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滤芯通用技术条件
液压滤芯说明
![液压滤芯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79b074a0242a8956aece46f.png)
液压滤芯说明GU-H系列自封式压力管路过滤器滤芯型号:GX-10×* GX-25×* GX-40×* GX-63×* GX-100×* GX-160×* GX-250x* GX-400×* GX-630×*(*分别代表3,5,10,20,30,40)ISV系列管路吸油过滤器滤芯型号:IX-40×* IX-63×* IX-100×* IX-160×* IX-250×* IX-400×* IX-630×* IX-800×* IX-1000×*(*分别代表80,100,180)ZU-A,QU-A,WU-A系列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TZX2-10×* TZX2-25×* TZX2-40×* TZX2-63×* TZX2-100×* TZX2-160×* TZX2-250×* TZX2-400×* TZX2-630×* TZX2-800×* TZX2-1000×*(*分别代表1,3,5,10,20,30)XU-A系列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TXX-25×* TXX-40×* TXX-63×* TXX-100×* TXX-160X* TXX-250×* TXX-400×* TXX-630×*(*分别代表30,50)GP系列磁性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GP300×*Q2 GP400×*Q2 GP500×*Q2 GP600×*Q2(*分别代表3,5,10,20,30)WY系列磁性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WY300×*Q2 WY400×*Q2 WY500×*Q2 WY600×*Q2 WY700×*Q2 WY800×*Q2(*分别代表3,5,10,20,30)TF系列箱外自封式吸油过滤器滤芯型号:TFX-25×* TFX-40×* TFX-63×* TFX-100×* TFX-160×* TFX-250×* TFX-400×* TFX-630×* TFX-800×* TFX-1000×* TFX-1300×*(*分别代表80,100,180)自封式磁性吸油过滤器滤芯型号:FX-510X* FX-515X* FX-520X*(*分别代表80,100,180)ZL12-122自封式磁性吸油过滤器滤芯型号:ZL12X-122/* ZL12BX-122/*(*分别代表10,25,80)QYL型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QYLX-63×*Q2 QYLX-100×*Q2 QYLX-160×*Q2 QYLX-250×*Q2 QYLX-400×*Q2(*分别代表3,5,10,20,30)TFB系列吸油过滤器滤芯型号:TFBX-45×* TFBX-70×*(*分别代表10,20,30,80)XNL系列箱内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NLX-25×* NLX-40×* NLX-63×* NLX-100×* NLX-160× NLX-250×* NLX-400×* NLX-630×* NLX-800×* NLX-1000×*(*分别代表3,5,10,20,30)旋装式管路过滤器滤芯型号:SPX-06×10,SPX-06X25,SPX-08×10、SPX-08×25、SPX-10×10、SPX-10×25、SPAX-10×10ZU-H,QU-H系列压力管路过滤器滤芯型号:HX-40×* HX-40×*Q HX-40×*W HX-10×* HX-10×*Q HX-10×*W HX-25×* HX-25×*Q HX-25×*W HX-63×* HX-63×*Q HX-63×*W HX-100×* HX-100×*Q HX-100×*W HX-160×* HX-160×*Q HX-160×*W HX-250×* HX-250×*Q HX-250×*W HX-400×* HX-400×*Q HX-400×*W HX-630×* HX-630×*Q HX-630×*W HX-800×* HX-800×*Q HX-800×*W HBX-10×* HBX-25×* HBX-40×* HBX-63×* HBX-110×* HBX-160×* HBX-250×* HBX-400×* HBX-630×* HDX-10×* HDX-25×* HDX-40×* HDX-63×* HDX-100×* HDX-160×* HDX-250×* HDX-400×* HDX-630×*(*分别代表1,3,5,10,20,30,40)XU-A系列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TXX-25×* TXX-40×* TXX-63×* TXX-100×* TXX-160X* TXX-250×* TXX-400×* TXX-630×*(*分别代表30,50)RFA系列微型直回式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FAX-25×* FAX-40×* FAX-63×* FAX-160×* FAX-250×* FAX-400×* FAX-630×* FAX-800×* FAX-1000×*(*分别代表1,3,5,10,20,30)RFB系列直回自封式磁性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FBX-25×* FBX-40×* FBX-63×* FBX-100×* FBX-160×* FBX-250×* FBX-400×* FBX-630×* FBX-800×* FBX-1000×* FBX-1300×*(*分别代表1,3,5,10,20,30)SRFA系列双筒微型直回式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SFAX-25×* SFAX-40×* SFAX-63×* SFAX-100×* SFAX-160×* SFAX-250×* SFAX-400×* SFAX-630×* SFAX-800×*(*分别代表1,3,5,10,20,30)SRFB系列双筒直回式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SFBX-25×* SFBX-40×* SFBX-63×* SFBX-100×* SFBX-160×* SFBX-250×* SFBX-400×* SFBX-630×* SFBX-800×* SFBX-1000×* SFBX-1300×*(*分别代表1,3,5,10,20,30)SRLF系列双筒回油管路过滤器滤芯型号:SFX-60×* SFX-110×* SFX-160×* SFX-240×* SFX-330×* SFX-500×* SFX-660×* SFX-850×* SFX-950×* SFX-1300×*(*分别代表1,3,5,10,20,30,40)SZU-A,SQU-A,SWU-A,SXU-A系列双筒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STZX2-25×* STZX2-40×* STZX2-63×* STZX2-100×* STZX2-160×* STZX2-250×* STZX2-400×*(*分别代表1,3,5,10,20,30,40)SXU-A系列双筒回油过滤器滤芯型号:STXX-25×* STXX-40×* STXX-63×* STXX-100×* STXX-160×* STXX-250×* STXX-400×*(*分别代表30,50)SGF系列双筒高压过滤器滤芯型号:PLFX-30×*(*分别代表3,5,10,20)。
液压滤清器技术要求
![液压滤清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89c087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13.png)
液压滤清器技术要求
液压滤清器是工程机械和设备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
过滤液压系统中的油液,保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液压滤清器技
术要求是确保其有效过滤并保护液压系统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液压
滤清器技术要求的一些重要方面:
1. 过滤精度,液压滤清器的过滤精度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
作效果,通常来说,液压滤清器的过滤精度越高,其过滤效果越好。
因此,液压滤清器的技术要求包括对过滤精度的要求,通常以微米
为单位来衡量。
2. 流量特性,液压滤清器在工作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流量要求,
因此其流量特性是液压滤清器技术要求中的重要内容。
液压滤清器
需要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对液压系统的阻力,以
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滤芯寿命,液压滤清器的滤芯寿命直接关系到其使用成本和
维护周期。
优秀的液压滤清器应当具有较长的滤芯寿命,能够在保
证过滤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更换周期,减少维护成本。
4. 泄漏性能,液压滤清器在工作时需要保证其密封性能,避免
因泄漏而导致液压系统的故障。
因此,液压滤清器的技术要求中包
括对其泄漏性能的要求,需要保证在工作压力下不发生泄漏。
总的来说,液压滤清器技术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需要在
过滤精度、流量特性、滤芯寿命、泄漏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以确保液压滤清器能够有效地保护液压系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新)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新)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d1614e852458fb770b5603.png)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标准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批准!""!#"&#"’实施!!!!!!!!本标准适用于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本标准是参考国际标准!"#$$%&’%()("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而制订的!’一般要求’(’基本要求液压系统的设计$制造与使用应满足以下要求%*+人员安全&,+运转正常&-+设备寿命长&.+维修方便&/+成本低廉!’)!安全要求设计系统时’应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元件的选择$应用$配置和调节等’应首先考虑人员的安全和事故发生时设备损坏最小!’)!)’系统中必须有过压保护!’)!)!设计系统时’应使元件位于易装拆之处’并必须能安全地调整与工作!’)!)%系统的设计与调整’必须使冲击压力最小!冲击压力和失压不应引起危险!’)!)$系统中所有元件必须具有合格证!’)!)*系统中所有元件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操作!’)!)+对在严重污染$高温度$易燃环境以及高海拔(%0001以上)$严寒地带等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液压系统’制造厂和设计单位与用户必须商定特殊现场使用要求!’)%工作温度设计系统时’必须将系统的发热减小到最小程度!必须说明设备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当环境温度最高时’使用液压油的系统’除特殊规定外’液压泵的进口温度不应超过203!在环境温度最低时’设备必须能正常工作!’)$元件拆卸为便于维修’当系统元件拆卸时不得使工作液大量流失’不必大量拆卸邻近部件’且不要求油箱排油等!’)*起重措施所有重量超过%456的元件$部件或设备’必须能方便地起吊’或设起吊装置!’)+设备安装及维修资料’)+)’设备安装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后退返回分目录返回总目录!"#"$制造厂必须向用户提供液压设备及管路铺设的基础安装要求!!"#"%制造厂必须向用户提供液压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或技术资料"他们的内容应包括# !"液压系统原理图及管路示意图"包括液压元件的型号"规格明细表$每个液压控制阀的压力调定值$要求充入系统至最高液位的油量$规定的工作液品种与粘度范围$有关的电气及机械控制元件操作时间程序表$管路两端的识别标志等!#"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与使用说明!$"液压系统调试方法与步骤!%"特殊液压元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拆装方法及拆装工具!&"特殊元件%部件的维修方法!’"要求定期测试%维护保养的测试点%加油口%排油口%取样口%滤油器等的设置位置!("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试验!"&"!系统应按规定或协议进行性能试验"以确定其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 !"&"$液压系统不得有任何漏油!!"’运输及包装!"’"!设备要求分段运输时"对已拆下的管路与它们相应的端孔或接头均必须标上识别标志! !"’"$所有设备必须包装完好"防止损坏与变形并在运输期间保持其识别标志!!"’"%液压设备的外露口应用密封帽封闭"装运期间外螺纹必须加以保护!!"(标志!"("!每个元件必须编上件号!这些件号必须和系统图和管路安装图中的相一致!这些件号或字母应标在邻近元件的装置上"而不在元件上!!"("$元件孔口"包括先导孔口%测试口和放油口等均必须清楚而持久地加以标志"且与回路图上的相一致!!"("%在电气与液压系统图上"电动操纵装置的标志必须一致!!"(")装在油路板内的插装阀与其他控制元件&阻尼器%梭阀%单向阀’"必须在其检拆口附近加上标志"当检拆口位置在一个或几个元件下面时"则必须在元件近旁提供识别标志"并注上)内装)字样! !"!*操纵力设计时"应使手动控制机构上的力不超过下述数值#手指*+,手腕-+,单手臂*.+,双手臂/.+,$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泵与原动机之间的联轴器的型式与安装要求必须符合液压泵和原动机制造厂的规定! $"!"$液压泵与原动机以及液压马达与被驱动装置的安装底座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保证运转时始终同轴!$"!"%外露的旋转轴和联轴器必须有防护罩!$"!")设计液压泵的进油管路时"必须使它的进油压力与其他条件均符合泵制造厂的规定值!进油管路必须尽量短而直"避免断面突变!$"!",泵的进油管路%滤油器不得吸入空气"并且不应有聚集空气的死角!泄油%放气等管路安装好后"空气不得侵入系统内!!"#"$在应用液压马达时!必须考虑它的起动力矩"失速力矩"负载变化和负载动能等的影响#!%!液压缸!"!"&设计液压缸时!必须对行程"负载和装配条件加以充分的考虑!以防活塞杆在外伸工况时产生不正常的弯曲$!%!%!支座式液压缸如不采用键或销承受剪应力时!则底脚固定螺栓必须能经受全部剪应力而不致引起危险$!%!%’安装液压缸时!如结构允许!进出油口位置必须在最上面$液压缸必须装成使其能自动放气或装有方便的放气口$’控制阀’%&安装’%&%&板式阀或插装阀必须有正确定向措施$’%&%!为保证安全!阀的安装必须考虑重力%冲击或振动对阀内主要零件的影响$’%!失效防护在起动"制动或在控制系统失灵时!须保持自身位置的执行元件!必须由起失效保护作用的阀来控制$’%’阀的操纵’%’%&设计或安装机械操纵阀时!过载或超程不得引起事故$’%’%!除非另行说明!电动操纵阀必须有用手操作的设施!并应避免该设施误动作$(液压油!液"(%#基本要求(%#%#必须说明系统中规定使用的液压油&液’品种%特性$(%#%!有火灾危险处!应使用难燃液压液!但须考虑与下列二类物质相适应(!"保护性涂料以及其他会与系统发生关系的液体!例如油漆%处理液或维修油液##"能和溢出或泄漏的难燃液压液相接触的部件!例如电缆%电线等#(%#%’设计系统时所规定的液压油&液’必须适应系统中所有元件与橡胶件#(%!液压油&液’的维护%检查和更换必须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维护液压油&液’#必须定期检查系统中液压油&液’的粘度%酸值%清洁度等品质!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更换#(%’其他设备或液压油&液’供应单位必须提供使用液压油&液’时人员劳动卫生要求!失火时产生毒气和窒息的危险性以及废液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资料#)辅助元件和装置)%#管路%接头及通道)%#%#在整个工作温度和系统通流能力范围内!必须使流体流经管路%接头与油路板的压降不会对系统的效率和响应产生不利影响#)%#%!管子弯曲处应圆滑!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及压扁现象&短长轴比不得小于$%&’’#)%#%’管路设置应安全合理!便于元件调整%修理%更换#)%#%(通到油箱的泄油管路%先导控制回油管路与主回油管路!除非有可靠的防止干扰的方法!否则均应独立配管#)%#%)系统在装配前!接头%管路及通道&包括铸造型芯孔%钻孔等’必须清洗干净!不允许有任何污物&如铁屑%毛刺%纤维状杂质等’存在#!"#"$带有节流孔的接头!在回路图上应表明其节流孔尺寸"用途"位置与标志#带有节流孔的接头应永久地作出标记!该标记应与回路图相一致$!%&%’软管只能应用于%!"设备的可动元件之间&#"便于替换件的更换处&$"抑制机械振动或噪声的传递处$!%&%(安装软管必须考虑%!"使长度尽可能短!以避免设备在运行中发生软管严重弯曲与变形&#"在安装或使用时扭转变形最小&$"不应使软管位于易磨损之处!否则应予保护&%"如软管自重会引起过分变形时!软管应有充分的支托或使管端下垂布置$!%#%)如软管的故障会引起危险!必须限制使用软管或予以屏蔽$!%#%#*管子在其端部与沿长度上应采用管夹加以牢固支承!管夹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管子外径&&管夹间距离&!’()*(+,-),-+-(!*"((!*"-(!,"((!+&%&&管夹不得焊于管子上!也不应损坏管路$!%&%&,管路不允许用来支承设备或油路板$!%&%&-执行元件与它相应的流量控制元件之间可设置测试口!在出口节流系统中!应在执行元件的进口处设测试口!以确定进给压力$!%&%&.当要检测多个压力时!可采用具有一个压力表和一个选择阀组成的多点测试装置!测后压力表必须卸压!多点测试装置必须在回路图上指明!同时每根管子应加以标记$!+#+#!系统中应设置液压油’液(的取样装置$!+#+#$油路板的表面平面度与粗糙度必须符合阀制造厂的规定$!+,油箱!+,+#油箱设计必须符合下述基本要求%!"油箱公称容量应符合./,01230*的规定在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特别是系统中没有安装冷却器时!必须能充分散发液压油’液(中的热量&$"具有较慢的循环速度!以便析出混入的空气和沉淀较重的杂质&%"用挡流板或其他措施将回油与液压泵的进口处分开&如采用挡流板!挡流板不妨碍油箱清洗&5"在正常工况下!必须容纳全部从系统中流来的液压油’液(&64在整个工作周期内!液位必须保持安全工作高度!并有足够的空间以便热膨胀和分离空气$!+,+,必须防止溢出或漏出的污染液压油’液(直接回到油箱中去$!+,+-油箱支承结构的要求%!4油箱的底部可提高到离安装面*-(&&以上!以便搬移"放油和散热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便在装配和安装期间能用垫片和楔块等进行调整$!+,+.必须减少油箱自身的振动与噪声!特别是当元件直接安装在油箱上时$!+,+!对油箱盖板的要求%!4可拆的盖板!其结构必须能阻止杂质进入油箱必须避免集聚固体"液体杂质和废物的区域$!!!!!!!!!"油箱底部的形状必须能将液压油!液"放净##"为清洗油箱应配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手孔盖或人孔盖$以便清洗油箱整个内部%!"#"$管子进出油箱要求&!"回油管路终端应在油箱最低液压油!液"位以下##"穿过油箱顶盖的管子均应有效密封%!%&%’油箱的表面处理要求&!"所有内表面必须彻底清洗并除去全部水分’灰尘’溶剂’锈蚀物’碎渣’纤维和其他杂质等# #"内表面涂敷的涂料必须适应液压油!液"及环境#$"当内表面不涂涂料而可能生锈时$必须采用防锈措施$但不得污染液压油!液"%!%&%(充液点近旁必须有液位计%!%#%)*在通气油箱的上部$应有空气滤清器$使油箱内空气达到清洁度标准%!+,蓄能器!%,%-当设备关闭时$装有蓄能器的液压回路必须能自动释放蓄能器中的压力$或能使回路与蓄能器可靠隔离%!","&当设备停车时$液压回路仍要利用蓄能器中有压液体来工作的情况下$必须在蓄能器上或靠近蓄能器的显眼之处$示出安全使用说明$其中应包括%注意&压力容器%的字样%!",",蓄能器的排放速率必须与系统使用要求相符$但不得超过制造厂的规定值%!",".气体加载式蓄能器的充气和安装必须符合制造厂的规定%!+.滤油器!+.+-为消除液压油!液"中有害杂质$必须装有滤油器$滤油器的等级和过滤后液压油!液"清洁度应符合元件与设备的要求%!+.+&滤油器应安装在方便之处$并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更换滤芯$且不必将油箱排油就能维修% !+.+,为了指示滤油器何时需要清洗和更换滤芯$必须装有污染指示器或设有安装测试设备%!+.+.在用户特别提出设备不停车而能更换滤芯时$应满足用户要求%!+.+!吸油滤油器必须选择与安装适当$尤其在冷起动条件下$液压泵的吸入条件应符合&"’"(款的规定%!+.+/如使用磁性滤油器$在维护和使用中应防止吸附的杂质掉落%!+!热交换器!+!+-使用加热器时$它的表面耗散功率不得超过)"*+,$-&%!+!+&使用热交换器时$应有液压油!液"和冷却!或加热"介质的测温点%!+!+,使用热交换器时$可采用自动温控装置$以保持液压油!液"的温度在使用范围内%!+!+.用户必须使用制造厂规定的冷却介质$如使用特种冷却剂或用水而水源很脏$水质有腐蚀性$水量不足时$必须向制造厂提出%!+/密封件密封件的材料必须与它相接触的材料及环境相适应%/控制机构/+-回路保护装置/+-+-如回路中工作压力或流量超出规定而可能引起危险或事故时$则必须有保护装置%/+-+&调整压力和流量的控制元件$必须制造和装配成能防止调整值超出铭牌上标明的工作范围%在重新调整之前$必须一直保持调整装置的调整值%/+-+,当整个设备上有一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自动和!或"人工控制装置时$如任何一个出故障会引起人身危险和设备损坏时$必须装有联锁保护%!"#"$当系统处于停车位置!液压油"液#从阀$管路和执行元件泄回油箱会引起设备损坏或造成危险时!必须有防止液压油"液%泄回油箱的措施&!%&%’回路必须设计成能在液压执行元件起动$停车$空转$调整和液压故障等工况下防止失控运动与不正常的动作顺序"特别是作垂直和倾斜运动时%&!%&%!在压力控制与流量控制系统中!元件的选用和设置应适当考虑工作压力$温度与负载的变化对元件与系统的响应$重复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人工控制装置!%(%#设备必须有紧急制动或紧急返回控制!以确保安全&!%(%(对紧急制动和紧急返回控制的要求’!"必须容易识别(#"必须设置在每个操作人员工作位置处!并且应在所有工作条件下操作方便!为了实现这些要求!可增加一些附加的控制装置($"必须立即动作(%"必须与其他控制装置的调节或节流装置在功能上不能相互干扰!且不受它们的影响(&"不得要求向任何一个执行元件输入能量(’"只能用一个人工控制装置!去完成全部紧急操纵(("在从伺服阀来的执行元件管路上!可设置足够的紧急制动阀&!%(%)紧急制动后!自动工作循环的再起动!不得引起设备损坏或造成危险!如需执行元件重新回到起动位置!必须具有安全的手动控制装置&!%(%$手控杆的运动方向不得引起操作混淆!例如’向上拨动手控杆时不应使执行元件向下动作& !%(%’对多个执行元件的顺序控制回路或自控回路!为了调整每个执行元件的行程!必须设有单独的人工调整装置&!%)控制装置的安装要求!%)%#所有控制装置的布置位置必须能防止下列不利因素’!"失灵和预兆性事故(#"高温($"腐蚀性气体&!%)%(各种控制装置必须位于调节和维修方便之处&!%)%)人工控制装置的位置和安装要求’!"置于操作者的正常工作位置附近并能够摸得到(#"不得要求操作者把手伸过或越过转动或运动之设备零部件去操作控制装置($"不妨碍设备操作者的正常工作活动&!%)%$尽量采用位置顺序控制&当单独用压力顺序控制或时间顺序控制将会因顺序失灵而可能损坏设备时!必须采用位置顺序控制&!%$回路相互关系整个系统的工况或系统某一部分的工况不得对其他部分造成不利影响&!%’伺服控制回路!%’%#伺服阀与相关的执行元件的安装位置应越近越好!以减少阀与执行元件间所包含液体的容积& !%’%(在伺服阀前的供油管路中!必须采用全流量滤油器&它必须靠近伺服阀而且无旁通!但必须配置滤芯污染指示器&!%’%)必须提供一个取样阀来提取液压油)液%样品!以供检验液压油"液%的清洁度与状况& !%’%$当系统用清洗板清洗到所要求的液压油"液%清洁度标准之前!伺服阀不得装到系统中去&。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bd9b2f0066f5335a812160.png)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3766—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2—17批准2002—06—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依据ISO 4413:1998《液压传动关于系统的一般规则》对GB/T 3766一1983的修订,在技术内容上与该项国际标准等效。
本标准删除了ISO 4413中的附录C、附录D和附录E,因为此三项附录对本标准的使用关系不大且增加了标准的篇幅。
依据ISO 4413:1998,本标准对GB/T 3766—1983在以下内容有所改变:在“要求”章节中增加“危险”和对“现场条件”的要求;在“能量转换元件”、“液压阀”、“液压油液和调节元件”以及“管路系统”等章节的要求更加细致、具体;增加“系统设计”、“诊断和监控”、“清理和涂漆”、“运输准备”、“试运行”和“标注说明”等章节以及“附录A”和“附录B”。
此外,为便于本标准的使用,还增加“附录C”,以提供本标准引用的国内标准与ISO 4413:1998中相应引用标准的对照。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3766—1983。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新德、赵曼琳、吴志明。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3年6月,此文本为第二版。
ISO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个国家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联盟。
通常,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过ISO技术委员会进行。
任何成员团体对某技术委员会为之设立的题目感兴趣,都有权在该技术委员会取得代表资格。
与ISO有联系的官方或非官方国际组织同样可参与此项工作。
对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的所有事务,ISO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紧密合作。
技术委员会所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被分发给成员团体进行表决,作为国际标准发布,至少需要有75%的成员团体投票赞同。
压滤机配件的执行标准 -回复
![压滤机配件的执行标准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93dcca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c.png)
压滤机配件的执行标准-回复压滤机是工业领域常用的过滤设备,用于将固体与液体分离。
为了确保压滤机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过滤,需要配备合适的压滤机配件。
这些配件需要符合相应的执行标准,以保证其质量和性能。
一、压滤机配件的种类压滤机配件种类繁多,不同型号、规格和类型的压滤机可能需要不同的配件。
一般而言,常用的压滤机配件包括过滤板、过滤布、滤板、滤布、滤料、滤鼓、滤筒、滤网、密封件等。
二、压滤机配件的执行标准1. 过滤布执行标准过滤布是压滤机中重要的过滤介质,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过滤效果。
过滤布的执行标准一般包括材料、工艺和性能要求。
常用的执行标准有GB/T 1244-2006《纺织布织物过滤材料》和GB/T 13350-2000《纺织品过滤布》,这些标准规定了过滤布的技术要求,如纤维材料、密度、透气性、耐磨性等。
2. 过滤板、滤板执行标准过滤板和滤板是压滤机中常用的支撑介质,其质量和性能对过滤效果和设备寿命有重要影响。
过滤板和滤板的执行标准一般包括材料、结构和技术要求。
常用的执行标准有JC/T 495-1994《过滤板规范》和GB/T 5777-2008《铸铁过滤板》等,这些标准规定了过滤板的材质、硬度、尺寸、加工要求等。
3. 滤鼓、滤筒、滤网执行标准滤鼓、滤筒和滤网是压滤机中常用的过滤设备。
它们的执行标准一般包括材料、结构和性能要求。
滤鼓、滤筒和滤网的执行标准通常参考国际标准,如ISO 2942-1999《液压滤芯》和ISO 4022-1999《得益于过滤设备的用于压滤的过滤器的尺寸和连接尺寸》等。
4. 密封件执行标准密封件是压滤机中常用的密封装置,主要用于防止泄漏。
密封件的执行标准一般包括材料、结构和性能要求。
常用的执行标准有GB 1235-85《油封设计与使用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密封件的材质、硬度、耐热性、耐油性等。
三、压滤机配件执行标准的重要性配件的执行标准对于压滤机的正常运行和过滤效果至关重要。
符合执行标准的配件具有以下优点:1. 保证质量稳定:执行标准规定了配件的材料、工艺和技术要求,确保了配件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Q-LH_04液压过滤器
![Q-LH_04液压过滤器](https://img.taocdn.com/s3/m/7d9db23083c4bb4cf7ecd132.png)
备案号:Q330302.J20.2135-2006Q/LH液 压 过 滤 器Hydraulic filter黎明液压有限公司 发布Q/LH 04—2006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分类与型号说明 (2)5 技术要求 (3)6 试验方法 (6)7 检验规则 (7)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附录A (资料性附录) (9)IIQ/LH 04—2006III前言本标准是对企业标准Q/LH 04-2002《液压过滤器》的修订。
本标准发布后,废止并代替Q/LH 04-2002。
本标准与前版标准Q/LH 04-2002相比,有以下变化:1)本标准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格式编写;2)本标准增加“目次”;3)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以国家标准代替相应的国际标准,并增加相关的标准;4)在“术语和定义”一章,增加术语“额定流量”、“初始压降”、“压降流量特性”、“发讯压降”及其定义;5)在4.1中删除“按过滤精度分”的内容;6)在4.2中增加“4.2.3 非标过滤器和滤芯的型号说明”;7)在“技术要求”一章,对技术内容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8)在“试验方法”一章,对试验方法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9)增加“7.3 抽样”和“7.4判定规则”的内容。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标准由黎明液压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黎明液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荣锋、叶萍、王德达。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Q/WLYJ J04—1995;——Q/LH 04—2002。
Q/LH 04—2006液压过滤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压过滤器(以下简称过滤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说明、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液为工作介质的各类液压过滤器,使用其它液体为工作介质的液压过滤器可参考本标准。
液压元件国家标准汇总
![液压元件国家标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a2a113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f.png)
GB/T 17489-1998 idt ISO 4021:1992
液压颗粒污染分析从工作系统管路中提取液样
GB/T 18853-2002 ISO 16889:1999,MOD
液压传动过滤器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
GB/T 18854-2002 ISO 11171:1999,MOD
液压缸气缸安装尺寸和安装型式代号
GB/T 14036-1993 neq ISO 6982:1982
液压缸活塞杆端带关节轴承耳环安装尺寸
GB/T 14042-1993(2001*)neq ISO 6981:1982
液压缸活塞杆端柱销式耳环安装尺寸
类别
国家标准号
标准名称
管接头及同类产品和元件
GB/T 2351-2005 / ISO 4397:1993
GB/T 8106-1987 neq ISO/DIS 6403(1988)
方向控制阀试验方法
GB/T 8107-1987 neq ISO/DIS 4411(1986)
液压阀压差—流量特性试验方法
GB/T 15622-2005 ISO10100:2001,MOD
液压缸试验方法
GB/T 15623.1-2003 ISO 10770-1:1998,MOD
GB/T 8101-2002 ISO 6264:1998,MOD
液压溢流阀安装面
GB/T 14043-2005 /ISO 5783:1995
液压传动阀安装面和插装阀阀孔的标识代号
GB/T 17487-1998 idt ISO 10372:1992
四油口和五油口液压伺服阀安装面
GB/T 17490-1998 idt ISO 9461:1992
液压润滑油过滤器的设计与制造
![液压润滑油过滤器的设计与制造](https://img.taocdn.com/s3/m/00160e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7.png)
液压润滑油过滤器的设计与制造首先,液压润滑油过滤器的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高压性能。
通常采用不锈钢作为过滤器的材料,以确保其在高压和恶劣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
其次,液压润滑油过滤器的结构设计需要合理。
常见的结构包括筒式和面式过滤器。
筒式过滤器的优点是具有较大的过滤面积,能够处理更多的油液;而面式过滤器适用于空间有限的环境,可以实现更高的过滤效率。
过滤精度也是液压润滑油过滤器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液压系统中的颗粒物通常分为粗颗粒和细颗粒,因此过滤器需要具备不同的过滤级别。
一般来说,过滤器的过滤精度应该在3μm至50μm之间,以保证液压系统中的油液能够达到所需的清洁度标准。
另外,液压润滑油过滤器的性能也需要考虑。
一方面,过滤器需要具备足够的流量和压力损失小的特点,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过滤器还需要具备自清洗功能或定期清洗功能,以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在制造液压润滑油过滤器时,需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确保过滤器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中,关键的制造步骤包括材料选择、加工制造、密封性能测试等。
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强度、硬度、可焊性和耐蚀性等因素,以确保过滤器在高压和腐蚀环境下的可靠性。
加工制造包括切割、焊接、抛光等步骤,需保证过滤器的加工质量和精度。
密封性能测试是测试过滤器密封性能的关键步骤,折射率、压力、温度等参数都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过滤器的密封性能达到要求。
总的来说,液压润滑油过滤器的设计与制造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结构、过滤精度、性能以及制造工艺等因素,以满足液压系统清洁度的要求,并确保过滤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液压系统技术要求
![液压系统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4b21c56312b3169a451a468.png)
粮油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液压系统技术要求(LS/T 3501.8—199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单机控制或多机集中控制的液压系统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粮油加工机械。
2 引用标准GB 2346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GB 2347 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GB 1239 普通圆柱螺旋弹簧JB 825 油压系统管路公称通径系列参数3 一般要求3.1 液压系统应设有:动力部分(液压泵)、执行部分(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部分(压力、流量及方向控制阀)及辅助部分(滤油器、管件、油箱)等。
油箱应设有:油位指示装置、通风孔和加油、放油口。
3.2 液压系统公称压力应符合GB 2346的规定,液压泵及液压马达公称排量应符合GB 2347的规定。
管路公称通径应符合JB 825的规定。
3.3 液压系统中的主要工作件,如活塞、活塞杆、滑阀、缸体等工作表面不得有裂纹、划伤、锈蚀,并不得用锉刀、砂布等进行修整。
3.4 液压装置中的工作弹簧应不低于GB 1239中二级精度的要求。
3.5 液压装置装配前,零部件必须彻底清洗。
油箱经仔细清理后宜涂以浅色耐油漆。
3.6 液压装置应根据工作条件,明确规定其液压用油。
3.7 液压泵的入口油温不应超过60℃。
4 液压泵及其安装4.1 液压系统中的泵,其无负荷排量及满负荷效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超负荷(不低于额定压力的125%)运转1min及冲击负荷下工作正常。
泵在工作中不得有外渗漏及异常噪声。
振动、温升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4.2 液压泵应尽量安装在油液内。
当安装在油面以上时,其吸油高度一般不超过300mm。
4.3 液压泵吸油管路应保证可靠的密封,并插入油液足够深度。
4.4 在新设计的产品中液压泵不得采用带传动。
5 管路安装5.1 液压系统管路安装应力求排列整齐、线路短、弯曲少,并严禁和运动零件相接触。
5.2 平行或交错管子之间,须有10mm以上的间隙,以防接触和振动。
液压油滤芯更换标准
![液压油滤芯更换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bb4c4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b.png)
液压油滤芯的更换标准可以根据使用的频率和原油的污染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液压油吸油滤芯的更换周期为每工作2000小时进行更换,液压回油滤芯的更换周期为首次工作250小时更换,此后每工作500小时进行更换。
如果工况环境比较恶劣,建议定期抽取液压油样本送去检测有液清洁度,然后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更换周期。
更换液压油滤芯时,需要注意:
清理滤芯底盖:在更换之前清除底部滤芯腔的残留,以确保新滤芯能过滤更好的油液。
安装新滤芯:安装新滤芯时,请先拆下密封垫圈,检查滤芯是否损坏或变形,如发现问题,请及时更换。
确保安装正确:确保滤芯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并取向正确。
总之,液压油滤芯的更换标准需要结合具体的使用情况来确定,并需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更换。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a180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3.png)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液压系统是一种将液体作为传动介质的动力系统。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是指为了确保液压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满足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所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条件。
下面将对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进行详细介绍。
1. 工作压力: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了系统的工作压力范围。
工作压力的选择应考虑系统的工作环境、所需的功率和所使用液体的特性等因素。
在确定工作压力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液压元件的工作压力限制。
2. 流量范围: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还规定了系统的流量范围。
流量是指液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液压系统的体积。
流量的选择应根据系统的工作负荷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对于高流量要求的系统,应选用流量大的液压元件,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3. 温度范围: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了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
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对液压系统进行冷却和加热控制。
在选择液压元件和液体时,需要考虑其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以确保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4. 负载能力: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还规定了系统的负载能力。
负载能力是指液压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
液压系统的负载能力取决于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结构和材料等因素。
在选择液压元件和设计液压系统时,需要考虑系统的负载要求,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负载要求。
5. 控制方式: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还规定了系统的控制方式。
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包括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等。
在选择液压元件和设计液压系统时,需要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和应用场景来确定控制方式。
6. 效率和可靠性: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还规定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要求。
液压系统的效率是指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工作效率,可靠性是指系统的故障率和可维护性。
在设计液压系统时,需要考虑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要求,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和设计合理的系统结构,以确保系统能够高效、可靠地工作。
7. 安全性和环保性: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还规定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
液压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液压设备通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5664300551810a6f4248657.png)
液压设备通用技术要求一、液压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范围本部分提供了用于工业制造过程的机械设备上液压系统的一般规则,以此作为对买方和卖方的一种指导,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连续稳定性、维修便捷和经济寿命长。
二、液压设计规范与标准1)GB/T 786.1-1993 《液压气动图形符号(ISO 1219-1:1991)》2)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eqvIEC 529:1989)》3)GB/T 5226.1-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eqvIEC 204-1:1992)》4)GB/T 14039-1993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eqv ISO4406:1987)》5)GB/T 17446-1998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idt ISO 5598:1985)》6)GB/T 17489-1998 《液压颗粒污染分析从工作系统管路中提取液样(idtISO 4021:1992)》7)JB/T 5244-1991 《液压阀用电磁铁》8)ISO 1219-2:1995 《流体传动系统和元件图形符号和回路图第2部分:回路图》9)ISO 4400:1994 《流体传动系统和元件带接地点的三脚电插头特性和要求》10)ISO 6149-1:1993《流体传动和一般用途的管接头带ISO 261螺纹及O形密封圈的油口和螺纹端头第1部分:在锪孔沟槽中装有O形密封圈的油口》11)ISO 6162:1994 《液压传动用在2.5 MPa至40MPa(25 bar至400 bar)压力下的四螺钉对开法兰型式Ⅰ米制系列和型式Ⅰ英制系列》12)ISO 6164:1994 《液压传动用在25 MPa至40MPa(250bar至400bar)压力下的四螺钉整体方法兰》13)ISO 6952:1994 《流体传动系统和元件带接地点的两脚电插头特性和要求》14)ISO 7790:1997 《液压传动02、03和05规格的四油口叠加阀和四油口方向控制阀夹紧尺寸》15)ISO 8434-1994 《流体传动和一般用途的金属管接头》16)ISO 10763:1994 《液压传动平管口、无缝的和焊接的精密钢管尺寸和标称工作压力》17)ISO/TR 11688-1:1995 《声学对低噪声机器和装置设计的推荐做法第1部分:方案》18)ISO 12151《液压传动和一般用途的管接头》不仅限于以上标准,液压系统的设计、制作、安装和调试等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液压滤清器技术要求
![液压滤清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0e7ca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7.png)
液压滤清器技术要求
液压滤清器是一种用于去除液压系统中固体杂质的设备,其性
能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为了确保液压系统的正
常运行,液压滤清器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
首先,液压滤清器需要具有良好的过滤效率。
它应该能够有效
地过滤掉液压油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水分,以保持液压油的清
洁度。
过滤器的过滤精度通常以微米(μm)为单位,常见的要求包
括5μm、10μm、20μm等。
过滤器的选择应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环
境和要求来确定。
其次,液压滤清器需要具有较大的容积和流量。
较大的容积可
以保证液压油在滤芯中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而
较大的流量则可以保证液压系统在工作时不会受到流量的限制,保
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液压滤清器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耐压性能。
液压系统中的
工作压力通常较高,因此液压滤清器需要能够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以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破裂或泄漏。
最后,液压滤清器还需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易于维护。
滤芯的更换和维护对于液压滤清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滤清器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易于更换滤芯和维护,以减少维护成本和工作停机时间。
总之,液压滤清器技术要求涉及到过滤效率、容积和流量、耐压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和维护等方面。
只有满足了这些技术要求,液压滤清器才能够有效地保护液压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液压滤芯通用技术条件
![液压滤芯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dc279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a.png)
液压滤芯通用技术条件液压滤芯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压滤芯(以下简称滤芯)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液为工作介质的滤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eqv ISO 2768.2:1989)GB 1804-1992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值(eqv ISO 2768.1:1989)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 14041.1 液压滤芯结构完整性检验方法 (eqv ISO 2942)GB/T 14041.2 液压滤芯材料与液体相容性检验方法(eqv ISO 2943)GB/T 14041.3 液压滤芯抗破裂性检验方法 (eqv ISO 2941)GB/T 14041.4 液压滤芯额定轴向载荷检验方法 (eqv ISO 3723) GB/T17446 液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 (idt ISO 5598)GB/T17488 液压滤芯流动疲劳特性的验证 (idt ISO 3724)GB/T18853 液压传动过滤器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eqv ISO 16889) 3 术语和定义GB/T 1744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过滤比滤芯上游油液单位体积中大于某一给定尺寸的污染物颗粒数与下游油液单位体积中大于同一尺寸的污染物颗粒数之比,用β表示。
即:βχ=Na/Nb式中:Na:滤芯上游油液单位体积中所含大于χ微米的颗粒数。
Nb:滤芯下游油液单位体积中所含大于χ微米的颗粒数。
3.2 过滤精度滤芯所能有效捕获(β≥100)的最小颗粒尺寸(χ),以微米为计量单位,用μm表示。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39db3258fb770bf78a5588.png)
&’* #’+ #’, #’%-
操作装置 管路 需方 供方
0781!.356 %8=3$8
给控制机构提供输入信号的装置 % 例如 " 凸轮 & 电开关 ’$
737356 7/1$:!481 4/779381
管接头 & 软管接头和连接件与硬管或软管的任何组合 ! 这种组合使得液压油液能在元件之间流动 $ 规定对机器 & 装置 & 系统或元件的要求 ! 并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这些要求的一方 $ 承包提供满足需方要求的产品的一方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 批准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中 国 第 一 重 型 机 械 集 团 公 司 标 准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 代替 &’!" ()**+%,-( $
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用于工业制造过程的机械设备上液压系统的一般规则 ! 以此作为对供方和需方的一 种指导 ! 来保证 "
!" 安全性 # #" 系统的连续运行 # $" 维修容易和经济 # %" 系统的使用寿命长 $ &
系统或任何元件的整个工作温度范围 " 不应超出规定的安全使用范围 %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
表面温度
液压系统设计应通过布置或安装防护装置来保护人员免受超过触摸极限的表面温度的伤害 ! 系统要求 ! 需方和供方应确定有关系统运行和功能的技术规格 " 其中包括 #
使用液压油出口滤芯的标准
![使用液压油出口滤芯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41fce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e.png)
使用液压油出口滤芯的标准
液压油出口滤芯是用于过滤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重要元件,使用液压油出口滤芯需要遵循以下标准:
1. 过滤精度:液压油出口滤芯的过滤精度应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来选择,一般应选择能够过滤掉液压系统中最小颗粒杂质的滤芯。
2. 流量:液压油出口滤芯的流量应大于液压系统的最大流量,以确保滤芯不会成为液压系统的瓶颈。
3. 压力:液压油出口滤芯的耐压能力应大于液压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以确保滤芯不会被压垮。
4. 耐腐蚀性:液压油出口滤芯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以防止滤芯被液压油中的化学物质腐蚀。
5. 更换周期:液压油出口滤芯的更换周期应根据液压系统的使用情况和滤芯的使用寿命来确定,一般建议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滤芯,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6. 质量认证:液压油出口滤芯应符合相关的质量认证标准,如ISO 标准等,以确保滤芯的质量和可靠性。
使用液压油出口滤芯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滤芯的使用寿命。
液压过滤器选型指南及案例
![液压过滤器选型指南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87eeb1da8114431b90dd87f.png)
液压过滤器选型设计指南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液压过滤器的设计原则、注意事项、液压过滤器各项参数的选择,以及例举了液压过滤器选型设计的案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79 液压过滤器技术条件Q/SY 012 015 液压过滤器选用规范3 术语、符号及定义GB/T 20079确定的术语、符号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过滤精度指油液通过过滤器时,能够穿过滤芯的球形污染物的最大直径,以微米(μm)表示。
3.2过滤器最大流量由制造商所推荐的在规定运动粘度下通过被试过滤器的最大流量,以单位L/min表示。
3.3纳污容量指过滤器的压力降达到极限值时,滤芯所容纳的污染物重量,以单位kg表示。
3.4过滤比过滤器上游大于等于某一给定尺寸χ的颗粒污染物数量与下游大于等于同一给定尺寸的颗粒污染物数量之比,用βχ表示。
3.5洁净过滤器总成压降△P总被试元件为装有洁净滤芯的洁净过滤器,其测得的入口与出口压力之差。
3.6壳体压降△P壳体过滤器不装滤芯时的压降。
3.7洁净滤芯压降△P滤芯洁净滤芯所产生的压降,其值等于洁净过滤器总成压降减少壳体压降。
4 工作原理与结构型式4.1 过滤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过滤器的典型结构见图1。
图1 液压过滤器典型结构油液从进油口进入过滤器,沿滤芯的径向由外向内通过滤芯,油液中颗粒被滤芯中的过滤层滤除,进入滤芯内部的油液即为洁净的油液。
过滤后的油液从过滤器的出油口排出。
4.2 过滤器的分类过滤器按其用途及安装部位,可分为如图2所示的5种不同类型。
图2 过滤器安装位置示意图设计系统时采用哪种或哪几种过滤方式的组合应根据系统液压元件类型,工况,成本和整机布置综合考虑,可参考表1所示优缺点设计最优的系统过滤方案,其中,吸油过滤容易导致液压泵吸空,建议尽量不采用高精度吸油过滤方案。
如何正确选择液压油滤芯
![如何正确选择液压油滤芯](https://img.taocdn.com/s3/m/b8997c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7.png)
如何正确选择液压油滤芯选择正确的液压油滤芯对于保护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液压油滤芯是过滤液压系统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的关键部件,合适的滤芯可以有效地过滤掉杂质,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并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选择液压油滤芯的一些建议:1.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在选择液压油滤芯之前,首先要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包括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工作温度、流量以及介质的粘度等。
不同的工况条件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芯。
2.确定滤芯的精度等级:液压油滤芯的精度等级决定了它们对杂质的过滤能力。
一般来说,精度等级越高,过滤的效果越好。
常用的精度等级有10μm、25μm和40μm等。
选择正确的精度等级可以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和工作条件来确定。
3.合理选择滤芯的材质:液压油滤芯的材质通常有纸质、锌铝合金和不锈钢等。
纸质滤芯适用于一般工作条件,而锌铝合金和不锈钢等金属滤芯适用于恶劣的工作环境。
在选择材质时,需要考虑滤芯的耐压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等因素。
4.确定滤芯的尺寸和连接方式:滤芯的尺寸和连接方式需要与液压系统的配套设备相匹配。
通过测量液压系统中滤芯的安装空间和连接口的尺寸等信息,选择合适的滤芯尺寸和连接方式。
5.参考滤芯的性能参数:液压油滤芯的性能参数包括最大工作压力、最大流量、额定流量损失等。
需要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和要求,参考这些性能参数来选择滤芯。
6.了解滤芯的品牌和质量:滤芯的品牌和质量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
选购具有良好声誉的品牌产品,确保滤芯的质量和过滤性能。
7.注意滤芯的更换周期:液压油滤芯的更换周期需要根据液压系统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正常情况下,滤芯的更换周期在500至1000小时之间。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换滤芯以保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正确选择液压油滤芯需要考虑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滤芯的精度等级、材质、尺寸和连接方式、性能参数等因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滤芯,可以保持液压系统的清洁和稳定运行,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滤芯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压滤芯(以下简称滤芯)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液为工作介质的滤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eqv ISO 2768.2:1989)GB 1804-1992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值 (eqv ISO 2768.1: 1989)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 14041.1 液压滤芯结构完整性检验方法 (eqv ISO 2942)GB/T 14041.2 液压滤芯材料与液体相容性检验方法 (eqv ISO 2943)GB/T 14041.3 液压滤芯抗破裂性检验方法 (eqv ISO 2941)GB/T 14041.4 液压滤芯额定轴向载荷检验方法 (eqv ISO 3723)GB/T17446 液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 (idt ISO 5598)GB/T17488 液压滤芯流动疲劳特性的验证 (idt ISO 3724)GB/T18853 液压传动过滤器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 (eqv ISO 16889) 3 术语和定义GB/T 1744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过滤比滤芯上游油液单位体积中大于某一给定尺寸的污染物颗粒数与下游油液单位体积中大于同一尺寸的污染物颗粒数之比,用β表示。
即:βχ=Na/Nb式中:Na:滤芯上游油液单位体积中所含大于χ微米的颗粒数。
Nb:滤芯下游油液单位体积中所含大于χ微米的颗粒数。
3.2 过滤精度滤芯所能有效捕获(β≥100)的最小颗粒尺寸(χ),以微米为计量单位,用μm表示。
3.3 纳污容量滤芯压降达到规定极限压降时所截留污染物的总量,以克为计量单位,用g表示。
3.4 额定流量过滤精度20μm(c)、过滤材料为无机纤维的滤芯,使用运动黏度为32mm2/S的油液进行试验时,在规定的清洁滤芯压降下所通过的流量,以升/分钟为计量单位,用L/min表示。
3.5 压降在额定流量下,滤芯上下游的压差值,以兆帕为计量单位,用MPa表示。
3.5.1 清洁滤芯压降油液通过清洁滤芯时的压降。
滤芯所能承受的最大压降。
3.5.3 旁通阀开启压降当污染物堵塞滤芯,旁通阀开启时滤芯上下游的压降值。
3.6 初始冒泡压力滤芯浸入异丙醇中,滤层最高点距液面高度13mm,按照GB/T 14041.1试验方法产生第一个连续气泡时的空气压力,以千帕为计量单位,用KPa表示。
3.7 结构完整性以规定的初始冒泡压力来检查滤芯制造质量的表征。
3.8 压降流量特性滤芯压降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曲线。
3.9 波距圆筒折波式滤芯外圆波与波之间的距离,以毫米为计量单位,用mm表示。
4 分类4.1 按安装位置,滤芯可分为:吸油滤芯:安装在油箱内吸油口或吸油过滤器中的滤芯回油滤芯:安装在油箱内回油口或回油过滤器中的滤芯压力管路滤芯:安装在压力管路过滤器中的滤芯4.2 按选用滤材,滤芯可分为:无机纤维复合滤芯:过滤材料为无机纤维复合滤纸纸质滤芯:过滤材料为植物纤维滤纸金属网滤芯:过滤材料为金属丝编织网5 技术要求5.1 技术参数5.1.1 过滤精度滤芯的过滤精度应符合专用技术文件的规定。
过滤精度宜在3、5、10、15、20、25、40μm(c)中选取。
当过滤精度大于40μm (c)时,由生产厂家自行确定。
5.1.2 纳污容量在专用技术文件中应规定滤芯在额定流量下的纳污容量。
5.1.3 额定流量滤芯的额定流量宜在16、25、40、60、100、160、250、400、630、1000 L/min等级中选择,当额定流量大于1000L/min时,由生产厂家自行确定。
5.1.4 清洁滤芯压降清洁滤芯压降应符合专用技术文件的规定。
如没有规定,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清洁滤芯压降滤芯类型清洁滤芯压降(MPa)压力管路滤芯≤0.1回油滤芯≤0.05吸油滤芯≤0.01在专用技术文件中应规定滤芯的极限压降。
5.1.6 旁通阀5.1.6.1 旁通阀开启压降装配有旁通阀的滤芯,在专用技术文件中应标明开启压降。
5.1.6.2 旁通阀密封性能当旁通阀压降分别达到规定开启压降的80%和规定开启压降时,泄漏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5.1.6.3 旁通阀关闭压降旁通阀关闭压降应不小于专用技术文件规定开启压降的65%。
5.1.6.4 旁通阀流量压降通过旁通阀的流量达到滤芯的额定流量时,其压降应不大于开启压降的1.7倍。
表2 旁通阀的泄漏量额定流量Q(L/min)旁通阀的泄漏量(mL/min)开启压降的80% 开启压降Q≤160≤3≥10160<Q≤630≤5≥20Q>630 ≤8≥405.1.7 结构完整性在专用技术文件中应规定滤芯的初始冒泡压力。
如没有规定,应不低于所采用滤材初始冒泡压力的70%。
5.2 材料5.2.1 滤芯选用材料应符合有关材料标准或技术协议的规定。
5.2.2 选用材料应和工作介质相容。
5.2.3 金属材料应耐腐蚀或加以保护处理。
5.2.4 过滤材料的缺陷可采用不影响外观质量的树脂或其它材料进行修补,修补面积不超过过滤面积的5%。
5.2.5 不应采用易滋长霉菌的材料。
若必须采用时,应进行防霉处理。
5.3 性能5.3.1 结构强度5.3.1.1 轴向强度滤芯在承受专用技术文件规定的轴向负荷时不产生变形和损伤。
5.3.1.2 压扁强度滤芯在承受专用技术文件规定的极限压降时不产生变形和损伤。
5.3.2 压降流量特性在专用技术文件中应规定滤芯的压降流量特性曲线。
5.3.3 流动疲劳特性在规定的流量和压降条件下,一次性使用滤芯的流动疲劳循环次数应不低于5000次,可重复清洗使用滤芯的流动疲劳循环次数应不低于20000次。
5.4 设计和制造5.4.1 滤芯应按照产品图样和专用技术文件的规定制造,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5.4.2 滤芯的金属零件表面应具备防锈蚀能力,表面镀(涂)层应完整、致密、美观。
5.4.3 端盖应清除毛刺、飞边和焊瘤,焊缝应牢固并在修整平滑。
端盖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永久性变型、破裂或损坏。
5.4.4 骨架应清除毛刺、飞边和焊瘤。
骨架的毛面应背离滤材。
5.4.5 密封件无明显破损,确保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无油液泄露。
5.4.6 生产环境的洁净等级应符合规定,滤芯采用塑料袋封装,保证在运输、储存期间能保持清洁和干燥。
5.4.7 圆筒折波式滤芯的波与波之间应排列均匀5.4.7.1 实际波距应符合下式要求:0.5倍的名义波距≤实际波距≤1.5倍的名义波距式中:名义波距=滤筒外圆周长÷折波数5.4.7.2 折波数应符合产品图样和专用技术文件的规定,折波数的允许偏差为±4%;5.4.7.3 滤芯的折波应平行于中轴线,不允许有明显的歪斜和扭曲现象。
5.4.8 滤芯高度尺寸偏差应符合GB/T1804-1992中JS16的规定。
5.4.9 滤芯中心线对端面的垂直度偏差应符合GB/T1184-1996中L级的规定。
6 试验方法除非另作说明,试验的工作介质以及测量精度按照GB/T18853的规定。
6.1 过滤精度试验滤芯的过滤精度试验按照GB/T18853的规定进行。
6.2 纳污容量试验滤芯的纳污容量试验按照GB/T18853的规定进行。
6.3 压降流量特性试验滤芯的压降流量特性试验按照GB/T18853的规定进行。
6.4 结构完整性试验滤芯的结构完整性试验按照GB/T14041.1的规定进行。
6.5 结构强度试验滤芯的结构强度试验按照GB/T18853、GB/T14041.3和GB/T14041.4的规定进行。
6.6 流动疲劳特性试验滤芯的流动疲劳特性试验按照GB/T17488的规定进行。
6.7 材料与工作介质相容性试验滤芯材料与工作介质相容性试验按照GB/T14041.2的规定进行。
6.8 旁通阀开启压降试验6.8.1 将旁通阀安装在专用的试验夹具中,使旁通阀进口与试验油泵相接,旁通阀出口通大气,用试验油泵加压,当压力达到5.1.6.1规定开启压降的80%时为止,保压3分钟,旁通阀的泄漏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6.8.2 按6.8.1的方法继续加压,当压力达到5.1.6.1规定的开启压降时为止,旁通阀的泄漏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6.9 旁通阀关闭压降试验按照6.8.2的试验方法,当旁通阀开启后,以每次7KPa的压力值逐步降压,直至旁通阀的泄漏量符合表2中开启压降80%时规定的泄漏量为止,此时的压力值应符合5.1.6.3的要求。
6.10 旁通阀流量压降试验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启动油泵,调整试验流量,当流量达到过滤器额定流量时,测量旁通阀的压降,其性能应符合5.1.6.4的要求。
6.11 清洁滤芯压降6.11.1 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选择合适的过滤器壳体;6.11.2 在安装清洁滤芯前后分别将试验油液以额定流量通过过滤器(壳体),记录相应的压降;6.11.3 安装清洁滤芯的过滤器压降与过滤器壳体压降之差即为清洁滤芯压降,应符合5.1.4的要求。
7 检验规则7.1 滤芯须经生产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签发产品合格证。
7.2 检验项目7.2.1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指产品交货前应进行的各项检验。
出厂检验的项目、方法和技术要求按表3规定。
7.2.2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指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即按专用技术文件进行全面检验。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 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的项目、方法和技术要求按表3的规定。
表3 滤芯检验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