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杨氐太极拳85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杨氐太极拳85式

传统杨氐太极拳85式

宗师的“定型拳架”到底有多少式,时至今日,其各地门徒,在传承演练的招式及其风格上都不尽相同。如杨振铭先生(杨澄甫长子)、赵斌先生(杨澄甫侄外孙)、傅钟文先生(赵斌之妹夫)、分为85式;杨振基先生(杨澄甫次子)分为91式;杨振铎先生(杨澄甫三子)分为103式。杨澄甫宗师之高徒,牛春明先生分为81式,崔毅士先生分为108式,李雅轩先生分为115式。虽然在计算动作的方法上和数量上,以及个别动作名称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在杨澄甫宗师1931年所著《太极拳使用法》和1934年所著《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拳照和动作顺序上演变而来的。

路迪民先生就杨澄甫宗师的著作《太极拳使用法》(1931)和《太极拳体用大全》(1934)中拳势动作的排序做了校勘,指出《太极拳体用大全》中,刊登的杨澄甫晚年定型拳架,动作名称和顺序排列一共81式。而与赵斌先师所传85式比较有4处名称算法不同。第一处是杨澄甫宗师的第1式为“太极拳起势”,赵斌先师传的85式分为两个名称,即第1式为“预备式”和第2式为“起势”;第二处是杨澄甫宗师的第37式为“左右打虎式”,赵斌先师为第38式“左打虎式”和第39式“右打虎式”;剩下两处均为将两个“单鞭下势”分为“单鞭”和“下势”。这样81式加上4式的名称也就成了85式。在其他杨澄甫传的定型拳架中,有的将“左

右搂膝拗步”分别计算为“左搂膝拗步”和“右搂膝拗步”,将“云手”的重复动作分解为“云手一”“云手二”“云手三”,将“野马分鬃”也做了左右的区分等等,因而在动作数量的计算方式上形成不同。由此可见,先师在定型拳架后,只是对动作的顺序做了精心安排,却并未具体规定如何计算和编号这些动作。

在传承过程中,不同老师的演练风格,对拳架的理解和体悟不同,因而在个别动作的练法上也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由“提手上势”接“白鹤亮翅”一动,有些老师侧重“肘击、肩靠、胯打”,有些老师侧重在旋转中右臂翻挑、上托,左臂下採,一下一上有海底捞月之势。因而也就造成了所谓的定型拳架也有不同的练法。这些都是事物发展的合理现象。由于杨澄甫宗师的亲族传人和门徒在新中国以来的太极拳发展事业上,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使得“杨澄甫定型拳架”成为目前流传最广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根据不同师承关系的发展,这些定型拳架在中国也体现了一定的地域特征。不同地域的传人,呕心沥血,在不同地区将传统杨式太极拳传播开来,使之得以继承和发展。虽然这些拳架在风格形式上有所区别,但都源于或者继承于杨澄甫宗师的定型拳架,并且在实践中从内容和拳理上都丰富了杨式太极拳的发展,体现了大师们的智慧,也在不同的侧面展现了杨澄甫宗师定型拳架气势浑厚、舒展大方、立身中正、松活圆满、绵绵不断、轻灵沉稳的风格和特点。

杨澄甫宗师传承下来的,也并非只有“定型拳架”一种练法和套路。但是,为什么“定型拳架”在民国时期受到诸多有识之士的追捧,以至于如今,它是流传最广,演练人数最多的一种杨

式太极拳架呢?除了杨澄甫宗师及其门下弟子的努力和推广之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套拳架所蕴含的内容本身。

杨家经三代研习,到了杨公澄甫一代,对拳术已经有了深刻的体悟,并且总结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面对日益增多的太极拳爱好者,以及“习武救国,强族强种”的社会环境,亟需一种有效的、具有多功能的教学和练习方式,使更多的人能够受益。因此,在其深厚的家学基础上,集中了杨家三代及其传人练拳和传拳经验,对杨式太极拳做了一定的改革,将杨家拳的精华和修炼要旨集中在一套训练体系当中。在宗师遗著《太极拳体用全书》中,除了有定型拳架的套路之外,还有单人、双人推手练习方法,有关于拳架技击招数的展现,在理论方面有“太极拳练习谈”和“太极拳十要”等心得。因而“定型”并非是一个拳架的定型,而是对杨式太极拳修炼方法,以及修炼体系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可谓是杨家拳的集中体现和集大成者。

这也是为什么,像陈微明(1881-1958),牛春明(1881-1961)等年长于澄甫公,又跟随澄甫公之父键侯先生学过拳的,后又拜于澄甫公门下。跟随澄甫公学拳的,要不就是先得键侯先生、少侯先生亲传,如田兆麟、王其和、汪永泉、张虎臣等,要么就是有识之士、带艺投师的,如李雅轩、崔毅士、董英杰、郑曼青、叶大密、褚桂亭、武汇川等,都终成一代名师,可见澄甫宗师之智慧与高明。

宗师在《太极拳体用全书》的《例言》中强调:“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眩聪明,妄加增损。”“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真传”这个法门是什么?就是练习太极拳要明

白和遵守的基本道理和准则。宗师又在《例言》中说道:“太极拳之主体,贵在动静有常。故练时举步之高低,伸手之疾徐,运动之轻重,进退之伸缩,气息之宏细,顾盼之上下左右,腰顶背腹之俯仰,须知各有常度。”知道了这个“常度”,也就是明确了习练的基本准绳。宗师将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方法都蕴含在了“定型拳架”之中,只是看你能不能识得它的真面目了。

这个“准绳”,不是一个动作标准化的要求,而是一个符合太极拳准则的坐标。很多身体的习惯,在开始学拳的时候不理解,做起来觉得别扭,比如身体放松、以腰带动四肢、实腿转换、圆裆开胯;或者单腿支撑时,胯根外旋里收等要求,但是当你照着这个准绳练,你就发现她的奥妙了,因为她是帮助你通向太极之路的一扇门,你不按照这个准绳去练,不守太极拳的规矩,练八辈子也练不出来。

因此不要将这个规矩变成一个死的“标准化”,太极拳打到最后,都是有手似无手,有形似无形,没有开始的准绳规矩,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无形神韵。外在上看着无形,实则是身体里面习练出了有形的东西。身体内在的东西你是看不见的,却是习练得来的客观存在。但是你不按照准绳来练,里面的东西也不会产生。

那为什么“定型拳架”还有不同的演练风格呢?不能说人家的不对,而是他们都保持了定型拳架练习的准绳,在此基础上由于师承,领悟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演练风格。就像一个娘生出的孩子,外表虽长得不一样,但是基因是相同的,你不能改变她的基因,否则就变种了。转基因食品看着好,吃着好,但是有些不但没有营养价值,反倒还会对人体有害。最好的就是最自然的,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