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和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认识三角形
1.1认识三角形
➢ 学习目标
1. 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并能用符号正确表示三角形。
2. 能够正确地按角将三角形进行分类。
3. 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利用其进行计算。
4. 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概念,会用量角器、三角尺等工具画三角形。
➢ 知识点
1. 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角形” 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 的三角形记做“△ABC ”读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基本元素(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2. 性质: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有把最长的一条线段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作比较。
3. 按角进行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小于90°);
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记作Rt △ABC )
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
A
B C A B C
4.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
角平分线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定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就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中线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高线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定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重要性质: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2中线平分与它相交的边。
3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并且都在三角形内
部,交于一点。
4三种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且其所在直线都交于一点。高线是
顶点到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所以垂足有可能在边的延长线
上。
5.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于高除以2。
★同高等底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1.3 证明
➢学习目标
1.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
2.知道证明的过程及书写格式
3.会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4.知道三角形的外角及外角的性质
➢知识点
1.证明
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往往需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
定义、基本事实、定理(包括推论),一步步推得结论成立,这样的推
理过程叫做证明。
2.三角形的外角及外角的性质
外角:由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延长线和另一条相邻的边组成的角叫该三
角形的外角。
3. 重要结论:
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D.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4. 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格式
(1)按题意画出图形。
(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注意:1.有些题目已经画好图形,写好已知和求证,这是只要写出“证明”一步即可。
2.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添加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
证明中,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1.4全等三角形+1.5三角形全等的判断
1. 全等三角形
定义:1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做“全等于“
2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3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能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
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
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边边”或“SSS”);
2 有一个角和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
3 有两个角和这个两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边角”或“ASA”);
4 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角边”或“AAS”);
5 HL(Rt△);(两Rt△三角形一条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则两三
角形全等)
定义:垂直于平分线: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1.6尺规作图作法:
例题1下面三种说法:①两个能够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②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相同;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3个 B、2个 C、1个 D、0个
例题2 如图,AD⊥BC,∠1=∠2 ,∠C=65°,求∠BAC的度数。
例题3如图,已知:△ABC中,BD、CE分别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
(1)当∠ABC=60°,∠ACB=80°时,求∠BOC的度数;
(2)当∠A=40°时,求∠BOC的度数;
(3)当∠A=x时,求∠BOC的度数(用含x代数式表示)。
例题4 已知△ABC 中,AC=5cm 。中线AD 把△ABC 分成两个小三角形,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周长的差是2cm 。你能求出AB 的长吗?
例题5 如图,把两根钢条AA ˊ,BB ˊ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卡钳。只要测量出A ˊB ˊ的长就知道内槽AB 的宽。请说明理由。
例题6 一块三角形玻璃不小心摔成如图三片。只需带上其中的一片,玻璃店的师傅就能重新配一块与原来相同的三角形玻璃。你知道应带哪一片碎玻璃吗?请说明理由。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