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综合派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古典综合的涵义 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理论:
收入决定模型的演变: 总收支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 失业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 相机抉择的政策内涵
新古典综合的基本含义: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马歇尔新古典微观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
新古典综合派适用的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
1948年, 《经济学》出版,标志着新古典综 合派的形成
1955年《经济学》第三版,提出“新古典综 合”的术语
1961年《经济学》第五版中把他的理论体 系称为新古典综合
(二)《通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同
(1)凯恩斯定律: 需求能够创造供给,失业是一种常态
(2)关于资本市场
第一,影响储蓄和投资的因素:利率不是唯一 储蓄主要取决于收入 投资主要受预期利润率的影响
第二,资本市场不一定均衡
(3)关于工资和价格的弹性
垄断的存在使价格不具有完全弹性
工会的存在使工资不具有完全弹性
亚当斯密:政府应该量入为出:“在每一个 私人家庭中属于精明审慎的行为,在一个 广大的王国中也很少会成为荒唐愚蠢之 举”。
凯恩斯:平衡预算本身不是政府行为的目 标 政府收支应决定于充分 就业和经济 增长的目标
关于“节俭”
古典经济学:节俭是一种美德;也能促进经 济增长
凯恩斯:当出现失业时,公共的和私人的 节俭都不再是一种美德;不利于增加需求 就业和经济增长
1、进行新古典综合的必要性 凯恩斯经济学缺少微观基础
2、进行新古典综合的可能性
新古典经济学:充分就业前提下的资源配置 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完全竞争的经济; 充分就业的经济。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如何通过政府干预实现充分就业。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
萨缪尔森 ( Paul Anthony Samuelson) 汉森(Alvin Hansen) 托宾(James Tobin) 索罗(Robert Solow) 莫迪里安尼(F.Modilgliani) 海勒(Walter W.Heller) 奥肯(Arthur M.Okun)
(二)《通论》及凯恩斯理论产生过程 1、背景: 俄国社会主义的成功 资本主义经济的衰退
2、目的: 挽救资本主义经济
3、新理论的产生
1924年,凯恩斯发表《失业需要猛剂吗》 《英国政府与失业》等,第一将实施大规模 公共工程看作是救治失业的根本措施。 1926年凯恩斯出版小册子《自由放任的终结》。 1931年开始写作,1936年出版《通论》。 1944年开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 大政府分别颁布法令,把就业作为政府的主 要目标。
关于“收入差距扩大”
古典经济学: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资本积 累和经济增长
凯恩斯: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扩大消费需 求和经济增长
《通论》被美国接受的过程
罗斯福”新政”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成 功实践
凯恩斯《通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系 统理论依据
3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和白宫都接受了凯恩 斯理论
三、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综合 ——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
5、 货币对于实际经济活动不起作用
6、 市场经济不需要政府干预,主张自由 放任
二、凯恩斯革命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年 - 1946 )
(一)凯恩斯生平
1902年,剑桥大学学数学,后改学经济学。 1908年,剑桥大学经济学教师。 1911年,英国《经济学杂志》主编。 1915——1919年,英国财政部供职。 1919年,进入剑桥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1930年,内阁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1940年,英格兰银行董事。 1946年,世界银行副行长。 1946年夏天,在63岁那年,凯恩斯离开了人世。
“世界失去了一颗也许会在许多领域都 能达到最高成就的头脑。但是,凯恩斯 本人选择了经济学”
(《经济理论和方法史》第393页,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凯恩斯革命:<<通论>>的出版
理论体系的革命: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研究方法的革命: 总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调节手段的革命: 强调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4)解决失业的对策
古典经济学:降低工资 凯恩斯:提高工资,增加需求
新古典经济学:
工资高于均衡水平造成的失业 减少失业的对策是降低工资
工资 劳动剩余 =失业
实际工资
WE
劳动供给
劳动需求
0
LD
LE
LS
劳动量
凯恩斯:
导致失业的原因是需求不足 减少失业的对策是增加需求
(5)强调政府对市场经济干预 特别重视财政政策
(三)<<通论>>的核心理论-有效需求理论
凯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恩
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大 心
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有效需 求不足
理 流动偏好 定
律
凯恩斯革命所导致的一些观念的变化:
关于政府收支是否应该追求预算平衡 关于“节俭” 关于“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增长之
间的关系
关于政府收支是否应该追求预算平衡: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之一
新古典综合派 (Neo—Classical Synthesis School)
主要内容: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凯恩斯革命 ◆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综合(新
古典综合派的形成) ◆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
学习<新古典综合派>应掌握的重点内容
萨缪尔森 在新古典综合派中的地位
1914年(20岁),毕业于芝加哥大学 1915年, 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 1920年, 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Ph.D.)学位。 曾担任:
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长 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国际经济学会会长 学术成就: 1970年获经济学诺贝尔奖
2009年12月13日辞世
公有经济 私人经济 混合
竞争 垄断
混合
市场机制 政府干预
两种调节手段的混合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 萨伊定律:供给能自动创造自己 的需求,市场经济不会受到需求不足的约束。
2、 市场机制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 趋向充分就业的均衡的功能。
3、 利率调节可使储蓄等于投资。
4、 工资率变动可使劳动市场达到均衡。 不会产生非自愿失业。
收入决定模型的演变: 总收支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 失业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 相机抉择的政策内涵
新古典综合的基本含义: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马歇尔新古典微观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
新古典综合派适用的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
1948年, 《经济学》出版,标志着新古典综 合派的形成
1955年《经济学》第三版,提出“新古典综 合”的术语
1961年《经济学》第五版中把他的理论体 系称为新古典综合
(二)《通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同
(1)凯恩斯定律: 需求能够创造供给,失业是一种常态
(2)关于资本市场
第一,影响储蓄和投资的因素:利率不是唯一 储蓄主要取决于收入 投资主要受预期利润率的影响
第二,资本市场不一定均衡
(3)关于工资和价格的弹性
垄断的存在使价格不具有完全弹性
工会的存在使工资不具有完全弹性
亚当斯密:政府应该量入为出:“在每一个 私人家庭中属于精明审慎的行为,在一个 广大的王国中也很少会成为荒唐愚蠢之 举”。
凯恩斯:平衡预算本身不是政府行为的目 标 政府收支应决定于充分 就业和经济 增长的目标
关于“节俭”
古典经济学:节俭是一种美德;也能促进经 济增长
凯恩斯:当出现失业时,公共的和私人的 节俭都不再是一种美德;不利于增加需求 就业和经济增长
1、进行新古典综合的必要性 凯恩斯经济学缺少微观基础
2、进行新古典综合的可能性
新古典经济学:充分就业前提下的资源配置 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完全竞争的经济; 充分就业的经济。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如何通过政府干预实现充分就业。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
萨缪尔森 ( Paul Anthony Samuelson) 汉森(Alvin Hansen) 托宾(James Tobin) 索罗(Robert Solow) 莫迪里安尼(F.Modilgliani) 海勒(Walter W.Heller) 奥肯(Arthur M.Okun)
(二)《通论》及凯恩斯理论产生过程 1、背景: 俄国社会主义的成功 资本主义经济的衰退
2、目的: 挽救资本主义经济
3、新理论的产生
1924年,凯恩斯发表《失业需要猛剂吗》 《英国政府与失业》等,第一将实施大规模 公共工程看作是救治失业的根本措施。 1926年凯恩斯出版小册子《自由放任的终结》。 1931年开始写作,1936年出版《通论》。 1944年开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 大政府分别颁布法令,把就业作为政府的主 要目标。
关于“收入差距扩大”
古典经济学: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资本积 累和经济增长
凯恩斯: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扩大消费需 求和经济增长
《通论》被美国接受的过程
罗斯福”新政”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成 功实践
凯恩斯《通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系 统理论依据
3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和白宫都接受了凯恩 斯理论
三、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综合 ——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
5、 货币对于实际经济活动不起作用
6、 市场经济不需要政府干预,主张自由 放任
二、凯恩斯革命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年 - 1946 )
(一)凯恩斯生平
1902年,剑桥大学学数学,后改学经济学。 1908年,剑桥大学经济学教师。 1911年,英国《经济学杂志》主编。 1915——1919年,英国财政部供职。 1919年,进入剑桥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1930年,内阁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1940年,英格兰银行董事。 1946年,世界银行副行长。 1946年夏天,在63岁那年,凯恩斯离开了人世。
“世界失去了一颗也许会在许多领域都 能达到最高成就的头脑。但是,凯恩斯 本人选择了经济学”
(《经济理论和方法史》第393页,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凯恩斯革命:<<通论>>的出版
理论体系的革命: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研究方法的革命: 总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调节手段的革命: 强调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4)解决失业的对策
古典经济学:降低工资 凯恩斯:提高工资,增加需求
新古典经济学:
工资高于均衡水平造成的失业 减少失业的对策是降低工资
工资 劳动剩余 =失业
实际工资
WE
劳动供给
劳动需求
0
LD
LE
LS
劳动量
凯恩斯:
导致失业的原因是需求不足 减少失业的对策是增加需求
(5)强调政府对市场经济干预 特别重视财政政策
(三)<<通论>>的核心理论-有效需求理论
凯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恩
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大 心
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有效需 求不足
理 流动偏好 定
律
凯恩斯革命所导致的一些观念的变化:
关于政府收支是否应该追求预算平衡 关于“节俭” 关于“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增长之
间的关系
关于政府收支是否应该追求预算平衡: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之一
新古典综合派 (Neo—Classical Synthesis School)
主要内容: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凯恩斯革命 ◆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综合(新
古典综合派的形成) ◆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
学习<新古典综合派>应掌握的重点内容
萨缪尔森 在新古典综合派中的地位
1914年(20岁),毕业于芝加哥大学 1915年, 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 1920年, 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Ph.D.)学位。 曾担任:
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长 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国际经济学会会长 学术成就: 1970年获经济学诺贝尔奖
2009年12月13日辞世
公有经济 私人经济 混合
竞争 垄断
混合
市场机制 政府干预
两种调节手段的混合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 萨伊定律:供给能自动创造自己 的需求,市场经济不会受到需求不足的约束。
2、 市场机制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 趋向充分就业的均衡的功能。
3、 利率调节可使储蓄等于投资。
4、 工资率变动可使劳动市场达到均衡。 不会产生非自愿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