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课程设计.doc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doc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doc

一、设计资料

某 2 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按多层框架考虑),其平面及剖面分别见图 1 和图 2,楼层高度分别为 H1=、H2=见分组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层)盖。框架梁截面参考尺

寸:走道梁(各层)为 250mm× 400mm、顶层为 250mm× 600mm、一层 250mm× 650mm。柱截

面参考尺寸: 500mm× 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梁采用 C30;柱采用 C35。钢筋强度等级:受

力纵筋和箍筋的强度等级分别不低于HRB400、 HRB335。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结构阻尼比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试对该框架进行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设计计算。

荷载信息如下:钢筋混凝土容重为 25kN/m3,楼板厚度为 h 见分组表,活荷载标准值:住宅

楼面为 m2,走道为 m2,不上人屋面为 m2。设计时考虑雪荷载的影响,雪荷载标准值为kN/m2。

图 1 结构平面图

图 2 结构剖面图

注: a=6m,b=,c=

二、重力荷载代表值

对于重力荷载的计算,永久荷载取全部,可变荷载取50%,各层重力荷载集中于楼层标

高处,各层的墙体均取本层的一半和上一层的一半,顶层只取下层的一半计算。

其代表值如图 3 所示。

第二层:

恒载:

2 5+[

] =2538KN

活载:荷载代表值G2=

第一层:

恒载:

25+[

] =3033KN

活载:

为了方便计算,取

荷载代表值

G1=2645KN, G2=3555KN。

G1=

三、结构自震周期计算

1、横梁线刚度的计算

梁柱的刚度均采用 D 值法计算,即梁的截面惯性矩考虑了楼板的作用,计算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梁的抗侧移刚度

矩形截面边框架梁中框架梁截面

惯性矩

部位h b / m2跨度

bh3 12 I b 1.5I0 i b E c I b I b 2 I 0 i b E c I b

I 0

10 3 m 4 l

10

3

m

4 l

l / m

3 m

4 104 kN m 4

10 10 kN m 走道梁 2

二层其

6 9

他梁

一层其 6

他梁

注:混凝土 C30, E c 3.0 104 N mm2 2、柱及楼层的抗侧移刚度

12i c

柱抗侧移刚度: D

h2

二层:

i b

,

K

;一层:

i b 0.5 K K K ,

2i c 2 K i c 2 K 表 2 框架柱值及楼层抗侧移刚度

楼层柱根截面 3 EI

I c bh 12 c c

i c

K D ij / D

ij

3 4 l

层高号数 2 10 m 4 2 2

h b/m

10kNm kNm kN m Z1 14 15150 212100

Z2 14 20300 284200 2 0.5 0.5

Z 3 4 12490 51760

Z 4 4 17310 69240

Z1 14 18360 257040

1 Z

2 14 21210 296940

0.5 0.5

Z 3 4 16700 66800

Z 4 4 19420 47680

D i

2

kN m

617300

668460

3、结构自振周期计算

采用假想顶点位移计算 , 见表 3:

表 3 假想顶点位移计算

楼层剪力

楼层抗侧移度层间位移

楼层位移

重力代表

楼层V

Gi G

i D i /104 kNm i

V

Gi

D

i i / m

值( kN)i / kN /m

2 2645 2645 617300

1 3555 6200 668460

G i 6200

取填充墙的周期影响系数T0.60 ,则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

四、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弹性位移验算

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多遇地震设防烈度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查表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 max0.16 。场地类别为Ⅳ类,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查表得特征周期。

结构阻尼比为,阻尼调整系,故地震影响系数为:

2、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由于按多层框架考虑,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结构等效总重力 G eq取重力荷载代表的85%计算,则结构底部剪力标准值F Ek为:

由于,且

加地震作用。各层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公式为:

,不需修正顶层附,计算结果如表 4。

3、楼层地震位移计算

5

F k ,计算结果如表 4 所示。

地震作用下各楼层水平地震层间剪力为: V i

k i

4、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

u e

V i

G i

弹性层间位移角为:

e

u e

h

其中 h 为计算楼层层高,计算结果如表

4 所示:

表 4

F i 、 V i 、 e 的计算

高 G i

u e 楼

H i G i H i

G i H i F i

V i D i

/kN

10

/ m e

h i

/m

/ kN

/ kN

kN m

3 层

/m

2 2645 19838

617300

33703

1

3555

13865

显然弹性层间角位移均小于弹性层间角限制

满足要求。

668460

e 1

,故梁柱截面尺寸均

550

五、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中框架柱剪力和柱端弯矩标准值如表 5 所示:

表 5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中框架柱剪力和柱端弯矩标准值

柱 层

V i

D i

D

ij

D

ij

V

ik

Ky b

t

j

h i

/

/KN

D i

/K

M

ij

/

M

ij

/

m

N

2 617300 15150 1 668460 18360 2

617300 20300

1

668460

21210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边框架柱剪力和柱端弯矩标准值如表 6 所示:

表 6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中边框架柱剪力和柱端弯矩标准值

M

ij

柱 层 h

V

D ij

V K y

M

ij

i

/

i /KN

D i

D

ij

ik

/K

b t

j

D i

/

/

m

N

2 617300 12490 1 668460 16700

2 617300 17310

1

668460

19420

2、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中框架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标准值如表

7 所示:

表 7 水平地震作用下中框架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标准值

楼 大梁

走道梁

Z 1

Z 2

跨 M Ek l M Ek r

跨 度 M Ek l

/ M Ek

r

度 / /

V Ek

/KN l /m

/

V

Ek /KN

N Ek /KN N Ek /KN

l 2

6 1

6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边框架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标准值如表

8 所示:

表 8 水平地震作用下边框架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标准值

楼 大梁

走道梁

Z 1 Z 2

M l

M r

V

跨 度

M l

M r

V

N

Ek

N

Ek

度 Ek

/

Ek

/

Ek

/ l

/m

Ek

/

Ek

/

Ek

/KN

/KN/KN

l 2

6 1

6

六、竖向荷载作用框架内力分析

计算框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竖向作用下的内力时, 重力荷载代表值取全部永久荷载、 50% 的楼面活荷载和 50%的雪荷载。

由于结构的基本对称,竖向荷载下的框架侧移可以忽略,因此,这儿选取半结构采用弯

矩分配法计算框架内力。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梁端负弯矩调幅,取弯矩调幅系数为,梁的跨中弯矩随之做相应的增加。

1、各节点分配系数

节点分配系数:

图 3节点布置图

节点 B:

节点 C:

节点 D:

节点 F:

表 9各节点分配系数节点

B

C

D

F

2、连续梁荷载计算

以下均取中框架结构计算。

(1)连续梁恒

载二层:

大梁

走道梁线

线

一层:

走道梁

线

线

(2)弯矩计

算固端弯矩:

弯矩分配见表 10。

表 10 弯矩分配过程

结点A B C D F H G E 杆端AB BA BF BC CB CD DC DE DF FD FB FG FH HF GF ED 分配系数

固端弯矩

1

2

3

最终弯矩

调幅

整理并考虑梁端弯矩值折算到节点边缘后可得到重力荷载代表下中框架梁端弯矩及柱端弯矩、轴力值,如表 11 所示。

表 11重力荷载代表下中框架梁端弯矩及柱端弯矩、轴力值楼大梁

走道梁

/

272

1

注:、分别表示梁左端和右端弯矩,此表中的弯矩值已经考虑了调幅。

此表中的弯矩符号规则:以顺时针为正。

七、内力组合和内力调整

本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和重力荷载效应的组合。

1、框架梁的内力组合和调整

对于第一层大梁:

(注:此处以使梁下部受拉的弯矩为正并考虑了弯矩值折算到节点边缘)

1)大梁端部组合弯矩设计值

梁左端:

地震弯矩逆时针方向作用且时,梁左端负弯矩:

地震弯矩顺时针方向作用且时,梁左端正弯矩:

地震弯矩顺时针方向作用且时,梁左端正弯矩

同理,大梁右端弯矩组合分别为:

,正弯矩;梁右经比较,大梁端部组合弯矩设计值得最后取值为:梁左端负弯矩:

端负弯矩:,正弯矩。

2)大梁跨中组合弯矩设计值

经比较,梁底跨中组合弯矩设计值得最后取值为:。

3)大梁端部组合剪力设计值

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取。且。

梁端弯矩顺时针作用时的剪力为:

梁端弯矩逆时针作用时的剪力为:

经比较,梁端剪力设计值得最后取值为:。

同理,用 Excel 表格处理数据可以得到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效应,

如表格 12 所示。

表 12 中框架梁的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效应

楼层端部地震重力荷载代表值最大值

M/ V/KN M/ V/KN V/KN 大梁左

右0

2 中0 0

走道梁左

中0 0 0

大梁左

1 中0 0

走道梁左

中0 0 0

注:①表中弯矩以以使梁下部受拉的弯矩为正。

②走道梁净跨。

③“”考虑了地震两个方向的作用,即左震和右震,梁两端的剪力两个值分别考虑了

地震弯矩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2、框架柱的内力组合和调整

对于第一层中柱Z2 的内力组合和调整计算如下。

1)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

①柱端弯矩组合计算

第一层中柱Z2 柱顶弯矩:

( 顺时针方向 )

( 逆时针方向 )

( 顺时针方向 )

( 逆时针方向 )

②柱端弯矩调整

这里仅以逆时针方向弯矩调整为例,并进行承载力计算。

A.柱下端截面。对于二级框架:

=柱上端截面。经验算,底层柱轴压比小于,因此,柱上端弯矩按下面式子调整:

按柱上下端弹性分析所得的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比进行分配。

节点左侧梁弯矩(已折算到节点边缘):

第一层中柱Z2 上端节点:

第二层中柱Z2 下端节点:

则第一层中柱Z2 上端截面调整后的组合弯矩设计值为:

2)柱端组合剪力设计值

柱上下端截面组合剪力设计值调整时,对于二级框架结构,柱剪力增大系数取。

3)节点核心区组合剪力设计值

二级框架,强节点系数。

同理可得其他柱端节点处的弯矩调整值、组合剪力设计值及节点核心区组合剪力设计

值,如表 13 所示。

表 13 中框架柱端弯矩逆时针方向调整

柱楼V 层/K

N

Z 2 0

2 1

Z 2 0 0

1 1 0

注:表中柱端弯矩已经折算到节点边缘。

②表示所求柱端弯矩节点处的另一个柱端弯矩。

③ 二层柱。

表 14 中框架柱端弯矩顺时针方向调整

柱楼V 层/K

N

Z 2 0

2 1

Z 2 0 0

1 1 0

八、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以下以第一层大梁和第一层Z2 柱为例计算。

混凝土 C30:,;C35:,。

( 1)框架梁截面抗震承载力

1)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梁端在地震反复作用下受弯承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在正弯矩下:

在负弯矩下:

梁左端下部配筋:

考虑到为了满足梁配筋的构造要求,选配414,。

梁左端上部配筋:

由于,则为了满足梁配筋的构造要求,选配 4 16 ,。

验算二级框架抗震要求:

即均满足要求。

同理结合表 12 中数据可求出其它梁端配筋,如表15所示。

表 15中框架梁抗弯承载力计算

楼层

理论值实配

( )

2 大梁左上0 4C14(615 ) 满足

左下4C12(452 )

右上0 4C14(615 )

右下0 4C12(452 )

跨中4C12(452 )

走道梁左上0 4C14(615 )

左下4C12(452 )

右上0 4C14(615 )

右下4C12(452 )

跨中4C12(452 )

1 大梁左上0 4C14(615 )

左下4C12(452 )

右上0 4C14(615 )

右下4C12(452 )

跨中4C12(452 )

走道梁左上0 4C14(615 )

左下4C12(452 )

右上0 4C14(615 )

右下4C12(452 )

跨中4C12(452 )

注:

由表可得以上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均满足要求。

2)斜截面承载力验算

检验梁截面尺寸:

满足截面尺寸要求。

由斜截面承载力公式可得:

由二级抗震等级要求,箍筋直径,箍筋间距,取双肢箍 B10@150。

同理可求得其它斜截面承载力验算,如表 16 所示。

表 16 中框架梁斜截面承载力验算

楼层梁

/KN 配箍

/KN /

2 大梁满足<0 B10@150

走道梁满足<0 B10@150 1 大梁满足<0 B10@150

走道梁满足B10@150 (2)框架柱截面抗震承载

力以柱 Z2 截面为例。

1)轴力组合设计值和轴压比验算

柱轴力组合验算:

( 与柱端顺时针方向弯矩对应)

( 与柱端顺时针方向弯矩对应)

最大轴压比验算:

满足要求。

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取柱端弯矩逆时针方向为例。

柱为双曲率弯曲,

弯矩比:

轴压比:

柱偏心方向的回转半径: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可知:此时可不考虑感觉自身挠曲变形的影响。 同理可得其它柱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如表 17 和表 18 所示。

表 17 中框架柱截面轴力组合及轴压比验算

轴力组合

二层

一层

N N N + N

GE N + N

GE

E GE E

E

柱 /KN /KN /KN

/KNN c /(Af c )<

Z2

满足 Z1 72

满足 Z2 满足 Z1

满足

表 18 中框架柱端弯矩顺时针方向调整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轴力组合

M1 M2 柱

/

/

Z2

二层

Z1

Z2

一层

Z1

<

e

As(mm) 实配

ρ >%

i

2

25

58

大偏压

-152

2

4C18(1018mm)

满足

满足

满足

25

174

大偏压

-23

2

4C18(1018mm)

满足

满足

满足

27

221

大偏压

20

2

4C18(1018mm)

满足

满足

满足

27

263

大偏压

72

2

4C18(1018mm)

满足 满足

满足

注:①为了便于排版,用表格中

表示式

②当

, 取

,。

表 19 中框架柱端弯矩逆时针方向调整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M1 M2

<

e i

2

实配

ρ >%

轴力组合

As(mm)

柱 / /

25

462

大偏压

252

2

4C18(1018mm)

Z2

满足

满足

满足

二层

25

733

大偏压

327

2

4C18(1018mm)

Z1

满足

满足

满足

27

286

大偏压

143

2

4C18(1018mm)

Z2

满足

满足

满足

一层

27

344

大偏压

180

2

4C18(1018mm)

Z1

满足

满足

满足

则柱截面四周均选配

4C18, 总 配 筋 12C18 , ,

,满足要求。

3)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柱截面尺寸验算:

则所有柱截面满足要求。

柱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若选 10A@100复合箍,则箍筋直径 d>A8,箍筋间距 s100mm及 8d( 纵筋直径 ) ,体积配箍率,均满足二级抗

震等级柱加密区的箍筋构造要求。而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对纵筋的约束要求也满足。对非加密区的配筋仅改为10A@200复合箍筋即满足抗震构造要求,此时:

一层:

二层:

取。

则柱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满足要求。

( 3)节点核心区验算

由于梁宽,取。而且节点四侧各梁截面宽

度小于该侧柱截面宽度的1/2 ,正交方向的纵向框架梁高度不小于本横向框架梁

高度的 3/4 ,取交叉梁约束影响系数。节点核心区配箍与柱端配箍相

同。

截面尺寸验算:

满足要求。

节点作用的轴力:

抗震承载力验算:

则节点核心区抗震满足要求。

九、罕遇地震作用下变形计算

由于该结构为 8 度设防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进行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

震作用下薄弱层部位的抗震变形。采用简化方法验算。

1、各层梁端、柱端基线抗弯承载力

按实际配筋计算各层梁端、柱端基线抗弯承载力。梁的上下配筋不一样,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屈服弯矩不同,因此有两个不同的屈服弯矩。

对于一层大梁:

梁左端:

上下

:梁右端:

上部:

下部:

对于二层大梁:

梁左端:

上下部

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4.14.)

课程编码制订人制订日期修订人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06B156010122吴美慧2015.8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表 课程代码开设学期适用专业周课时理论课时考核方式课程类型 推荐教材名称 参考教材名称 前修课程后续课程 06B156010122课程名称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1学期英文名称 The architectural drawing and image recognition 建筑设计技术 4周 /学期10总课时40学分4 20实践课时20作业次数10报告次数2 考核方法笔试机考设计(论文)其它名称《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作者 白金波陈中玉 张增宝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是否高职高专 教材 名称《建筑制图与识图》作者赵艳敏吴俊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是否高职高专 教材 名称初等数学 代码 名称建筑 CAD 、建筑施工技术 代码06B156030122 ; 06B156030130 二、课程定位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 2.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 3.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能力目标 1.会用绘图仪器制图; 2.能按照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常见的工程形体投影图; 3.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4.会绘制是施工图的放样图; 5.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视图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 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核心,采用设备演示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悉各种 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绘图的思路和方法;能规范地绘制图纸。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 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通过教学,学生掌握识图和制图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本课程学习情境设置: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按照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理论 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精选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学习情景共设计了 2 个: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2.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梁结构、板结构等)。 (三)学习子情境设计 2个学习情景所对应的子情景合计7个子情境。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作者:————————————————————————————————日期:

课程编码制订人制订日期修订人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06B156010122吴美慧2015.8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表 课程代码06B156010122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开设学期第1学期英文名称 The architectural drawing and image recognition 适用专业建筑设计技术 周课时 4 周/学期10 总课时40 学分 4 理论课时20 实践课时20 作业次数10 报告次数 2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考核方法笔试机考设计(论文)其它课程类型 通识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 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推荐 教材名称 名称《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作者 白金波陈中玉 张增宝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是否高职高专 教材 是否 参考 教材名称 名称《建筑制图与识图》作者赵艳敏吴俊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是否高职高专 教材 是否前修课程 名称初等数学 代码 后续课程 名称建筑CAD、建筑施工技术 代码06B156030122;06B156030130 二、课程定位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 2.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 3.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能力目标 1.会用绘图仪器制图; 2.能按照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常见的工程形体投影图; 3.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4.会绘制是施工图的放样图; 5.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视图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核心,采用设备演示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悉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绘图的思路和方法;能规范地绘制图纸。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通过教学,学生掌握识图和制图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本课程学习情境设置: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按照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精选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学习情景共设计了2个: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2.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梁结构、板结构等)。 (三)学习子情境设计 2个学习情景所对应的子情景合计7个子情境。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课程设计7模型

一、ISD模型 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即教学系统设计,ISD模型即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它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知识,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并从中找出最佳答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问题的提出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学是促进学习的有目的行为,它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出来或是在学习前预先设计出来。为此,罗兰德(G o r d o n R o w l a n d)提出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个概念,即将学与教的原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材料与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是用系统的方法对有效的教学计划、设计、创建、执行和评价。随着学习心理学和认识论与教学设计的整合,教学设计理论已经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理论最新进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教学设计理论得到了检验、修正和优化,并形成当今在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盛行的迪克——凯瑞模型(Dick and Carey model)。最终形成并完善了集系统工程学、传播学、学习心理学与技术为一体的ISD理论与ADDIE模型[。该模型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3]开发(Development),执行(Implementation)与评估(Evaluation)几个环节。教学设计理论已经在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 操作步骤 模型示意图

二、HTP模型 HPT模型是以一种结构化(而不是线性的文字描述或列表)的形式,为提高人类绩效提供指南。绩效技术模型在于揭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为绩效技术从业人员说明如何在工作中提高绩效的操作步骤。绩效技术模型的构成要素:系统方法和绩效问题。 HPT模型的操作步骤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HPT模型的工作流程为

抗震课程设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课程设计成果 班级:土木111 姓名:王春辉 学号:2011031043121 指导教师:王爱云 日期:2013年12 月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建筑工程系

目录 1.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任务书 (1) 1.1设计资料 (1)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要求 (2) 2.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3) 2.1计算简图及各楼层质量的计算 (3) 2.2框架抗侧移刚度的计算 (3) 2.3自震周期计算 (5) 2.4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弹性位移验算 (5) 2.4.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5) 2.4.3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6) 2.4.4多遇地震下的弹性位移验算 (6) 2.5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 (6) 2.6 框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0) 2.6.2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弯矩计算 (12) 2.6.3弯矩的条幅与折算 (14) 2.7 内力组合与内力调整 (15) 2.7.1 框架梁的内力组合及调整 (15) 2.7.2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及调整 (16) 2.7.3节点核心区组合剪力设计值 (17) 2.8 框架截面设计 (17) 2.8.1 框架梁截面设计 (17) 2.8.2 框架柱截面设计 (19) 2.8.3 节点核心区验算 (21) 参考文献 (2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23)

建筑CAD课程标准

《建筑CAD》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53020062 课程类别:B 类课 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时:36 学时 课程学分:2.5 适用专业:建筑工 程技术 一、课程定位 《建筑CAD》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必选课,课程教学旨在训练学生在 完成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制图、建筑结构、钢结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 计价与概预算等专业课程后,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解决完成土木工程领域内的建 筑与结构图绘制、工程预算与报价、施工资料编制等相关工作,为学生工程识图、 读图打下良好基础,并为其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培养高技能。 其前导课程主要有: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钢结构、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50104-2010。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建筑CAD工程应用实际意义,熟悉建筑CAD制图所 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机制图的岗位技能,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 职业能力。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目标: 熟悉通用CAD系统中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AutoCAD的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 辅助结构计算与分析软件的原理; 掌握专业建筑CAD软件CAD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 掌握三维建筑设计软件(APM)的项目构成、功能及操作方法 了解主要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MCAD、SATW、E PK、LTCAD、JCCAD等) 的构成、设计理论、应用范围、操作方法 能够熟练使用有关软件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并能完成标注施工图的绘制,基

本能独立操作有关的硬件设备 1.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计算及辅助设计(CAD)技术产生的原因和应用意义。 (2)了解CAD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领域。 (3)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组成和性能要求。 (4)了解通用CAD系统和专业CAD系统的运行环境、特点。 (5)熟悉通用CAD系统中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6)掌握专业建筑CAD软件CAD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 (7)掌握天正建筑设计软件的项目构成、功能及操作方法。 (8)掌握PKPM结构设计软件的项目构成、功能及操作方法 (9)能够熟练使用有关软件进行建筑图、结构图的绘制 2.方法能力目标 (1)能获取建筑制图最新标准。 (2)能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3)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4)具有组织管理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2)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3)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具有安全和责任意识。 (5)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实用性强的特点,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前提,以学生 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成为主线,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等五个对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培养技能 型专业人才为出发,以满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为目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TRIZ创新方法课程设计报告

TRIZ创新方法课程设计报告创新案例——自动吸尘器

1.1TRIZ概述 TRIZ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缩写,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创立的,因而阿奇舒勒被尊称为TRIZ理论之父。TRIZ理论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 TRIZ有9大组成部分,核心是技术进化原理。按这一原理,技术系统一直处于进化之中,解决矛盾是其进化的推动力。TRIZ理论也可大致分为3个组成部分:TRIZ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知识数据库。其中,TRIZ的理论基础对于产品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分析工具是TRIZ用来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或模式,它们使TRIZ理论能够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其中包括矛盾矩阵、物-场分析、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等;而知识数据库则是TRIZ理论解决矛盾的精髓,其中包括矛盾矩阵(39个工程参数和40条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决方法等等。 学习、研究、应用、推广TRIZ理论可以大大缩短发明创造的进程,提升产品的创新水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TRIZ理论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1.2问题领域以及现状 优雅完美的居室,必须悉心打理,才可保持舒适整洁,有条不紊。吸尘器理想的设计与卓越的科技,令家居清洁工作倍添轻松、快捷,并满足您对每一项清洁要求。它以先进的吸尘鸽、多用途的附件、超强劲的吸力,吸尽每一角落的尘埃,清理难接触的墙角落、天花板、沙发底下到橱柜之间的缝隙,无微不至,令全屋显得干净无暇。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式下,人们对生活有了更新的追求。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因此,越来越多的新产品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取代了越来越多的人力劳动。吸尘器将要成为我国每一个家庭的必需品,它给许多忙碌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便利。吸尘器是一种利用风机和电动机的装置清除室内灰尘的一种家用电器。长期以来,吸尘器都跳不出需要人为管理和充电的使用模式,所以要找准设计定位,自主创新,运用TRIZ(Theory of l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指导吸尘器的创新设计,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吸尘器产品。 2.1初始问题情境描述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功能多样、自动吸尘、自动获取能量、无需管理、造型简约、美观、具有装饰效果的吸尘器比较容易受到消费者的亲睐。功能多样、造型简约、美观、具有装饰效果比较容易做到,问题是如何做到自动吸尘、自动获取能量、无需管理。因此可以推出概念化如机器人一样获取太阳能或电磁场能周期性自动吸尘器。

抗震结构课程设计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结构方案 (1) 2.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及板厚确定 (1) 二、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2) 1.屋面荷载标准值: (2) 2.楼面荷载标准值 (2) 3.梁柱自重: (3) 4.墙体 (3) 三、结构自震周期计算 (5) 的计算: (5) 1.横梁线刚度i b 2.柱线刚度i 的计算: (5) c 3.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D值法) (5) 四、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8) 1.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q (9) (9) 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а 1 (9) 3.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 五、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10) 六、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2) 1.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 (12) 2.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 (14) 七、重力荷载代表值内力计算 (15) 八、⑤框架内力组合 (15) 九、设计体会及今后的改进意见 (18) 十、参考文献 (18)

一、工程概况 1.结构方案 该全现浇框架结构处于8度(0.2g)设防区,建筑为六层,底层柱高 4.2m,其他柱高为3.6m;场地为II类场地,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确定结构抗震等级。考虑本工程楼面荷载较大,对于防渗、抗震要求较高,为了符合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和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及施工方便,采用整体现浇梁板式楼盖。 2.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及板厚确定 2.1结构布置见图1 42006000600060006000600042006 6 0 0 6 6 0 0 12345678C B A L1L1L1L1L1L1L1L1 L2 L2 图1 结构布置图 2.2各梁柱截面尺寸: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见下表1。 根据结构布置,板确定为双向板,板厚根据不小于短边边长1/50设计,统一取为100mm。

单层住宅楼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_课程设计

天水师范学院工学院 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 单层住宅楼建筑工程 施工图预算 班级10级土木一班 2013年6月5日

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题目: 根据所给施工图纸和甘肃省计价依据完成工程施工图预算。 二、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1、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2、根据《甘肃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名称、定额编号、分项工程量及其相应的预算单价,编制分部分项工程定额预算表; 3、根据《甘肃省建筑工程费用构成及计算规则》规定的费用计算程序和措施费参考费率、利润率、税率,以及规费费编制某工程造价汇总表; 4、根据施工图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有关需要说明的事项,编写“**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说明”。 5、计算工程量保留两位小数,费用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6、成果答辩。 三、需提交成果: 用A4纸完成书写或打印,最后成果按如下顺序装订 1、封面 2、目录 3、施工图预算编制说明 4、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5、分部分项工程定额预算表 6、含税总造价计算表 7、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四、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2、《甘肃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上、下册) 3、《甘肃省建筑工程费用构成及计算规则》 4、《“甘肃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综合解释》等 五、设计分组,

每班分三组,三组分别完成以下三个工程 1、某单层住宅楼工程 2、某二层餐厅工程 3、某办公楼工程 附录1 某单层住宅楼工程 一、场地及施工条件 1、本单层住宅建于某市市区。施工中所用材料均可由城市道路直接运进工地。施工用电均可由附近已有的水网、电网引入。 2、多孔板、架空板均由场外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加工制作,用汽车运入工地安装,运距为5 km,其它零星混凝土预制构件均在现场预制。 3、基础持力层以上土层为普通土,地下常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 4、土方可现场堆放,余土外运距离为3km。 5、铝合金门窗为成品安装,木门窗现场制作,刷清漆两遍。 二、建筑及结构设计说明: 1、基础采用MU10 普通粘土砖,M 5.0 水泥砂浆砌筑;半砖墙墙基防潮层用20 厚1:2 水泥砂浆(加5%防水粉)铺设;一砖墙墙基设240 x180 地圈梁一道。 2、砖墙采用MU10 普通粘土砖,M 5.0 混合砂浆砌筑;其中所有的砖墙沿墙高每 隔500 设置 6 2φ 通长钢筋加固。 3、门窗过梁采用M7.5 水泥砂浆砌筑的钢筋砖过梁,配筋为: GL-2 配 6 4φ,GL -3 配 6 3φ ,GL-4 配 6 2φ,过梁钢筋两端按规范设置弯钩,并伸入墙内250。 4、圈梁(QL)为现浇,搁板(YB)为现场预制,材料均为C20混凝土。 5、屋面预应力多孔板的规格、配筋以及混凝土含量见下表

高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 姓名:XX 班级:XX 学号:XX 指导教师:XX 2015年 1月 18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XX学生姓名XX 一、题目某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 二、主要任务与要求 ( 1)基本资料:框架结构, 6 层,柱网尺寸:开间4200,进深 6000 和 2100,层高:首层层高 4.2m,其他各层层高 3.3m (2)设计内容: 1. 确定构件(梁、柱)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 2.进行荷载计算 3.进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与侧移验算,绘制出内力图(或表) 4.内力组合 5.选取一榀框架梁、柱或一片剪力墙进行截面设计 6.绘制结构(梁、柱、墙)施工图 (3)设计要求:设计说明书 1 套、结构施工图 1 套

河南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书 题目焦作建工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 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一、摘要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 三、建筑主要用材及构造要求 四、结构总信息 3.1 恒荷载计算 3.2 活荷载计算 五、梁柱断面类型及尺寸 4.1 梁断面估算及选用 4.2 柱截面估算及选用 六、标准层结构布置图 5.1 网格示意图 5.2 梁柱布置 七、荷载 6.1 楼面荷载 6.2 梁上荷载 6.3 水平地震作用 八、主要分析结果 7.1 恒载作用下 7.2 活载作用下 7.3 水平地震作用 7.4 侧移验算 7.5 轴压比和剪重比 九、总结与体会 8.1 列出所做内容的大致操作流程及主要技术思路 8.2 列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十、参考文献

本次高层结构课程设计题目为焦作市焦煤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设计内容主要为结构设计。本设计主体为六层;底层高为 4.2 米,其余层高为 3.3 米,总建筑面积近 为4380.48 平方米,室内外高差为 0.60 米,本工程设定相对标高± 0.000 ,功能上满足员工住宿需求,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基础上为员工营造了良好的住宿条件。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结构计算包括手算和电算 两部分,其中手算部分主要为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结构受力情况。电算部分采用 PKPM结构 设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通过高层结构课程设计,综合应用了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对专业水平有很大提升 作用,对于PKPM等结构设计软件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框架结构,高层设计,PKPM

工程识图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工程识图课程设计题目名称识读和绘制XX建筑施工图专业班级2015级工程管理学生姓名耿国庆 学号51504031035 指导教师张尧 二○一六年十二月××日

目录 摘要: (3) 1 背景介绍 (4) 1.1工程识图绘图概述 (4) 1.2工程识图绘图意义目的作用 (4) 1.3工程识图绘图相关理论知识 (4) 2 住宅建筑物概况 (5) 3 绘制住宅建筑物施工图的步骤、方法 (5) 3.1底层平面图 (5) 3.2标准层平面图 (8) 3.3立面图 (11) 3.4剖面图 (16) 4 小结 (20) 参考文献 (20)

摘要:×××××(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书写,每行与冒号对齐;行距为固定值22磅)主要介绍下识图绘制的背景知识,已经本篇文章所做的事×××××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识图方法;绘制

1 背景介绍 1.1 工程识图绘图概述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建筑工程制图的理论知识,提高识读和绘制图纸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专业的设计软件和文字处理工具,熟悉文献资料检索查阅的一般方法,熟悉设计报告(论文)撰写程序和方法,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及今后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1.2工程识图绘图意义目的作用 工程识图绘图既强调了视图绘制和识读,又强调尺寸的标注和识读,还强调了零件工作状态与视图选择、尺寸标注的关系,采用了小标签形式对主要内容进行了一些注释、重点的提示或小结和如何学习的提示。同学们在学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测试自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也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随后并创新出更有意义的建筑结构构造。 1.3工程识图绘图相关理论知识 把工程上具体的物体,视为由几何形体所组成,根据画法几何的理论,研究它们在平面上用图形来表达的问题,而形成工程图。在工程图中,除了有表达物体形状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 新 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建设已日新月异。作为培养建筑专业人才的专业学校,土木工程是其中重点专业之一,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又是土木工程各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发散性思维,因此研究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U-4 前言: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一直是我国的重大国策,只有发展好了教育,才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支援国家的建设,土木工程专业是建筑类专业学校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之一,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从事土木工作的人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实际教学中仍多采用老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很有必要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上

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 1.在课程设计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倡使用现代化、科学的教育体制来教导学生,在新的体制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重视,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因此各个学校当前的目标就是如何更加了解学生、如何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潜力,围绕这些目的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因此,建筑学校要致力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授课教师必须要抛弃以老师为主体的旧模式,深刻地认同把学生作为主体的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进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时把学生这个主体因素充分考虑,这样才能在课程设计时更有针对性,课程设计的效果才更好。其次,授课教师一定要在课程设计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把学生为主体这个教育理念运用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服务学生为最终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2.重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案例的多样化,老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教学案例是相关教学内容的生动展现,教学案例选择的是否成功,与最终的教学质量优劣密切相关。所有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注意科学性、合理性,与教学内容的匹配性,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2 .计算书 某大学7层学生宿舍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没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年限为50年,试设计该结构(限于篇幅,本例仅介绍 轴框架结构的设计)。 2.1设计资料 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学生宿舍,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分别如图1-1、图1-2所示,L 1=6m ,H 1=4.5m 。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00m ,室内外高差600mm 。 (2)墙身做法:墙体采用灰砂砖,重度γ=18kN/m 3 ,外墙贴瓷砖,墙面重0.5kN/㎡,内 墙面采用水泥粉刷,墙面重0.36kN/㎡。 (3)楼面做法:楼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1.56kN/㎡;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 (4)屋面做法:屋面采用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3.24 kN/㎡;屋面为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 (5)门窗做法:木框玻璃窗重0.3kN/㎡,木门重0.2kN/㎡。 (6)地质资料:位于某城市的郊区,底层为食堂,层高4.5m ,2~7层位学生宿舍。 (7)基本风压:4.00=ω 2 m kN 。 (8)材料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级别HRB400和HPB300。 图1-1 建筑平面图 2.2 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1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边跨(AB 、CD 跨)梁: mm l l h )1000~7.666(8000121 )121~81(=?==, 取mm h 1000=;h b ) 3 1 ~21(=,取 mm b 400=。 边柱和中柱(A 轴、B 轴、C 轴)连系梁:取mm mm h b 500250?=?;中柱截面均为mm mm h b 600500?=?,边柱截面均为mm mm h b 500450?=?现浇楼板厚mm 120。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59所示根 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标高为mm 1500-,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 mm 5.6。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2。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02I I =(0I 为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 惯性矩)。 图 2-2 结构计算简图:单位;×10-3E (m 3)

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工科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正投影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培养学生对三维形体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能正确地绘制和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的图样必须:投影正确,视图选择与配置恰当,尺寸完全,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并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制图形的能力。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的知识模块如下,各模块对应的学时为: 学科概论:2学时 理论基础:36学时 绘图规则:16学时 绘图方法:20学时 工程训练:30学时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阅读与绘制工程图样。工程图样是按一定的投影方法绘制的,投影的方法是按一定的规律在二维平面上表达三维空间的形体。这就要求学习者在绘制工程图样时,能够正确地使用投影的方法来表达空间形体;而在阅读工程图样时,又要求学习者能够根据二维平面上的投影想象出物体的空间形状来。因此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有效地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特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方法很多,在课堂教学中注

重优化利用模型等教具,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计算机技术大量进入课堂的今天,开发与运用具有效果逼真的三维动画的CAI课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缺乏实际生产经验的问题,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工厂及在授课过程中引入工程实例和科研经典成果等方法加以解决。结合课程内容增加构形设计的创新作业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制图课的实践性教学分成两大类:手工绘图(含测绘与徒手绘图)与计算机绘图(含计算机三维造型)。 手工绘图是本课程的传统实验环节,在计算机绘图日益普及的今天,手工绘图的重要性也在下降。为此,我们大幅度地削减了手工绘仪器图的比例,加强了徒手绘制草图的训练,同时增加了计算机绘图所占的比例,使得机械专业的学生能够做到基本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方法,为学生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中使用计算机绘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保证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基本做到绘图不断线,我们在学生二年级后的实践周中,增加了三维造型创新设计实践训练。通过一周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维创新设计是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基础系列课教学改革的一个环节。在工程制图的教学中,将计算机绘图(使用AUTOCAD,只介绍二维)融入其中。对机类学生,在第四学期末安排机械 CAD(1),介绍AUTODESK 公司的INVENTOR 软件,进行三维创新设计。对非机类学生,安排面向全校学生的自选开放实验(《基

土木工程课程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电子教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11土木工程1 姓名:******* 学号:30150590110 指导老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任务书 设计一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建筑面积6000m2-8000m2,4-6层。房屋的使用功能自拟,柱网布置与房间分隔按照所拟题目合理设置,要求选取计算的横向框架不小于三跨,围护和分隔墙体建议选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开洞情况根据设计建筑物功能自行设置。设计中选用的建筑层高、楼层活载和混凝土标号按照表1选取。7度设防,第二组,二类场地,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0.1g,按照多遇地震计算地震作用。按照要求我选用C30混凝土,楼层活荷载标准值为:2.8-0.12×4=2.32kN/m2。试完成房屋结构的合理布置,并完成以下工作: (1)画出结构方案,绘制结构布置图 (2)底部剪力法计算等效水平地震作用 (3)完成水平荷载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4)进行水平荷载下的位移验算 (5)完成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表1 混凝土等级、层高、活荷载值分配表 混凝 土等级层高 楼层活荷载标准值(kN/m2;i=0、1、2、3、4) 2.5-0.1i 2.8-0.12i C303.3(学号1-5)(学号6-10)3.6(学号11-15)(学号16-20) C353.3(学号21-25)(学号26-30)3.6(学号31-35)(学号36-40) C403.3(学号41-45)(学号46-50)3.6(学号51-55)(学号56-60)

1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1,计算简图见图2。 图1 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2 计算简图图3 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2荷载标准值计算

工程制图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汇总篇

工程制图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汇总篇 (一) 经过两周的工程制图上机实习,让我深切感受到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求快。而要认认真真做好每一步的工作,这样才能做到最好。 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标注样式,文字样式的选择都有要求。填充图案时,如果图形不是封闭的,则得不到要的效果,最开始没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反复试了很多次,都不是要的结果,等我放大图形时,才发现线与线之间根本就没有相交。此外,由于有时候对象捕捉时,鼠标移动较快,导致没有捕捉成功,从而又引起后面操作上的麻烦。这进一步证实了做事要一步一步来,否则往往是事与愿违。 两周实习期间,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懂得了很多制图方法和技能:怎么运用偏转角、倒角、镜像、阵列、旋转、延伸、比例、拉伸等命令,通过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我们学会画简单的装备图。对工程制图这门课有了更深的了解。基本上是从零的基础上,学会了很多东西。因此对软件运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熟练以后做起来就没有那么难了。 最后非常感谢老师细心的讲解、耐心的教导。 (二) 我本人呢是学建筑专业的,对于其它不胜了解,不知道大家认为,使用CAD画图,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理解都有可能不同的,但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要时刻记住自己使用的CAD画图是什么目地。当初我学习CAD的时候真费劲了脑细胞,看了不少的书籍资料,还没少看相关CAD资源网站,光辉城市建筑资源网站就是我学习参考的对象之一。我们进入建筑工程设计,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阶段,实际上都要将某些设计思想或者设计内容表达、反映到设计文件上。而图纸,就是一种直观交流表达方式。很多朋友接到一个任务时,准备开始画图了,不知各位第一步做什么。可能有很多人,直接就开始画图,但这不正确。应该是进行各种设置,包括图层、线形、字体、标注等等。进行各方面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各项设置合理了,才为我们接下来的绘图工作打下

创新建筑模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创新建筑模型制作开放实验 课程代码: 8501671 题目:田园别墅 学院(直属系)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班:2008级建筑工程2班 学生姓名:何林 学号: 312008********* 指导教师:郑树奎老师 开题时间: 2010 年 6 月 28 日 完成时间: 2010 年 7 月 2 日

目录 1.摘要 (2) 2.引言 (3) 3.任务与分析 (4) 4. 正文………………………………………………………………………………………5-10 5.结论 (11) 6.致谢 (12) 7.参考文献 (13)

摘要 本模型以简约为主,简约而不简单。通过各个景物的相互映衬,体现出平凡中的不平凡,各个景物的安排都是设计的独具匠心的体现。贴近自然是本模型的另一个特点,来源于自然更融合于自然,让居住者心旷神怡。在追求自然、环保、经济、实用,节能等方面的基础上追求在室内环境上给人一种新颖的特色美,较强的亲切氛围。 关键词:简约,自然

引言 建筑模型设计是一种认知过程,是对室内设计学的原理、法则的具体应用,学生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才会有创新。设计作品应给人以高雅、不落俗套的感觉,对于设计的基本原理、法则的把握应恰到好处,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刻意求新,从而掌握规律,总结经验,提高审美水平,开阔视野。为了增加我们对建筑模型设计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故我们做了此次建筑设计及的模型,简约和自然是我们的设计理念,住宅不是艺术品,它首先是人们赖以栖身的地方,因此应以实用和舒适为第一目标。人每天都要在自己的住宅里活动、生活,装修的根本目的是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让人一进入住宅就有家的感觉。有家的感觉似乎是很平常很一般的要求,但也恰恰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工程制图总结..

一.图纸幅面 图纸幅面:图纸上可用于绘图、会签等工作的区域大小规格。 幅面(框)线:图纸上按国标所确定图纸幅面范围的边线。 图框:图纸上所供给绘图的范围的边线 绘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同一图纸内,相同比例的各个图样,宜采用相同的线宽组; 虚线、单点长画线、双点长画线的线段和间距应保持长短一致。虚线线段约3~6mm、间距为0.5~1mm;单点长画线、双点长画线线段长约15~20mm,间距应适当; 单点长画线与双点长画线的两端不能是点; 图线不能与文字、数字、符号重叠或相交;必要时可断开图线 三.字体、符号 总则:端正、整齐、清晰 汉 采用国家公布的简化汉字; 采用长仿宋字,字高: 字宽≈1 : 0.7 汉字字高≥3.5; 长仿宋字特点: 横平竖直; 起落分明; 笔锋满格,日、口等字除外; 布局均匀。 .尺寸标注 总则:尺寸标注必须齐全、清晰、合理 1.尺寸的组成 尺寸四要素: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符,尺寸数字。 (1)尺寸线:表示尺寸方向 1)用细实线; 2)不能用任何它图线代替; 3)与被标注长度方向平行。 (2)尺寸界线:表示尺寸的范围 1)用细实线; 2)必要时可用轮廓线、对称线、轴线代替; 3)与尺寸线垂直; 4)一端离轮廓线应≥2mm,另一端突出最外一道尺寸线约2~3mm; 5)尺寸界线不能与其它图线相交。。 (3)尺寸起止符:表示尺寸的开始和终止 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的接触点为尺寸起止点,应标注尺寸起止符。1)用中实线,长约2~3mm,与尺寸界线成顺时针45°夹角;2)标注直径、半径、圆弧、角度时,起止符用箭头表示;3)两尺寸界线间距很小或在轴测图上标注尺寸时,起止符可

材料及模型制作课程设计

材料及模型制作课程 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材料及模型制作课程设计 题目:海之魂模型制作 院(系):艺术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103 姓名:金颖 学号:110940312 2014年5月28日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模型的实物照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模型制作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心得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参考文献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模型制作》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模型制作工艺》课程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 培养学生对三维形体的感受力和各种材质肌理、触感及对作品在二维和三维之间的互相调整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能根据不同的设计思路去设计和制作模型,以加深对模型制作的各种工艺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 初步培养学生形成对作品一定的评价能力、鉴赏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要求是: 在给定的模型材料及题材范围内,要求同学选定一个题材设计并制作一模型。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时间安排 1.内容 (1)石膏(或油泥、综合)模型的设计制作 在给定的模型材料及题材范围内,要求同学任选一个题材设计并制作这一模型(其中包括模型的效果图、平面图、模型实体及照片。) 注:对小型模型(石膏或油泥模型)要求每人一件,对较大的综合模型可2-3人为一组进行。 (2)写一篇关于模型制作工艺及心得方面的报告(1500字左右)。内容要求包括该款产品的介绍、模型的选材、制作的工艺过程及心得等。 2.时间安排 第11、12周 三、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要求 《材料与模型制作》课程设计除了必须制作一模型外,要求有设计说明书。 1.说明书的内容涵盖如下内容: (1)目录(标题、页次); (2)设计任务书 (3)设计方案(包括模型的平面图、效果图) (4)模型的实物照片(要能从多角度反映你所做的模型)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某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按多层框架考虑),其平面及剖面分别见图1和图2,楼层高度分别为H1=3.9m、H2=3.6m见分组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层)盖。框架梁截面参考尺寸:走道梁(各层)为250mm×400mm、顶层为250mm×600mm、一层250mm×650mm。柱截面参考尺寸: 5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梁采用C30;柱采用C35。钢筋强度等级:受力纵筋和箍筋的强度等级分别不低于HRB400、HRB335。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结构阻尼比为0.05,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试对该框架进行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设计计算。 荷载信息如下: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楼板厚度为h见分组表,活荷载标准值:住宅楼面为2.0kN/m2,走道为2.0kN/m2,不上人屋面为0.5kN/m2。设计时考虑雪荷载的影响,雪荷载标准值为0.4 kN/m2。 图1 结构平面图 图2 结构剖面图 注:a=6m,b=2.4m,c=4.5m

二、重力荷载代表值 对于重力荷载的计算,永久荷载取全部,可变荷载取50%,各层重力荷载集中于楼层标高处,各层的墙体均取本层的一半和上一层的一半,顶层只取下层的一半计算。其代表值如图3所示。 第二层: 恒载: 25+[0.25 ]=2538KN 活载:0.50.4 4.5()=103.68KN 荷载代表值G2=2641.68KN 第一层: 恒载: 25+[0.25 ]=3033KN 活载:0.52 4.5()=518.40KN 荷载代表值G1=3551.40KN 为了方便计算,取G1=2645KN,G2=3555KN。 三、结构自震周期计算 1、横梁线刚度的计算 梁柱的刚度均采用D值法计算,即梁的截面惯性矩考虑了楼板的作用,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梁的抗侧移刚度 部位截面 2 / h b m ?跨度 /l m 矩形截面 惯性矩 3 34 12 10 I bh m - = 边框架梁中框架梁 34 1.5 10 b I I m - = 4 10 c b b E I i l kN m = ? 34 2 10 b I I m - = 4 10 c b b E I i l kN m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