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冲突-教师职业倦怠一个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色冲突: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不同的角色会对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导致教师角色冲突的产生。
教师的角色冲突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在深入探讨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归纳并明晰了教师角色冲突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缘关系,进而从如何降低教师角色冲突的角度探寻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
关键词:教师;角色冲突;职业倦怠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角色冲突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作为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
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出现一种消极的职业心理状态,即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有三个基本维度: 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低个人成就感[1]。
目前,教师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教师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其存在不仅给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带来疾患,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国内外的学者纷纷对此进行探讨,特别是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表现、根源及缓解对策等方面的问题作了深入研究。
其中,在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分析中,许多学者一致认为教师的角色冲突是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普莱科和科佩曼研究指出:角色冲突对生活满意度有消极影响[2]。
角色扮演者会产生紧张情绪,过度的角色冲突是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和教育对象的身
心健康发展;也影响到教师的职业稳定,造成教师职业的显性或隐性流失。
斯可瓦布(schwab 1982)认为,在组织方面,显著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是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
当个体面对两种冲突情境而又被期望做出角色行为时,角色冲突就会出现。
这时,如果个体不能妥善调和这种不和谐,则倦怠就会随之产生。
特别是在今天,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变化的时期,新的教育政策、教育观念、管理体制、课程与教学模式还未完全建立与完善,传统教育的观念与模式仍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影响作用,而社会、学校、家庭与学生等各方面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又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与期望,在此情况下,教师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新的挑战,其身份认同和角色适应是其职业转型的关键因素。
如果不能够认识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帮助教师顺利转型,就可能造成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倦怠,并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学生的发展、改革的进行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教师的角色冲突,并以之作为一个突破口来探寻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当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二、教师角色冲突的涵义及表现
一直以来,教师执行教学任务,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力,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力,教师考虑的是怎样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教给学生,承担的是”传声筒式”的角色。
然而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师被赋予新的角色,新的课程观认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该扮演课程开发与建构者的角色,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
这些多元化的角色呈现出复杂、混乱的特点,使得教师面
对众多角色时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教师时常扮演性质相互冲突的角色[3]。
1、角色冲突的涵义
所谓角色冲突是社会心理学角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由于个人在社会的不同群体中所处地位不同,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个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
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英国学者威尔逊发表了《教师的角色:一种社会学分析》一文,自此,教师的角色冲突便逐渐成为教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一般来讲,我国研究者普遍认为角色冲突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
(1)角色间冲突,是指一个人所担任的不同角色之间发生的冲突。
主要表现为两个情形:一是空间时间上的冲突。
一个学生,他肩负着学习的任务;作为父母的儿子,他承担着孝敬长辈的义务。
这样不可避免的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矛盾。
二是行为模式内容上的冲突。
比如,一个人改变了旧角色,担任了新角色,并且,新的角色与旧角色有性质区别时,也会产生新旧角色的冲突。
例如,一些新生对于升入高一级学府,面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就是一个例证。
(2)角色内冲突,是指同一个角色,由于社会上人们对于他的期望与要求的不一致,或者角色承担者对这个角色的理解的不一致,而在角色承担者内心产生的一种矛盾与冲突。
角色内冲突往往是由角色自身所包含的矛盾造成的。
它的突出表现是,当一个人处在犯罪的边缘,思想上的激烈斗争,这时,两种对立性质的规范、
要求要通过行为者内心的冲突较量,作出从哪一种行为模式,扮演哪一种角色来决定。
此外,角色间冲突也往往转化为角色内冲突,通过内冲突的形式表现和完成。
2、角色冲突的表现
(1)不同角色期待引发的角色冲突
教师在工作中,常常遇到两个或多个角色同时对他提出相反的角色期待。
社会、家长、学生和一些教育管理工作者对教师应做什么和怎样做都各持己见,难以统一,这些不同的角色期待时常发生矛盾,引发角色冲突。
当今,社会呼吁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批判脱离了创新、创造的单纯传递观,即传统的应试教育,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转变,努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一种正确思维模式,学会学习。
然而,与此同时,部分家长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仍旧唯成绩及升学率马首是瞻,强调教师传承”教书匠”的角色。
这种冲突往往把教师置于一个两难而被动的处境。
(2)角色转变引发的角色冲突
如今,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提出了对受教育者的培养应体现时代要求,努力发展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顺应科技、文化和教育全面创新的时代潮流。
这些都必然引发教师角色的历史性转换,主要表现为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教育参与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由单一型教师变为综合型教师;由传统教学方式变为现代教学方
式;由面向全体学生变为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等。
自然,这些角色的转换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历一个较长而困难的过渡阶段,许多教师处于这种新旧角色交替的尴尬状态之中,不能及时改变自己的角色观念并调整角色行为,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冲突。
(3)心理障碍造成的冲突
实施新的课程计划,意味着课程实践要发生一系列变化,变化可能导致教师情绪反应,引起教师的心理障碍,造成冲突。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课程、教材制度,没有充分地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也很少有这样的参与意识,因而课程意识非常淡薄。
这种历史上的课程政策导致了教师的心理惰性。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这种新的主体或主角身份与传统的课程观念之间发生了冲突,这往往是教师出现角色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4)教师角色扮演能力的不足引起的冲突
新课程对教师的角色要求很高, 不仅要求必须有专业学科知识
和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技能, 还要求教师是教学研究者和课程开发者, 而大多数教师往往缺少研究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教师角色扮演能力不足主要是指教师的认识水平、能力水平与角色需求间存在着差距。
首先, 表现为教师主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行为落差和必须履行角色义务引起的角色冲突。
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拓展。
教师已不再成为学生知识的最重要来源, 教师在很多时候、很多领域甚至要求教于学生, 追求真正的”教学相
长”。
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自身不同意识之间的冲突。
其次, 表现为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念与角色职责要求不符引起的冲突。
教师在面对不同价值观念或对新旧价值观念引起的冲突而进行调
适时, 必然会出现心理冲突而导致自身压抑和痛苦。
三、从教师角色冲突的角度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角色冲突给角色扮演者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力不从心,左右为难。
虽然适度的冲突有助于教师适应角色的要求,冲突的解决使教师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但是总的来说,角色冲突有害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学工作的效率。
要解决教师的角色冲突问题,仅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教师角色冲突的解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1、社会应为教师创造宽松的环境
目前教师角色冲突的加剧,与社会大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首先要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教师观,通过相应的社会改革为教师角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和创造良好的外部大环境;充分理解、合理评价、切实尊重教师的角色活动,增加教师角色行为的光荣感。
提供社会支持,为减缓教师角色冲突提供良好环境。
应合理制定工作量,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关心和尊重教师,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改善粉尘多、班级规模大等工作的物理环境;进行团队建设和校园组织文化建设,建立起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实行教师民主参与管理,保证教师在工作时相互交流和沟
通,改善工作的心理环境[4]。
建立合理的社会期待,形成良好的
公共信任氛围。
这是减少教师角色冲突的重要方面。
2. 教师方面
(1)教师要提高角色认知水平
缓解教师的角色冲突,教师首先必须摆正姿态,加强角色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角色认知水平。
教师对角色的认知水平, 直接影响着对教师角色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
因此, 教师要注重角色学习, 弄清角色期望的正确涵义, 掌握角色行为的规范要求[5]。
也就是
要对人类发展的趋势、国家的前途与社会整体利益有正确的认识;对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有明确了解, 注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重视相关知识的积累与角色能力的培养,从而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各阶层对教师的不同期待。
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角色行为, 缩小角色差距。
(2)教师要对角色冲突保持相当的适应性
所有的社会角色,都是由特定的时代和具体的生活方式赋予的,这意味着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社会中的各种角色也必须随之发展变化,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动的社会,这就是角色适应。
教师角色适应,是他们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前提。
因此,教师要依据社会的期望与职业活动的要求以及特定的教育情境,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以适应教师这个角色。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心理学方面的防御机制来缓解冲突的强度,注意提高角色扮演的技巧,在冲突中游刃有余,积极地解决某些角色冲突。
总之,缓解角色冲突的关键在于主观努力,在社会营造良好的大环境的基础上,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角色适应能力;重视角色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角色认知水平,要重视自身的心理调适。
人为地缩小教师角色差距,协调教师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这是对教师的一种内在要求,也是教师对角色的一种真正适应。
积极的角色自我调适,能从根本上缓解角色心理冲突,进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林美玲.教育改革、教师倦怠与报酬[m].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8:125-140.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为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j].
上海出版社.2006:214.
[3][美]格雷斯.教师和角色冲突[m].教育学文集(第1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2.
[4]陈振中.符号与互动.教学与课堂生活的社会学[m].北京:学
苑出版社.2008:19.
[5]吴志晓.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中角色冲突产生的
原因分析[j]. 教育教学研究 2009,(8):5.
作者简介:蒲彩云(1987.7.25-),女陕西省安康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