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灾害情况统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灾害情况
我国重大气候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
(1)干旱 (2)雨涝 (3)沙尘暴
(1) 干旱: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每年因干旱造成 的粮食减产和经济损失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总损失的50%左右。根据 统计结果,全国各地均可发生干旱,全国每年平均旱灾面积约三亿亩左 右,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6左右。我国有些地区经常出现年降水量比 常年少30%-50%,个别季度能出现比常年平均少 60%-80%, 致使发 生严重干旱。华北地区在1965年以后,降水连年减少,80年代的年平 均降水量约比50年代减少了1/3,造成了严重干旱,特别1997~2001 年夏季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比气候平均约减少了30%以上,致使华北地 区农作物大幅度减产、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沙尘暴加剧。
(3) 沙尘暴:沙尘暴本身是一种天气灾害,但沙尘暴发生频 次增多则成为气候灾害。近几年来由于北方春季干旱、河套 气旋发生频率增高,大风天气明显增多,使得沙尘暴大幅度 增多。2000年内蒙和华北地区发生了13次沙尘暴和扬沙天 气,2001年又发生18次沙尘暴和扬沙天气,2002年春季沙 尘暴也接连不断发生,特别是2002年3月20日西北地区和内 蒙、华北地区发生十多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沙尘暴不仅影 响工农业生产,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由于沙 尘暴影响大气能见度,因而影响交通,严重时高速公路和机 场需关闭。
(2) 雨涝:雨涝是我国仅次于干旱的气候灾害,雨涝每年造成 的粮食和经济损失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总损失的27.5%左 右,个别严重雨涝年份损失更严重。全国年均雨涝受灾耕地约 1.0~1.5亿亩左右,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嫩江和松花江流 域降水量将近常年的2倍,发生了特大洪涝,受灾耕地面积高 达3亿亩左右,造成了工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
地面塌陷:包括岩溶塌陷、采空塌陷、黄土湿陷, 它们在我国 的分布有一定的时空规律性。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覆盖型碳酸 盐岩地区; 采空塌陷分布于我国各地的矿山及其周围地区, 黄 土湿陷则主要分布于湿陷性黄土发育的地区。 我国岩溶塌陷分布广泛,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都有发生。 目前已见于除天津、上海、甘肃、宁夏以外的2 6 个省(区), 但主 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 东、广西等省(区)。河北唐山、武汉陆家街是城市岩溶塌陷的典型。 辽宁瓦房店、山东泰安岩溶塌陷, 曾使铁路中断。岩溶塌陷 可分为自然塌陷和人为活动引起的两大
我国重大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
(1)滑坡 (2)崩塌 (3)泥石流 (4)地面变形
崩滑流: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诸省区) 长期处于地壳上 隆过程之中, 地震活动频繁、地形切割强烈、地质构造复杂、 岩上体支离破碎, 再加上西南地区降水量和强度较大、西北地 区植被不发育, 因而“崩滑流”发育强烈。而华北、东北地区 的降水毓较小中南、华东大部分地区植被发育较好因此, 这些 地区的“崩滑流”发育强度较西部地区弱一些。全国范围内除 山东没有发现危害较严重的“崩滑流” 灾害点外, 其余各地均 有不同程度的发育, 并造成一定的危害。其中四川、云南、陕 西、宁夏、甘肃、贵州、湖北、辽宁、北京、河北、广西和福 建等地都相当严重。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 濒临太平洋, 季风气候显著, 具有较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分带特征。加上疆域辽阔, 地形复 杂, 具有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因此我国地质灾害的区域空 间分布也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特点, 如华北、东北、 西北诸省, 荒漠化作用强烈; 西南山区降雨多且集中, 崩塌、 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东部平原地区除土地盐渍化、 沼泽化广泛分布外, 地面沉降、地裂缝广泛发育; 沿海诸省 中, 海水入侵、海洋侵蚀、风暴潮等强烈发育。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喜玛拉雅构造带聚汇部位, 太 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板块向北对亚洲板块的碰撞, 使中国大 陆承受着最主要的地球动力作用。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 撞边界上产生了世界上最高的喜玛拉雅山脉, 并使青藏高原受 压隆起; 东部因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了华北、东北地壳向东拉 张, 形成东北和松辽大平原。这两种活动构造带汇聚和西升东 降的地势反差, 不仅形成了中国大地构造和地形的基本轮廓, 同时也是形成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的根本原因。
wenku.baidu.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