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化的演讲稿

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化的演讲稿
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化的演讲稿

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化的

演讲稿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化”的演讲稿

《数学教育再探--在中国的讲学》 [荷兰] 弗赖登塔尔

数学化在讨论了数学的前后关系和内外结构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把数学当成一种活动,来看看它的一个主要特征:数学化。是谁最先使用这个术语,用以描述根据数学家的需要和兴趣整理现实性的这种过程呢这种术语通常是先出现在非正式的谈话和讨论中,而后才出现在文献着作里,因此没有人能说出是谁的发明。不管怎么说,数学化是一个过程,只要现实世界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着变化、延拓和深化,这个过程就在持续着,这些因素也包括数学,而且数学反过来被变化着的现实所吸收。

以前用的术语,诸如公理化、形式化、图式化等也许是在数学化之前提出的,其中公理化也许是在数学的行文中出现得最早。公理和公式古已有之,尽管在岁月的长河中,"公理"(或"公设")的意义及公式的形式有所改变.过去几个世纪里,人们认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不是完美推导的典范,其原意也并非如此,看来今天有人仍这么认为。我们现在使用的公理体系这个术语,是一种现代思想,把它归为古希腊人的功劳(虽然他们是先驱)是一种时代的错误。然而,重新组合某一领域的知识,以至于结论被当作出发点,以及相反地把已证明的性质作为定义来证明原始的定义--这种颠倒的构造是一种久远的数学活动,它和古希腊数学一样古老,或许更古老;尽管只是到了近代,人们才像热衷于知识的组织和重组的古希腊人那样,有意识地、有条理地、热切地运用它。今天雨后春笋似的公理体系是人们试图重新组织数学研究领域的结果。这种技术就叫公理化。它被现代的数学家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它早期显着的例子是群。18世纪以来,数学家们遇到了集合到自身映射的问题,映射通常由一些不变性质去限制,从而导致去构造这种映射。这样他们开始熟悉了变换的集合,在构造之下自动地满足一些熟知的假设,

这种假设是后来群所需要的。1854年凯莱(Cayley)用这些假设统一定义了这种(有限)的对象,他称作群。然而,直到1870年这一新概念才被一些领头创造的数学家们完全认可。之后又用到无限基的情况。在日常生活和符号语言中,公式是像公理一样古老,甚或更古老的一种特殊形式。用日益有效的符号或符号法来改进语言表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首先涉及到数学题材,后来才影响到表述这种题材所用的语言。这种对语言的整理、修正和转化的过程就叫做形式化。

可以肯定,公理化可能会像公理一样在现代数学中流行,他们只是一项活动过程中的精彩部分和最后的润色,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强调的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公式和形式化也同样如此。公理来源于范例或一系列范例,而公理化则意味着总结熟练的范例。人们早已习惯于把经历和行为示范性地推广,从中抽象出定律和规则.形成与现实的体系相吻合的图式。最后一步就是图式化,它和公理化、形式化相对应,尤其是当考虑的是内容而不是抽象的形式或语言的时候。

上面一段解释,通过与公理化、形式化、图式化作类比,说明了数学化一词的来源。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中,把它局限于其某一方面的内容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我才占一定的篇幅来说明它。我自己则坚持这个术语应该包括数学家的全部组织活动,不管它是用于数学的内容和表达,还是用于更通俗的直觉意义上,比如生活经验,日常语言的表达。但是我们别忘了,在扩展的现实性和发展语言的复杂性中,"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个体的与环境的依赖性。

建立模型

然而,一谈到图式化就有一种倾向,把"图式"与形式化数学里的解题公式和步骤等问题等同起来。今天,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图式"一词似乎被更时兴的"模型"所替代--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术语,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人们的滥用和误用而降低了其含义。我一

直反对这样做,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数学总是被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是过多地考虑它的应用,而很少想到应用它的方法以及它为什么能用。记数实际上是由生活得来的常识,土地测量员的工作好像是说他们用的界钉和标杆就是几何上的点和线,还有外币兑换员,商人及药剂师好像都在表明比例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一个显而易见的特征。甚至古巴比伦王国的天文学家很早就习惯于用线性内插或外插法,来试着数值化地描述天文现象,也就是用分段线性函数和锯齿形函数的方法,后来的希腊人最终把它们变成测角函数。但是测角函数不会从他们仰望的天空里掉下来,其基本理论是天体运动应该是环形的。为了解释这种假设和一些互相矛盾的现象,产生了一个我们现在称之quot;模型"的东西来描述天体的运动,这个模型包括了圆、本轮(epicycles)和外心的新发明,不管对它们进行几何上还是数值上的处理都需要用到测角函数。这个模型持续了近两千年。开普勒(Kepler)没有给出新模型,而是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数学定律,后来牛顿(Newton)由此得出了万有引力理论的一系列结果。牛顿自己不肯设计简单的机械模型来解释地球引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理学家们才勉强地接受地球引力的吸引本身就是一个模型,它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经验,是第一个近代的模型,其意义仅亚于惠更斯(Huygens)的光的波动理论,历史在不断重复:根据19世纪的力学常识,人们提出了关于光传播理论的一些弹性的模型,但由于研制惠更斯的波动理论的失败,物理学家们不得不接受马克斯韦尔(Maxwell)的光的电磁理论模型。

建模是现代的产物,只是到了近代,人们才或多或少有意识地忽略了所有看起来不重要的干扰,把在模糊的自然界和环境中应用的数学浓缩成了精确的数学,是它们破坏了理想情况。长期以来,简单的几何学和代数学已足以满足这种需要。但是什么是理想情况,什么又是不重要的干扰呢伽利略(GaliIeo)首先给出了一个例子,说明了它们在特

定含义下的区别:即匀速运动是理想情况,但又受到阻力的干扰,或像牛顿说的更一般意义上的外力干扰。这样,这种方法就延续到了今天。即使有了精确的理论,也是经过简化后才使用,以使其更接近于实际的过程:这样后者就有可能用更好的逼近或者反馈模型提炼出来。这种了不起的理想化方法的最伟大的例子当属达朗倍尔(d'Alembert)的绷紧的弦的振动问题:通过忽略弦线的曲度,他能把微分方程线性化,而方程一旦线性化以后问题就轻易地解决了。实际上,通过线性化的手法重建物理上的模型已成了应用数学的一般手段。在自然科学里,最早使用"模型"一词也许是与众所周知的太阳系模型相联系的,它用一个机械装置,(经过粗略简化以后)给出了在引力作用下行星和月亮运动的相互作用:由于它只是一个模型,所以只考虑到运动学问题,而不牵涉天体运动的动力学问题:另外,由于实际的原因,代表天体的球形的半径互相不成比例,和轨道大小相比也不成比例。还有人们熟知的卢瑟福-波耳(Rutherford-Bohr)原子模型,它把原子及其示意图描述成一个小太阳系形状,在可能的轨道上作一些奇特的限制模型的特征来自于轨道遵守的特定条件,以及关于从一个轨道向另一个轨道跃迁时的特定假设,和经典物理的原理大不相同。再近一些的模型有原子核分裂模型,其中的质子和中子像液体一样被释放出来--这种思想是简单化模型的典型。另外一个典型是开放的宇宙体系的宇宙生成模型,它起初是对朝各个方向运动的星群的纯运动学上的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加入动力学和基本粒子物理的许多特点而丰富起来,当然它仍被认为是宇宙进化的粗略的简化模型。这些都是理想化的模型,它们有的把数学的精确性引入到相对粗糙的物理现实中:或者是简化现实,而心照不宣地承认现实要比这些称为模型的东西复杂得多。奇怪的是,数学上最早使用"模型"一词却正好相反:用塑料、电线或纸板做的抽象几何形状的具体模型。如果我没弄错的话,弗里克斯·克莱因作为一个数学家,他收集了大量的几何模型,同时也是首先把"模型"一词用于数学中的人。这里是指

非欧氏几何在射影几何里的映象的问题--这是凯莱的发明,克莱因阐释为模型,用来把看起来很抽象的非欧氏几何映射到射影几何的框架里,后者看上去要比前者具体些。尽管不像石膏模型那样显而易见,这个模型实际上要比它的原象易于想象。克莱因的例子说明了公理体系中现代模型概念的根源:用一个合适的数学对象来明确形式公理中所暗含的东西.看起来就像用真实的内容来填充公理的形式。举例来说,一个特殊的群或一般函数上的变换群可以作为一般意义上公理化定义的群的模型。还有欧氏空间,尤其是三维空间,可以作为公理化定义的线性空间或度量空间的模型。仅就具体化而言,可以超过纯数学的范围,考虑把物质的或仅仅是经验型的空间作为公理化定义的某种原像的模型。只是为了保持完整,我才提到了"模型"的这种应用,它和我们开始所说的模型正好相反。实际上,在这里的行文中,我们没有考虑公理体系的模型,尽管它在基础研究中被大量使用,而是考虑理想化意义上的模型。用这种方法,我们能够简化一些复杂的条件,它们太复杂而无法付诸实际,或者是仅仅能用一些特定的数学理论来对付它们。因为我们的主题是建模,并把它作为数学化的一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在这里的行文中应包括一些真实的具体模型,像检验飞机模型的风洞,或流体动力学理论的实验室模拟。换句话说,是用观察结果而不是用数学来进行评价的一些模型,尽管建造它们用到的数学知识也许比得到一些不那么真实的模型用的更多。我看甚至还应该包括对这样的真实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它在进行评价时比模拟活动本身更少地依赖于数学。另外,我强烈反对给代数、微分、积分方程等体系贴上一quot;模型"标签的做法--数学模型--因为有人喜欢这么叫。根据我的术语观,模型就是不可缺少的一种中介,用它把复杂的现实或理论来理想化或简单化,从而更易于进行形式的数学处理。因此我不喜欢在行民主文中用数学模型一词,它让人误以为数学是直接地用于环境中,或者几乎如此:实际上只是当数学被紧紧地局限于周围环境中才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之所以如此强调模型的中介

作用,因为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它是不可缺少的:很多情况下,数学公式像秘诀样用于复杂的现实,而缺乏一种中介模型来检验它们的用场。

概率和统计就是特别突出的例子。在概率论里,盛签用的容器还有其他的随机装置,就是模型,人们用它把世界一切看起来由偶然因素决定的事情数学化,这包括:同种植物间的授粉,某个种族间的婚姻和死亡,就像是出生和死亡是由掷签来决定的--当然有的合适,有的则不尽然。而概率在统计学上的应用也仅仅需要这么一个模型。然而,就我所知,在相关性和回归系数的常规的一一或者应该说是例行的一一应用以及某些社会的特别是教育的研究中因素分析之间,还不存在模型。这些工具只是从其他科学里翻版过来的,在那里它们是在使用的时候有中介模型来验证的。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意识到对模型的谈论已超过了建模,而且使用了颇为通常意义下的术语;我犹豫这么久还没接触正题的原因.正是担心这种情况发生。当然,我本应该让读者领略一系列合理化的模型,像谐振器、电力网、变换阵、传播过程、游戏、引导装置、人口动力学、排队论等等。其中有些例子有很大的变化范围,如果希望他们能很好地利用的话,当然值得让学生们了解:另一方面,我把建模定义成理想化和简单化一一不管我的定义多么地不精确,它还是切中了要害:把握某种(静态或动态的)情境的要点,在丰富的相关情境中(我前面阐述过的)关注它们:并且随着事物的进展,会有更加丰富一些的内容。那么,这就是我继续考查数学化的其他方面的出发点。

寻找本质

即在行文中找出哪些能表示成如下形式

·在一种情境之内和交叉的情形

·在一个问题之内和交叉的问题

·在一个过程之内和交叉的过程

·在一个组织之内和交叉的组织

·在一个图式之内和交叉的图式

·在一个算法之内和交叉的算法.

·在一个结构之内和交叉的结构

·在一个公式之内和交叉的公式

·在一个符号体系之内和交叉的符号体系

·在一个公理体系之内和交叉的公理体系

为什么有这么多种"……和交叉的……"呢因为找出一般的特征、相似、类比,同构才能够行

·概括

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或是多多少少有意识的行为。从一个简单的

·范例

不经意的经验,并且只靠一些范例(尽管不是很多)来强化就能得出一般性,人们往往是不相信的。现在,

·概括范例.

是对

·举例说明一般概念的颠倒。假如过分地说,这正是我称为"违反教学法的颠倒"的一个例子,后文中还会牵涉到。然而,

·示范性地探讨未确定的一般性

是一种有价值的

·启发式活动

这和流行的启发式教学有所不同,后者被认为是一种预先设置好的工具。

当强调单一的范例的作用时,我突然想到一些新鲜的思维对象和运算,而对象和运算通过日常练习能够程序化,并最终导致成为

·合理化和捷径

这就会导致

·不断发展的

组织化

图示化

结构化

尤其考虑到一些拙劣的语言和符号,就会产生

·不断进步的

形式化

算法化

符号化

数学化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

·反思自己的活动

从而促使

·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并伴随着局部结果的

·颠倒

和整体的

·公理化

说重一些,这也是违反教学法的颠倒的一个例子。

1.在数轴上找出16和72的中间值!

据我观察,孩子们把两个点均匀地相向移动:开始一个一个单位地移,后来步子大一些,最多的每次移10个单位;(得出的)捷径是把它们的差平均分,再把其中一半加到较小的数上,开一般术语来描述就是表达式a+(b-a),通过代数运算有更一般的表达式(a+b)。

在我说明把两个数朝反向移动仍保持中间值不变以后,孩子们最后把较小的数变成O,同时把较大的数变成a+b,这样也能证明求中间值的一般表达式。

如果不仅仅局限于只是找到求两个数的中间值的方法,还可以通过不断改进的图式化来逐步发展。为了找到这种图式的一般性,一个范例看来就足够了,即使扩大到整数域上也是如此。夸张地说,"我把两个己知数加起来,然后被2除"这种一般的结果,可以通过用代数语言"两个己知数的和的一半"来进一步公式化,这样就能促使代数语言的产生和运用。

另一种概括的系列就是对多于两个的数提出同样的问题,从而建立平均数这样一个思维对象和求平均数的图式。只有在得出"给定的数的和被所给的数的个数来quot;这个形式的概括或者它的代数表达式之后,人们才能满意。另一方面,一旦内容确定以后,人们应该找出哪些情形下所设想的加法用起来自然,或对这种情形来说含义比较含蓄。比如:加的不是(单纯的)年龄、尺寸、价格等,而是食物的日常消费,工作时间,某人一周或一月总和求每笔单位资金的消费,或者由时速求出每秒的速度。

如果仅仅作为图式化和形式化的代表,再仔细研究平均数的概念就没有必要了。而下面我要再提出一个"中间值"概念的概括,即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的"中心",数学化的很多方面需要回答下文中要提出的问题。

2.如果一个水龙头1小时能把水池灌满,另一个需要2小时才能把这个水池灌满,那么

这两个水笼头同时灌需要多长时间能自灌满水池这种古老的问题(还有其他像两个工人一起劳动、两个人起吃一定数量的食物等等)如果不跟数学化的广泛背景结合起来,并且用传统的图式来解决的话,这问题看起来就很可笑。我提出问题后,孩子们把满的水池分成两部分,假想每个水龙头负责其中的一部分:三分之二的部分由"大"的水龙头承担,另外的三分之一由"小"的水龙头承担,于是两部分都能在2/3小时内灌满。即使给一些更大的数,孩子们仍坚持按这种形象化的比例来推算,并举例论证:比如,认为用几个慢的水龙头来取代一个快的。这显然背离了传统认可的简化为1小时的图式,即:如果两个水龙头能分别用a小时和b小时把水池灌满,那么1小时内,第一个水龙头灌池子的1/a,第二个灌去1/b,于是它们在1小时内一共灌1/a+1/b,整个水池在 = 小时内灌满。而按照孩子们的推理,对应地把整个水池按b:α的比率分开,两个水龙头分别灌,那么第一个水龙头应该灌整个池子的b/(a+b),它就是按原来的a小时灌满时,所应乘的因子。

然而奇怪的是,当用两个人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而行的问题采取代这类问题的时候,对这类问题很熟悉的成年人,往往不注意它与其他问题的同构性,而去用线性的路程-时间简图来求解问题。这看起来好像是在两个人之间分配距离,只是为了得到几何策略而不是求数量关系,就像水龙头灌水、工作、食物等一样。

像"速度"这样的思维对象,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基本的图式化和形式化的办法:每段时间所走的路程和每段路程所花费的时间;后者在比较运动成绩的时候经常用到。这种双向图式化的另一个例子是耗油问题:为了知道用一箱油能否走完某段距离,司机要算出来一箱油能走多远。

这种双向图式化牵涉到各种现象,并且它的因素之间有着重要联系。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些,水池和水龙头之类的问题就不会再让人看起来觉得可笑。调和的相加和求平均

(即变成倒数之后)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图式,要得到它,当然需要详细的图式化去引导。

3.在学校里教学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很难说是数学知识.只不过是在验证它的正确有效性罢了。以算盘为模型的定位系统,可以成为一种图式化:如果用算盘上的算珠代表所给出的数,那么把一个算珠移到另一个档上,数的改变量就是9的倍数;因此,如果所有的算珠都移到个位上,就得出这个数和它的所有位上的数之和被9除同余。这种推理可以推广到其他定位系统。

4.对图示化而言,百分数这个工具由于用途广泛而不宜在此进行详细论述,我们仅给出一个特征,来说明它的极度重要性,它涉及到一种重新组织的转换:

增加或减少p%,即达到原来的(1+)倍或(1-)倍。

5.钟表的两个指针什么时候重合用无穷级数、简单的代数学、线性草图都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一旦得出结果,就有一条捷径得出恰当的图式:时针每转一圈,分针转了12圈,于是在12小时内追上时针11次,并且保持相同的时间间隔。这是一个用途很广泛的图式,应用到其他问题里能解释一些天文现象。

6.生日宴会上有十个小孩,男孩比女孩多两个。

一个盛着牛奶的桶共重10千克,牛奶比桶重2千克。院子里有鸡和兔子:13个脑袋,36条腿。

孩子们最初想用尝试错误法来解答这些问题,但是遇到大数目时效率就显得很低;而后就开始利用更显而易见的形形式式的图式来解决有关的问题。比如用"假设"来进行推理:假设每个女孩找一个男孩……假设每个兔子是一只鸡的话……这样不断地进行概括,就产生了代数。

7.如果你还不熟悉的话,就停下来想想下面的问题:在一群人中任意5个人里总有两个

人的岁数相同,请证明在他们的17个人中总有5个人的岁数相同,你或许会想出很多图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最终的结果会使你改变看问题的观点:实际上17个人中间至多有4个年龄层次。

8.一堆火柴100根,两个游戏者轮流每次拿掉1-10根,能拿走最后一根火柴的人为胜。这里只要知道秘诀就能取胜,这几乎人人都知道。现在来玩另外一种游戏:

一堆火柴,轮流每次从中拿走2的方幂(2 )根,也是能拿走最后一根的人取胜。如果只有1根或2根火柴,那么最先拿的人获胜;如果是3根的话,他就输;如果有4根则能胜,5根也是如此;先拿走2根,剩下3根另外一个人怎么拿都输。如果有6根,不管他拿1根,2根还是4根,他都把有利形势让给了对方,自己则只好输掉。7根和8根的情况,分别拿走1根或2根则都能赢(剩6根)。但9根又是一个不利的情况。继续分析,就能猜到:对轮到拿的人来说,如果火柴根数是3的倍数,则处于失败境地,其他情况则不会输。你能证明吗结果表明要考虑模3的算术。2的方幂模3余2或1。因此那些2的高次幂都没什么关系,而是最后归结成取1根还是2根的问题--这是古老游戏的一种细微的变形。

另外一种变形:只允许拿走素数根(还包括l)。

我们来列出轮到拿的人所处的有利位置和不利位置的情况。

显然,

1、2、3、5、6、7、9、10、11、…是有利的,

4、8、12…是不利的。

实际上,以12为例,不管你从中拿哪个素数,你都把有利位置让给了对方;而把上一行的数分别减去1、2或3,都能把对方送到下面一行。这表明要考虑模4的算术,在这里只需用3来代替10,就退化成古老的游戏。还有一种变形:每次可拿1根或4根,那

1、3、4、6、8、9、11、…是处于有利位置;

2、5、7、10、12、…是处于不利位置。

被5除,余1、3、4则有利,余0、2则不利。

实际上,如果轮到拿的人处于第一种状况,他就能采取任何拿走4根或者1根的行动,这样就能保持有利的状况。

这里给出的游戏相互之间表现出了相似的特征。它们的相似性背后又有什么更深的属性呢它们能作为更一般的游戏的范例吗如果这样的话,怎样更一般的阐述呢

在我们做过的游戏里,与其说是示范性地开始,倒不如说展开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先找出最后的结果,再来证明它--即违反教学法的颠倒。我们给出的是开放的结果,而不是最后的结论。

9.一系列圆盘,编号为1、2、3,…盘的一面是黑色,另一面是白色。开始所有的黑面都朝上,先把编号为偶数的盘翻过来,然后把编号能被3整除的圆盘翻过来,接着把编号能被4整除的圆盘翻过来,等等。最后哪些圆盘的黑色一面仍朝上人们总是先做实验,然后找素数因子及一些有类似特征的,只是在最后才找到捷径:对于数n的任意非平凡因子k,都有相应的因子,只是当n是一个平方数时,这两个数才保持一致。从这一点出发,才能得到简洁的论述。

10.下面的例子说明,图式化得来的经验能导致重复计数等思想的产生: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处有三条边相交,似乎说明应该得到8×3条边,而实际上只有12条边。

11.通过骰子上的五个点(图2)画一条折线,每个点经过且只经过一次,能得到多少不同的图形

首先,必须对"不同的图形"的概念图式化,可以用全等的方法来区别。其次,计数的过

程必须通过适当的分类来构造,举例说,考虑五个点的中间一个:把它作为起点,作为(折线的)第一站、(折线的)第二站……,再对四个角上的点继续以同样方式处理。

12.除了前面的问题外,数学化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可以用例子来说明,quot;棋盘上的谷粒"这一著名问题:为了估算2 ,用10 代替2 ,这就是数值图式化的一个例子。

13.至此,我忽略了数学化的语言特点。为了有所选择,我参考了[87,第4章,]。选择即意味着放弃,我不愿这样做,只好如此了。

14.我也没充分注意到观点的改变。像[87,第4章,p16]的例子所显示的那样,这是一个十分丰富的课题,这个课题需要更加系统地去处理,我还不敢妄为。对此我可以补充很多,但我不愿。

15.一个木桶,上盖封住,有4个洞,呈正方形(图3)。

在洞的正下方有四个圆盘,一面黑色,一面白色,而颜色是看不见的。游戏者允许选择打开1个或2个洞,把相应的圆盘翻过来。操作一次之后,绕着桶的竖轴随意地旋转木桶,使游戏者找不到他刚选择的孔洞,如此随意重复下去,一旦四个圆盘的上面的颜色已经一致,则响铃示意游戏结束。找一个方案,保证最后能让所有圆盘显示相同的颜色!这个例子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化特征。为了让愿意自己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的读者不至于失望,我把答案归到附录里。

数学化--横向的和纵向的

我们给这种划分的特征作如下规定:横向数学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在生活世界里,人们生活、活动,同时也受苦受难;在符号世界里,符号生成、重塑和被使用,而且是机械地、全面地、互相呼应地;这就是纵向数学化。在生活世界里,经历的就是现实(其意义前边讲过),而符号世界则是关于它的抽象化。当然,这两种世界的界限十分模糊,可以互为扩张和缩小--同时以另一个为代价。有些东西在某一事例中属于生活世界,而在另一件事中属于符号世界(路线图、地图、几何图形、帐单、目录单、要填的表格,等等)。自然数属于生活世界,而抽象的加法需要符号图式。抽象的加法可以被结合到生活世界,而加法的可交换性的认识(由此而产生的乘法)还需要经过处理的模型以及在符号世界里所理解的等价意义。对一个数学专家来说,数学对象可能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却完全不同。横向和纵向数学化的区别依赖于特定的情境,牵涉到人和他周围的环境。除了这些一般性,不同层次的例子则是解释它们之间区别的最好办法。

例子

1.数数为了数数,一个没有结构的事物或事件的集合必须进行结构化--手工的、视觉上的、听觉上的或在大脑里--而对大体上结构化了的集合必须揭示或强化其已有的结构。这就需要横向数学化。而另一方面,如何在这个(新创造的或揭示的)结构中运用数数的次序则是纵向数学化,它依据结构本身,可以采驭不同复杂程度的方法:例如可以用乘法来给一个能用矩形结构表示的(即能排成几行几列的)集合数数。

2.多些或少些同时构造两个给定的集合也许是横向数学化,而找出谁是谁的子集则是纵向的。或者换一种情况,给两个集合数数是横向数学化,而说出数数的顺序,听听哪个数在前边,就是纵向的。

3.相加一个问题需要把5个和3个想象中的石头弹子加起来,它可以用"手指的图式"来进行横向数学化,而数手指的办法则是纵向的。换一种说法即是,用5+3的算术和来表示前一个问题是横向数学化,而解答结果则可以通过纵向地一个一个数、或用4+4来代替,或用记忆等办法来得到。

4.相加如果直到10的自然数都属于生活世界,那么用(10-2)+(5+2)=10+5的办法求解8+5就是纵向数学化,而礁霰患邮慕峁乖蚴峭ü嵯蚧竦玫摹br>

5.交换律如果2和9是可见的或在大脑中结合成线性结构的集合,并且它们的结合可以被倒过来读的话,那么用9+2代替2+9可以归到横向数学化里。交换律一旦被普遍使用,就能被纵向说明了。

6.加法当在如下情形中使用加法时,它就是属于纵向数学化的一个符号:当A到B 及B到C之间的距离己被步测之后,则从A经B到C的距离就不用再重新步量,而只需把前面两个数值相加即可。

7.乘法 8的5倍可以用5行8列的矩形图式来横向数学化,而纵向数学化则可能得到如下的序列8、16、24、32、40。

8.乘法人们最终认识到对相同被加数的加法,并把它独自作为一种运算--这种过程以横向数学化开始,并以纵向数学化结束。

9.除法当需要把一些物品分给一群人的时候(例如围成一桌打牌时的发牌),可以把这些物品一个一个地发下去,也可以每回分给每个人等量的物品,直到分完为止;这是分配问题的横向数学化。纵向数学化则在于寻找愈来愈大的份额(直到刚好合适),从而来缩短分发的过程。这些过程是逐步图式化的一个显著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是逐步的算法化,最终导出标准的长除算法)。

10.组合学如果A、B之间有3条路相连,B、C之间有4条路,那么从A经B到C共

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横向数学化在于找出问题的结构,这可以从某种巧妙的计算开始,而最终用乘积的手段来完成纵向数学化。依具体情况的不同,这种"道路的图式"在其他情形中的应用既可能是横向的也可能是纵向的数学化。把3和4同用字母代替则是纵向的数学化。

11.比率对一些从几何上或代数上看起来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一类问题进行数学化,会出现横向与纵向的思路交替发生的情况,开始时会这样叙述:在这里大小加倍的东西,在另一边也必然加倍。

12.比把足球比分2:1和3:2等价起来是不对的,把它们和4:3、5:4等继续比较下去就能看出来,这是纵向数学化捣的鬼。为了找出一个公正的比较办法,要用到横向引入,并从纵向得到几何的图式或比例表。

13.直线性比率可以通过上面得到图式和线性函数的直线图象进一步纵向数学化,日常生活的很多情形都能如此,它们通过横向数学化与比率联系起来。揭示固定的比率和平直度之间的关系是纵向数学化的一大功绩,这也正是比率值和图象的陡峭程度之间的关系。对商业事务中牵涉到的一个固定的或成比例的比率进行的横向数学化,总是伴随着纵向数学化发生,它把商业事务的特点和图像的特点联系起来。

14.垛积数用于几何(形状)给出的垛积数,它们的大小和关系就属于横向数学化问题。例如(图4),前n个奇数的和等于n的平方,又如(图5):第n-1个三角形数和第n个三角形数的和等于n的平方。长期以来,这都是横向的经验,而且一旦把这种叙述和关系表达成公式进行处理,纵向数学化就占了主导。证明这种关系的归纳步骤具有纵向的特征,即使在很长的时间内它将像横向的那样起作用。在证明中所用的完全归纳法语言也表现出纵向的数学化。

15.帕斯卡三角这种情形和上一个例子类似:一旦给出了帕斯卡三角,它的元素间的大量关系是横向数学化获得的。二项式系数的一般的代数表达式需要纵向数学化;众所周知,很多组合问题都和帕斯卡三角有关。

弗莱登塔尔数学观点的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为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文献综述。首先我们阐述了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意义以及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接着,我们对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本身内容的研究现状和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我们针对现有的研究内容作出了总结级建议。关键词: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再创造数学化数学现实反思 一、研究背景 1、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意义 弗赖登塔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教育家,他生于1905年,专长李群的研究。1950年代后关注数学教育,并迅速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界的领袖。他的一系列数学教育著作,影响遍及全球。在我国对数学教育的理解仍然肤浅的时候,是弗赖登塔尔的访华行动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世界数学教育领域的一扇窗户。 领会并贯彻弗赖登塔尔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课堂教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的符合数学内容本身的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符合传统数学教育改革的要求。而对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得到启示,从更高更宽的层面上审视和思考当前的数学教育研究现状并探寻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 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教育要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目的,必须与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提倡教授现实的数学,以数学化为桥梁,将现实生活与抽象的数学知识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客观现实问题的能力;不论是教还是学,都要采用再创造的方法,学习过程是主观地再创造过程,而不是教师灌输式的讲授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弗赖登塔尔的现实数学教育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在课堂中学习数学的思维禁锢,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又将数学延伸到学生所处的现实世界中,学习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弗赖登塔尔所认识的数学教育有五个特征:情景问题是数学的平台;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科交织是数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而这些特征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即:现实、数学化、再创造。 本文通过查阅中国知网若干篇文章将对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 对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弗赖登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观点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点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点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五个转变”是指:①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②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③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④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水平的教学;⑤由教学方法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四种教学观”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如下四种观点:①整体观。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实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等)的积极性,使它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②重学观。就是要求教者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③发展观。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要培养水平,发展智力;④愉快观。要把愉快因素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数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水平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实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水平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有效率功能;对教改工作的科学评价和管理,有竞争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有稳定功能。由此可见,要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 本要求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改革实施已将近六年,但学习理论,研读课标,熟悉教材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同时,不少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肯把目光移向课标、教材,致使课堂教学知识技能异化,教学目标不实,教学方法单一,时间安排不佳,教学效果不好。为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的教学要求,须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反映出的教学方法,按研究教学内容→制定分解目标→设计单元活动→整合教学方法→有效组织教学的思路,落实每个环节工作,这里就以数学活动为中心的备课谈一些看法。 1、分解教学目标,把握活动要领。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当前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新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的三元体系,需要正确认识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关系,找准其中的生成点和结合点,转化为教与学活动。由于仅有笼统的教学目标而不进行活动分解,目标容易模糊,教学方法容易单调,教学过程不易把握。因此,要求合理分解教学目标,形成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并通过关键的行为动词,把握活动要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 新的课程目标强调教学目标的完整统一,并通过行为动词反映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要求;因此,根据相应的教学要求进行活动设计,符合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诠释,符合通过学习活动获得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分解要注意过程性和知识性的联系,体现可操作性。比如,活动

数学教学原则

第5章数学教学原则 1.数学有哪些特点?怎样理解这些特点? 答:数学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所以它的研究对象本来是十分具体的.但是,为了在比较纯粹的状况下研究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才不得不把客观对象的所有其它特性抛开不管,而只抽象出其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因此数学具有十分抽象的形式. 严谨性是数学科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它要求数学结论的表述必须精练、准确,对结论的推理论证要求步步有根据,处处符合逻辑理论的要求.在数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求有严格的系统性,要符合学科内在逻辑结构,既严格又周密.数学广泛的应用性表现在它已渗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当今世界各门学科都在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用华罗庚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2.何谓数学教学原则?中学数学教学原则有哪些?确定中学数学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答:数学教学原则是依据数学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数学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它是数学教学经验的概括总结,它来自于数学教学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目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数学教学原则,应根据数学教学目的和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学习数学心理特

点来确定. 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 4.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 答:认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接受能力,是贯彻严谨性和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前提.“备课先备学生”的经验之谈,就出于此.也就是说,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才能使制订的教学计划与内容安排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贯彻好这一原则.在教学中,对严谨性要求,应设法安排使学生逐步适应的过程与机会,逐步提高其严谨程度,做到立论有据.例如初学平面几何的学生,对严格论证很不适应,教学时应先由教师给出证明步骤,让学生只填每一步的理由,鼓励学生发扬“跳一跳够得到”的精神,合情合理地提出教学要求,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给出严格证明,最后要求达到立论有据,论证简明.但绝不能消极适应学生,人为地降低教材理论要求,必须在符合内容科学性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注意从准确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语言出发培养严谨性.这就要求教师备好教材,达到熟练准确,不出毛病.例如,把正方形说成“正正方方”的四边形,把圆定义为自行车轮子等.另外要严防忽略公式、法则、定理成立的条件. 还要注意逐步养成学生的语言精确习惯.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语言素养,使自己的语言精确、简练、规范.对教学术语要求准确、得当.如“至少”、“仅当”、“只有”、“增加”、“增到”等.32只能读“2的三次方”,不能读“2的三次幂”等.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全面周密的思维习惯,逐步提高严谨程度.一般数学中所研究的是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性质或它们元素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个别事物.于是要求我们思考问题全面周密是理所当然的.但中学生真正懂得这样做

王永老师的两篇文章(关于弗莱登塔尔思想的)

著名特级教师王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数学化”探讨实录 这里所说的“数学化”更注重生活数学化,课程内容数学化,还是教学方法数学化,或者其他?“数学化”是数学教学手段、目的,还是特征? 王永:“数学化”是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核心。今天我们看到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的小学数学课程,强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它的主要特征是数学化。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在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学要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现实进行数学化的过程,使数学变成是他们自己“再创造”的产物,而不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东西。 所以,数学化是学生自己的活动,不是教师的活动;数学化的对象是学生熟悉的现实,不是成人的现实。教师的责任首先是创设适合于学生进行数学化活动的具体的现实的情境,并有效地指导他们参与到数学化的各个方面中去。 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怎样学习加法呢?首先要向学生提供熟悉的现实情境:笑笑左手拿着2支铅笔,右手拿着3支铅笔,她一共有几支铅笔?(用两幅图呈现这个实际问题)其次,指导学生参与如下的数学活动:①笑笑的一只手拿着几支铅笔,你就在本子上画几个小圆圈;②笑笑的另一只手拿着几支铅笔,你在本子上继续画上几个小圆圈;③数一数你的本子上一共画了几个小圆圈?④想一想:你所画的这些小圆圈表示什么意义?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上述画图、数数与思考等数学活动,都体验并获得一个数学事实:2支铅笔与3支铅笔合起来一共有5支铅笔。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才把这个数学事实加以形式化,写出加法算式:2+3=5或3+2=5,并指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语言描述或解释算式中每一个数字或符号的意义。进而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尝试应用加法算式,表示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加法结构。 这就是课程标准强调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也就是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我所理解的“数学化”,既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也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数学化是否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化与纯数学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王永:数学化有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之分。在弗赖登塔尔看来,横向数学化“是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而“在符号世界里,符号的生成、重塑和被使用”,则是纵向数学化。 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横向数学化的产物是生成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纵向数学化的产物是生成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建模只是数学化的一个方面,它关注的是横向数学化的因素,并不是数学化的全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个“模型”是不可缺少的一种中介,用它把复杂的现实来理想化或简单化,从而更易于进行形式的数学处理。 所谓纯数学,如果是指脱离了现实背景的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学理论与方法,它却是纵向数学化所要生成的东西。对数学模型进行形式的数学处理,就是纵向数学化的过程。 有趣的是,弗赖登塔尔原来并不接受横向与纵向数学化的划分,但最终他不仅接受了这种划分的思想,甚至到了极力推崇的地步。原因是如果数学教育用双重的二分法分别注重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来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成如下四种类型,这些教学类型分别对应着

数学概念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概念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数学概念教学必须把握数学概念的基本特征,熟悉数学概念的基本获得方式,掌握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 案例角 某学校为了探索概念教学的规律,以“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第1课时)”的处理为例,研究了一堂公开课,摘要如下: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数列,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再前后两桌同学(每桌坐两面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合作探究如下问题; (1)什么叫一个数列?何为数列的项?怎样表示一个数列呢? (2)数列的项数是什么?如果按此分类,数列有哪些种类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见的分类方式呢? (3)何为数列的通项公式?如何理解“数列可以看成正整数集N *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为定义域的函数()n a f n =,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 的一列函数值”呢?(大约过十分钟,教师抽查各小组合作探究成果) 学生1: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与它的序号有关,排在第一位的叫第1项,排在第n 位的叫做第n 项。 学生2:按项数分,数列可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叫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无穷数列。 教师:对数列的分类的表述,哪位同学能帮助补充完善一下吗? 学生3:我来!按数列的项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分,数列还可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等。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前一项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 学生4:…… ……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均很好,说明你们的钻研和讨论是用心和富有成效的。请判断下面的数组哪些是数列?如果是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古代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若将“一尺之棰”记为1份,则每日剩余部分依次是:???,32 1,161,81,41,21 (2)古希腊数学家常用小石子摆成如图1的形状来表示数,称为三角形数,它们依次是:1,3,6,10,…

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及其教育思想

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及其教育思想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71 更新时间:2007-9-19 荷兰从60年代末开始,卓有成效的实现了从传统数学教育向现实数学教育的改革。目前,几乎所有的荷兰中小学生都已经在使用根据现实数学教育思想编写的数学课本。荷兰数学教师队伍的主体,已经由在现实数学教育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构成。现实数学教育的思想、观点和教学方法也已经被荷兰政府,社会和大众所接受。纵观世界各国的数学教育改革,荷兰的改革是全面和彻底的。而且与许多国家数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轰轰烈烈、大起大落的情形不同,荷兰的数学教育改革一直以稳定、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于“悄悄然之中完成了数学教育领域里的一场革命”。 今天的现实数学教育已经具有了世界性的影响。 现实数学教育与一位荷兰数学家的名字--弗兰登塔尔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实数学教育就是指由弗兰登塔尔领衔的荷兰数学教育研究集体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丰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新型数学教育。弗兰登塔尔指导、推动和亲身参与了荷兰的数学教育改革实践。研究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应当从弗兰登塔尔开始。 一、生平 弗兰登塔尔(H.Freudenthal ,1905-1990),荷兰人,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曾任荷兰数学会的两届主席。作为国际著名的数学家,弗兰登塔尔非常关注教育问题,在这一点上,弗兰登塔尔有些与众不同。其它高水平的科学家往往是到了一定年龄之后才开始关注和投入研究教育问题,而弗兰登塔尔很早就把学习和教学作为自己思考和研究的对象了。对此他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解释“我一生都是做教师,之所以从很早就开始思考教育方面的问题, 是为了把教师这一行做好。”早在1936年,他就组织了著名的“数学教育研究小组”,成为荷兰数学教育研究的领头人。那时,这个小组每个周末都聚集在弗兰登塔尔家里讨论与数学教育发展关系密切的问题。二战期间,战争使研究小组的活动无法进行,但弗兰登塔尔仍没有停止自己的研究工作。他利用在家中独自教育两个儿子的机会,系统阅读了与小学数学内容有关的所有关于算术,比例等方面的出版物,其中包括课本,教学参考书,以及一些重要的关于算术教育的教材教法理论书籍等等。即使被关在集中营里,他的阅读和研究也没有停止。弗兰登塔尔的阅读不仅仅是一般的“读”,而是运用他关于数学和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把所有这些出版物都“过滤”了一遍。结合自己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他在那个时期就已经得出结论:儿童不可能通过演绎法学会新的数学知识,对传统的数学教育目的提出了质疑。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专题讲座 《义务教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及总体目标 王尚志(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马云鹏(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刘晓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话题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内容,课程标准的理念,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分别从数学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还有新技术,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是一个总的论述。 这一条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做了总体的阐述,就是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在这个阶段的数学教育使学生获得一个什么样的数学教育,使他在数学方面,获得什么样的发展,这里边强调的要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成长,是整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它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在打基础的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各个方面打好基础,而数学是学生应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是义务教育,所以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是面向所有学生发展的阶段。 这里强调两个要点,第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每个学生都要提高数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数学素养是学生公民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素养、各方面能够健康发展的公民。他们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是非常重要,所以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他所需要的良好的数学素养。 第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义务教育,而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原有的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良好的数学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样的教育,得到一样的机会,但最后的发展可能是有差别的。根据学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整理稿

概括---归纳,总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扼要重述 用一句话概括 概念---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都具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 定义---- 对概念的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 加法----数学运算法之一,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成一个数的法 和----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 减法--- 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一种数学法,这一法可用公式概括为m-s=r,其中差数r加上减数s,总数等于被减数m 乘---算术中的乘法运算,亦指乘法的运算法[multiplication]。如:加减乘除 乘积----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或量相乘所得出的数或量 乘法---- 一般指ab,a·b这些数学运算,其含义随有关的类型不同而异。当a和b为正整数时,这些运算的含义最简单,它们代表以a作单位重复取b次或反过来以b作单位重复取a次 类比---- 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论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有可能相似。用这种推理法推出的结论是或然性的,是否正确还有待实践证明 比较---- 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高下 对比------[两种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面] 相对比较--新旧对比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 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是国际上知名的数学教育面的权威学者。30年代就享有盛誉,从50年代起就逐渐转向数学教育的研究,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的观点。 第一节关于现代数学特性的论述 弗赖登塔尔认为现代数学的特性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面。 1.数学表示的再创造与形式化活动。如果认真分析一下近几十年来数学的变化,就会发现其变化主要是它的外表形式,而不是它的实质容。这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在数学的各个领域,逐渐渗透与发展了各种新知识与新词汇,最终汇成一个新潮流--形式化,这是组织现代数学的重要法之一,也是现代数学的标志之一。 微积分的发展是一个例子,当牛顿、莱布尼兹开始引入微分、积分以及无穷小的时候,这都是一些具有某种直观背景的模糊观念。根据某些实际需要,对它们进行各种描述,以及各种运算,经过了一段很长的历史,才逐渐形成了极限的概念,才有了-形式的定义,于是微积分才有密、精确而又完整的外衣,也才形成了清晰而又相容的逻辑演绎体系,这是对长期的非形式化运算过程进行形式化改造的结果。 形式化要求以语言为工具,按逻辑的规律,有意识地精确地表达密的数学含义,不容混淆,也不容矛盾。换句话说,数学需要有自己特定的语言,密、精确、完整而且相容。随

(完整word版)数学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的特点:它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实践性和正在完善的独立学科 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有:历史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六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概念、数据分析能力、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角色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品味科学家的感受;学生参与课程评价 数学课程实施中对教师的要求: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精心设计中学数学教学 数学是什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的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 作为科学的数学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 什么是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 数学思维的基本方式: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指向性不同);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思维方式不同);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理由是否充分)【逻辑思维又分为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思维;预感,灵感,猜想,假设等都属于形象思维】;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结构有否创新) 数学思维的品质: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概况性;间接性;问题性;复合性;辩证性;批判性;独创性;严谨性(思维的广阔性的对立面是思维的狭隘性,思维独创性的对立面是思维的保守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思维灵活性的好办法)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概阔与抽象;特殊化与一般化;判断与推理;化归与映射 数学思维的基本原则:1)数学思维教学的严谨性原则(严谨性是数学科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其含义主要是指数学逻辑的严密性及结论的精确性,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概念必须定义,命题必须证明;二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符合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2)数学思维教学的量力性原则(所谓量力性就是量力而行) 数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关系:共性:数学思维与科学思维都是以大脑作为思维的物质基础,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是由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这样一个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都具有抽象性,都是以逻辑和语言为工具。异性:科学思维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形式。数学思维是科学思维的灵魂,科学思维比数学思维居于更高层次的地位,它能使数学思维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措施:重视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发展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况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律;重视数学语言的训练 形象思维的培养:注重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帮助学生开展想象活动;培养学生审查全局的能力和捕捉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多让学生练习观察;鼓励学生猜想 创新思维的特点:独特性;抗压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全面性和多向性;飞跃性(最大的特点是独创性,即新奇独特,前所未有) 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数学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转变观念,鼓励进行数学推广、提倡问题解决多样化;鼓励进行数学猜想;鼓励进行数学反驳、反思;鼓励进行数学想象;拓广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适当参加科研活动;重视创造意志品质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改进测试方式和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数学能力的定义:数学能力是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须的而且直接影响其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数学能力与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关系:数学知识是形成数学技能的基础,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又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础,且数学技能是从数学知识掌握到数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中间环节;反过来,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 “数学现实”原则

参考资料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数学现实”原则 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是国际上知名的数学教育方面的权威学者.在他担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 ICMI ) 主席期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 — 1) ,并创办了《Educa — 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杂志,现任ICMI 主席( 巴黎十一大学校长) 加亨(Kahane) 教授曾评价说“对于数学教育,本世纪的上半叶Felix Klein 做出了不朽的功绩;本世纪的下半叶Hans Freudenthal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一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30 年代就享有盛誉,从50 年代起就逐渐转向数学教育的研究,形成了他自己的独到的观点.他的数学教育理论与思想,完全是从数学教育的实际出发,用数学家和数学教师的眼光审视一切,可以说已经摆脱了“教育学”( 或“心理学”) 加数学例子这种“传统的”数学教育研究模式,抽象概括成他独有的系统见解,这也许是他最重要的贡献,也正是我们特别需要借鉴之处. 弗赖登塔尔回顾了数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数学的特性,特别是数学的严密演绎理论对经验的指导作用,理性与观察的结合关系,为了使人们更透彻、更合乎逻辑地分析自然,从而促使在极端理论与极端实际的数学现象之间,实现一个连续的过渡,他努力探索着数学教育的途径、内容与方法. 弗赖登塔尔认为,人类历史必然是一个前进的历史,只有突破了、对传统、对权威的迷信,才能充分发挥科学的创造性;科学是一种活动,科学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科学是靠研究出来的;因而学校的教学必须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获得,学生应该成为教师的合作者,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主动获取知识. 这样,教育的任务,首先就应当为青年创造机会,让他们充满信心,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继承传统,学习科学,获得知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就必须不断学习.因此,教育中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并不是教的内容;而是如何掌握与操纵这些内容,换句话说,要让学生学会掌握方法,那是更根本的东西. 根据这些考虑,弗氏从数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数学现实”原则.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这是弗赖登塔尔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们历来提倡的基本思想;确实,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现实世界中人类经验的总结.根据数学发展的历史,无论是数学的概念,还是数学的运算与规则,都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数学教育如果脱离了那些丰富多采而又错综复杂的背景材料,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另一方面,弗氏也认为数学是充满了各种关系的科学,通过与不同领域的多种形式的外部联系,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着数学的内容;与此同时,由于数学内在的联系,形成了自身独

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学习目标 学习本章后,你将会: (1)知道数学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3)了解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3)初步认识理解如何有效地应用这些基本原则与方法进行数学教学 第一节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数学教学原则是根据数学教学目标,为反映数学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毫无疑问,数学教学是在基本的教学论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数学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科教学,必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及规律性,也需遵循自身的一些基本要求. 本节从中小学数学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征及数学教学目的出发,结合我国当前数学新课程理念和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讨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 1.对数学抽象性含义的理解 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学科理论的基本特点之一.数学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数学是将客观对象的所有其他特性抛开,而只取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进行系统的、理论的研究.因此,数学具有比其他学科更显著的抽象性.这种抽象性还表现为高度的概括性.一般说来,数学的抽象程度越高,其概括性越强. 数学的抽象性还表现为广泛而系统地使用了数学符号,具有字词、字义、符号三位一体的特性,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平行”的词义是表示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一种特定位置关系,有专门符号“∥”表示,并可用具体图形表示.当然,数学的抽象性必须以具体素材为基础.任何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甚至于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有具体、生动的现实原型. 数学的抽象性还有逐级抽象的特点.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它形成的过程中,不仅以具体对象作为基础,也以一些相对具体的抽象概念作为基础.例如,数、式、函数、映射、关系等就是逐级抽象的.前一级抽象是后一级抽象的直观背景材料,尽管前一级本身就是抽象的.这样,所谓的直观背景材料,不仅是指实物、模型、教具等,而且还指所学过的概念、实例等.数学的这种逐级抽象性反映着数学的系统性.数学教学中充分注意这个特点,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由于受年龄、理解问题的能力、认识问题的规律等特点的影响,学生抽象思维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过分地依赖具体素材;抽象与具体相割裂,不能将抽象理论应用于具体问题之中;对抽象的数学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易掌握等方面.例如,在引入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往往需要从具体实例出发;若不举出一定数量的实例,初一学生就连“相反方向的量”也不好接受;若不以多位数乘除法作为实例,直接引入多项式乘除法的分离系数法,学生会难以理解 而步履维艰.又如,把无理数仅理解为,,,……之类的数.再如,学过函数概念后,常常把分段函数的表达式认作两个函数或者认为不是函数.出现这些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数学教学本身而言,要求正确处理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如何有效地运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贯彻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1)注意从实例引入,阐明数学概念 通过实物直观(包括直观教具)、图像直观或语言直观形成直观形象,提供感性材料例如,通过温度的升降、货物的进出等实例,来引进相反意义的量.在数学教学中,引用直观事物说明某个概念是非常有利的,这是因为对具体、生动的事物的感知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抽象概念.但是个别事物总有它的特殊性和与概念的不一致性.因此,在使用直观说明概念时,一定要有语言加以指导、概括和说明. (2)注意数学逐级抽象的特点,做好有关知识的复习工作 数学的逐级抽象性反映着数学的系统性.如果前面一些概念没有学好,就难以学好依赖于这些概念抽象出来的更高一个层次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

初中数学教学应坚持的主要原则4页word文档

初中数学教学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着重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的解决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原则 尽管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传入我国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然而目前其在中国初中教育中的开展并不乐观,教师仍没有完全转变过去那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面对全班学生,教师仍过分注重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忽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使得班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因此,若想让班级内所有学生都取得优异成绩,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 所谓以学生为主,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新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主要以引导为主。比如在讲《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内容:“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但是在数学中却有全等三角形,那么三角形符合哪些条件时才能算全等三角形呢?请各小组自学后进行讨论。” 全等三角形作为初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在课堂中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几个定理然后指导做题,而上述案例中教师将学习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讨论并总结出相应的答案,而教师在课堂中仅仅指导学生就可以。 以学生为主的第二层意思是指顾及全体学生,特别是班级中的差生,

要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是最需要进步的,多与差生交流,多鼓励他们,让他们明白教师对他们的爱心。 二、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当采用趣味性的教育方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常见的兴趣式教育方法有以下几种: 1.趣味启发 所谓趣味启发,是指通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比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在现实中寻找例子来启发学生,如:“大家能预测下咱们学校的主教学楼有多高吗?”相信这个问题一提出,肯定很多同学都感兴趣,但又找不到相关的解决方法。这时教师可以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并告诉大家通过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知识我们可以很简单地解决上述问题。学生肯定会对相似三角形和比例尺等的相关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为教师顺利讲解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了良好铺垫。 2.趣味游戏 为了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而不是艰涩难学的,教师还可以用生动的游戏来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游戏来拓宽思路。 比如,教师在第一节数学课上可以给大家出这样一道数学题,“任意加一笔使下面的等式成立:5+5+5+5=555。”当教师发现学生们无法解答时,教师可以公布答案如下:“545+5+5=555。” 由于数学游戏具有趣味性强、令人兴奋和具有挑战性等特点,因此通

弗莱登塔尔的教育思想

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是国际上知名的数学教育方面的权威学者。30年代就享有盛誉,从50年代起就逐渐转向数学教育的研究,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的观点。 第一节关于现代数学特性的论述 弗赖登塔尔认为现代数学的特性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表示的再创造与形式化活动。如果认真分析一下近几十年来数学的变化,就会发现其变化主要是它的外表形式,而不是它的实质内容。这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在数学的各个领域内,逐渐渗透与发展了各种新知识与新词汇,最终汇成一个新潮流——形式化,这是组织现代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现代数学的标志之一。 微积分的发展是一个例子,当牛顿、莱布尼兹开始引入微分、积分以及无穷小的时候,这都是一些具有某种直观背景的模糊观念。根据某些实际需要,对它们进行各种描述,以及各种运算,经过了一段很长的历史,才逐渐形成了极限的概念,才有了—形式的定义,于是微积分才有严密、精确而又完整的外衣,也才形成了清晰而又相容的逻辑演绎体系,这是对长期的非形式化运算过程进行形式化改造的结果。 形式化要求以语言为工具,按逻辑的规律,有意识地精确地表达严密的数学含义,不容许混淆,也不容许矛盾。换句话说,数学需要有自己特定的语言,严密、精确、完整而且相容。随着数学抽象程度的提高,语言表达的严密性日益增强,甚至像计算机语言似的向着符号逻辑的趋势发展。但这种数学语言的发展显然也不是绝对的,需要有个过程,这也就反映了数学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形式化,在特定环境下,可以为特定的目的构造不同的形式化语言。根据弗赖登塔尔的分析,我们认为现代社会的数学教育,当然不可能要求一下子飞跃到20世纪数学发展的最前沿,以形式化的现代数学内容,充塞于各种课程、教材之中。因为教育必然有一定的滞后性,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也必须要求以直观的具体内容作为抽象形式的背景与基础,可是最终达到的目的也应该使学生理解现代数学这一以特定的数学语言表达的形式体系。当然这里有各种不同的要求,因而也要掌握不同层次的形式化,并且运用着不同水平的数学语言。 2.数学概念的建设方法,从典型的通过外延描述的抽象化,进而转向实现公理系统的抽象化,承认隐含形式的定义,从而在现代科学方法论的道路上,迈开决定性的一步。 若是把康脱(Cantor)的集合论作为现代数学的开端,你就会看到建设概念的典范是通过“外延”来描述一个概念,即描述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性的对象全体,由此来了解并掌握这个概念。 随着现代数学的进展,人们感到通过“外延”的描述形成概念的方法,在不少情况下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在更多的内容中,人们借助于具有这些特性的所有对象,从各种特殊情况中,描述它们的共性,阐述它们所必须满足的共有关系,解释它们所受的相关的约束、限制条件等等,从而抽象出一个更广泛、更一般的概念,这就是用公设或者是公理方法建立的概念。它的实质就是以隐含的方式描述了所要研究的对象,它并未明确指出概念的“外延”,但却已经规定了它必须满足的条件,这就是以隐含的形式作为定义,使现代数学跨上了更高水平的形式体系。 3.传统的数学领域之间的界限日趋消失,一贯奉为严密性典范的几何,表面上看来似乎已经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但实质上却正是几何直观在各个数学领域之间起着联络的作用。正如康德(Kant)所说:没有概念的直观是无用的,没有直观的概念是盲目的。 大多数现代数学的概念和问题,都有着一定的几何背景,有关问题的解决,也常常依赖于头脑中能否出现清晰的n维空间甚至无限维空间的直观形象,或是找到适当的几何解释,几何形象常常为问题解决提供途径。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数学现实”原则 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是国际上知名的数学教育方面的权威学者.在他担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 ICMI ) 主席期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 —1) ,并创办了《Educa —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杂志,现任ICMI 主席( 巴黎十一大学校长) 加亨(Kahane) 教授曾评价说“对于数学教育,本世纪的上半叶Felix Klein 做出了不朽的功绩;本世纪的下半叶Hans Freudenthal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一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30 年代就享有盛誉,从50 年代起就逐渐转向数学教育的研究,形成了他自己的独到的观点.他的数学教育理论与思想,完全是从数学教育的实际出发,用数学家和数学教师的眼光审视一切,可以说已经摆脱了“教育学”( 或“心理学”) 加数学例子这种“传统的”数学教育研究模式,抽象概括成他独有的系统见解,这也许是他最重要的贡献,也正是我们特别需要借鉴之处. 弗赖登塔尔回顾了数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数学的特性,特别是数学的严密演绎理论对经验的指导作用,理性与观察的结合关系,为了使人们更透彻、更合乎逻辑地分析自然,从而促使在极端理论与极端实际的数学现象之间,实现一个连续的过渡,他努力探索着数学教育的途径、内容与方法. 弗赖登塔尔认为,人类历史必然是一个前进的历史,只有突破了、对传统、对权威的迷信,才能充分发挥科学的创造性;科学是一种活动,科学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科学是靠研究出来的;因而学校的教学必须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获得,学生应该成为教师的合作者,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主动获取知识. 这样,教育的任务,首先就应当为青年创造机会,让他们充满信心,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继承传统,学习科学,获得知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就必须不断学习.因此,教育中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并不是教的内容;而是如何掌握与操纵这些内容,换句话说,要让学生学会掌握方法,那是更根本的东西. 根据这些考虑,弗氏从数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数学现实”原则.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这是弗赖登塔尔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们历来提倡的基本思想;确实,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现实世界中人类经验的总结.根据数学发展的历史,无论是数学的概念,还是数学的运算与规则,都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数学教育如果脱离了那些丰富多采而又错综复杂的背景材料,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另一方面,弗氏也认为数学是充满了各种关系的科学,通过与不同领域的多种形式的外部联系,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着数学的内容;与此同时,由于数学内在的联系,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规律,进而发展成为严谨的形式逻辑演绎体系.因此,数学教育又应该给予学生数学的整个体系——充满着各种各样内在联系与外部关系的整体结构. 弗氏的另一个基本主张是:数学应该是属于所有人的,我们必须将数学教给所有人.这是很重要的,在我国这一想法还未能被普遍接受,实际上,对于少数数学家来说,抽象的形式体系,严密的逻辑结构,以及涉及内在联系的规律,也许是最为本质、最为完美也是最感兴趣的东西.可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掌握数学与外部世界的密切关系,从而获得适应于当前社会的生存与生活,并进而能够改革社会促使其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将是更为重要的.为此,弗赖登塔尔坚持主张:数学教育体系的内容应该是与现实密切联系的数学,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数学,即“现实的数学”.如果过于强调了数学的抽象形式,忽视了生动的具体模型,过于集中于内在的逻辑联系,割断了与外部现实的密切关系,那必然会给数学教育带来极大的损害.70 年代“新数学”运动的失败就是个明证. 如何理解“现实”?不同的社会需要是否就是“现实”?将“现实”等同于实际的社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 本技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方式。从整个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学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境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可以说,它是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一、运用数学语言技能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2、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3、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 4、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无声语言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①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②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③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④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二、板书、绘图、绘画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