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考期末考试试题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家和万事兴

释义:家庭和睦就能兴旺。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

《论语》也讲“礼之用,和为贵”。人生活在世间,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群众而独自生存。与社会大众相处的就是和睦。国家能和,再强的敌人也不敢轻易地欺侮,为什么呢?上下团结的力量太大了。六和敬,小而家庭、公司、社团,大至国家,只要做到,没有不兴旺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与弟子们制定僧团的戒律-----“六和敬”。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2、五伦

“五伦”是先秦儒家在维护封建贵族的等级制时提出的观念,即如何处理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认为只有用体现尊卑等级秩序的礼来处理这五种关系,才能治理好国家。

是狭义的“人伦”。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伦中的双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为臣的,要忠于职守,为君的,要以礼给他们相应的待遇;为父的,要慈祥,为子的,要孝顺;为夫的,要主外,为妇的,要主内;为兄的,要照顾兄弟,为弟的,要敬重兄长;为友的,要讲信义。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特别是儒家最重视人伦。据孟子说,古代设立庠、序、学校,“皆所以明人伦也”。一旦“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就能实现国治天下平的理想社会。2000多年来中国封建统治者一直强调用它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以维护和加强封建的宗法等级制度。

3、出礼入刑

西周时期“刑”多指刑法和刑罚。“礼”是主动的规范,是“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刑”是消极的处罚,是“惩罚于已然”的制裁。其关系正如《汉书·陈宠传》所说“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人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二者共同构成西周法律的完整体系。

这种将礼、刑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共同治理国家的方式,开创了世界上的一种独有治国模式,影响了中华法系二千余年。西汉的“德主刑辅”,唐初的“德本刑用”,明朝的“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的治国模式,都渊源于西周的礼刑结合的方式,西周在治国模式上,作出的贡献是开创性的,至关重要的。当然,“出礼入刑”的治国理念和法律观念,也给我们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法律在人们的观念中是与公平、正义、自由和权利相生相伴的,而在中国古代长久以来,一谈到法律,普通百姓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刑。在他们的观念中,法律是与威严、残酷、权力相生相伴的。这一传统法律观念的历史影响,绵延流长,甚至在如今某些国人的心目中仍然缠绵不改,认为法虽不可以没有,但最好是敬而远之。清代乾隆年间负责编撰《四库全书》的大学士纪晓岚曾言:法为盛世所不可缺,亦为盛世所不尚。这种观念曾长久地影响着国人对法律的认知和评价。

4、重刑轻罪

在古代社会,君主或者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于民众,即使是“才行反时者”,也要“杀无赦”,即才能和行为不合时势的,也要杀头问斩。执法阶层的科处原则就是轻罪重判,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即使无罪也可以用刑。而对于那些威胁统治阶级的“盗贼”犯罪,更是“重典治之”。主要是契合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权威。

5、一家之法,非法之法

这是黄宗羲对维护君主利益的法律的一种称呼。他认为这是没有“一毫为天下之心”的法律。将天下的利益尽归君主,势必引起天下之乱,违背了立法的本旨,是“非法之法”。黄宗羲的“一家之法”是针对整个封建制度而提出的,是对整个封建法制的批判。

二、简答

1、五伦与三纲:内容及其由来,并简评

内容:是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来源: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评价:它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3、水能载舟,水则覆舟

(1)释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源于荀子、魏征和唐太宗谈论君与民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故事。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颠覆于水中。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

(2)主要出处

①《荀子·王制篇》:“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②《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3)道理所指:

“水能载舟,水则覆舟”也就是民本思想,它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