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出口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产品出口:特征、动力与思路
严启发
机电产品是上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的出口产品群,是我国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充分体现的重要领域,也是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重点。在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保持机电产品出口稳定增长,形成机电产品出口新优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特征
(一)机电产品出口规模连创新高,为确立我国贸易大国地位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长足发展,出口增速大大高于全国出口平均增速;新世纪以来,机电产品出口,持续高增长势头,创造了奇迹。其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85年的6.1%迅速上升到目前的54.4%(见表1);而占全球机电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则由1985年的0.25%上升到目前的7%。
表1 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海关统计折算
2003年是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当年机电产品进出口实现了三个重大突破:进口和出口规模均首
次突破2000亿美元,分别达2250亿和2275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1.9%;当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4.8%,增幅创15年来最高,提前2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2004年1-11月,机电产品出口达2882.7亿美元,增长43%,高于总出口增速7.3个百分点。以出口增量计算,机电产品出口对我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度高达83.4%,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电产品在我国出口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国进出口翻两番必须依赖机电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国际经验表明,GDP翻两番,进出口规模也要相应翻两番甚至更多。机电产品出口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进出口和GDP翻两番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机电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领域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形成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其基本特征:一是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传统的加工、组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环节逐步从发达国家转移出去,研发、设计、销售等增值度高的环节则继续由跨国公司垄断;二是服务外包加快发展;三是具有比较优势和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大量承担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环节,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由于我国具有市场需求巨大、人力资源丰富、投资环
境改善等比较优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居于相对有利地位,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机电产品加工制造基地和出口大国。据统计数据,至2004年10月底,我国累计吸收外资达5552亿美元,其中50%以上投向了机电制造及其出口领域。机电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出口约占60%。
(三)机电产品制造业已出现产业聚集,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基地
产业聚集有利于增强配套能力、提高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要素流动、实现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已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主业突出的出口基地。据统计,其出口额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高达95%,成为推动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
(四)机电产品出口结构明显改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结构升级十分迅速。10年前,我国主要以五金工具、黑白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低档次产品为主;目前则已形成了门类相对齐全的制造体系,如彩电、冰箱、DVD、移动电话等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占有全球较大的市场份额,显示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见表2)。
表2 我国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的部分机电产品
注: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北京现代商报》。 2.带“ * ”者为2002年数据,其余为2003年数据。
我国机电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从1999年30%上升到目前的48%;有200多家企业的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30多家企业的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整体上看,高新技术产品拉动机电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拉动整个外贸出口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二、推动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世界机电产品市场发展的历史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经济发展使人们
收入增长,进而对机电产品需求增加;其二,机电产品特别是电子信息产品成为有效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选择,生活必需品满足之后,对机电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2002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回升,大多数国家经济指标好转。金融市场趋好,国际贸易活跃,国际投资开始走出低迷,全球通货膨胀比较温和。特别是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强劲,据预测,全年将达5%。世界经济表现良好,成为推动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最重要的基础。
(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机电产业投资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宏观运行总体良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内需求扩大,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为机电产品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基础。我国已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国家。外商直接投资中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通讯设备、办公用品、仪器仪表等机电产业的投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国内资本向机电产业的投资也不断增加,这对机电产业发展和机电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三)政策扶持,形成了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合力。
——财政政策:国家先后数次提高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仪器仪表等大类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目前绝大多数产品出口退税率已达到17%。2003年,国家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在综合出口退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的条件下,对起重及工程用机械、汽车及其关键件、船舶等11大类机电产品出口仍
保留17%的退税率。2005年初,国家在进一步调低部分资源性商品出口退税率、对部分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的同时,将集成电路、移动通讯设备、计算机等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3%提高到17%。
——金融政策:国家设立进出口政策性银行,开办机电产品出口卖(买)方信贷业务,参照国际水平确定信贷条件。出口信用保险重点支持机电产品特别是成套机电设备出口。有关商业银行提供机电产品出口专项外汇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
——外经贸政策:实施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有关政策重点支持大型和成套机电设备以及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鼓励出口企业增加科研投入;鼓励出口企业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和设计中心;放开出口企业经营范围,赋予其工程承包和劳务出口权;允许包括自然人在内的各类主体依法经营;维护出口正常秩序,对经营秩序混乱的出口商品实行同行协议价;对部分重点和敏感机电产品实行海关审价。
——产业政策及其他:加强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建设,国家设立出口研发资金,扶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行出口质量许可与产品国际认证,实施ISO9000质量体系和国际安全认证等。
(四)构建机电产品出口平台,出口环境改善。商会、贸促会等中介机构在组织展会,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等方面发挥协调作用,稳定了生产和出口秩序,改善了出口环境。
三、培育机电产品出口新优势的主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