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预后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预后影响分析目的研究心理健康护理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
48例患者进行研究,予以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焦虑自评
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以及出院3个月的依从性情况评定。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的SAS、SDS得分均明显降低,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8例患者住院期间,在医护人员监督下均能按医嘱服药及心理调适,出院3个月后,按时服药患者为42例,占87.50%。结论心理健康护理教育对于产后抑郁症预后较好,且可减少复发。
标签:产后抑郁症;心理健康;教育;依从性
本文笔者对2010年3月~2011年8月本院收治的4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予以心理健康护理教育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按照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方案第二版修订版(CCMD-II-R)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且HAMD评定总分高于18分,近1个月内未使用抗抑郁药物,年龄低于40岁无严重躯体疾患及自杀行为的患者48例,在其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纳入研究。
1.2 一般资料
所有对象均为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年龄最小21岁,最大40岁,平均(28.1±1.2)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13例;有产后抑郁家族史者6例,无家族病史42例;分娩方式:产钳助娩15例、会阴侧切12例、胎头吸引11例、自娩10例。
1.3 心理健康护理教育方法
一般分为前期准备、中期实施以及后期评估三个阶段。
1.3.1 前期准备自制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及心理状态、实验室检测等诊断资料在内的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评定抑郁量表(SDS)、Zung 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
1.3.2 中期实施(1)疏导情绪:根据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情况,针对抑郁症患者的消极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修养,保持乐观情绪,消除引发不良情绪的心理因素。尤其是针对性的播放关于如何科学育婴的录像、影片等多媒体资料教导其正确喂奶以及洗婴的方法及姿势,详细告知其注意事项,直至完全掌握,
从而缓解产妇因哺育而产生的心理压力[1]。(2)规律生活: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水果、蔬菜等含维生素较高的食物,保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的同时,注意钾、钙的平衡,保证膳食的合理性,及充足睡眠,注重劳逸结合,在病房放置关于产后饮食及产后保健运动指导手册,使产妇随时阅读[2]。(3)合理用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面的抑郁症相关知识培训,告知患者根据病情的预后转归情况合理用药的重要[3],同时使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及出院后擅自停药、减药的危害,嘱其定期随访。
1.3.3 后期评估出院前采用SAS、SDS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评估。
1.4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各进行一次SAS、SDS量表评定;出院3个月进行依从性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SAS、SDS情况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的SAS、SDS得分情况均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1。
2.2 出院后3个月依从性比较
住院期间,所有患者依从性完全,出院3个月后,根据电话随访及患者复诊的情况而言,按时服药患者为42例,占87.50%。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种应激因素的不断加剧,以致其发病率亦有增加的趋势[1],既往对于本病的治疗
和护理,多以药物为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于心理方面,因此,心理治疗与护理日益受到医家的重视[4]。
心理健康护理教育即是指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医护人员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影响并改变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疾病痊愈[5]。本研究结果显示,药物使用配合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对于患者疾病知识的提高和自我保健能力的加强大有益处,进而提高了疗效,在3个月后依从性较好,对于产后抑郁症复发率的降低亦效果明显。提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对于产后抑郁症预后较好,且可降低复发。
[参考文献]
[1]何金兰,伍德凤.浅谈产后抑郁症[J].中原医刊,2008,35(2):74-75.
[2]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1-262.
[3]吴汉荣.医学心理学[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27.
[4]Kleinman A. Psychiatric disorders:Global Findings,Local Questions [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1):1-5.
[5]许亚华,李淑芬. 强化心理护理可缓解产妇产后抑郁情绪[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