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教学
摘要:预习课文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今后更应注重对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研究,建立个人档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反思性学习。
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预习各种体裁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在预习中培养自学能力,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有效预习;指导方法;评价
在《小学语文(新人教版)》教学中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
到了高年级,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预习流于形式,只是为了迫不得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
就拿我们班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语文预习还只是停留在抄好生字词,阅读一遍书而已,而对于对课文的整体及细节的把握往往是不动脑子地做,有的乱做、写得越少越好或文章摘抄几句而已,有的去抄有关参考资料,所写的答案比老师还概括、精准。
一、学会预习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预习是为了学习新知识而做的准备。
如果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能自学新课的内容,就会对教师要讲的课有了初步的了解,就会提高听课的质量。
我们知道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得反复备课、朗读课文、钻研教材等等,即使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师也是如此。
更何况是一个学生,要学好语文这门学科,课前预习很重要。
然而很多学生忽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生动感人,他们在台下却不知所云。
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掌握正确预习的方法,所以我们教师有必要就如何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在方法上加以指导。
必须将其落实到实处,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教师如果预习抓得好,学生就学得主动,课堂效率就高;反之,如果预习抓得不好,就会学得被动,课堂的效率就低。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但是,预习到哪个度?哪样才有效?是我们要思考的。
下面我结合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的方法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4、细读课文,学会质疑问难。
二、培养了阅读书籍兴趣,课外知识丰富
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
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三、预习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全程性
预习对于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还可以使他们主动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要“切实预习”,就是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扫除基本的阅读障碍,能提出自己的探究,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我所带的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具备了预习自学的基础。
可是随着文本内容的加深,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语句难理解,主题难把握等,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单凭课堂时间的渗透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通过预习作业做到“切实预习”,就需要根据学情、课本预设一定的问题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进入文本,与文本、作者对话。
四、检查评价,提高学生预习效果
有的老师今天布置了预习的家庭作业,第二天老师就不闻不问,既不检查也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价,就容易使学生认为老师也不重视预习的作业,自己会松懈,久而久之便不做了。
如果没有检查评价,预习也就是走走形式罢了。
所以,对于预习,教师一旦布置下
去,便应该及时了解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将预习的内容,或检查批阅或测验或通过上课时的提问,通过各种渠道的检查,使学生真正做到会预习。
检查预习情况后,对预习细致到位的学生应大力表扬,要呼吁有大家向她们学习,伴有一定的激励制度。
对没预习或马虎的孩子要找谈话,询问原因,并进行适当的教育,方能起到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角。
通过有效地课前预习,使我们的课堂变得快乐、轻松。
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
但是,如何让学生爱上预习、学会预习、有效预习,从而让学生重视预习,有效预习,让预习为课堂服务,还是一个值得所有语文老师研究的课题。
五、小学语文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提前布置了预习的任务,但实际上,预习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语文预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现象:1.学生独立性和主动性差。
一些学生从不重视预习,只是为了应付和敷衍老师的检查,划划段落,把重点字圈出来,生疏的汉字标注一下拼音就结束预习,不去发现问题,动脑思考问题,按着资料书上的重难点在课本上简单标注就完事。
2.预习任务不清晰。
老师只是要求学生预习将要学习的课文,但没要求学生预习什么,怎样去预习,通过预习能理解一些什么样的知识点,学生更不明白预习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也只能按着自己的意愿去预习,这样的预习效果可想而知。
3.对于预习这样的课外作业,老师检查的几率很小,造成了学生预习敷衍了事。
老师不检查预习效果,当然也就不知道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还是得不到解决,就大大降低了预习的兴趣。
总之,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你们终身受益。
因此,小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是非常必要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参考文献:
[1] 廖哲勋.小学语文预习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课堂教学研究.2013(01).
[2] 刘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课前预习·展示交流·当堂训练”模式[J].教学教法.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