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礼仪故事
篇一:礼仪的故事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
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
曾经有一次,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在吃鱼圆时,客人均
说新鲜可口。唯海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的说的话啊!”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怜悯,他塞给拿人一元钱,不一会,他返回来,从卖笔那儿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末了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几个月后,再次相遇,那卖笔人已成为推销商,并感谢纽约商,”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诉了我,我是个商人。”
尊重的魅力
有个业务员曾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他的工作是为强生公司拉主顾 , 主顾中有一家是药品杂货店。每次他到这家店里去的时候,总要先跟柜台的营业员寒暄几句,然后才去见店主。有一天 , 他到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诉他今后不用再来了 , 他不想再买强生公司的产品,因为强生公司的许多活动都是针对食品市场和廉价商店而设计的,对小药品杂货店没有好处。这个业务员只好离开商店。他开着车子在镇上转了很久 , 最后决定再回到店里,把情况说清楚。走进店里的时候,他照常和柜台上的营业员打过招呼,然后到里面去见店
主。店主见到他很高兴,笑着欢迎他回来,并且比平常
多订了一倍的货。这个业务员对此十分惊讶,不明白自己离开店后发生了什么事。店主指着柜台上一个卖饮料的男孩说:“在你离开店铺以后,卖饮料的男孩走过来告诉我,你是到店里来的推销员惟一会同他打招呼的人。他告诉我,如果有什么人值得同其做生意的话,就应该是你。”从此店主成了这个推销员最好的主顾。这个推销员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关心、尊重每一个人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特质。”
尊重是金钱买不到的
有位富翁十分有钱,但却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为此苦恼不已,每日寻思如何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时,他看到街边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心想机会来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丢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币。
谁知乞丐头也不抬地仍是忙着捉虱子,富翁不由生气:“你眼睛瞎了 ? 没看到我给你的是金币吗 ? ”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给不给是你的事,不高兴可以要回去。”富翁大怒,意气用事起来,又丢了十个金币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这次一定会趴着向自己道谢。却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富翁几乎要跳了起来:“我给你十个金币,你看清楚,我是有钱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个谢你都不会。”
乞丐懒洋洋地回答:“有钱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则是我的事,这是强求不来的。”
富翁急了:“那么,我将我的财产的一半送给你,能不能请你
尊重我呢 ? ”
乞丐翻着一双白眼看他:“给我一半财产,那我不是和你一样有钱了吗 ? 为什么要我尊重你。”
富翁更急起来道:“好,我将所有的财产都给你,这下你可愿意尊重我了。”
乞丐大笑:“你将财产都给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凭什么来尊重你。”
尊重的力量
篇二: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观后感例子
观有感
这个学期是我第一选择mooc这种课程,也是我第一次系统的学习有关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课程。以前对于中国古代的礼仪和文化一直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脑子里总觉得古人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讲究各种礼仪,喜欢天人合一,饱读诗书等等,这些都是一个笼统的印象,具体古代的礼仪有什么,做事的时候都有什么讲究,我都一无所知。所幸我选择了这门课,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从这个网络课程里学到了很多,了解了许多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同时也赞叹于古人知书达理,行事严谨的个性,领略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积奠带给我们的震撼。观看这门课第一感受就是彭林老师的气质,言语之间总是有着一股大学问家的君子风范。视频里他总是穿着传统的中山装或者唐装,坦然自若的站在讲台上,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些关于礼仪关于文化故事。不仅如此,彭林老师还颇具幽默感,几乎每节视频都能
让我发笑一次,有些时候甚至会大笑好几次,在幽默的言语中,在生动的讲述中,我学到了一个又一个知识,了解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感谢彭林老师带我进入礼仪文明的世界。
这门课程中最有感触的当属书信篇章了,看着彭林老师讲述那些古代书信的讲究,怎么书写,分为哪几个部分,书信中的尊称又是怎样,我不禁想起以前和笔友通信的那一段岁月,虽然讲述古代书信的课时只有短短的两小节,但是带给我的回忆却有很多。接触笔友还是在小学的时候,那时候都是在杂志中搜寻征集笔友的人,然后自己先寄一封信过去介绍自己,接着再耐心的等待对方回信。笔友最开始都是这样,先聊自己的兴趣爱好,熟络之后就会谈谈身边发生的趣事,分享自己开心的事情或者烦恼的事情,每次收到回信,看着笔友对自己的回应,心里总是很激动,像吃了蜜一样甜。后来上了初中,通讯设备慢慢发达了起来,手机也开始慢慢普及,加上自己学习繁忙,就渐渐放弃交笔友这个兴趣了,很多以前经常通信的笔友也再也找不见踪影,现在回想起来还挺遗憾的。如今网络通信发达,我们可以随时打电话,发短信,聊QQ聊微信,还可以视频通话见到对方的样子,交流的确是方便了,但是我再也找不回以前那种收到回信的喜悦感,也再也找不到等待回信的期待感,没有那种分享的快乐,一切都变得有些平淡无常。通讯的发展的确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交流却变得更冷漠了,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我相信书信这种古老的通讯形式永远也不会被淘
汰,因为它有它特殊的意义,它带给人的感觉仍是目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