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南京大学)00章_绪论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人:王琳琳教学团队审核人:徐菁利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上、下)/Physical chemistry Ⅰ,Ⅱ课程代码:040109-040110学时:96学分:6 讲课学时:96 上机学时0 实验学时:独立设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教材:南京大学付献彩等编著“物理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天津大学编著“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2、华东理工大学胡英等编著“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一、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理论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用以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打好专业基础。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方法,从而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既具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又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实现由学习知识、技能到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转变,成为化学专业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物理和数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能定量地描述和处理化学运动的规律与问题;3.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一般研究方法与特有研究方法,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掌握和应用科学方法论,增强他们在工作、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具备:1.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3.掌握和应用科学方法论,增强他们在工作、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对照表五、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绪论部分重点介绍物理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发展简史和研究方法,以及该课程的地位、重要意义和学习方法;明确教学要求。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理化学英文名称:PhysicalChemistry课程编号:x2030672学时数:80其中实践学时数:0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5.0适用专业:能源化工一、课程简介物理化学课程是能源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基础、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热力学、化学平衡热力学、界面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以及电化学系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其基础理论包括热力学、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研究系统的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的方向与限度、速率和机理;为后续能源化工专业课的学习以及科学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掌握物理化学中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掌握有关物质变化过程的平衡与速率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掌握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化学平衡系统,相平衡系统,界面层以及电化学系统等方面的应用。
理解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在能源化工中的实际应用,获得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能源化工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绪论1、教学内容:物理化学发展历史,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基本要求了解物理化学发展历史,掌握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重点: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
4、难点: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化学热力学基础1、教学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掌握其原理和热力学方法及在物理化学过程中的应用,两个途径函数(W、Q)、五个状态函数(U、H、S、A、G)的性质、物理意义及增量值的计算,热力学基本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式及状态方程式的导出及应用,偏摩尔量、化学势的定义及化学势作为判据在相变化、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2、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术语。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第五版00章_绪论
第五版
傅献彩 沈文霞 姚天扬 侯文华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绪 论
§0.1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0.2 物理化学的目的与内容 §0.3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0.4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0.1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18世纪开始萌芽: 从燃素说到能量守 恒与转化定律。
俄国科学家罗蒙诺
3
p
是压力,单位为 Pa 是体积,单位为
V
m
n
R T
是物质的量,单位为
mol
8.3145 J mol1 K1
是摩尔气体常数,等于
是热力学温度,单位为 K
T (t /℃ 273.15)K
气体分子的微观模型 (1)气体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 (2)气体分子不停地运动,呈均匀分布状态 … (3)气体分子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
不定积分: ln V 即:
ln p ln T ln n ln R
pV= nRT
摩尔气体常数(R)
各种气体在任何温度时,当压力趋于零时,
pVm / T 趋于共同的极限值 R。
如CO2(g)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结果,如
图1.4(a)所示。 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气体的实验结果,如
图1.4(b)所示。
系统,主要研究封闭系统或孤立系统。
对处于非平衡态的敞开系统的研究更具有
实际意义。自1960年以来,逐渐形成了非平衡
态热力学这个学科分支。 Prigogine对非平衡态热力学有突出贡献,这个 学科分支成为当前理论化学的研究前沿之一。
§0.2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什么是物理化学?
温度变化
压力变化 体积变化
(2)提高自学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1.抓住每章重点; 2.掌握主要公式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条件; 3.课前自学,认真做笔记,及时复习; 4.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 5.重视做习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检查自 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物理化学ppt课件
状态改变了,不一定所有性质都改变,但性质改 变了,状态一定改变。
例:理气的等温过程:(P1,V1)→(P2,V2) 状态改变了,T不变
3 状态改变时,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变化的始末 态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14
状态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若x为状态函数,系统从状态A变化至状态B:
经验定律特征: 1. 是人类的经验总结,其正确性由无数次实验事实
所证实; 2. 它不能从逻辑上或其他理论方法来加以证明(不
同于定理)。
4
4.热力学研究方法
严格的数理逻辑的推理方法,即演绎法 (1) 广泛性:只需知道体系的起始状态、最 终状态,过程进行的外界条件,就可进行相 应计算;而无需知道反应物质的结构、过程 进行的机理,所以能简易方便地得到广泛应 用。
Ⅱ AⅠB
有: xⅠ xⅡ xⅢ xB xA
xA Ⅲ xB
dx 0
AB A
微小变化
若如x,理y想,气z皆体为:状V态函nR数T,且即z:=Vf(x,fy)(,p,T则) :
p
15
16字口诀: 异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数值还原。
☻单值、连续、可微的函数――具全微分性质
z z( x, y )
1.2 热和功
热(heat)
体系与环境之间因温差而传递的能量称为热, 用符号Q 表示。
功(work)
体系与环境之间传递的除热以外的其它能量都 称为功,用符号W表示。功可分为体积功W和 非体积功W’两大类。
符号规定: 系统吸热,Q>0;系统放热,Q<0 。 系统得功,W>0;系统做功,W<0。
23
热和功的特点:
《物理化学》(南大第五版)知识点总结
W=ΔU= CV dT ;ΔH= Cp dT
不可逆绝热过程:Q=0 ; 利用 CV(T2-T1)=-pe(V2-V1)求出 T2, W=ΔU= CV dT ;ΔH= Cp dT 2、相变化 可逆相变化:ΔH=Q=nΔ_H; W=-p(V2-V1)=-pVg=-nRT ; ΔU=Q+W
B (T , p, sln ) b , B (T ) RT ln a b , B ; ab,B=γb,B bB;
标准态为:同温下 bB=1 且符合
亨利定律的溶质(假想状态) 。
B (T , p, sln ) %, (T ) RT ln a%, B ; a%,B=γ%,B[%B]; B
标准态为:同温下[B%]=1 且
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一般为假想状态) 。 三、各种平衡规律 1、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
* pA=p * A ax,A ; pA=p A ax,A ; p=pA+pB
2、溶液的气液平衡
pA=p * A ax,A;pB=kx,Bax,B=kb,Bab,B=k%,Ba%,B;p=pA+pB
r Gm (T ) RT ln K
[ p( H 2 ) / p ][c( ZnCl 2 )] c2 (H C l )
三、 范特荷夫等温方程
r Gm (T ) r Gm (T ) RT ln J RT ln J / K
四、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B f Gm ( B,298)
(4)ΔG 与温度的关系 ΔG=ΔH-TΔS ,设 ΔH、ΔS 不遂温度变化。 五、化学势 1、化学式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B (
G ) T , p ,nc ( c B ) ;在 T、p 及其他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1molB 物质引 n B
物理化学第四版课件
理。
物质分离与提纯
利用溶液的依数性可以进行物质 的分离与提纯,例如渗透压法、
蒸馏法等。
相平衡的应用
相平衡在化工、制药、材料等领 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通过相图 可以了解药物在不同温度和压力 下的稳定性,指导药物制备和储
存。
05
化学平衡与化学分析
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与学习方法
研究内容
物理化学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表面与胶体化学、量子与统计力学等 分支,涉及物质性质、反应机制和调控手段等方面。
学习方法
学习物理化学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善于运用数学 工具进行计算和分析,同时要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化学分析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误差的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数据处理方法
有效数字的修约、平均值的计算、标准偏差 和变异系数的计算等。
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减小测量误差、消除 干扰因素等。
06
电化学基础与应用
电化学基本概念与电池反应
电极电位与电池电动势
电极电位是电极与溶液界面上电荷分布的结果,而电池电动势是 电池反应的驱动力。
电池反应与热力学
电池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热力学可由吉布斯自由能变化来描述 。
电池分类
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类型,电池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干电池、铅 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设计与应用
原电池设计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的装置,其设计需要 考虑电极材料、电解质、 电流密度等因素。
南大物化PPT00章绪论-精选文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大大缩短了数据处理的时间,并可进行人工模拟
和自动记录,使许多以前只能 做定性研究的课题
现在可进行定量监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2/28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4) 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
化学学科与其他学 科以及化学内部更进一步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形成了许多极具生命力的交叉科学,如生物化 学、地球化学、天体化学、计算化学、金属有 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等。
(1)从宏观到微观
(2)从体相到表相
(3)从定性到定量
(4)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
(5)从研究平衡态到研究非平衡态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2/28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1) 从宏观到微观 单用宏观的研究方法是不够的, 只有深入到微观,研究分子、原子层次的运动规
律,才能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结构与物性的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2/28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十九世纪中叶形成:1887年俄国科学家W.Ostwald
(1853~1932)和荷兰科学家
J.H.van’t Hoff (1852~1911)
合办了第一本“物理化学杂志”
(德文)。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分别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即从众多实验事实
概括到一般, 再从一般推理到个别的思维过程。 (2)综合应用微观与宏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热力学方法、统计力学方法和量子力学方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每章典型例题讲解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例题1 1mol 理想气体于27℃ 、101325Pa 状态下受某恒定外压恒温压缩到平衡,再由该状态恒容升温到97 ℃ ,则压力升到1013.25kPa 。
求整个过程的W 、Q 、△U 及△H 。
已知该气体的C V ,m 恒定为20.92J ∙mol -1 ∙K -1。
解题思路:需先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有关状态: (T 1=27℃, p 1=101325Pa ,V 1)→(T 2=27℃, p 2=p 外=?,V 2=?)→(T 3=97℃, p 3=1013.25kPa ,V 3= V 2)例题2水在 -5℃ 的结冰过程为不可逆过程,计算时要利用0℃ 结冰的可逆相变过程,即H 2O (l ,1 mol ,-5℃ ,θp )(s ,1 mol ,-5℃,θp )↓△H 2 ↑△H 4H 2O (l ,1 mol , 0℃,θp ) O (s ,1 mol ,0℃,θp )∴ △H 1=△H 2+△H 3+△H 4例题3 在 298.15K 时,使 5.27 克的甲醇(摩尔质量为32克) 在弹式量热计中恒容燃烧,放出 119.50kJ 的热量。
忽略压力对焓的影响。
(1) 计算甲醇的标准燃烧焓 θm c H ∆。
(2) 已知298.15K 时 H 2O(l) 和CO 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285.83 kJ·mol -1、-393.51 kJ·mol -1,计算CH 3OH(l)的θm f H ∆。
(3) 如果甲醇的标准蒸发焓为 35.27kJ·mol -1,计算CH 3OH(g) 的θm f H ∆。
解:(1) 甲醇燃烧反应:CH 3OH(l) +23O 2(g) → CO 2(g) + 2H 2O(l) Q V =θm c U ∆=-119.50 kJ/(5.27/32)mol =-725.62 kJ·mol -1Q p =θm c H ∆=θm c U ∆+∑RT v)g (B= (-725.62-0.5×8.3145×298.15×10-3)kJ·.mol -1 =-726.86 kJ·mol-1(2) θm c H ∆=θm f H ∆(CO 2) + 2θm f H ∆(H 2O )-θm f H ∆ [CH 3OH(l)] θm f H ∆[CH 3OH (l)] =θm f H ∆ (CO 2) + 2θm f H ∆ (H 2O )-θm c H ∆= [-393.51+2×(-285.83)-(-726.86) ] kJ·mol -1=-238.31 kJ·mol -1(3) CH 3OH (l) →CH 3OH (g) ,θm vap ΔH= 35.27 kJ·.mol -1θm f H ∆[CH 3OH (g)] =θm f H ∆[CH 3OH (l)] +θmv ap H ∆= (-38.31+35.27)kJ·.mol-1=-203.04 kJ·mol -1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例1. 1mol 理想气体从300K ,100kPa 下等压加热到600K ,求此过程的Q 、W 、U 、H 、S 、G 。
物理化学第四版课件
物理化学第四版课件物理化学第四版课件:探索化学反应的深度与广度一、引言物理化学,作为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揭示化学反应的内在机制以及微观粒子的行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理化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显著的发展。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物理化学第四版课件,深入了解物理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
二、课件内容物理化学第四版课件涵盖了广泛的议题,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与胶体化学、量子力学以及光谱学等。
这些内容不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许多工业和生物医学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1、热力学:热力学研究的是系统能量的转化与传递,以及与之相关的系统和过程。
在第四版课件中,我们将学习到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熵等核心概念的新知识。
此外,还将探讨气体的性质、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等实际应用。
2、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反应机制。
在第四版课件中,我们将学习到如何利用速率方程、活化能等工具来描述和预测化学反应的速率。
此外,还将探讨催化、光化学和电化学反应的最新研究成果。
3、电化学:电化学研究的是在电场作用下的化学反应。
在第四版课件中,我们将学习到关于电池和电解槽的基本知识,以及电化学在能源转换和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4、表面与胶体化学:表面与胶体化学研究的是固体表面和液体中的胶体粒子的性质。
在第四版课件中,我们将学习到关于表面张力和界面现象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工业制造、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5、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研究的是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第四版课件中,我们将学习到关于量子化学和超快光谱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在材料科学、能源技术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6、光谱学:光谱学研究的是物质对光子的吸收和发射。
在第四版课件中,我们将学习到关于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化学分析、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三、总结物理化学第四版课件为我们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深度与广度,让我们更加了解微观世界中的奇妙现象。
理学南京大学物理化学PPT课件
2021/7/1
第22页/共205页
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 = Q + W
对微小变化: dU =Q +W
因为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数学上具有全微分性质,微小变化可用dU表 示;Q和W不是状态函数,微小变化用表示,以示区别。
也可用U = Q - W表示,两种表达式完全等效,只是W的取号不同。用该 式表示的W的取号为:环境对体系作功, W<0 ;体系对环境作功, W>0 。
2.等外压膨胀(pe保持不变)
We,2 pe (V2 V1)
体系所作的功如阴影面积所示。
pe 0
2021/7/1
第25页/共205页
功与过程
2021/7/1
第26页/共205页
功与过程
3.多次等外压膨胀
(1)克服外压为 ,体积从p '膨胀到 ; V1
V'
(2)克服外压为 ,体积从p "膨胀到 ; V '
2021/7/1
第6页/共205页
体系分类
根据体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把体系分为三类:
(1)敞开体系(open system) 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2021/7/1
第7页/共205页
体系分类
根据体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把体系分为三类:
(2)封闭体系(closed system) 体系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
第10页/共205页
体系的性质
用宏观可测性质来描述体系的热力学状态,故这些性质又称为热力学变 量。可分为两类:
广度性质(extensive properties) 又称为容量性质,它的数值与体系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如体积、质量、
物理 化学 第一章 课件
(3) 量的数值
特定单位表示的数值,量与单位的比值。{A}= A/[A]。在图、表中常用到。 如 T/K =300。图中横坐标表示为x/[x], 如 T/K; 纵坐标 y/[y], 如 p/kPa。
20
图1.1.2 300 K下N2, He, CH4的 pVm-p 等温线
21
0.2.2 对数中的物理量 lnA 或 logA
0 绪 论
0.1 课程简介
0.1.1 什么是物理化学
化学: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 (高分子化学)
物理化学是化学的理论基础,是用物理的原理和方法来 研究化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和理论,所研究的是普遍适用于各 个化学分支的理论问题——理论化学(化学中的哲学)。 研究化学变化中的普遍规律,不管是有机还是无机,化 学变化及相关的物理变化都是物理化学研究的对象。
作业/考题中若有 1 mol, 25℃,常数如π,e,二分之一等..., 约 定有效数字位数为无限多位。
24
第1章 气体的pVT关系
• 物质的聚集状态 气体、液体、固体。
宏观性质:p, V, T,ρ, U…
p, V, T 物理意义明确,易于测量
状态方程 联系 p, V, T 之间关系的方程。
液体和固体,其体积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很小,常 忽略不计;气体在改变压力和温度时,其体积会发生较 大变化,通常只讨论气体的状态方程。
物理化学
溶 液 化 学
9
0.1.3 本课程 物理化学B 的主要内容
绪论 气体的 pVT 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化学平衡 相平衡 电化学 界面现象 化学动力学
胶体化学
10
0.1.4 关于本课程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气体资料
压力p是大量分子集合所产生的总效应,是 统计平均的结果。
压力和温度的统计概念
aa', bb' 是两个半透膜 aa' 只允许A分子出入 bb' 只允许B分子出入
在中间交换能量,直至 双方分子的平均平动能相等
分子的平均平动能是温度的函数:12 mu2 f (T )
exp
mv2 2kT
v2
分子速率分布曲线与温度及分子质量的关系
f (v) /103
3
N2 (100 K)
2
N2 (300 K)
1
H2 (100 K)
H2 (300 K)
500 1000 1500
v /(m s1)
从图可知,温度低时分子速率分布较集 中,温度高时分子速率分布较宽
Maxwell 速率分布定律
设容器内有N个分子,速率在 v v dv
范围内的分子数为 d Nv
则 d Nv Ndv 或 d Nv Nf (v)dv f (v) 称为分子分布函数,
即速率在 v v 1 范围内的分子占总分子数
的分数
Maxwell证得
f (v)
4
m 2kT
1.5
若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则两种气体的平均平动 能也相同,所以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温度也具有统计平均的概念。
气体分子运动公式对几个经验定律的说明
(1)Boyle-Marriote定律
将(1.10)式写作: pV 1 mu2 N 2
2
3
定温下,有
pV C
这就是Boyle-Marriote定律。式中C为常数。 即:定温下,一定量的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每章典型例题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例题1 1mol 理想气体于27℃ 、101325Pa 状态下受某恒定外压恒温压缩到平衡,再由该状态恒容升温到97 ℃ ,则压力升到1013.25kPa 。
求整个过程的W 、Q 、△U 及△H 。
已知该气体的C V ,m 恒定为20.92J ∙mol -1 ∙K -1。
解题思路:需先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有关状态: (T 1=27℃, p 1=101325Pa ,V 1)→(T 2=27℃, p 2=p 外=?,V 2=?)→(T 3=97℃, p 3=1013.25kPa ,V 3= V 2)例题2水在 -5℃ 的结冰过程为不可逆过程,计算时要利用0℃ 结冰的可逆相变过程,即 H 2O (l ,1 mol ,-5℃ ,θp)(s ,1 mol ,-5℃,θp )↓△H 2 ↑△H 4H 2O (l ,1 mol , 0℃,θp ) O (s ,1 mol ,0℃,θp ) ∴ △H 1=△H 2+△H 3+△H 4例题3 在 298.15K 时,使 5.27 克的甲醇(摩尔质量为32克) 在弹式量热计中恒容燃烧,放出 119.50kJ 的热量。
忽略压力对焓的影响。
(1) 计算甲醇的标准燃烧焓 θm c H ∆。
(2) 已知298.15K 时 H 2O(l) 和CO 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285.83 kJ·mol -1、-393.51 kJ·mol -1,计算CH 3OH(l)的θm f H ∆。
(3) 如果甲醇的标准蒸发焓为 35.27kJ·mol -1,计算CH 3OH(g) 的θm f H ∆。
解:(1) 甲醇燃烧反应:CH 3OH(l) +23O 2(g) → CO 2(g) + 2H 2O(l) Q V =θm c U ∆=-119.50 kJ/(5.27/32)mol =-725.62 kJ·mol -1Q p =θm c H ∆=θm c U ∆+∑RT v)g (B= (-725.62-0.5×8.3145×298.15×10-3)kJ·.mol -1 =-726.86 kJ·mol-1(2) θm c H ∆=θm f H ∆(CO 2) + 2θm f H ∆(H 2O )-θm f H ∆ [CH 3OH(l)] θm f H ∆[CH 3OH (l)] =θm f H ∆ (CO 2) + 2θm f H ∆ (H 2O )-θm c H ∆= [-393.51+2×(-285.83)-(-726.86) ] kJ·mol -1=-238.31 kJ·mol -1(3) CH 3OH (l) →CH 3OH (g) ,θm vap ΔH= 35.27 kJ·.mol -1θm f H ∆[CH 3OH (g)] =θm f H ∆[CH 3OH (l)] +θm vap H ∆= (-38.31+35.27)kJ·.mol-1=-203.04 kJ·mol -1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例1. 1mol 理想气体从300K ,100kPa 下等压加热到600K ,求此过程的Q 、W 、U 、H 、S 、G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件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3-9
体系分类
根据体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把体系分为三类: (3)孤立体系(isolated system) 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故 又称为隔离体系。有时把封闭体系和体系影响所及的环 境一起作为孤立体系来考虑。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环境对体系作功,W>0; 体系对环境作功,W<0 。
Q和W都不是状态函数,其数值与变化途径有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3-9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功当量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能
•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述 •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3-9
返回
2013-3-9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9 赫斯定律
1.10 几种热效应 1.11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1.12 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 *1.1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说明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3-9
1.1 热力学概论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热力学的方法和局限性 几个基本概念: •体系与环境 •体系的分类 •体系的性质 •热力学平衡态 •状态函数 •状态方程 •热和功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3-9
体系分类
根据体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把体系分为三类:
(1)敞开体系(open system) 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1.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在如下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之后,其它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 )(A) p (B) V (C) T,U (D) T, p2. 下述说法哪一个正确? ( )(A) 热是体系中微观粒子平均平动能的量度(B) 温度是体系所储存热量的量度(C) 温度是体系中微观粒子平均能量的量度(D) 温度是体系中微观粒子平均平动能的量度3. 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无法判定4. 1 mol 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变成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气, (1) 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 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 ( )(A) |W1|> |W2| Q1> Q2 (B)|W1|< |W2| Q1< Q2(C) |W1|= |W2| Q1= Q2 (D)|W1|> |W2| Q1< Q25.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热力学能将:( )(A)降低 (B)增加 (C)不变 (D)增加、减少不能确定6.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7. 一可逆热机与另一不可逆热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燃烧等量的燃料,则可逆热机拖动的列车运行的速度:( )(A) 较快 (B) 较慢 (C) 一样 (D) 不一定8. 始态完全相同(p1,V1,T1)的一个理想气体体系,和另一个范德华气体体系,分别进行绝热恒外压(p0)膨胀。
当膨胀相同体积之后,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 )(A) 范德华气体的热力学能减少量比理想气体多(B) 范德华气体的终态温度比理想气体低(C) 范德华气体所做的功比理想气体少(D) 范德华气体的焓变与理想气体的焓变相等9.ΔH =Q p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A) 理想气体从106 Pa反抗恒外压105 Pa膨胀到105 Pa(B) 0℃ , 105 Pa 下冰融化成水(C) 电解 CuSO4水溶液(D) 气体从(298 K, 105 Pa)可逆变化到(373 K, 104 Pa) 10.在100℃和25℃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 ( ) (A) 100 % (B) 75 % (C) 25 % (D) 20 % 11.对于封闭体系,在指定始终态间的绝热可逆途径可以有:( )(A) 一条 (B) 二条 (C) 三条 (D) 三条以上12.某理想气体的γ =C p/C v=1.40,则该气体为几原子分子气体? ( ) (A) 单原子分子气体 (B) 双原子分子气体(C) 三原子分子气体 (D) 四原子分子气体13.实际气体绝热恒外压膨胀时,其温度将: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14.当以5 mol H2气与4 mol Cl2气混合,最后生成2 mol HCl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2011-10-1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0-10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1) 从宏观到微观 单用宏观的研究方法是不够的,只 有深入到微观,研究分子、原子层次的运动规律,才 能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结构与物性的关系。 介观 微观 宏观 (看得见的物体) (纳米材料) (原子、分子) 粒子 膜 丝 管
返回
2011-10-1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0-10
0.5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1)注意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反复体会感性认识 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 (2)抓住重点,自己动手推导公式。 (3)多做习题,学会解题方法。很多东西只有通 过解题才能学到,不会解题,就不可能掌握物理 化学。 (4)课前自学,课后复习,勤于思考,培养自学和 独立工作的能力。
返回
2011-10-10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力学方法: 用概率规律计算出体系内部大量质点微观运动的 平均结果,从而解释宏观现象并能计算一些热力学的 宏观性质。 •量子力学方法: 用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E Schrödinger方程)求 解组成体系的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从 而指示物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绪论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0-10
绪论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0.4 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0.5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0-10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物理化学
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
的相互联系入手,从而探求化学变化中具有普 遍性的基本规律。在实验方法上主要采用物理 学中的方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0-10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
物理化学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实际
和科学实验中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揭示 化学变化的本质,更好地驾驭化学,使之为 生产实际服务。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0-10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热力学方法: 以众多质点组成的宏观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以两 个经典热力学定律为基础,用一系列热力学函数及其 变量,描述体系从始态到终态的宏观变化,而不涉及 变化的细节。经典热力学方法只适用于平衡体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0-10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研究内容: (1) 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 (3) 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0-10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1)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 程,分别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即从众多实验 事实概括到一般, 再从一般推理到个别的思维 过程。 (2)综合应用微观与宏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热力学方法、统计力学方法和量子力学方法。
返回
2011-10-10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20世纪迅速发展: 体 化 学 胶
理 的 : 学
物理化学 溶 液 化 学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返回
2011-10-10
0.4 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从宏观到微观 (2)从体相到表相 (3)从定性到定量 (4)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 (5)从研究平衡态到研究非平衡态
大大缩短了数据处理的时课题 现在可进行定量监测。 做原位反应,如:
IR, FT-IR
ESCA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ESR
NMR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0-10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4) 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 化学学科 与其他学科以 及化学内部更 进一步相互渗 药学 透、相互结合, 形成了许多极 具生命力的交 叉科学。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0-10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十八世纪开始萌芽: 从燃素说到能量守 恒与转化定律。 俄国科学家罗蒙诺 索夫(1711-1765)最早 使用“物理化学”这 一术语。 М В Ломоносов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0-10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纳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2) 从体相到表相 在多相体系中,化学反应总是在 表相上进行,随着测试手段的进步,了解 表相反应 的实际过程,推动表面化学和多相催化的发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0-10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3) 从定性到定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计算
计算 化学 药物 化学 天体 化学 材料 化学
材料
化学
生物 化学 医用 化学
生物
天文
回主目录
医学
返回
2011-10-10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5)从研究平衡态到研究非平衡态 经典热力 学只研究平衡态和封闭体系或孤立体系,然 而对处于非平衡态的开放体系的研究更具有 实际意义,自1960年以来,逐渐形成了非平 衡态热力学这个学科分支。
十九世纪中叶形成: 1887年俄国科学家W Ostwald(1853~1932,后加 入德国籍)和荷兰科学家J H van’t Hoff (1852~1911) 合办了第一本“物理化学杂志” (德文)。
W Ostwald (1853~193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J H van’t Hoff (1852~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