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基本情况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耒阳市基本情况

耒阳市概况

耒阳市水利局

(2011年7月11日)

一、地理位置

耒水之滨,向阳之城,故称耒阳,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发明者蔡伦的故乡,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山川秀丽,物产丰富,素有江南明珠之美称。

耒阳早在秦朝置县,取名耒县,因耒水而命名,隶属长沙郡。西汉高祖时,以其治位耒水之阳,更名耒阳县,隶属桂阳郡。隋朝改耒阳县属衡山郡。唐朝复改耒阳县属衡州。元朝升为州,直隶湖广行省湖南道宣慰司。明朝复降为县,属衡州府。之后,一直为县制,属衡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为县制。先属衡阳专署,后属湘南行署。1954年隶属郴县专区。1983年7月1日由郴州地区划归衡阳市管辖,1986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县级市。1987年2月25日正式成立耒阳市。历代沿革至今,耒阳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一个古老的县(市)。

耒阳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江的中上游,地处东经112°38’至113°13’,北纬26°08’至26°43’之间,北距衡阳50公里;南临广东,是湖南省“五区一廊”的南大门;东北邻安仁县;东南接永兴县;西南与桂阳县相交;西隔舂陵水与常

宁市相望;北邻衡南县。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58公里,成不规则菱形,土地总面积26.561万公顷

二、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耒阳南临广东,北接衡阳,西达桂林,东上井冈。地处衡阳盆地南缘向五岭山脉地过渡地段。从东向西,由海拔478.5米(枫泉乡上坳上)递降到70米(集贤乡瓦泥矿);自南向北,由海拔301米(公平圩镇马石岭)递降到70米(新市镇水西村);由西南向西北,从海拔623米(长坪乡破塘村)递降到66米(雅江乡联盟村南门塘),形成东、南、西南高,中、西北部低,自东南向西北形成一个波浪式的倾斜面,恰似一个朝西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较为复杂,山、丘、岗、平地俱全,但岗地、丘陵地貌为主。山地最高点坪田乡元明坳(海拔845米),地势比降19‰东、南、西南由元明坳、五峰仙、侯憩仙、鼎丰坳、神岭、马仔山等45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和165座海拔300~500米的山峰,构成天然屏障,山体连绵,呈弧形展布,山热陡峭,是耒阳市的竹木产地;山地前沿丘陵起伏,海拔200~300米,为市境地的油基地;中部和西北部地势低平,起伏和缓,岗地、平原相间,海拔65~130米左右,是市境鱼米之乡。市内较大的垌田主要有遥田垌、仁义十里垌、夏塘垌、马水垌、三都垌、高炉垌等15个。全市陆地与水面之比是9.5:0.5

2.气候条件。耒阳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市具有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严寒期短,酷热期长,干湿季节明显等地带性气候的基本特点。

受自然地理、水文气象的影响,耒阳常年4月以后,南来北入的暖冷气流交锋停滞在南岭一带,造成持续阴雨,降雨急剧,4—6月为降雨日数较多的月份,故称之为“梅雨季节”,常有暴雨或大暴雨,极易造成山洪暴发,洪水成灾。6月以后,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的增强,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常处于江淮流域,雨带随之北移,耒阳雨季结束。在稳定而持久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晴热雨少,蒸发强烈,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夏旱、秋旱或夏秋连旱。特别是耒阳地处衡阳盆地南端,南岭山脉北则,受地形和副热带高压脊下的下旋气流的影响,干旱较为严重。

耒阳市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51小时。常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08.1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压在1004.2至1006.5百帕之间,多年平均值为1005.4百帕。常年平均气温为18.1℃,极端最高温度41.1℃,极端最低气温-9.5℃。历年平均无霜期290天。多年年均降水量1382.6mm,但分布不匀,4~6月为雨季,年平均为543.0mm,占全年总量的40%。地温是夏季高、冬季低,常年地面温度为18.7℃至21.6℃,历年平均为19.9℃。常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常年蒸发量为1178至2011mm,平均为1418mm。

3.水文。降水总的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西南、东南、东北角的山地丘陵多于北部、西北部的低岗盆地;迎风面多于背风面。年降水量从1500毫米递减至1285毫米。径流与降水息息相关,多年平均径流深865.2毫米,西南部山丘区,年径流深800至900毫米为最高;东、东北部山丘区,年径流深为860至890毫米之间次之;而北、西北部低岗盆地,年径流深800毫米左右为最低。

耒阳范围内的水流均属湘江水系,境内水系较发达,溪河纵横、网络四方。大小河流共79条(含耒水、舂陵水),河长均超过5公里,包括属洣水的三、四级支流2条,总长1203.94公里。其中一级支流2条(耒水、舂陵水),二级支流24条,三级支流39条,四级支流13条,五级支流1条。河川径流主要由雨水补给,丰枯流量悬殊,年水位变幅较大。

耒阳水资源丰富,以地表水为主,但时空分布不均,且客水比重大,遇大旱年缺水比较严重,而丰水期又有大量余水付之东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开发利用价值有限。

4.土地利用现状和森林资源现状。全市土地结构大体是:“六山半水三分田,半分道路和庭园”,农业耕地88800公顷,年均粮食产量50.71万吨,林业用地145730.5公顷,其中有林地42060.4公顷,疏林地72

5.5 公顷,灌木林地86755.1公顷(其中荒芜油茶3736

6.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

4296.5公顷,苗圃地14.9公顷,宜林荒山荒地7571.1公顷,各林种资源结构为:用材林27086.6公顷,占20.9%;防护林37568.2公顷,占29%;薪炭林10005.5公顷,占7.7%;特种用途林34.3公顷,占0.1%;经济林54846.4公顷,占42.3%。

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1441191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1352382立方米,占活立木蓄积的93.8%;疏林蓄积16700立方米,占活立木蓄积的1.2%;散生木蓄积33688立方米,占活立木蓄积的2.3%;四旁树38421立方米,占活立木蓄积的2.7%。

三、社会经济情况

1.行政区划及人口。耒阳市辖5个街道、13个镇、18个乡。耒阳市总人口127.47万人,城镇人口5

2.93万人,农村人口74.54万人。

2.经济发展状况。2010年,耒阳市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240.0820亿元,增长16.5%;第一产业增加值42.1383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67184亿元,同比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91.2253亿元,同比增长14.7%。

完成财政收入17.13亿元,增长23.9%,税收收入为13.74亿元,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0.22%。财政总支出27.66亿元,增长26.86%。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92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