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杨学龙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10068)
摘要:近年来高频率的地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不仅仅破坏了人文环境,也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主要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例,总结其地震对环境各方面的破坏程度,并且伴随着地震到来的二次灾害种类及严重程度。结果表明,地震对环境各方面的影响都是相当严重的。
关键词:地震;环境;影响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Earthquake
YANG Xue-long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high-frequency earthquake serious damage environmental.It’s not only destroys the human environment, but also seriously damage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Mainly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s an example,summarized the extent that the earthquake damage environment in many ways,summarized the types of secondary disasters with the arrival of earthquake and the severity of the damage.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aspects of the effects that earthquake destroys the environment is very serious. Key words:earthquake , environment , impact
前言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是人类依靠生存的重要条件。而地震在给人们带来不容忽视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本文从各方面总结了地震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提醒人们环境的脆弱,和环境保护的重要。
1.地震的简介
1.1 地震的定义与灾害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此外由于地震所造成的社会秩序混乱、生产停滞、家庭破坏、生活困苦和人们心理的损害,往往会造成比地震直接损
失更大的!
1.2 地震震级及分类
地震震级是地震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越大。小于里氏2.5级的地震,人一般不易察觉,称为小震或微震;里氏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里氏规模竟达9.5。然而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新说之地震核变成因论等[1]。
2.地震前生态环境的变化
大量的地震观测实例显示,地震前自然界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变化现象,生态环境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根据统计资料分析,震前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气象环境变化,动、植物生活习性以及声、光、电等异常变化。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的记载则最多,研究结果表明,震前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动物的生存条件改变,引发了多种动物震前惊慌失措的反常表现。内蒙古自治区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1976年和林格尔6.3级、1979年五原6.0级、2003年巴林左旗一阿鲁科尔沁旗5.9级地震震前均出现了多种动物异常的情况。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最为突出的是蛇类异常,出现了广元市朝天区西北乡车坝村的野蛇扎堆死亡现象;其次是绵阳市新店村、广元市荣山镇无坝村、青川县篙溪乡等部分乡村震前出现青蛙或蟾蜍大规模迁移现象;再次就是江油市石元乡杠岭村大规模蚯蚓晒死在公路上的异常[2]。经验表明,动物震前行为异常的数量、种类、分布的面积与震级和震中距离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生态环境变化范围越大,对动植物的影响就越大。
3.地震对环境的影响
地震的影响巨大,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地震对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影响将逐步显现出来。地震使森林、草地、农田、河流等生态系统严重受损,地震灾害改变了原有的地形,破坏了大量地表植被,诱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增加了植被恢复的复杂性,加剧了灾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敏感性,降低了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功能。而且对人们的生存所依赖的各种环境和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1 地震对水环境的影响
3.1.1 对河流的影响
对于地震发生的区域而言,由于地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可能破坏河床与河岸带植被,影响水流量及流速,改变水环境与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恶化区域水质。1950年8月15日22时9分34秒,中国西藏察隅县发生震级为8.6级的强烈地震。喜马拉雅山几十万平方公里大地瞬间面目全非:雅鲁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成四段。然而更严重的是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往往造成河道堵塞,从而使流水聚集,漫溢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使得河道内的水易形成局部滞留现象,暂时或者永久改变了原有水生生态系统。如1933年四川岷江上游茂县的叠溪城发生的7.5级大地震,形成叠溪、大桥、银瓶崖三大“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