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几大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f5d6470a98271fe910ef975.png)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影响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组成原材料的影响,包括原材料的特征和各材料之间的组成比例等内因,以及养护条件和试验测试条件等外因。
1.集料对商品混凝土强度影响采用碎石拌制的商品混凝土,其形成的强度要比采用的卵石拌制的商品混凝土强度高,因为粗糙的表面和较多的棱角,可使碎石在提高与水泥及其水化产物的黏附性和胶结程度的同时,也加大了拌和物内部摩擦阻力的缘故.在古骨料中夹杂着针偏状颗粒给施工带来了不利影响,并引起商品混凝土空隙率的提高,所以商品混凝土用的骨料要限制针片状含量.骨料的最大粒径对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影响,一方面随着粗集料径增大,单位用水量相应减少,在固定的用水量和水灰比条件下,加大最大粒径,可获得较好工作性,或减少水灰比来提高商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另一面随着粗集料最大粒径的增加,将会减少泥浆与集料接触面积,是强度降底,同时还会由于振捣不密而降低商品混凝土强度。
所以骨料过大会带来双重影响,在工程中多用;16mm-31.5mmm、10mm-20mm、5mm-10mm.2.水泥强度和水灰比对商品混凝土的影响水泥强度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商品混凝土强度的直接因素。
试验表明,水泥的强度愈高,水化反应后形成的水泥石强度就愈高,从而使所配制的商品混凝土强度也就愈高。
当水泥的强度确定时,商品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强度随水灰比的减少而有规律地提高。
影响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商品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
此外,影响商品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商品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商品混凝土,碎石的商品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
因此我们一般对商品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商品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商品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商品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4c485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f.png)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首先,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对混凝土强度起着关键作用。
混凝土
的主要组成是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
水泥的品种和用量、骨料的种类
和粒径分布、水灰比、外加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
外加剂,并控制好水灰比。
其次,施工工艺也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一定影响。
施工过程中,应注
意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捣实程度,以避免过度或不足。
另外,施工过程
中应注意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均匀性。
此外,还应注意保持施
工温度适宜,避免过早脱模或过早干燥等问题。
此外,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也会影响其强度。
养护期间,应确保混凝土
表面湿润,避免水分蒸发和混凝土过早干燥。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还
可以采取覆盖保湿措施,以提供更好的养护条件。
另外,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和特殊工程需要,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措施
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例如,可以通过选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如高强度
水泥、矿渣粉、硅酸盐水泥等。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特殊的外加剂,如
缓凝剂、减水剂等,以调整混凝土的性能。
总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材料的选择和配比、施工工艺、养护条件等。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应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
料和配比,注意施工工艺和养护条件,并采取一些特殊措施。
只有综合考
虑这些因素,并加以合理控制和操作,才能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
c50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c50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d44f8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8.png)
C50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一、混凝土强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
从R28=ARc(C/W-B)可以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强度Rc成正比,其抗压强度的增长与水泥强度的增长成正比。
当水灰比不变时,用525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比用325号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约60%左右。
因此混凝土施工时所用水泥标号必须与混凝土配料单上的水泥标号一致,切勿乱用。
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灰水比大,混凝土强度高;灰水比小、混凝土强度低。
因此,当灰水比不变,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增加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
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徐变变形。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灰水比。
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主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灰水比两个主要环节。
此外,粗集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比卵石强。
当灰水比相同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集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混凝土强度比卵石混凝土强度高,但卵石混凝土和易性优于碎石混凝土,因此,《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的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中反映了两种粗集料的A、B系数。
细集料品种(河砂、海砂、山砂)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比粗集料小,所以混凝土强度公式没有反映砂种系数。
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强度有影响,砂粒的粗细对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有影响。
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由于施工现场的砂石质量变化较大,如有害杂质含量,砂石本身颗粒坚硬程度,粗细颗粒组份的变化。
对混凝土强度和混合物和易性都有直接影响。
因此要求对砂石质量加以控制,使其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原材料相符。
如果砂石质量发生变化,必须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潮湿环境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时间予以养护。
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速度有一定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
夏季要防暴晒脱水。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措施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d26044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4.png)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184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措施◎高正摘要:本文分析了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骨料质量等内部因素以及施工条件,硬化温度,湿度和使用年限等外部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和施工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因素;措施混凝土是一种人造石材,通过将水泥,沙子和石头与水混合而固化并硬化。
混凝土具有许多优点,例如耐用性,经济性和可加工性,使其成为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
但是,由于混凝土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严重影响,因此混凝土质量的形成对外部干扰非常敏感,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可加工性差,坍落度破损,混凝土离析,表面蜂窝状和混凝土的强度可能会发生设计要求和质量问题,例如强度变化和均匀性差。
混凝土的高强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在严重的情况下,建筑物倒塌并威胁到人们的生命。
一、影响混凝土强度主要因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许多混凝土强度测试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石和骨料之间的粘合强度有关,粘结强度取决于水泥的强度等级,水灰比和集料的性能。
土壤强度还受建筑质量,维护条件和使用年限的影响。
(一)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最重要和决定性的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成分,当水灰比恒定时,水泥的强度水平越高,水泥与骨料之间的结合力越强,而配合的混凝土越强。
如果水泥的强度水平是恒定的,则水灰比越小,则所配制的混凝土越坚固,否则它将更低。
水合水泥所需的水量是恒定的,通常占水泥质量的23%。
因此,当混凝土硬化时,多余的水会残留在混凝土中或蒸发形成孔和通道,混凝土承受载荷破坏的能力大大降低。
因此,水灰比越小,则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是,如果水灰比过小,则对混凝土的施工性造成影响,振动少,阻碍施工,引起混凝土的各种缺陷,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二)骨料的影响粗骨料(石子)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粗骨料的强度,颗粒的级配和多余成分的含量上。
影响混凝土强度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62668b2a5e9856a561260ab.png)
影响混凝土强度因素;1、原材料水泥强度,包括早期与后期掺合料,品种与活性砂石,砂石得级配与含泥量、针片状等含量外加剂,有得外加剂就是早强,有得缓凝,但不影响后期强度,部分外加剂引气量高会影响强度。
2、配合比合理得调整水灰比与砂率。
3、养护养护温度,温度高则强度高,温度低则强度低,当然不不能用火烤,高于60多度混凝土水化产物会分解得,导致强度降低。
4、周边环境有无腐蚀性得介质存在,如酸碱盐等我说点现场需具体考虑得:天气,需考虑就是否下雨,降温。
人员配制,如果砼工劳动力不足,会影响浇筑质量。
掺与料,现在都就是商混,掺与料,水灰比都不需要工长操心了,只要控制如丹落度与禁止工人往砼里加水,基本上就相当于控制住了砼质量。
浇筑方案,大体积砼如果浇筑,一层砼,先浇什么后浇什么都要有方案。
养护要跟上。
收面,找平,做好,就OK了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混凝土内部得温度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品种、用量有关。
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越高得水泥,其内部温度越高,形成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得可能性越大。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其形成得温度应力与其结构尺寸相关,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缝得危险性也越大,这就就是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得主要原因。
因此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最根本得措施就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得温度差。
3、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得选用(1)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
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引起裂缝得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热得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与后期降温,产生内部与表面得温差。
减少温差得措施就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再有,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
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2)掺加掺合料大量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得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得流动性、粘聚性与保水性,从而改善了可泵性。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40ed0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3.png)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水灰比越小,强度越高。
2. 骨料品种、粒径、级配、杂质等:采用粒径较大、级配较好且干净的碎石和沙时,可降低水灰比,提高界面粘结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 养护温湿度:温度适宜和湿度较高时,混凝土强度发展快。
反之,不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4. 龄期:养护时间越长,水化越彻底,孔隙率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
一般而言,养护时间在七天左右,特殊情况下需要延迟到14天左右。
5. 施工方法:主要指搅拌、振捣成型工艺。
机械搅拌和振捣密实作用强烈时混凝土强度高。
6. 内部杂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内部出现杂物,可能会降低混凝土的配比,从而降低其强度。
7. 养护不到位:如果在养护过程中出现任何差池,如未能及时养护、湿度不足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综上所述,提高混凝土强度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优化材料选择、改善施工工艺、适当提高养护温度和湿度等。
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原理
![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659d0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7.png)
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对于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原理。
二、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因素1.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水与水泥的质量比。
水胶比的大小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越高。
因为水胶比越小,混凝土中的水分就越少,混凝土的密实度就越高,早期强度也就越大。
2.水泥种类水泥种类的不同也会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产生影响。
常用的水泥种类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硬化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等。
其中,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的早期强度相对较高。
3.骨料种类和骨料级配骨料是指混凝土中除水泥和水之外的材料。
骨料种类和骨料级配的不同也会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骨料的强度越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也就越高。
骨料级配的合理性也非常重要,只有骨料级配合理,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稳定。
4.施工温度和湿度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还受到施工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施工温度越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越高。
因为高温可以促进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
但是,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和开裂。
湿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湿度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5.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水、掺合料等各组成部分的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的含量越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也就越高。
三、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控制原理1.控制水胶比通过合理控制水胶比,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一般来说,水胶比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通过调整水泥的含量、使用减水剂等方式来控制水胶比。
2.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分析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
![分析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d4bc5c84868762cbaed587.png)
分析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在建筑工程当中,混凝土的强度无疑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混凝土强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结构安全,因而,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强度应有足够的重视。
然而,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很多,这就需要施工人员掌握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笔者了解到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是水泥等级、水灰比、集料、龄期、养护温度和湿度等,具体来说:1.水灰比。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要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
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
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2.粗骨料的影响。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决定于骨料的表面粗糙度。
如: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
一般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配制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时通常采用碎石作为粗骨料。
3. 温度的影响。
混凝土的硬化在于水泥的水化作用。
周围环境温度对水泥水化的速度有显著的影响:温度升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强度增长加快。
反之,温度降低,水泥水化速度降低,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
一般来说,混凝土应在18-23℃之间标准养护。
在-5℃时,混凝土浇注工作必须停止,如果想继续浇注混凝土的话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4. 龄期的影响。
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其强度将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高,最初7天~14天内强度增长较快,28天以后增长缓慢,但可延续几十年之久。
根据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分析,提高混凝土强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尽可能降低水灰比。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原理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edede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e.png)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抗压强度是评价混凝土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本文将从材料、施工、养护三个方面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材料因素2.1 水泥品种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材料,不同品种的水泥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比普通硬化水泥高,但硅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相对较低,需要较长时间的养护。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
2.2 砂率混凝土中砂的比例称为砂率,砂率对混凝土的影响较大。
当砂率过高时,混凝土的强度会下降,因为砂颗粒与水泥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导致水泥颗粒之间的凝聚力下降。
当砂率过低时,混凝土的强度也会下降,因为砂颗粒过少,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增大,导致混凝土的密实度变差。
2.3 骨料质量混凝土中的骨料是指砂、石子等颗粒状材料。
骨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很大,骨料的质量越好,混凝土的强度也越高。
好的骨料应该具有高的硬度、高的密度、低的吸水率、低的含泥量等特点。
2.4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值。
水灰比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
当水灰比过高时,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大,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当水灰比过低时,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施工难度增加,同时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受到影响。
三、施工因素3.1 搅拌均匀度混凝土的均匀度对混凝土的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果混凝土的搅拌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均匀,出现强度不足的情况。
因此,混凝土的搅拌必须均匀,不得出现局部过湿或过干的情况。
3.2 浇注方式混凝土的浇注方式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一般来说,采用震动浇筑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因为震动可以使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
3.3 浇注温度混凝土的浇注温度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混凝土的浇注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延长,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如果混凝土的浇注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水分挥发过快,形成大量的孔隙,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9f799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d.png)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摘要:混凝土是以水泥和骨料为主要原料,加入辅助材料和外加剂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具有抗压性强、抗拉性、刚度高、抗冲击性强,弹性模量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等特点。
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其抗压、抗拉、刚度等性能的定量表现。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原料、外加剂和拌合物的性质、施工工艺三方面探讨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其强度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措施1.混凝土原料的特性混凝土的主要原料是水泥和骨料,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混凝土硬度和强度的提升。
因此,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是否使用了优质水泥。
同时,水泥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品质,也取决于混凝土的使用环境。
因此,在使用混凝土时,应根据不同环境选择合适型号的水泥,以保证其质量。
骨料是混凝土的第二主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混凝土的内部耐久性、抗张强度和抗剪强度等性能。
骨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如果采用劣质骨料,则混凝土的强度不能满足规定要求。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经过严格抽样和检验,以保证混凝土中所采用的骨料的质量,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
2.外加剂和拌合物的性质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还与外加剂和拌合物的性质有关。
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材料,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抗老化性、抗侵蚀性和抗压强度等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同时,拌合物的性质也很重要,混凝土受到拌合物的影响,拌合物不同的掺量和水灰比会影响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因此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掌握好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
此外,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抗冻、抗冲击、抗渗漏等性能,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提升混凝土的强度。
4.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1)采用优质水泥和骨料:优质水泥和骨料作为混凝土的主要原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90d03db5b7360b4c2e3f64d5.png)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无机071班马迪20070150191.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1)水泥强度与水灰比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组分,其强度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的高低。
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所用的水泥标号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也越高。
当用同一品种同一标号的水泥时,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
因为水泥水化时所需的结合水,一般只占水泥重量的23%左右,但在拌制混凝土混合物时,为了获得必要的流动性,常需用较多的水(约占水泥重量的40~70%)。
混凝土硬化后,多余的水分蒸发或残存在混凝土中,形成毛细管、气孔或水泡,它们减少了混凝土的有效断面,并可能在受力时于气孔或水泡周围产生应力集中,使混凝土强度下降。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条件下,水灰比愈小,混凝土的强度就愈高。
但是,如果水灰比太小,拌合物过于干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无法保证浇灌质量,混凝土中将出现较多的蜂窝、孔洞,也将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集料的性质与数量集料的性质包括集料的几何性质、集料的力学性质,以及集料与水泥水化产物的亲和性。
只有具有一定数量的品质优良的且能与水泥较好粘结的集料,才能配制出具有较高强度的混凝土(3)养护的温度和湿度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是水泥的水化、凝结和硬化的过程,必须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
在保证足够湿度情况下,不同养护温度,其结果也不相同。
温度高,水泥凝结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所以在混凝土制品厂常采用蒸汽养护的方法提高构件的早期强度,以提高模板和场地周转率。
低温时水泥混凝土硬化比较缓慢,当温度低至0°C以下时,硬化不但停止,且具有冰冻破坏的危险。
水泥的水化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因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加强养护,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混凝土不断地凝结硬化。
(3) 龄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的增长遵循水泥水化历程规律,即随着龄期时间的延长,强度也随之增长。
最初7~14d内,强度增长较快,28d以后增长较慢。
简述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简述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02c67f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f.png)
简述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用量的比例。
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通常越高。
因为较小的水灰比可以提供更多的水泥胶体,从而增加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强度。
2. 骨料质量:混凝土中的骨料(砂、石等)质量对强度有很大影响。
骨料应该具有合适的颗粒大小和形状,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3. 水泥类型和质量:不同类型和质量的水泥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影响。
高强度水泥可以提供更高的强度,而掺有其他材料的特殊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也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
4. 掺合料:混凝土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掺合料(如矿渣、粉煤灰、硅灰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 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对最终强度有影响。
确保混凝土拌合物充分搅拌均匀,避免出现不均匀的颗粒分布。
6. 浇筑和养护: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也会影响强度。
合理的浇筑方式和养护期限可以保证混凝土充分硬化和强度的发挥。
7.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候等因素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在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综上所述,混凝土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设计要求的强度和性能。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https://img.taocdn.com/s3/m/d1d7543a3968011ca30091eb.png)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1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强度、水灰比、骨料状况、混凝土的硬化时间、温度、湿度及施工条件等
2混凝土所用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直径不应超过结构截面积尺寸的1/4,且不应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混凝土板面,骨料最大直径不应超过板厚度的1/2;
3砌筑砂浆强度直接影响承重墙的工程质量,是必检项目。
在施工中由于管理不当,会出现砂浆试块漏做或遗失,缺砂浆强度的现象;会出现砂浆试块受损,砂浆强度比实际强度偏低的现象;会出现开小灶做试块,砂浆强度明显高于实际强度的现象。
为了对施工中砌筑砂浆强度出现的异常现象做出。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8453efcf90f76c661371a9a.png)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等级和水灰比、集料、龄期、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1.水灰比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
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
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时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因此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重要环节。
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他不可忽视的因素。
2.粗骨料的影响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石质强度相等时,决定于骨料的表面粗糙度。
如: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比卵石大;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
一般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左右。
对于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砂的含泥量大,含有一定量的有害杂质,也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通常在施工中使用清水砂。
3.龄期的影响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其强度将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高,最初7-14d内强度增长较快,28d以后增长缓慢。
4.温度的影响温度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很大,一般混凝土应在18-23℃之间标准养护。
温度越高,混凝土的强度上升越快,反之越慢。
在-5℃时,混凝土浇注工作必须停止,如果想继续浇注混凝土的话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根据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分析,提高混凝土强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尽可能降低水灰比为使混凝土拌合物中游离水分减少,采用较小的水灰比,用水量小的干硬性混凝土,或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
2.改善粗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粒径不同的砂粒互相搭配的情况,级配良好的砂,空隙率较小,不仅可以节省水泥,而且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分析与评定方法研究共3篇
![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分析与评定方法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3fa82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c.png)
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分析与评定方法研究共3篇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分析与评定方法研究1混凝土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决定混凝土在工程中使用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
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性质、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及环境因素等。
一、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性质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成分有关,各种材料的比例、种类、质量以及材料的物化性质都会影响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水胶比:水胶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以及其他固体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水胶比的大小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但是水胶比过小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变差,不易施工。
2.水泥品种:水泥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反应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矿物质水泥以及高性能混凝土专用水泥。
3.骨料品种、质量和粒级:骨料是混凝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骨料品种、质量和粒级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4.掺合料的种类:掺合料指混凝土中用于替代水泥、骨料和粉煤灰等的其他材料,不同种类的掺合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5.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外加剂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添加掺入的一种材料,普遍的有减水剂、增强剂、膨胀剂、凝结剂等。
不同种类的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都有着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加剂。
二、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对混凝土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列出部分影响因素:1.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各种混合材料的配合比例。
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下降,施工过程就需要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精确定制。
2.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混凝土浇筑方式一般有振捣、自流、压路等,不同的浇筑方式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振捣能够使混凝土更加密实,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不足常见原因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强度不足常见原因及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995d478aef8941ea66e0511.png)
混凝土强度不足常见原因及处理措施一、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常见原因1. 原材料质量问题(1)水泥质量不良1)水泥实际活性(强度)低: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泥出厂质量差,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又在水泥28d强度试验结果未测出前,先估计水泥强度等级配置混凝土,当28d 水泥实测强度低于原估计值时,就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二是水泥保管条件差,或储存时间过长,造成水泥结块,活性降低而影响强度。
2)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其主要原因是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CaO)或游离氧化镁(MgO),有时也可能由于掺入石膏过多而造成。
因为水泥熟料中的CaO和MgO都是烧过的,遇水后熟化极缓慢,熟化所产生的体积膨胀延续很长时间。
当石膏掺量过多时,石膏与水化后水泥中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水化铝硫酸钙,也使体积膨胀。
这些体积变化若在混凝土硬化后产生,都会破坏水泥结构,大多数导致混凝土开裂,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强度。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表面虽无明显裂缝,但强度极度低下。
(2)骨料(砂、石)质量不良1)石子强度低:在有些混凝土试块试压中,可见不少石子被压碎,说明石子强度低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实际强度下降。
2)石子体积稳定性差:有些由多孔燧石、页岩、带有膨胀黏土的石灰岩等制成的碎石,在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作用下,常表现为体积稳定性差,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3)石子形状与表面状态不良:针片状石子含量高影响混凝土强度。
而石子具有粗糙的和多孔的表面,因与水泥结合较好,而对混凝土强度产生有利的影响,尤其是抗弯和抗拉强度。
最普通的一个现象是在水泥和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碎石混凝土比卵石混凝土的强度高10%左右。
4)骨料(尤其是砂)中有机杂质含量高:如骨料中含腐烂动植物等有机杂质(主要是鞣酸及其衍生物),对水泥水化产生不利影响,而使混凝土强度下降。
5)黏土、粉尘含量高:由此原因造成的混凝土强度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这些很细小的微粒包裹在骨料表面,影响骨料与水泥的粘结;二是加大骨料表面积,增加用水量;三是黏土颗粒、体积不稳定,干缩湿胀,对混凝土有一定破坏作用。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https://img.taocdn.com/s3/m/80a6d57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4.png)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以下几个方面:
1.水胶比:水胶比越低,混凝土强度越高;水胶比指的是水的重量与硅酸盐水泥、砂、骨料等干重比值。
2.水泥品种:水泥的品种决定了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石膏水泥和高强水泥等水泥品种在性能上有着较大的差别。
3.骨料:骨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越硬、越坚实的骨料抗压强度越高。
4.配合比:掌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养护:混凝土养护对强度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应通过湿润、覆盖、遮阳等方式进行有效养护。
6.加气剂、减水剂、缓凝剂和早强剂等掺合剂:这些掺合剂在适量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25533cd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2.png)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1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从内因来说主要有水泥强度、水灰比和骨料质量.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自水泥石以及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水泥强度越高,则水泥石自身强度及与骨料的粘结强度就越高,混凝土强度也越高。
试验证明,混凝土与水泥强度成正比关系。
水泥完全水化的理论需水量约为水泥重的23%左右,但实际拌制混凝土时,为获得良好的和易性,水灰比大约在0.40-—0.65之间,多余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孔隙,且水灰比越大,留下的孔隙越大,使有效承压面积减少,混凝土强度也就越小。
另一方面,多余水分在混凝土内的迁移过程中遇到粗骨料时,由于受到粗骨料的阻碍,水分往往在其底部积聚,形成水泡,极大地削弱砂浆与骨料的粘结强度,使混凝土强度下降。
因此,在水泥强度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但水灰比太小,混凝土过于干稠,使得不能保证振捣均匀密实,强度反而降低。
试验证明,在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 Mpa)与水灰比呈有规律的曲线关系,而与灰水比则成线性关系.2 影响强度的其它因素为了使混凝土能达到预定的强度,还必须在施工中搅拌均匀、捣固密实,养护良好并使之达到规定的龄期.(一)施工条件的影响:施工条件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均匀密实、硬化正常、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基本条件。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拌合物搅拌均匀,浇注后必须捣固密实,且经良好的养护才能使混凝土硬化后达到预定的强度。
采用机械搅拌比人工搅拌的拌合物更均匀,同时采用机械捣固的混凝土更密实,因此机械捣固可适用于更低水灰比的拌合物;能获得更高的强度。
改进施工工艺性能也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如采用分次投料搅拌工艺、高速搅拌机搅拌、高频或多频振捣器振捣、二次振捣工艺都会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二)养护条件的影响:为了获得质量良好的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必须在一定的养护条件下(包括养护温度)进行养护,目的是保证水泥水化的正常进行,以达到预定的强度和其他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几大因素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建设工程正在日益蓬勃发展起来。
而其中钢筋商品混凝土工程更是首当其冲。
如何确保商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预期目标,是提高商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就影响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几大因素作一分析。
众所周知,商品混凝土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原材料、拌和、运输、现场浇注、振捣、养护等各环节中影响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很多,生产过程中很难对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监控,因此,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中的重点因素,并对其实施监控以确保商品混凝土强度达到预期要求。
2 影响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几大因素
2.1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影响
1)水泥
水泥的主要检验指标有如下一些:安定性、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等,而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其组成部分:硬化水泥浆体、界面过渡区和骨料强度的综合效应,而水泥强度与商品混凝土强度关系最密切,凡影响水泥强度的因素均同样地影响商品混凝土强度。
2)细骨料
细骨料(砂子)对商品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砂子越细对商品混凝土强度越不利,含泥量的增大不仅会影响商品混凝土强度,而且对商品混凝土抗冻等性能也不利。
3)粗骨料
粗骨料对商品混凝土强度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骨料自身强度、矿物组成、最大粒径等。
因为骨料强度远高于水泥浆基体和界面过渡区的强度,骨料的强度尚未被充分利用。
只有在轻骨料商品混凝土或高强商品混凝土情况下,水泥浆基体和过渡区强度高于或接近骨料强度时,才必须认真考虑骨料强度问题。
另外,骨料矿物组成不同会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强度。
骨料的针片状含量的增加会对商品混凝土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这是因为针片状骨料的比表面积大特别是他们的内摩擦力大,含量增多时会增大粗骨料的表面积和孔隙率,从而降低商品混凝土的拌合物的流动性,并会加重露石和离析现象。
总之,针片状颗粒不仅会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水泥用量和强度,同时会影响其耐久性,恶化商品混凝土的性能,造成骨料的孔隙率增大,单位用水量和变形增加。
因此必须严格限制骨料中的针片状含量,对采用泵送砼工程来说更是如此。
石子的最大料径对商品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影响,骨料的最大料径的增大会导致商品混凝土强度的降低,且水灰比越小此效应越为明显。
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较大料径的骨料减小了其比表面积,从而粘结强度较小,使得商品混凝土强度降低。
(2)较大料径的骨料对硬化水泥浆体的体积变化约束也较大,因而会在硬化水泥浆体中引起附加拉应力,使商品混凝土强度削弱。
甚至该应力会在界面区产生微裂缝,导致商品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3)较大料径的骨料上更易聚集内部泌水形成水囊,从而在这些位置上的界面过渡区产生微裂缝,引起商品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3)拌和水的影响
拌和水中杂质过量时将会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对于商品混凝土拌合用水也应进行定期检验。
4)粉煤灰的影响
粉煤灰作为商品混凝土的混合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掺入品质优良的粉煤灰对改善商品混凝土性能、降低造价、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
粉煤灰细度的大小,对配制的商品混凝土强度等性能影响很大。
因细灰含有大量具有火山灰活性的玻璃珠,当掺入商品混凝土中时,能与水泥水化析出的氢氧化钙,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等胶凝物质细灰在商品混凝土中,能起到滚珠作用、致密作用,可减少商品混凝土的用水量,改善和易性,提高密实性促进商品混凝土的均匀性。
而颗粒较粗的粉煤灰,其强度低、活性小,用于商品混凝土中不但增加水泥浆体中的疏松颗粒,还会增加用水量,对商品混凝土强度有不利影响。
因此粉煤灰细度应作为首要考核和控制的指标。
5)外加剂
外加剂本身对商品混凝土强度几乎没有影响,虽然商品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少量引气剂可改善拌合物的流动性,从而减少用水量使强度得到一定提高,但掺入不当会使商品混凝土中的气孔增多,从而使商品混凝土强度降低。
2.2配合比的影响
配合比对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灰比的大小上。
一般情况下,普通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和水灰比成反比关系,在施工配比已确定的情况下,拌和过程中影响水灰比的因素主要是拌和系统计量的准确性和现场砂石的水量,尤其是砂石含水量往往会因批次及天气的变化波动很大,必须及时检测并对水灰比做出相应调整,确保施工配合比的准确。
2.3施工措施的影响
施工措施包括搅拌、运输、浇注、振捣等方面,施工中各环节应严格按规定操作,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现场浇捣商品混凝土的强度。
在搅拌、运输和浇注环节中主要应防止商品混凝土拌合物的离析振捣应适当,振捣不足会造成
商品混凝土密实性差甚至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而过分振捣又会使商品混凝土内粗骨料下沉,水泥浆上升而出现分层离析,这两种情况都会降低商品混凝土的强度。
2.4养护的影响
商品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必须按规定进行潮湿或保水养护以保证结构商品混凝土的强度正常发展。
养护好坏对水泥水化有重大影响。
必须严格执行养护制度,贯彻。
养护措施,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3 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措施
由上分析,我们看到,影响商品混凝土质量的重点因素为水泥、砂、石骨料、粉煤灰、水、外加剂等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施工、养护对商品混凝土强度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其中须重点控制的因素为:水泥强度,砂子细度、含泥量及含水量,石子针片状含量及最大料径,粉煤灰细度,配合比(水灰比)的准确性,浇注时拌合物和易性,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振捣强度和振捣时间,养护温度和湿度。
以上各控制因素中,砂、石、粉煤灰等材料控制指标检测周期很短,可实现实时控制,商品混凝土中含气、和易性等指标亦可实现实时检测和控制。
而水泥强度常规检验所需龄期较长,其检验结果一般较晚才能出来。
,而水泥强度又是影响商品混凝土强度和确定、调整现场配合比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用水泥快速检验方法预测水泥28天强度,作为商品混凝土生产控制的依据另外对商品混凝土配比的准确性控制应通过成品商品混凝土的强度检验来实现,同时可以此评价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而常规28天强度检验不能实现实时控制的目的,必须研发新的快速检验法用于商品混凝土的强度检验。
4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几大因素,发生在砼配料、搅拌、运输、搅捣、养护等各方面,我们质量监管人员的职责就是要采取切实措施严密控制好这些影响因素,确保商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