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F在EMs合并不孕及痛经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地诺孕素与米非司酮在EMs保守术后长期维持治疗中的应用
![地诺孕素与米非司酮在EMs保守术后长期维持治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de1e18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4.png)
地诺孕素与米非司酮在EMs 保守术后长期维持治疗中的应用尹小超1,陈若兰2,刘青21.安康市中心医院妇科,陕西安康725000;2.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产科,陕西西安710000【摘要】目的比较地诺孕素(DNG)与米非司酮(MF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保守术后长期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行EMs 腹腔镜保守手术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DNG 组和MFP 组,每组51例。
MFP 组患者术后接受米非司酮治疗,DNG 组患者术后接受地诺孕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及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 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于治疗前后采用EMs 患者生存质量量表(EHP -5)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及妊娠情况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DNG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MFP 组的8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以及4周的V AS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DNG 组患者不同时间的V AS 评分明显低于MF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HP -5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DNG 组患者EHP -5评分为(7.74±1.24)分,明显低于MFP 组的(9.46±1.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为期18个月随访中,DNG 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3.53%,明显低于MFP 组的45.10%,妊娠率为68.63%,明显高于MFP 组的43.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DNG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3%,明显低于MFP 组的39.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血清miR-145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类型及妊娠结局关系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血清miR-145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类型及妊娠结局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98ddef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9.png)
udyg
r
oup (
0.
67±0.
10)wa
ss
i
i
f
i
c
an
th
i
r
g
ge
yi
gn
ghe
t
hant
ha
tbe
f
o
r
esu
r
r
a
l
lP <0.
05).
I
nt
hes
t
udyg
r
oup,t
hep
r
e
ope
r
a
t
i
ves
e
r
um miR
145l
e
ve
lo
ft
hewomenwi
t
h
ge
y(
adenomyo
EMT)好发于育龄期女 性,病
病变、棕色病变、白色病变;② 内囊型,腹腔镜下见卵
织器官 [12].有 研 究 [3]指 出 EMT 是 导 致 女 性 不 孕
2 个月),临床出现渐进性痛经伴或不伴月经过多,
B
前治疗 EMT 合 并 不 孕 的 最 主 要 手 段,但 不 同 患 者
1.
3 血清 miR
摘 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
EMT)合 并 不 孕 患 者 血 清 miR
145 表 达 与 临 床 病 理 类 型 及 妊 娠 结 局 关 系. 方
法: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及药物 治 疗 的 EMT 合 并 不 孕 患 者 122 例 作 为 EMT 合 并 不 孕 组,
t
miRNA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VEGF的影响
![miRNA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VEGF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0e5963a90c69ec3d5bb7592.png)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年2月第21卷第2期 MMJC,Feb 2019,Vol 21,No.2 106DOI:10.3969/j.issn.1672-9463.2019.02.035miRNA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VEGF的影响刘艳婷 何玉 林路 胡晓文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征是子宫内膜组织异位植入并生长在盆腔器官上,最常见于卵巢和腹膜[1]。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现仍不明确,在大多数情况下,认为月经逆行而沉积在腹腔内的脱落子宫内膜的植入为该病病因,其为国外的种植学说;国内专家的理论为在位内膜决定论[2]。
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的粘附性、侵袭性、刺激形成血管的能力均强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同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较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明显升高。
如果腹腔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多,作用于盆腔,将导致盆腔微血管生长增加,因此子宫内膜将更易于异位,并种植生长。
近年来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断研究、探索,血管生成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有研究者发现,微小RNA (miRNA)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一些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miRNA,经转录后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调节异位内膜细胞的侵袭和增殖。
研究发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中微小RNA的表达存在差异,且与血管生成有相关性[4,5]。
现将miRNA在EMS 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VEGF的影响做一综述。
1 miRNA1.1 miRNA概述 miRNA多由18~25个核苷酸组成,通过转录对基因进行调控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大多来源于染色体的非编码区,多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核细胞中,miRNA的稳定性较强,其常与载体蛋白结合,形成沉默复合体,不易被RNA 酶降解,具有高度保守性和组织特异性。
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评价
![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4080aaef7ec4afe05a1dfaa.png)
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评价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症(FI)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EMT合并FI手术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30例及开腹组30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
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腹腔组术后半年妊娠率为40.0%,明显高于开腹组26.7%(P<0.05)。
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EMT合并FI近期及远期疗效更佳。
标签: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属女性多发病、常见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该病主要表现为盆腔痛、性交痛及痛经等,其中,40-60%左右的EMT 患者合并不孕症(Female infertility,FI),严重损害女性生育能力、影响女性生活质量[1]。
本研究中,选择我院60例EMT合并FI手术患者,对比开腹与腹腔镜手术的疗效,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EMT合并FI手术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30例及开腹组30例。
入选标准:经输卵管检查、B超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EMT合并FI[2];具有生育要求;认知功能正常;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肺、心、脑、肾、肝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等其他原因所致不孕者;男方不孕者。
腹腔镜组,年龄22-36岁,平均(28.7±4.3)岁;不孕病程2-8年,平均(4.6±1.1)年;其中,17例原发性不孕,13例继发性不孕。
开腹组,年龄21-37岁,平均(29.1±4.4)岁;不孕病程2-8年,平均(4.5±1.2)年;其中,20例原发性不孕,10例继发性不孕。
MIF、HIF-1α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MIF、HIF-1α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89f1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d.png)
MIF、HIF-1α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征为子宫内膜异位到盆腔和腹膜表面等处。
EMs的发生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已知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免疫、内分泌和生殖等因素。
EMs患者常伴随有腹痛、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对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促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ic Factors,AFs)在EMs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是两种重要的AFs。
MIF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的功能,而HIF-1α则能够响应低氧环境刺激并诱导血管生成。
然而,目前关于MIF、HIF-1α在EMs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还较少。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IF、HIF-1α在EM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Ms病情的相关性,以期深入了解EMs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1)研究对象:选择40例确诊为EMs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40名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
(2)样本采集:采集EMs患者和对照组的卵巢和子宫内膜组织样本,分别进行MIF、HIF-1α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实验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MIF、HIF-1α在卵巢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IF、HIF-1α表达与EMs患者临床症状、病程、病变程度和卵巢肿瘤等因素的相关性。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探索MIF、HIF-1α在EMs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对于深入了解EMs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其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研究的结果对于认识MIF、HIF-1α在EMs病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药物的选择和设计也具有指导意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妇女内分泌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妇女内分泌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154e9b3b3567ec112d8a22.png)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妇女内分泌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症女性内分泌的临床特征。
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纯不孕妇女33例、单纯EMS 妇女32例、EMS合并不孕妇女35例及健康体检妇女34例分别为单纯不孕组、单纯EMS组、EMS合并不孕组和健康组。
采用化学免疫荧光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的睾酮(T)、胰岛素(INS)、雌二醇(E2)、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
结果:四组研究对象FSH和LH水平的差异不显著(P>0.05),EMS合并不孕组妇女T、INS、E2和PR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单纯不孕组和单纯EMS组(P<0.05),单纯EMS组妇女的PR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单纯不孕组(P<0.05),健康组、单纯不孕组和单纯EMS组妇女的T、INS、E2和PRL水平的差异不显著(P>0.05),健康组和单纯不孕组妇女PRL水平的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EMS患者T、INS、E2和PRL水平异常是EMS合并不孕的主要原因,因此,测定EMS合并不孕患者的内分泌水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内分泌【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178-02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于育龄期妇女的疾病,是覆盖于子宫体腔面的子宫内膜组织发生异位且出现在机体其他脏器的疾病,以继发性痛经、月经失调、盆腔疼痛和下腹坠胀等为主要症状[1],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且EMS是临床上造成的不孕的常见原因[2]。
为了探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并不孕妇女内分泌的临床特征,笔者选取134研究对象进行了本次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纯不孕妇女33例、单纯EMS妇女32例、EMS合并不孕妇女35例及健康体检妇女34例分别为单纯不孕组、单纯EMS组、EMS合并不孕组和健康组。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ae2d21237c1cfad6185fa79e.png)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效果。
方法: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中选取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患者月经来潮后的五天内给予患者每天服用米非司酮10毫克,服药期总共为三个月,比较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服用药物前后症状的改变,不良状况的发生情况。
对患者在月经期出现的症状和非月经期出现的症状进行观察分析。
在患者停药后,观察患者的妊娠反应。
结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药物三个月之后,患者经期阵痛的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后,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卵巢囊肿有缩小的迹象(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根据本文研究显示,使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米非司酮;临床米非司酮可用于抵抗患者早孕,使患者的月经提前以停止受孕情况,还能用于患者胎儿在子宫中死亡,可以将其顺利引产[1]。
在妇科手术中,米非司酮也受到广泛的使用,例如:在患者体内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的过程中;取患者子宫内膜标本时;患者在做宫颈发育异常手术时;患者宫颈扩张过程中;子宫内膜刮除手术时。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患者不孕不育的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占不孕症妇女中25.00%~3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主要原因为患者卵巢激素水平周期性的变化。
米非司酮具有抵抗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可以有效作用于患者排卵过程,可成功地对患者子宫内膜的完整性进行干扰,使患者子宫内膜渐渐萎缩。
本文研究中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药物的反应情况作出报告,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中选取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年龄为25~38岁,平均年龄为(31.22±5.42)岁,患子宫内膜异位症时间为6.23~80.23个月。
MIF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F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5b6246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e.png)
MIF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刘晶华;冷维春;刘俊宝;王微【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0例EMs组织中的MIF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MIF在Ems中异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P<0.05),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内膜(P<0.05);VEGF在Ems中异位内膜的表达同样明显高于在位内膜(P<0.05),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内膜(P<0.05);MIF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IF和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提示MIF与VEGF协同促进异位内膜的生长.【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0(014)009【总页数】3页(P1405-1407)【关键词】Ems;MIF;VEGF【作者】刘晶华;冷维春;刘俊宝;王微【作者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201508;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妇产科;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妇产科;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1],属良性疾病,但具有侵袭、扩散等恶性肿瘤的生长特征。
MIF可从多方面促进子宫内膜在异位组织的生长。
VEGF通过参与异位内膜组织的周围新生血管的形成,对EMS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本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MIF及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F及VEGF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
选取2006年3月-2007年12月期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患者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3.8岁。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miR-145与Fascin-1、OCT4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miR-145与Fascin-1、OCT4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92d06a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c.png)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miR-145与Fascin-1、OCT4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卢煜婷;陈军平;孙瑶【期刊名称】《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年(卷),期】2024(16)3【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miR-145与Fascin-1、OCT4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重庆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00例EM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组,留取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另取同期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手术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留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检测两组以及EMs组中不同AFS分期患者内膜组织中miR-145、Fascin-1、OCT4的表达水平,分析EMs组中miR-145与Fascin-1、OCT4表达的相关性,随访EMs不孕患者术后1年的自然妊娠情况,比较EMs组中不同miR-145表达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
结果EMs组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45的表达水平及Fascin-1、OCT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中AFSⅢ~Ⅳ期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45的表达水平及Fascin-1、OCT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45的表达水平与Fascin-1、OCT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根据EMs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45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为miR-145高表达患者和低表达患者,miR-145高表达患者术后累积自然妊娠率低于miR-145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45表达增加与Fascin-1、Oct4表达增加及术后自然妊娠率降低有关。
【总页数】5页(P454-458)【作者】卢煜婷;陈军平;孙瑶【作者单位】重庆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省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血清miR-145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类型及妊娠结局关系2.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症患者卵泡液TGF-β_1的测定和临床意义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miR-21、miR-145、miR-205水平表达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及预后4.孕酮、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联合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疗效研究
![米非司酮联合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疗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9adae5b90d6c85ed3ac665.png)
米非司酮联合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疗效研究目的评价米非司酮联合手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需行保守手术治疗的38例E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术后分别采取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口服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1年内受孕率分别为95.0%和5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和0.0%(P<0.05);而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保守手术可有效提高EMs的临床疗效,改善受孕率,降低复发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标签: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手术治疗;孕三烯酮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因内膜细胞种植在不正常的位置所致的妇科常见疾病,可引起痛经、腹痛、性交痛等多种病症,严重者可致不孕,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1]。
近年来,保守手术由于能够很好的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而被广泛用于EMs的临床治疗,但是Ems为激素依赖性疾病,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2,3]。
本文探讨了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EMs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EMs患者38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33.61±3.29)岁;AFS分期:Ⅰ期9例,Ⅱ期18例,Ⅲ期8例,Ⅳ期3例;病情:痛经16例,月经不规律10例,性交痛12例,不孕17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Ems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将38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18例)与观察组(20例),两组在年龄、AFS分期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均于月经干净后3~5d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操作为: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硬膜外麻醉成功后,于脐部作1.0cm横切口,采用Veress针穿刺,常规建立气腹,压力13mmHg左右;于下腹两侧相当于Mc Burney点位置作10mm 及5mm穿刺孔,Trocar穿刺进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并确定临床分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异位病灶剔除术、盆腔子宫内膜减灭术等,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
HIF-1α、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HIF-1α、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87dd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8.png)
HIF-1α、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EMs)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的主要学说认为,EMs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细胞在经血排出时逆流至盆腔,引起异位位置上皮化及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所致。
EMs表现为周期性下腹痛、性交疼痛、月经期延长和不规则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常规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激素治疗等均不能根治疾病,同时含雌激素药物治疗还有诸多副作用和安全隐患。
因此,研究EMs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EMs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的研究表明,肿瘤相关基因HIF-1α和VEGF在EMs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HIF-1α和VEGF在EMs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为EMs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通过文献调查和病例收集,分析EMs患者和健康人群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差异。
2. 在EMs患者中,分析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疾病分期、临床表现等因素的关系。
3. 探讨HIF-1α和VEGF对EMs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机制。
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HIF-1α和VEGF在EMs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深入理解EMs的病理生理过程。
2. 通过研究HIF-1α和VEGF在EMs中的表达变化,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3. 为制定更加个性化的EMs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研究对象:拟纳入EMs病例50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
2. 样本采集: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宫颈管抹片及直视下子宫内膜组织检查,并采集血液样本。
3. 分子生物学实验:采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HIF-1α和VEGF的表达水平。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VEGF、MIF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VEGF、MIF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5d362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0.png)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VEGF、MIF的
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背景: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其治疗难度较高,常常导致不孕不育问题。
着床窗口期是妊娠发生的关键时期,子宫内膜VEGF和MIF的表达与受孕成功率有关。
然而,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着床窗口期内膜VEGF和MIF表达的研究较少。
研究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着床窗口期内膜VEGF和MIF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为该疾病的治疗和妊娠成功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研究方法:
选取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及30例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VEGF和MIF的表达。
同时,记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年龄、BMI 等基本资料,并分析内膜VEGF和MIF表达与治疗效果及妊娠成功率的关系。
预期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着床窗口期内膜VEGF和MIF表达量可能较对照组低,且表达量与治疗效果及妊娠成功率有一定关系。
具体结果需实验数据支持。
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着床窗口期内膜VEGF和MIF表达情况可能对受孕成功率产生一定影响,该研究结果有望为该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参考模板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935efb3af1ffc4ffe47ace3.png)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与卵巢甾体激素相关的疾病。
米非司酮是一种化学合成的甾体类药物,具有抗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双重作用。
为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10 mg/d)治疗EMS的疗效及安全性,笔者对38例EMS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1年3月~2005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38例EMS患者,年龄32~46岁,平均37岁。
月经规律,均有典型的痛经或性交痛、排便痛等盆区痛。
38例中子宫腺肌症12例,子宫腺肌瘤5例,盆腔内膜异位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及子宫腺肌症5例,盆腔内膜异位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单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其中12例为术后复发的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前3个月均用过激素治疗,且无肝肾及血凝障碍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于月经周期第一天口服米非司酮10 mg,每天1次,连服6个月。
1.3 观察方法每月随诊1次,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行盆腔B超检查。
治疗前1周期的早期卵泡期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抽血用放免法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及雌二醇(E2),治疗前后查肝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按4×πabc/3(a、b、c分别代表子宫或囊肿的长径、宽径、后径)计算子宫或囊肿的体积。
2 结果2.1 治疗效果2.1.1 闭经治疗当前所有患者均出现闭经,BBT单相,痛经及盆腔痛消失。
2.1.2 子宫变化 12例子宫增大的腺肌症患者中疗程结束后复查B超,子宫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其中8例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所有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维持在0.2~0.3 cm(见表1)。
2.1.3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变化 2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囊肿直径4.0~12.0 cm。
治疗结束后囊肿消失11例,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及缩小9例,无明显变化2列(见表1)。
2.1.4 异位结节大小无明显变化,但触痛减轻。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安全性](https://img.taocdn.com/s3/m/cd41ea6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8.png)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10月第5卷第28期临床医学DOI :10.19347/ki.2096-1413.202028033作者简介:刘艳秋(1974-),女,汉族,河南信阳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 )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常导致患者不孕。
传统临床用药为避孕药、睾酮类衍生物等,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会对患者肝功能造成损害或出现低雌激素症状。
孕三烯酮具有较强的抗雌激素和抗孕激素作用,能有效抑制卵巢分泌功能,使异位内膜萎缩,广泛应用于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肌瘤等疾病的治疗中;米司非酮是一种合成甾体类激素,能抑制排卵,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已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功血等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显著效果[1-2]。
两种药物均可促进子宫异位内膜萎缩,在EMS 的治疗上有协同作用,本研究基于此展开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EMS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
观察组平均月经周期(29.3±2.5)d ,平均经期(5.2±1.4)d ;平均年龄(33.0±6.1)岁;平均病程(4.5±1.3)年。
对照组平均月经周期(28.2±2.4)d ,平均经期(4.8±1.2)d ;平均年龄(29.2±6.3)岁;平均病程(4.2±1.2)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
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EMS 诊断标准[3];就诊前半年无服用激素药物史;肝肾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米非司酮过敏者;有严重精神类疾病者。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胶囊(厂家: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020)治疗,经期第1天口服,3d 后第二次服用,2.5mg/次,2次/周,持续用药6个月。
mir-223-3p和l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mir-223-3p和l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326758a27284b73f3425003.png)
nh
i
b
i
t
o
r
a
c
t
o
ri
nendome
t
r
i
a
lt
i
s
s
u
eo
fi
n
f
e
r
t
i
l
ewomenwi
t
h
gn
yf
endome
t
r
i
o
s
i
s
HU Quan,XU Lan
Xi
ann
i
ngCen
t
ra
lHo
spi
t
a
l,
TheFi
r
s
tAf
i
l
i
a
t
ed Ho
spi
t
a
lof Hub
e
iUn
i
v
e
r
s
i
t
i
enc
eAndTe
chno
l
ogy,
437000
f
yofSc
Ab
s
t
r
a
c
t Ob
e
c
t
i
ve:Toi
nve
s
t
i
t
et
heexp
r
e
s
s
i
onsands
i
i
f
i
c
anc
e
so
fmiR2233pandl
eukemi
ai
nh
i
b
i
t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d8a7b2f856a561253d36f71.png)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及其机制。
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18例EMS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59例,参照应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进行比较,组间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治疗EMS的疗效确切,全可靠,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
关键词:作用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临床疗效EMS是临床妇科常见病症,亦是导致患者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1],其显著性特点为: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持续病变等。
据相关资料统计,EMS在不孕症女性患者中占据25%左右的概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但分析与卵巢激素水平发生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2]。
米非司酮是临床妇科应用率较高的一种和合成甾体类激素,将其应用于EMS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理想治疗学效果。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EMS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18例EMS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59例。
参照组患者年龄28岁-45岁,平均年龄(37.5±3.5)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7.5±0.6)年;治疗组患者年龄27岁-43岁,平均年龄(35.2±4.2)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6.8±0.4)年。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参照应用孕三烯酮(国药准字H19980020,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保持每次1粒的用药剂量,1周服药2次,月经开始的第一天服药,间隔3天后再次服药,后期每周相同时间内服药,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组应用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004,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每次6.25mg,每天1次,连续治疗6个月。
MIF在EMs合并不孕及痛经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MIF在EMs合并不孕及痛经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7766d2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6.png)
MIF在EMs合并不孕及痛经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刘晶华;冷维春;刘俊宝;王微【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0(014)008【摘要】目的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及痛经患者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及30例合并痛经的在位内膜组织中MIF的表达.结果 MIF在EMs合并不孕的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合并不孕的患者(P<0.05);MIF在EMs合并痛经的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合并痛经的患者(P<0.05).结论 MIF可能在EMs导致的不孕及痛经中起着重要作用.【总页数】2页(P1253-1254)【作者】刘晶华;冷维春;刘俊宝;王微【作者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201508;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妇产科;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妇产科;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1【相关文献】1.STAT3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王玲;黄蓉;许世艳;刘新琼2.Lgr5和MIF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J], 赵斌;吉志武;杨帆;赵兴旺;倪健;于海涛3.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胰岛素生长因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J], 高扬; 朱艳4.EMS合并EP性不孕患者的VCAM-1、Bcl-2表达 [J], 赵岷慧;柯慧芳5.胃癌合并Hp-L感染患者MIF、MMP-9、VEGF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J], 侯静芳;杨华;王进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不育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不育的免疫学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7e3826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3.png)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不育的免疫学研究进展魏伟【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1(023)001【总页数】2页(P74-75)【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不育;免疫学/发展趋势【作者】魏伟【作者单位】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27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4;R711.6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主要发生在育龄妇女,其病理学特征是具有生长功能的正常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其他部位,如盆腔内、卵巢等。
据资料统计,在女性不孕症中,合并EMs者约占30%~58%,而患EMs的女性中不孕症的发病率为30%~50%[1]。
多数学者认为,EMs导致的不孕不育是多因素、多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病因大多包括EMs致输卵管结构异常、卵巢功能改变、子宫内膜异常、自身免疫因素的改变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放在EMs致不孕不育的免疫因素的研究,已取得不少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该类患者常伴有局部及全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分子免疫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免疫抑制和免疫刺激不平衡状态,其产生的免疫分子包括细胞因子的含量和活性改变,以及产生自身抗体和导致补体沉积,可改变腹腔内环境,利于异位内膜的种植和生长,并干扰生殖过程而致不孕[2]。
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子宫抗膜抗体子宫抗膜抗体(EmAb)是以子宫内膜细胞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被认为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记性抗体。
EmAb可与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细胞中的抗原相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局部产生免疫病理变化,影响子宫内膜腺体的功能,干扰生殖过程,引起不孕或流产。
国内外已有不少相关报道。
柳爱华[3]报道,EMs合并不孕不育患者EmAb的阳性率可达45.7%,而正常对照组EmAb的阳性率仅为6.6%左右,差异具有显著性。
朱小凤等[4]研究发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血清EmAb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囊肿患者,其原因可能为异位子宫内膜可作为异物激活了免疫系统,并将抗原成分提呈给淋巴细胞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抗子宫内膜抗体。
血清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临床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eaf3bf6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0.png)
血清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临床应用价值李建;胡玉红【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3【摘要】目的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水平,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实验组)和卵巢囊肿患者(对照组)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中MIF水平和CA125浓度,评价MIF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随访的临床价值.结果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血清中MIF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MIF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3%和78.1%.MIF和CA-125联合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敏感性为79.8%,特异性为70.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第2d、术后第5d血清MIF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术前、术后第2d的水平显著高于于术后第5d,而术前与术后第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中MIF水平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MIF具备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性标记物的潜能,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敏感性,MIF在EMT的诊断及预后随访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总页数】3页(P16-18)【作者】李建;胡玉红【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0;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1【相关文献】1.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 VEGFR及MIF水平的影响 [J], 张正宇2.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 MIF、VEGF 和 VEGFR 的影响 [J], 杨青春3.桂枝茯苓汤联合炔诺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及对血清COX-2、MIF影响[J], 胡小欣;汤健聪;陈冬梅4.血清CA125、FS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刘君;王凤丽;李银凤5.血清CA125的测定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姜星;李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及应用
![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8845e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d.png)
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及应用
刘晓鸿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
【年(卷),期】2004(008)006
【摘 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1].其治疗原则是使雌激素的产生和作用减少[2],以使异位病灶缩小或消失.传统的治疗药物有丹那唑、内美通等以及现比较前沿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副作用大,且GnRH-a价格昂贵,患者经济上无法承受.因此,寻找高效低副作用且患者在经济上能够承受的药物成为一种挑战.米非司酮在临床主要用于终止妊娠,自Baulieu提出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息隐)可使EMs病灶萎缩[1]后,米非司酮在EMs方面的应用,开始受到关注.本文收集近几年来有关资料,介绍米非司酮在治疗EMs方面的药物动力学、作用机制及应用方法.……
【总页数】2页(P464-465)
【作 者】刘医院药剂科,安徽,合肥,23006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711.71
【相关文献】
1.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疗效2.低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疗效分析3.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温肾消癥汤在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4.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5.低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mer s o l ae t n rhli P <0. ) Co duin MI gth v o f c n ifr ly a d me oraga o toi cmpi td w h meoraga( i s c i 5 0 . n so F m h ae smee eto neti n n r l i i it h
T e xrsi m l i li f a c f F adE ecmp ct f ti n e ora i I s HU , h pes na t i c  ̄ i neo n Msi t o lae i e it a dm n rh la s E o cn a s c MI nh i d n r ly g e
hg e a h t fh x rsino o -n o t oi cmpiae t ne it( <0. ) T ee pes no F i uo i n ih r n ta eep s f ne d mer ss o l tdwi ifrly P h t ot e o n i c h ti 5 0 . x rsi MI ne tpce - h o f
ti n n r aga p t ns M e o s I mu o it h mi r c nq e i a o td t ts h x r sin o F i e e tpc i t a d me or li a e t . t d m n h s c e s y t h i u s d pe o ette e p e s MI n t uo i ly h i h o t e o f h e d mer l su so n o t oi o l ae t n eti f 1 o n a d t e e tpc e d mer l is e 0 w me t n o t a s e fe d mer ssc mpi td wi ifr ly o 0 w me uo i n o t a s u so 3 o n w h i t i i c h it n h i t f i
t F dnU i rt,h nhi 05 8 C i ) o ua n e i S g 10 , hn v sy a a 2 a A s atO jci T vsgt teepes nadcn a s n cne f Fi t no ei icm la dwt i e— bt c: bet e oi et a xrso l i l i i ac eedm to s o p ct i f r v n i eh i n ic g f i o MI nh r s i e h nr
( P<00 ) M F在 E 合并 痛经 的在位 内膜 中 的表 达 明显 高于非 合并 痛经 的患 者 ( .5 ; I Ms P<0 0 ) . 。结论 5
眦 ,  ̄ d c ̄ ,  ̄-o a.Dp r etfO stc ad@ ncl y S ag a P bc el li et lt LN W - h HUJ bp, 1 ( eat n o btrs n l m ei eo g , hnhi ul at Cic CneA i e o iH h n a l rf a d i
中国实验诊 断学 21 年 壁旦 箜 r鲞 筮 塑 00 4 文 章 编 号 :07— 272 1 )8 23 2 10 4 8 (0 00 —15 —0
—
1 53 一 2
MI F在 E 合 并 不 孕 及 痛 经 患 者 中的表 达 Ms 及 其 临床 意义
刘 晶华 冷 维春 刘俊 宝 , , , 王 微
me o r aga. s l T x rs in fM I i e tp c e d mera o n o tiss c mpl ae t netly wa infc n y n rh li Re ut s he e p e so o F n u o i n o ti fe d mero i o i td w h ifr i s sg i a f c i i t方法检测 l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及 3 例合并 0 o
痛经的在位内膜组织 中 MI F的表达 。结果 E 导致 的不孕及痛经 中起着重要作用 。 Ms
关 键 词 : F 子 宫 内 膜 异 位 症 ; 孕 ; 经 ; 疫 组 织 化 学 MI; 不 痛 免 中图 分 类 号 : 7 17 R 1.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 mer fe d mer s o l ae t n r aga wa i n l a f ih r ta a fte e p e s n o F i e n n e — o t a o n o t o i c mpi td w h me o r li s s i e l hg e n tt o x r si MI n t o - n i i s c i h gtn y h h h o f h
(. 1上海市公共卫生 临床中心 , 上海 2 10 ; . 0 58 2 吉林 大学 中 E联谊医院 妇产科 ; t 3 吉林 大学第 四医院) . 摘要 : 目的 讨 巨噬 细胞移 动抑制因子 ( I) 子宫 内膜异 位症合并 不孕 及痛经 患者 内膜组 织 中的表达及其 临 MF 在 M F在 E s I M 合并不 孕 的在位 内膜 中的表达 明显高 于非合 并不 孕 的患者 M F可能 在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