗抑郁药的药理、用法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希望能对医院的相关治疗提供参考,并借此抛砖引玉,为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提供启发。相信通过本章学习,可以加深对抗抑郁药了解以及掌握,可以合理地应用其优点达到治疗病患的目的,并避免抗抑郁药的一些缺点, 达到抗抑郁药的经济适用,不但可以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同时可有效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 在国外,抑郁症与焦虑症药物销量合计已占中枢神经药物市场份额的45%,而抑郁药与精神分裂症治疗剂合计占世界精神病药物的80%。综观我国,由于诊断技术落后于西方同行以及国内百姓对此病认识不足,人们即使得了抑郁症也很少会主动去医院治疗。所以,目前国内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比例仍只有10%左右,远远落后于世界抑郁症病人的治疗率。由此可见,抗抑郁药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一节:抑郁障碍及抗抑郁药简述 1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 (1) 提高抑郁障碍的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成功治疗

的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减少复发风险。长期随访发现,症状完全缓解(HAM住7)的思者复发率为13%,部分缓解(HAMD减分>50%)的患者复发率为34%。 (2) 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治愈,而不仅是症状的消失。 (3) 预防复发:抑郁为高复发性疾病(>50% )。据报道,环境、行为和应激可以改变基因表达。抑郁复发可影响大脑生化过程,增加对环境应激的敏感性和复发的风险。药物虽非病因治疗,却可通过减少发作和降低基因激活的生化改变而减少复发,尤其对于既往有发作史、家族史、女性、产后、慢性躯体疾病、生活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缺乏社会支持和物质依赖的高危人群。 2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 2.1药物的治疗原则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根据对抑郁障碍的基本知识和多年临床实践,抗抑郁药的治疗原则是: (1) 诊断要确切。 (2) 全面考虑患者症状特点、年龄、躯体状况、药物的耐受性、有无合并症,因人而异地个体化合理用药。 (3) 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4) 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有效药物上限)和足够 长的疗程(>4?6周)。 (5) 如仍无效,可考虑换药,换用同类另一种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应注意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MAOIs,其他SSR需2周。MAOlS亭用2周后才能换用SSRIs (6) 尽可能单一用药,应足量、足疗程治疗。当换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联合使用。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 (7) 治疗前向患者及家人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能遵嘱按时按量服药。 (8)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9)根据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应激因素在本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10)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在水稻种子中高效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及其对胚乳发育的影响

在水稻种子中高效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及其对胚乳发育的影响抗胰蛋白酶是人体血液中浓度最高的一个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它在人的肝 脏中合成,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在肺部阻止嗜中性粒细胞胰肽酶E的活性。 在抗胰蛋白酶基因的一个或几个突变会引起血液中抗胰蛋白酶浓度的降低, 从而产生肺和肝脏的相关疾病,需要终身补充人源抗胰蛋白酶。因为血液来源的 限制和其它的表达体系的重组抗胰蛋白酶表达水平低较低,所以我们应用成熟的 水稻种子表达平台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 研究了重组抗胰蛋白酶的纯化工艺,物理、生化特征,药代动力学及亚细胞定 位,并分析了重组抗胰蛋白酶的糖苷修饰结构。由于重组抗胰蛋白酶的表达导致 种子产生异常的表型,我们进一步的对影响种子表型变化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系统 的研究。 除此之外,通过比较重组抗胰蛋白酶及内源谷蛋白的糖苷修饰结构,分析内 质网胁迫对水稻种子中蛋白质糖苷化修饰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 农杆菌双质粒转化的方法得到23个转基因株系,12株可育,其中9个转基因植株 在胚乳中表达重组抗胰蛋白酶,表达量从每千克糙米0.41克到2.24克。 2.MALDI-MS分析重组抗胰蛋白酶分子量发现有40.1KDa、44.8KDa、49KDa 和53.3KDa四个主要的分子量。圆二色分析重组抗胰蛋白酶的二级结构,证明重 组抗胰蛋白酶和人源抗胰蛋白酶有相同的二级结构。 N-端序列分析发现重组抗胰蛋白酶和人源抗胰蛋白酶一样存在N-端序列的 加工,40.1KDa的重组抗胰蛋白酶是N-端序列缺失11个氨基酸,并且不含有糖苷 化修饰的重组抗胰蛋白酶。 3.LC-MS分析重组抗胰蛋白酶的糖苷修饰结构检测到 11种糖苷结构,GN2XFGN2,GN2M4XGNs,GNM3XFGN2,GNM3XGN2, M3XFGN2, M3XGN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