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特色小镇申报审批标准深度解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特色小镇申报审批标准深度解读

如何才能入选国家特色小镇? 申报的宏观思路中要注意什么?特色小镇的评选标准是什么?哪些是申报要点指标?有何发展雷区?《国家特色小镇申报审批标准解读》这一板块,将以国家特色小镇申报审批打分表为依据进行详细解读。特色小镇认定标准2大特点1、以评“特色”为主,评“优秀”为辅以往的小城镇系列评选以“评优秀”为主,例如全国重点镇,标准制定的基本思路是依据其优秀水平设定不同的评分等级。而特色本身是一个多样化的名词,不同的镇有自身不同的特色,如何用一个标准体系评判不同镇的不同特色是本次标准制定的难点。本次标准制定,是在“优秀”的基础之上,挖掘其“特色”因素。因此,本次标准制定将评价指标分为“特色性指标”和“一般性指标”。指标反映小城镇的特色,给予较高的权重;一般性指标反映小城镇基本水平,给予较低的权重。做到以评“特色”为主,评“优秀”为辅。2、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小城镇的特色可简单概括为产业特色、风貌特色、文化特色、体制活力等,这些特色选项的呈现以定性描述居多。但是,完全的定性描述会导致标准评判的弹性过大,降低标准的科学与严谨性。因而,本次标准的制定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5大核心指标要点解读1、产业发展(25分)——产业:特色发展源动力1大雷

区:避免概念盲目叠加,定位不清,做浮做杂。存在问题:许多小镇在选择发展特色的道路上摇摆不定或以多为优,缺乏对产业的做深做精的聚焦意识,把“互联网电商”、“文化旅游”、“科普教育”等概念盲目拼凑叠加。政策导向:2017年8月份住建部公布了认定后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公布信息,同时新增《专家组对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评审意见》这项重要内容。其中“聚焦特色产业--产业链延伸”这组词共计提及120次,提及次数位列第二,较为典型的评语包括“聚焦特色产业门类,避免过大过全”等。2017年12月,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也称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规避建议:产业作为特色小镇开发的核心,应注意特色产业的选择、导入与培育,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业态,在聚集特色产业的前提下,再进行在产业链上延伸,从而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作用。5大发展建议(对应考量指标的针对性建议)产业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发展建议:主导产业定位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有独特性,有发展特色,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注重产镇容和,避免跟风,避免模式化:为了避免特色小镇统一模式化,在第二次特色小镇评选中专家评审意见共计54次提及“产镇融合”概念,明

确指出“落实‘产镇融合’的发展策略,培育专业的小城镇运营主体”的评审意见,为突出地方特色及小镇多元化提出了先决条件。现有产业是否是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新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建议:产业发展应注重采用新技术手段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及有选择性、有结合性地进行新兴产业战略培育。产业是否有较强的知名度影响力及是否有规模优势(定量指标)发展建议:应注重培育产业优势,拓宽产品通路,打造特色品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提高资产利润率,提高装备水平有优势,注重研发投入。特色产业是否具有产业带动作用;发展建议:产业带动作用分农村劳动力带动、农业带动、农民收入带动等三个方面,分别用农村就业人口占本镇就业总人口比例、城乡居民收入比等定量数据表征。因而,要注重对以产扶农,以产支农,创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产业增长势头带动传统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创新环境;发展建议:产业发展创新环境采用产业投资环境与产业吸引高端人才

能力两个指标表示,具体指标分别用产业投资额增速和龙头企业大专以上学历就业人数增速两个定量指标来表征。因而,发展优良的产业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层面,有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吸引资本,吸引人才,更需要市场层面,企业注重有序投资,保障投资规模,质量,人才引进。

2、美丽宜居(25分)——环境:可持续发展载体2大雷区:

工业化污染,挖山填湖存在问题:小镇地处市郊或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在我国农村环境存在普遍“脏乱差”的大背景下,此外,一方面,部分小镇因居民建筑、工业、小镇开发等原因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散落与污染等使得环境问题雪上

加霜,另一方面,为了盲目发展旅游、地产及其他相关产业,大拆大建,挖山填湖等盲目开发问题依然存在。这两类只注经济效益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了部分小镇的通病。其中以部分内蒙,辽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以及华南地区最为明显。其主要原因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相对落后,重工业产业集群较为集中,因此环境、生态问题较为严峻。而华南部分地区过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其特色小镇环境治理的问题尤为严重。政策导向:2017年8月份住建部新增《专家组对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评审意见》中“整治环境--生态保护”这组词在总计906个评审意见标签中共被提及146次,提及次数位列第一。整治环境建议由于较为典型评语有“整治镇区、村庄环境,提升整体风貌”、“加强镇域村庄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对可能牺牲环境而谋取经济效益的行为专家组均亮起了红灯,较为典型的案例有“审慎引入工业项目”,“严禁挖山填湖、破坏水系”等。此外,“延续当地特色风貌,保持和彰显小镇特色”被反复提及。以北京市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的怀柔区雁栖镇、大兴区魏善庄镇、顺义区龙湾屯镇、延庆区康庄镇为例,

针对这4个特色小镇今后的发展,在“专家组对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评审意见”中,均强调“要加强镇区的特色风貌塑造;要提升规划编制质量”。在对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的评审意见中指出:要“发挥小镇已有的名人效应,拓展文旅产业资源和产品,营造留得住人的旅游氛围”。但同时,对于“规划建设的希腊风情酒店与当地传统风貌差异大,应及时做出调整,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规避要求: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是对小城镇风貌与建设特色的基本要求,生态保护和风貌延续的目光应更为长远,开发小镇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做好生态平衡,在规划、建造、改造时更要注意区域独有特色风貌的维持与修复,避免盲目跟风。6大发展建议(对应考量指标的针对性建议)城镇风貌和谐统一,能有效彰显小镇特色文化内涵,要突出地域、民族、时代的特征,注重地域材质、符号的应用。镇区新建建筑体量适宜,形式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能较好的表现本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镇区沿街建筑修建或改造时,要注重其体量、色彩、材质、符号、细部协调统一。特色小镇周边美丽乡村建设要保留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注重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景观多用自然,不要套用城市。风格要符合区域特色,避免欧式,尊重地域文化,找到文化自信。3、文化传承(10分)——文化:软性发展聚合力3大重视方向:文化认同、产业积淀、文旅IP重视提升文化认同:特色的传统文化关乎小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