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千亿元产业基地――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方式、调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terprises

企业视窗

作为中国石油的地区分公司,吉林石化公司是驻吉林省央企中最大的炼化企业,但装置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产品竞争力低等问题,曾一度使吉林石化步入生存发展的绝境。2002年以来,吉林石化公司积极调整结构,大力实施集中管理,加快科学发展步伐,使企业迅速走出了发展低谷。“十一五”以来,吉林石化公司进一步调结构、转方式,炼化一体化程度大幅提升,竞争优势更加明显,企业销售收入迈上500亿台阶,今年连创主营业务收入、上缴税金等经营业绩指标新高。如今,吉林石化公司正以坚实的步伐朝着“打造千亿元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

结构调整谋划大作为

奠定发展基础

当时间匆匆跨入21世纪,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各行各业共同关注的话题。“十一五”期间,国家对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刚刚从巨额亏损的困境中走出来,有着50多年光辉发展历程的吉林石化,在新一轮竞争中,抓住机遇,主动谋求科学发展之路,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再现化工长子的雄风。

存量做优,卸包袱。通过对现有装置进行排查,他们以“断臂求生”

的勇气,对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创效能力差的长期制约发展的装置实施淘汰。

“公司先后关停了染料中间体、硝基氯苯、甲醛、甲醇、电石等69套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煤化工生产装置。在此基础上,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又相继关停了老苯胺、老有机硅等29套技术水平落后、环保风险大的装置,到200

9年,炼焦系统的关停,标志着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吉林三大化’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计划处处长刘明说。

增量做强,增后劲。淘汰落后产能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赢得了空间。吉林石化积极优化产业链,打造了与国内其它企业不同的合成氨生产路线,并逐步使炼化一体化模式更臻完善,企业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2003年,吉林石化采用石油化工生产路线,应用多项国际先进技术的新30万吨合成氨装置建成投产。

与国内其它合成氨装置相比,新合成氨装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下游没有与之配套的尿素装置,停止了处于亏损状态的化肥生产。其下游开辟了三条加工路线:一是供给浓硝酸装置作原料。二是供给丙烯腈装置作原料,相继建成了中国石油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基地、ABS生产基地和碳纤维生产基地。三是有效利用氢

气、合成气这两种中间产品,为丁辛醇、新戊二醇等装置提供原料,建成了中国石油最大的年产24万吨丁辛醇装置。产品结构的成功调整,在国内率先开辟出了一条用高附加值有机产品替代氮肥的生产路线。

2006年,吉林石化70万吨乙烯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乙烯加工能力达到85万吨,为下游化工生产装置提供了充足的乙烯、丙烯原料。

2010年,吉林石化只用了1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千万吨炼油项目6套主装置和18个配套项目建设,仅用40天时间就全部实现了一次开车成功,创造了同类装置中建设速度最快,开车时间最短,工程质量最好,项目投资最省的纪录;做到了能源消耗不增,污染排放不增,员工总量不增,土地使用不增。

打造千亿元产业基地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方式、调结构”工作探析

□记者冯立波张晓君

新炼油厂全景(何天林摄)

33

中国石油和化工

据吉林石化炼油厂厂长姜昌泉介绍,千万吨炼油项目建设有四个重要意义:一是支持了国家能源战略布局实施,项目建成后大幅增加了俄油加工量。二是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汽柴油质量全部达到了国Ⅲ标准,每年可增产乙烯原料及丙烯等化工原料86万吨。三是推进了企业技术进步。采用国内先进的MIP-CGP工艺技术建设了催化裂化装置,为推进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四是实现了增产减排。增上硫磺回收装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806吨,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仅“十一五”期间,吉林石化公司就完成7万吨/年乙丙橡胶(Ⅰ期)、10万吨/年丙酮氰醇和10万吨/年甲基丙烯酸甲酯装置、30万吨/年含硫废水制酸、10万吨/年浓硝酸技术改造、丙烯腈第三生产线等205个建设和改造项目,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结构,提升了主营业务规模,安全环保从本质得到了改善,公司的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

“如今,我们公司‘一五’期间建设的‘三大化’已经全面进行了结构调整,现在是‘染料厂不生产染料,化肥厂不生产化肥,电石厂不生产电石’。公司近70套装置中,乙丙

橡胶、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9套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一;高密度聚乙烯等3套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二;丁苯橡胶等4套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三,而且是国内唯一的乙丙橡胶生产厂家。”公司计划处处长刘明自豪地说。

科技兴企实现大跨越

提升发展质量

科技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按照做精、做特、做优的战略构想,努力开发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产品,积极探索产品差异化、增加效益的新途径,是吉林石化结构调整的又一举措。

据该公司科技处处长聂金泉介绍,我国石化业50%产品供需基本平衡但偏多,20%的产品供过于求,只有30%的产品供不应求。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在引进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市场供不应求的品种,形成了新的效益增长点。

研究院党委书记徐鸿告诉记者,公司利用引进的丁苯橡胶生产线,依靠科技进步,在国内率先开发了以“快速高转化率”为核心的乳聚丁苯橡胶成套技术,建成了一条5万吨/年乳聚丁苯橡胶生产线,并完成了原

有两条丁苯橡胶生产线的技术升级改造,使丁苯橡胶生产能力由原9万吨/年增加到14.5万吨/年,实现了丁苯橡胶产品系列化,成为吉林石化盈利水平最高的装置之一。

在合成橡胶领域,吉林石化先后开发了10余种润滑油改性及车用密封条新牌号乙丙橡胶,实现工业化生产,填补国内空白,替代了进口产品,并逐步占领了国内市场。

目前这家公司依靠自主创新,拥有苯胺、A/O工艺、碳纤维、乙丙橡胶新牌号、高活性聚异丁烯、乙醛酸法香兰素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工业化的成套工艺技术。

仅在“十一五”期间,吉林石化先后开展科研项目123项,有67项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验收,16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30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工业化生产成果16项,累计创效8.8亿元。

促进产品差别化,也是吉林石化调整结构的方式之一。乙烯厂技术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工厂开发出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韩国现代SF414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