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活性美白化妆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活性美白化妆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标准的提高,白皙与洁润的肌肤越来越被大多数妇女推崇。近些年皮肤美白类化妆品的开发日趋活跃,美白化妆品中有关皮肤黑色素成因、美白机理、美白效果的评价、美白剂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皮肤黑色素的形成机制、美白机理、美白添加剂种类、美白功效评价以及美白化妆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皮肤黑色素的生成机制

对美白剂的开发和应用应建立在对美白机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而皮肤黑色素抑制机理是美白机理的中心内容,因此,了解黑色素的生成原因与机理是首要的。

1.1 黑色素生成的原因

造成皮肤黑色素生成的原因有多种,如紫外线、废气、活性氧等环境因素。某些食物也是皮肤变黑的祸根,如富含铜、铁、锌等金属的食物易使人的皮肤变黑,这是因为这些金属可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与黑色素生成有关的酪氨酸酶及多巴醌等物质的数量与活性。不少药物也会改变正常肤色,如氯喹对黑色素的亲和力特别强,会加重肤色变黑。不少疾病也会改变正常肤色使其变黑,如营养不良性疾病、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失调、内分泌失调、微生态失衡、代谢紊乱、机体微量元素含量异常等。

1.2 黑色素的合成机理

在正常状态下,人类皮肤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黑素的含量和分布,而黑素细胞的结构功能和数量直接影响皮肤中黑素的含量,是产生黑素的决定因素。黑素细胞属腺细胞,具有树状突起,它起源于胚胎神经嵴,随胚胎发育移行至表皮基底层,并通过树状突起,以1:36的比例与角质形成细胞构成一个表皮黑素单位。在表皮黑素单位中,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之间互相影响,尤其是角质形成细胞可通过接触及分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内皮素(ET-1)、神经细胞生长因子(NGF)、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对黑素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黑素细胞的树状突起实际为一管道,黑素细胞内所产生的黑素由此枝状管运输到角质形成细胞内,在角质形成细胞溶酶体内降解,随表皮细胞的脱落而排出。皮肤中的黑素能将日光中的有害光线过滤,消除紫外线引起的自由基,防止弹力纤维变性所致皮肤老化,能保护DNA使其免受有害因素引起的致突变效应,从而降低皮肤癌的发生率。因此黑素对人体具有一定的生理保护功能。皮肤中约有400万个黑素细胞,通过致突斑与基底膜相连。电镜下,黑素细胞核呈圆形,胞质清亮,有形成黑素的膜性细胞器即黑素小体(melanosome)。皮肤黑色素合成的主要步骤为:酪氨酸的摄取及分布、酪氨酸酶的合成及活性、黑素体储存黑素及通过黑素细胞树突将黑素颗粒转运到角朊细胞、角朊细胞中的黑素颗粒随表皮

细胞移动,伴随角质层的脱落而排出。

在黑色素合成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是酪氨酸酶的活性,此酶为含铜的氧化酶,其活性与铜离子含量相关联,体内生化过程和物理环境的改变,可对酪氨酸酶的活性产生影响。从酪氨酸向多巴转化和多巴向多巴醌转化中,都是由酪氨酸酶催化进行的,酪氨酸酶直接控制着黑色素合成的起始及速度,决定了后续步骤是否能够进行下去。当各种因素作用于酪氨酸酶使其活性升高时,黑色素合成增多,当酪氨酸酶活性被抑制时,黑色素合成减少。黑色素合成过程中除酪氨酸酶起作用外,还有3种酶对黑色素的合成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即多巴色素互变酶(dopachrome tautomerase)、5,6-二羟基吲哚-2-羧酸氧化酶(DHICA oxidase)和过氧化物酶。多巴色素互变酶催化多巴色素向5,6-二羟基吲哚-2-羧酸的转化,DHICA酶催化5,6-二羟基吲哚-2-羧酸向5,6-二酮基吲哚酸转化。上述4种酶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协同作用。研究发现,黑色素的形成不仅是黑色素细胞的胞内生化结果,同时与之相邻的角质细胞(每个黑色素细胞周围约有36个角质细胞)、纤维素细胞、吞噬细胞以及由角质细胞产生的内皮素等对其形成也有很大影响。黑色素合成的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多巴、巯基(GSH)、微量元素(铜离子、锌离子)内分泌因素(MSH)、神经因素(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和维生素(维生素C、泛酸、叶酸和生物素)等。

2.美白机理

皮肤美白剂就是作用于皮肤黑色素生成、代谢过程中抑制黑色素生成且符合规范的物质。美白机理即黑色素的抑制机理,黑色素的抑制机理可以分为胞内抑制和胞外抑制。

黑色素细胞的胞内抑制:在黑色素形成过程中酪氨酸酶是主要限速酶,该酶活性大小决定着黑色素形成的数量。酪氨酸酶是一种多酚氧化酶,属氧化还原酶类,该酶主要催化两类不同的反应:①一元酚羟基化,生成邻二羟基化合物;②邻二酚氧化,生成邻二苯醌。这两类反应中均有氧自由基参与反应。当前化妆品市场上的美白产品,几乎绝大多数以酪氨酸酶抑制剂为主。依据抑制机理的不同,可将该类化合物分为两类:①酪氨酸酶的破坏型抑制;②酪氨酸酶的非破坏型抑制。所谓酪氨酸酶的破坏型抑制,就是寻求某种美白剂,使该美白剂直接对酪氨酸酶进行修饰、改性,使之失去对黑色素前体——酪氨酸的作用,从而达到抑制黑色素形成的目的。所谓酪氨酸酶的非破坏型抑制,即不对酪氨酸酶本身进行修饰、改性,而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或取代酪氨酸酶的作用底物,从而达到抑制黑色素形成的目的。根据非破坏型抑制剂的美白机理,目前研究大致有下列3种形式:①酪氨酸酶的合成抑制剂;②酪氨酸酶糖苷化作用抑制剂;③酪氨酸酶作用底物替代剂。最近的研究表明,新型美白剂 Arlatone DCA能渗透入黑色素细胞,与细胞核中漂浮的PPAR过氧化物酶活化增殖接受器相遇,并与之结合。产生一系列反应,最终阻断形成新酪氨酸酶的信号,降低黑色素细胞中的酪

氨酸酶进一步形成黑色素,从根本上抑制新的酪氨酸酶的生成。

多巴色素异构酶又称TRP-2,是一种与酪氨酸酶有关的蛋白质,其抑制机理是促使所作用的底物发生重排,生成底物的某一同分异构体,最终生成另一黑色素。即在多巴色素自发脱羧、重排生成5,6-二羟基吲哚(DHI)的同时,黑色素细胞内部分多巴色素由于多巴色素异构酶的存在而发生重排生成,56-二羟基吲哚-2-羧酸。因此该酶主要调节5,6-二羟基吲哚-2-羧酸(DHICA)的生成速率,从而影响所生成的黑色素分子的大小\结构和种类。对该酶的抑制目前认为主要是竞争性抑制。有关TRP-2的抑制,目前研究报道较少。对DHICA氧化酶(TRP-1)和过氧化物酶抑制机理的研究就更少了。

黑色素细胞的胞外抑制:Giuseppe Prota等认为黑色素的形成不仅是黑色素细胞的胞内行为,同时也是胞外物质作用的结果。内皮素是一类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物质,其中内皮素-1(ET-1)、内皮素-2(ET-2)和内皮素-3(ET-3)均已可分离。近来研究发现,内皮素-1和内皮素-2也是黑色素的形成过程中两种不可缺少的胞外物质,对这两种物质的抑制是现在美白化妆品领域的又一研究方向,有的偏重于其形成及抑制机理的研究,有的偏重于抑制剂的开发、应用。

3.天然活性美白剂的种类

传统的皮肤美白剂,往往采用过氧化氢、氯化氨基汞以及各种酚类衍生物,这些化合物能使黑色素组织迅速瓦解,达到快速美白之功效。但因其对皮肤的腐蚀性、细胞毒性和过敏性,使其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在许多国家的卫生规范中已禁用。目前要求的皮肤美白剂应该符合两个标准:一是对酪氨酸酶活性有较高的抑制率,能显著地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二是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人体皮肤无毒无刺激。熊果苷、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和曲酸是目前国内外美白化妆品中较常使用的美白成分。为了开发符合“回归大自然”要求的化妆品,特别是安全、无副作用的美白产品,一些具有很好美白效果的中草药目前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甘草、桑树、芦荟的化学成分等。

3.1对苯二酚

对苯二酚即氢醌,呈白色针状结晶,是一种传统且有效的美白祛斑成分,它具有凝结蛋白质的作用,通过凝结酪氨酸酶中的氨基酸,使酶冻结而失去催化活性。另外,氢醌在一定浓度下可致黑色素细胞变性、死亡。美国FDA认为对苯二酚为安全、有效的美白剂。欧共体批准的使用量为2%,我国新版(1999年11月版)化妆品卫生规范允许其在局部皮肤美白产品中使用,限用量也为2%,并要求在产品包装说明上标注“含有氢醌”等字样。一般认为,2%的氢醌用量对皮肤是安全的,祛斑药品中用量可达3%-5%超过5%有可能引发“白斑”现象,并可致敏。由于酚羟基的存在,氢醌性质极不稳定,很容易在空气中氧化,使其色泽加深,颜色可达深棕色,因此,产品需要避光、密封保存。

3.2曲酸及其衍生物

曲酸(5-羟基-2-羟甲基-4-吡喃酮)外观为无色棱柱形结晶,易溶于水。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