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的地动仪只是传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衡的地动仪只是传说

在西方科学史中,人类真正开始以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要从19世纪算起。然而距今1800多年前,中国东汉博物学家张衡制造了候风地动仪(古时称地震为地动),它非常神奇,可以检测到地震发生的方位,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台地震检测仪器。这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神奇的地动仪

公元78年,张衡生于河南南阳,为当地大姓豪绅子弟。他自幼聪敏好学,游历多地,在文学、算学、天文、地理、机械制造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公元112年,34岁的张衡经举荐入京,进入朝廷做了郎中,后升迁至太史令,主要观测天象、编订历法(东汉太史令不担负修史职分)。在此期间,他改进并重造了一台浑天仪,以水驱动而演示天象;他还著書立说,写了中国第一本描述天体运行的书《灵宪》,提到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而已,并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这种解释即使在今天也非常科学。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的故事记载在《后汉书》里,根据记载,这个地动仪发明于公元132年,用精铜铸成,形似酒樽,直径约2米,周身刻以山龟鸟兽的篆文,作为装饰形象,内部则是“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这八道分别对应八个方位,每个方位均对应一条口含铜珠的龙首,龙首下方各有一只张着大嘴的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会掉下,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人们便可知哪里发生了地震。

张衡时任太史令,他发明了这台精妙的仪器后,就命名为候风地动仪,字面上理解就是“以风观测地动的仪器”,或者可理解为“地震的风标”。当时,人们相信地震与空气运动有关,与上天的启示有关。张衡就认为地震是上天启示“天子”的征兆,用来警告朝廷失政,奸臣弄权,那么检测地震自然就能警示朝廷,匡正社稷。

这种看法与中国传统观念息息相关。“平天下”是所有士子的终极目标,征战沙场,求学为官,以及技艺发明都为此目标而服务。所以,张衡发明地动仪主要目的不是测量地震,而是为了通过自然灾难来警告朝廷。

《后汉书》还记载道:曾经有一条龙的铜珠突然掉下,落入蟾蜍之嘴,然“地不觉动”,洛阳的朝臣们因此觉得地动仪不足信,但是几天之后,一骑快马驶入京城(洛阳),消息送达,果然陇西(今甘肃省内,距洛阳700千米)发生了地震,于是众人都服其神妙。

地动仪只是传说?

然而,这个地动仪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史书上也记载不详,导致一些科技史专家对其是否真的存在过产生怀疑。

关于地动仪的全部描述,《后汉书》仅仅用了196个字,其中关于外观的描述占据了很多篇幅,而描写内部构造的,却只有几个字。“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基本就是地动仪的内部构造了。在这个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中间那根柱,它最先感受到地震波,然后经过一系列力学传导,最终“施关发机”触动龙嘴,从而掉落铜珠。科学家推测,这根柱必定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摆。当远处的地震波传来,轻微的震感连人尚且感觉不到时,什么样的机械构造使得这根摆能感觉得到,并且有足够的能量触发机关?它灵敏到了什么程度?这是对地动仪机械构造的疑惑,至今没有答案。

另外一个疑惑,就是关于地动仪检测陇西地震的实例。《后汉书》作者是范晔,写于公元440年左右(南北朝初期),此时东汉早已灭亡,张衡也已去世300年了。《后汉书》问世之前,关于此次地震检测的记录,不见于其他任何史料。《后汉书》的参考资料大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