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潜规则》:女人结婚前必须知道的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恋潜规则》:女人结婚前必须知道的事

结婚前必须想好的事

文/柯云路

男友给不了我要的生活

柯老师:你好!

我今年二十三岁,刚刚大学毕业,与男友分居两地。

大学时的恋爱是真诚的,我们也以结婚为目标,所以对彼此家庭也有了解。

可是毕业以后,我发现他的家庭与他的描述有很大差异。我的家庭条件很优越,从小就是乖乖女,在家乡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比如做公务员或公司白领。可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母亲前两年还因为重病几近瘫痪。

此外,他家的社会关系也没法帮我在他所在的城市找一份好工作。

在大学读书时许多问题还感觉不到,但毕业以后,我发现我们之间的距离在渐渐拉大。我虽然知道我们仍是彼此喜欢彼此关心的,可是生活环境和经历的不同,毕竟会带来生活态度和对未来期望值的差异。我希望活得精彩,贴近时尚,对生活品质比较讲究,喜欢逛街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也是大部分女孩都喜欢的,结婚的事过几年再说。即使日后结了婚,我也希望自己是美丽的。而他和他的家庭却希望我们赶快结婚生子,做家务照顾老人,觉得我的追求都是没有价值的。前一阵跟他一起回老家,与他的父母见了面,基本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我自忖不是个嫌贫爱富的人,只是现在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了。他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而我们都没法改变彼此的观念和一些已经固定下来的东西,比如家庭和父母。这让我痛苦不堪。

我该怎么做呢,是放弃这份感情去寻找更志同道合的人呢,还是就这样走下去?(晓彦)

《婚姻真相》:80后婚前必知潜规则

晓彦信中提到的价值观、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等问题,不仅困扰着她,也困扰着许多恋爱或者已经走入婚姻的人。

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人人都不意识但是人人都不可避免、不可违抗的潜规则。这些潜规则常常潜移默化地起着支配作用。晓彦的困扰就是潜规则在起作用。

我在《婚恋潜规则》一书中提出“婚姻对等律”,认为婚姻是男女关系的对等。有人看了,说这是“新门当户对论”,并由此质疑,婚姻真的需要门当户对吗?“门当户对”是曾经支撑了中国几千年的婚姻传统,毫无疑问是旧观念,并且一直受到批判。旧日的婚姻首先讲究的是家庭出身的对等,国王的女儿肯定不能嫁给农夫的儿子,富贵人家的小姐也不会嫁入贫苦人家。现今提倡的是婚恋自由,婚姻平等,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过去的门当户对被另外一种对等代替了,用我的话说,就是“个人条件综合对等律”。

什么意思呢?

现在的人结婚,有没有感情因素呢?有。

完全是感情因素吗?否。起码我们在当代社会看不到一个完全由感情连接在一起的婚姻。

那么,除了感情,还有哪些因素在促成婚姻呢?我们看到很多实际的条件和因素。

比如给女孩介绍对象,父母首先会提出问题,对方多大了?身高多少?学历是什么?从事什么职业?每个月收入多少?对方的父母是干什么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人对于“门当户对”的讲究丝毫不逊于过去。但现代的“门当户对”讲的是个人综合条件,不光看父母、看出身,还要看个人方方面面的条件。假使父母很穷,也没关系,只要你挣的钱和比尔·盖茨一样多,这就是一个很高的“门户”了。再比如你虽然现在挣钱不多,却是地地道道的“潜力股”,未来大有前途,也是“门户”考虑的重要条件。父母家庭只是综合条件的因素之一。

那么,为什么婚姻会形成“个人条件对等律”呢?这是婚姻逐渐市场化的结果。

譬如你想找最好的老公,别的女性呢,也想找最好的男士。这样女性之间就有了竞争。接下来,男人是任人随意挑选的吗?不可能。男人也都想找最好的女人,他们之间也在竞争。婚姻向来是两厢情愿的选择。每个男人都想找最好的女人,每个女人也都想找最好的男人。如此说来,每个人都处在竞争中,同时又处在选择中。

结果会怎样呢?譬如女性都认定A先生是最好的男人,都想找他。而A先生呢,他肯定也想找最好的女性,这是A先生的选择权。结果,最好的男性就和最好的女性结合了。再往下呢,第二好的B先生和第二好的B女士又挑选了彼此。这样,男人间相互竞争,女人间相互竞争,男女间又相互选择,最后形成的结果一般是对等的。最好的和最好的走在一起,次好的和次好的走在一起,逐层排列下来。

这就是“婚姻对等律”。

有人不以为然,说这不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了吗?不然。这样讲并不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说现代自由婚姻中,有一种对等性的潜规则存在。每个人能够提供的婚姻资源必须和对方有一种匹配和对等。

婚姻要给彼此带来幸福和生活保障,彼此的资源和贡献对等,才有公平性。

“婚姻对等律”是规则,不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它都支配着现代的婚姻。就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商品的等价交换,它是商品流通的规律。对等,婚姻才有建立和维持的基础。不对等,婚姻建立不起来,

或者建立起来也有裂痕。今天对等,今天婚姻平衡;明天不对等,明天婚姻出现不平衡。诸如此类,都是对等律在起作用。

柯云路:结婚前一定要想好的事

晓彦:你好!

我在《婚恋潜规则》一书中讲过,婚姻是一种交换。这话猛一听有点愣,不好听,但是你要仔细体味。首先,婚姻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假如一个人在婚姻中只给予而不收获,没有任何人愿意迈入婚姻。假如一个人只在婚姻中收获,不做任何奉献和支出,他也肯定是脱离实际的,没有人愿意和他走到一起。

那么,婚姻是什么呢?是双方都给予对方,又从对方获取。比如爱情。我给你爱情,你也给我爱情。一方得到爱,另一方得不到爱,这样的婚姻是不现实的。再比如,婚姻在经济上也体现出互助。这种互助从整个人生来讲,还可能发展为相互提供保险,结了婚就有安全感。我老了,可以得到照顾,对方病了,我也应该照顾对方。你失业了我还在工作,我收入低了你还能养家,在这个意义上,婚姻也是整个社会保险的一部分。

我在《婚恋潜规则》中总结了十点交换。比如共同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等。所有的婚姻都可以从这十条的有无中找到一种类型的对应。完美的婚姻应该是十点交换都存在的婚姻。婚姻中的交换如果缺失了某一条、某两条,婚姻就会不那么完美。婚姻中的交换内容丧失得越多,婚姻的品质就越低。

当然,婚姻最先启动的首先应该是爱情。这在恋爱阶段就有了。可是随着爱情转化为婚姻,事情会发生变化,有的家庭只是共同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每日柴米油盐,唯独爱情没有了。爱情跑到哪儿去了呢?可能是彼此丧失了,也可能是有所转移了。于是有了所谓“三年之痒”和“七年之痒”。各种各样的婚外情出现了。我总结的十点交换也是由浅入深的,有的交换是比较低层次、基础型的,比如物质上互助,这个容易实现。可是如果再提高一点,要求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呢?在很多家庭难以做到。这就是交换的不完备。

说婚姻是一种交换,很多人感觉不舒服,觉得很难听,好象一提交换就是物质的,似乎太理性了。还有的人说,爱情就应该纯粹。

我从不反对爱情应该纯粹。在不涉及婚姻的时候,爱情的纯粹性比较容易做到。一涉及婚姻,用不着我说,许多人自己就不纯粹了。所以,可以很绝对地说,没有一个人在结婚的时候不会考虑感情之外的因素。

比如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感情特别好,但男孩父母是农村的,生活很贫困,还有兄弟姐妹上学需要帮助,父母生了病也需要他负担。我不知道有多少女孩在这种情况下思想会完全没有波动,面对父母的反对也毫不在乎,义无反顾地举行婚礼。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但少之又少。大多数是被种种考虑和父辈的反对扼杀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婚姻要面对太多的现实问题。这是目前这个历史阶段不可避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