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名词解释(山东中医药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机】:生命内气化活动规律的枢机。
【气立】:生命体内外环境之间的气化活动规律
【无形无患】:如果没有发生气化活动的事物,就不会有一异常的运动状况。
行,形体,此泛指人们可感知的食物。
患,即灾难或疾病,此泛指异常运动。
【飧泄】:大便中夹杂有未消化事物的泄泻。
【瞋(月子旁)胀】:胸脘胀满。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之人其真气虚弱,少火之人其真气盛壮。
【壮火食气】:气味浓烈的药食可以消耗人体正气。
食,吃,通“蚀”。
引申为消耗。
【湿盛则濡泻】:湿胜伤脾,运化失常,症见大便清稀。
濡泻,又称湿泻,即稀便。
【痎虐】:泛指各种疟疾。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静藏于内是阳的镇守,阳行动与外故为阴之役使。
守,镇守于内;使,役使于外。
【煎厥】:病名。
过度烦劳,阳气炽张亢盛,煎熬阴精,反复至盛夏,两热相和以致阴气竭绝而昏厥的病证。
【薄厥】:病名。
因大怒而气血上迫所致的突然昏厥的病证。
薄,迫也。
【痤疿】:由阳气郁闭发生的皮肤疖疹类疾患。
痤,即小疖。
疿,即汗疹、痱子。
【皶(zha一声)】:生长于面部的粉刺
【静则养神,柔则养筋】:当作“养神则精,养筋则柔”解,指阳气具有温养精神和筋脉的作用。
精,指精神爽慧。
柔,即筋脉柔和,活动自如。
【大偻】:严重的背曲不伸状。
【气门】:指汗孔。
【肠澼为痔】:下利脓血或为痔疮等病证。
【洞泄】:泛指重度泄泻。
【痿厥】:肢体枯萎不用而逆冷的病证。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人类胚胎是由父母阴阳两精相互结合而成。
【法于阴阳】:仿效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
法,仿效。
阴阳,此指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
【和于术数】:协调各种养生的方法。
和,协调、整合。
术数,各种养生的方法。
【不妄作劳】:不随意进行超越自己能力的劳作。
妄,毫无约束、随意。
劳,包括形劳、神劳和房劳。
【形与神俱】:形体与精神共存、协调、统一。
俱,偕同。
天年:自然寿命。
【不时御神】:不善于调控精神。
时,善也。
【虚邪贼风】:泛指致病的气象因素,包括非时之寒、暑、燥、湿、风、热和疠气之类。
因其乘人体正气之虚偷袭致病。
故称“贼风”
【恬淡虚无:】精神清静安闲,心无妄求妄欲的状态。
恬淡,清静安闲。
虚无,无奢求和非分之想。
【不惧于物】:不因外物诱惑而动心。
惧,感而动心。
【德全不危】:深谙养生规律,掌握修身养性的方法,使身心健全,不受外、内淫邪之侵扰和危害。
【发陈】:推陈出新
【蕃秀】:繁茂秀美
【容平】:自然界植物成熟,形态平定不再继续生长发育。
【闭藏】:阳气收潜,万物封闭潜藏,生机隐秘。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季节要顺应自然界生长规律调养阳气,秋冬季节要顺应自然界收藏规律调养阴气。
养阳即养生、养长,养阴即养收、养藏。
【内格】:病名。
指人体内外环境之规律不相适应,彼此格拒的异常状态。
【神明】:指生命活动的主宰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具有辅佐心治理、调节生命机能的作用。
相傅,古代的官职名称,似宰相、相国。
治节,治理调节。
【使道】十二脏腑相使之道,即气血往来、脏腑相互联系的通道。
【阳道实,阴道虚】:六腑属阳,多病外感而为实证;五脏属阴,多病内伤而为虚证。
【瞋(月旁)胀】:胀满
【德流气薄】: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相互搏结,生命由此产生。
薄,同“搏”。
【任物】:心担任分析、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职能,具体过程即下文的意、志、思、虑、智。
任,担任。
物,事物。
【长生久视】:此指寿命绵长、不易衰老。
视,活也。
【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水谷精气中,清纯精细柔和者为营气,浓浊粗劣刚悍者为卫气。
清浊指营卫之气的性状功能各不相同。
【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当卫气行于阳分时,人则目张而醒;当卫气行于阴分时,人即目闭而眠。
起指寤,止指寐。
【毛蒸理泄】:皮毛被风热之邪熏蒸而腠理开,使汗蒸而卫气随之外泄。
【漏泄】:病名。
风邪外袭,卫气不固,内进饮食,致汗出如漏的病证。
【精神专直】:思想集中、精神专一而无妄念。
【风痹不作】:人体外不受风邪之犯,内不生气血闭阻之证。
【膏】:体质类型之一,其特点是肌肉松弛,腹壁下垂,多气。
【肉】:体质类型之一,其特点是皮肉相连,身体丰满,多血。
【肥】:体质类型之一,其特点是皮肤紧,肌肉坚,身形小,气血不充。
【三部之气】:即伤于肌表上部的风雨,伤于肌表下部的寒湿,伤于五脏的喜怒。
【两虚相得】:正气虚弱之机体,又遭到虚邪之风。
【参以虚实】:盛实的邪气与正虚的机体相结合。
【内外皆越,故气耗】:人因过劳而喘息加快,气从内外散;形过劳致腠理开而汗出,气随汗外泄。
【闷瞀】:昏闷烦乱,视物昏花。
第五章
【伤寒】: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统称,即广义伤寒。
寒,此泛指六淫邪气。
【两感】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发病。
【阴阳交】:症候名。
指阳邪交入阴分,阴阳交争,阴竭阳亢的危重病证。
【劳风】病名。
因过劳招致风邪犯肺发生的病症。
【痿】病名。
指肢体枯萎,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的一类疾病。
【肺热叶焦】:指肺中有热,津液耗伤,肺叶失养焦枯。
【痿躄】:专指两足痿废不用
【肤胀】:病名。
是寒邪侵犯、气机壅塞所致胀满肿起的病证。
【鼓胀】:病名。
病入血分所致腹部胀满肿起、色苍黄、青筋暴露的病证。
【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水液气化的根本是肾,其次是肺。
故肾肺气化功能失常皆可积水,发为浮肿。
【肾者,胃之关也】:胃纳水谷,肾开窍于前后二阴,是水谷糟粕排泄的门户,故说肾为胃之关。
【风水】:病名。
指因感受风邪发为水肿。
【平治于权衡】:辨别疾病时要衡量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
平,通“辨”
【去宛陈莝】:祛除郁积于体内的陈腐水邪。
【缪刺】:本义指病在左而取右,病在右而取左的刺络法。
此处引申为远离水肿最为明显的部位施刺。
【开鬼门】发汗、通大便。
【洁净府】利小便。
洁,清除、排除。
净府,指膀胱。
【肉烁】:病名。
素体阴虚阳盛,复感风邪,以四肢发热,肌肉消瘦为特征的病证。
【肉苛】:病名。
营卫气虚,肌肉失养,致肌肉麻木不仁、肢体沉重不用的病证。
苛,顽麻沉重。
【血枯】:病名。
由于失血伤精,气竭肝伤而致的病证。
【脾瘅】病名。
恣食甘肥,湿热蕴脾所致的以口甘、中满为特征的病证。
【消渴】:病名。
以多饮、多食、多尿、身形消瘦为特征的病证。
第六单元
【五藏着,身之强】:五脏是身体强壮的根本。
【五藏者,中之守】:五脏是体内收藏固守精气神之处。
【毛脉合精】:气血相合。
肺主气,外合皮毛;心主血脉。
【府精神明,流于四藏】:脉中精气充盛,功能正常,流行于四脏。
府,脉。
神明,此言脏腑功能运动正常而不紊乱。
四藏,指心、肝、脾、肾。
【真藏脉】:脉无胃气之象,脏腑精气衰败外露的脉象。
【形气相得】:形体强弱与正气盛衰一致。
即气盛形盛,气虚形虚。
【形气相失】:形体强弱与正气盛衰不一致。
第七章
【神不始】神气衰败,不能使针灸、药物发挥治疗作用。
【因其轻而扬之】:疾病初起,病邪轻浅,可用清扬宣散之法驱邪外出。
【因其重而减之】:病邪深重,难以速去者,应逐步削减邪气。
【因其衰而彰之】:气血虚衰的病证,用补益法使正气充盛而彰显。
【中满者,泻之于内】:对中焦痞满的病证,以消导的方药,使积滞消除于内。
【杂合以治】:根据五方之人及其所患疾病不同,综合五方各种治疗手段或方法予以治疗。
【劳者温之】:劳伤耗气之病,用温补法治之。
【损者温之】:虚损怯弱的病证,用温养补益法治之。
【逸者行之】:过度安逸而气血壅滞的病证,可用镇静安神法治之使其平复。
【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用寒药治疗热证,证势不减者,为阴虚发热,当采取滋阴法治之。
【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用热药治疗寒证,寒象不消者,为阳虚生寒,当采取补阳法治之。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病发而有余者,为邪气有余。
邪盛为本,正虚为标,故治疗当先除其邪气,后扶正气,是谓“本而标之”
【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病发而不足者,是正气不足。
正虚为本,邪盛为标,只要正虚不甚,治当祛邪为先,后扶正气,是谓“标而本之”。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病证轻浅者,标本兼治。
病证急重者,标本单独施治,或治本,或治标,以求治之精专,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