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地理1”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1)高中地理课程是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
“地理1”主要是自然地理,重点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1”是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和理论的基础。
(2)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虽相互独立,但都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统一设计的。
地理1——主要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地”对“人”的影响);
地理2——主要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人”对“地”的影响);
地理3——主要说明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即人地关系的综合表现)。
“地理1”内部结构分析
内容结构:
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四部分。
形式结构
从教材内容来看,“地理I ”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
而非正文则包括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阅读和活动等五个部分。
地理教材的局部分析:
亦微观教材分析,是针对整体教材中的某一单元进行的分析,或者某一章、某一节、乃至某一节课的知识内容。
大致步骤如下:
根据整体分析中对教材形成的整体把握,按照一定的依据划分教学因子—弄清知识的内部结构,建立知识联系的图解模型—教学因子的能力结构分析—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分析—针对教学因子详细地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针对某一节内容划分具体知识点的方法(教学因子):
1 地理知识的逻辑联系划分法:有先有后(时间、空间)
2地理技能程序的划分法
3中心问题式划分法:以问题的方式设计教学因子
在任何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把知识处理为一个个地理问题,但在这些问题中,总有一个问题是最重要的—中心问题,要解决中心问题,就会有一系列的次要问题需要解决。
中心问题与次要问题相连,一步步推进,最终解决
中心问题。
4地理学基本思想、方法划分法
在地理学的发展中有很多学术流派,这些学术流派都有思考地理问题的基本方式,地理教学可以借鉴这些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从中发展地理思维生态学派
区域学派
景观学派
经济学派
人地关系论
地球表面复合系统
5 以主体课程资源为中心的划分法
6研究性学习划分法:用模仿科学家做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的学习
选题,收集材料,提出假说,数据验证解决问题
7突出区域特征的划分方法
这在必修3中适用,在各区域部分突出区域的空间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基本思想。
知识的结构化方法
两种方法:
1 依据局部教材的内部联系:主要指各教学因子内部及它们之间的知识联系,以及因子与教材其他部分的知识联系,即因子内部、因子之间、因子外部3个层次的知识联系,主要指一定因子划分方法下的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同时也考虑学生的认知联系。
2 依据教材的表述结构:文字、图像、练习活动
文字:最主要的表述形式;图像:提供地理信息并启发学生思考;练习:主要使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问题,同时也为检查巩固知识
A以文字为主体
B以图像为主体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前提:需正确处理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关系:主辅关系
原则:选择课程资源有以下原则,与该教学因子相关,与学生知识水平相适应,有利于提出地理问题、进行地理探究,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形成地理知识的联系,发展学生能力。
分类:
比较性课程资源:
相关学科课程资源:
联系实际生活的课程资源: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社区课程资源、家庭课程资源
开发生活实际课程资源就是要使地理课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从地理视角去观察、分析身边熟悉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思考对策,学以致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对社会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
当地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地理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兴趣。
综合性课程资源的设计
原因:
为提高课程资源的有效性,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常以教学因子的教学需要为基础,教师围绕教学因子的三维目标,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设计制作成具有很强教学针对性的综合课程资源,每一个资源部分都能说明一个具体的地理问题,学生通过课程资源的分析与探究获得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
步骤:
整体分析与局部教材分析的关系:
从教材整体出发对教材的分析,即整体分析,为教师认识教材的目的、特点及功能提供了可能,是实现教材的整体功能的保证,同时也是进行局部教材分析的基础与前提。
但是,只进行整体分析也是无法正确使用教材的,因为地理教学是按章、节、课的形式进行的,教材也是按章、节的形式组织成的。
对这些局部教材的分析,是教学过程的需要,也是对教材整体分析的具体化过程。
没有局部教材的分析,进行整体分析也就失去了意义。
同时,局部教材分析又可以对整体分析的结果加以检验与完善。
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教学因子的划分尤为重要,教学因子成为所有教学活动的依据。
教材系统分析法的基本思想程序:
1 在弄清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地理教科书的知识体系
2根据教学的实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起地理课程知识体系
在教科书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的形成中,完善教材的教学功能
在两个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分析教材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证三维一体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