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
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葫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

古典文化倡
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二、明末清初(17~18世纪)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
1.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4.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5.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

“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

“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三、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总体特征: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

具体而言:
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I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2.经济领域: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
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四、过渡时期(1949~1956年)
总体特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具体而言:
1.两个阶段:经济恢复(:1949~1952年)、经济建设(1953~1956年)。

2.三项任务: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
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启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与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建设成就显著,其中东北成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4.外交方面: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新中国选择了“一边
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五、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作为社会转型期,其变化表现在:
1.对内改革:①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直接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性质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改革的内容: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汁戈Ⅱ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

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对外开放:目的是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格局是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从沿海到内地)这
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一是与西方大国开展不结盟的和平外交;努力构建战略协作关系(伙伴关系或互惠关系)。

二是
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三是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14~16世纪
总体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

具体而言:三件大事——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文艺复兴,均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转型表现:
1.从一体化进程看,新航路的开辟首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看作人类一体化进程的开端。

2.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发生或加强,这都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3.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4.从思想文化看,文艺复兴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这一时期,中国处在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下,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
展、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进步,中西方的差距由此开始显现。

二、17~18世纪
总体特征: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这一阶段的历史继承了前一时期(14~16世纪)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
1.政治领域: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继荷兰之后,英法美通过革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但由于资本主义还处在手工工场阶段,资产阶级力量尚弱,还未能建立起完备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当时只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

2.经挤领域: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3.思想领域: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出现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

它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所倡导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
原则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4.对外关系: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5.科学方面突飞猛进: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

此时,中国仍在封建社会的道—路主徘徊,中西对比,中国已开始明显落后于西方。

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总体特征: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

具体而言:
1.政治领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继荷、英、法、美之后,俄、日、德、意等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文前道路,但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上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这一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固内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2.经济领域:英法美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业社会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

因国情不同,各国工业化各有特点:英国率先进行且率先完成,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法国的工业革命规模小且进程缓慢,但却成为第二个工业国家;美国起步晚但速度快。

3.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由于欧美国家的对外扩张,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面看,运动中心由英国转移到法国。

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第一国际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第一个公开的群众性的国际组织;1871年的巴黎公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此时,中国近代化刚刚起步,与西方工业化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不仅步履艰难,而且领导
权始终未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重大转折表现:
1.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趋势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随着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其特点是;英国——殖民帝国主义;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日本——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2.从经济工业化的角度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尤其在德国、美国表现十分明显。

3.从利用能源的角度看,人类由蒸汽时代进人电气时代。

4.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看,资本主义迎来了第一次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可以分三种类型:一是美德高速发展,实力迅速增强;二是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实力尚强;三是俄、日,尤其是日本发展很快,但实力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

5.从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看,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6.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看:教材虽没有说明,但应该知道,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定型。

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英法美为典型.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另一种以俄德日为典型,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专制色彩较浓。

7.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看。

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8、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看,运动中心由德国转移到俄国。

具体表现: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社会主义由理想首次变成现实;1919年在莫斯科成立了共产国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