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比较及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比较及启示[就在我发给你的文档中改,因为某些地方我改过但是没有标注。]
教育学院小教专业08级指导教师:王余娟
摘要: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对孩子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美两国在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目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结果等方面对中美家庭教育现状进行比较,找出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以期更好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差异;比[这些内容等定稿之后再写]较;育儿观
一﹑绪论
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对其日后良好习性[习惯]的养成和智力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不论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还是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看,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都处于基础的地位。因此,各国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如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上,我国家长大多处于统治地位,而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平等相处;在育儿观上,中国家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而美国家长更看重提高孩子的生存适应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喜欢包办替代,而美国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儿童成人后在生存适应能力上的明显差距。正确认识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这些因素的比较,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最后根据对比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提出几点适合中国的家庭教育方法。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必须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先导, 我们重点宣传家庭教育时要树立新的儿童观、人才观、亲子观、评价观、教子观等新观念, 就是要让家长们认识到, 做父母的应该平等地对待儿童, 尊重儿童,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 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 为国教子,科学教子。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家庭教育工作, 共同做好培养下一代的事业。要提高未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这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我国的家庭教育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无论从家长的价值观、育儿观看,还是从家庭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看,儒家思想影响至深。然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也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自觉转变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扩展家庭教育的领域,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我们才能造就出非凡的下一代。[这一段和上一段的内容重复了,需要整合一下。绪论大概写:家庭教育的含义、功能、中美家教的差异、美国家庭教育比我们好在哪里、对我国的启示。]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由于受到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中美的家庭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下面将从教育目的、教育态度、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育儿观、家庭成员关系等六个方面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个人觉得这部分写得很乱,虽然分成了5个方面,但是
这5大方面中有很多很多重合的地方,你需要再阅读文献,高度抽象中美教育的差异。比如教育观念不同,这一点概括得很好,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教育方式不同、教育内容不同、家庭成员关系不同、教育评价方式等等不同,还有哪些不同你可以再想想。总之,教育观念不同是基础,你可以先把教育目的不同单写,另外的不同再并列着写。
认知是基础,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正是因为中美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不同认识,才会有不同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及结果。观念差异是最根本的差异,这一点要突出着重写。]
(一)教育观念不同
1、美国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基于这种观点,美国家庭十分注重孩子从小的锻炼,把子女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在这种观念和目的的指引下,确实能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能力。美国父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锻炼成一个能生活自理的“独立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孩子还年幼的时候,父母们就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并要求他们独立完成。美国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适应多样化的环境,教孩子们如何在社会上独立生存。这种期望不是那么的高。它不是无形的幻想,而是实际存在的,容易把握的。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而不是追求高文凭,令人羡慕的职业之类的物质方面的收获。另外,在这个目的的支配下,孩子们也提升了自我决定意识和自信能力。
2、与美国相比,中国家庭更趋向于把孩子培养成材,希望他们有前途,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1)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他们集中精力于学业方面的学习,还有孩子一点都不感兴趣的艺术培训。最终,创造性被制约,这个上天赐予的天赋被扼杀在摇篮里。(2)中国式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职业,能否在顺境中度过一生。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努力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社会有用之才。基于这种期盼,很多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好,父母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愿意。为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教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共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3)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生活上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外,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为了能让孩子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他们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家长却很少考虑,他们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1]。(二)教育观念不同
1、在中国的家庭中,大致存在着两种态度,一种是父母过分的溺爱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上的“包办代替”,根本不注重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使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另外,有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这使孩子非常封闭,缺乏与外界交往的能力,形成了长大后对要步入社会的恐惧。另一种态度是,一些家长仍恪守“不打不成器”的信条,对女子采取严厉管制和强迫教育,要求子女听话,对子女的一切几乎都要管到,总是硬性规定孩子必须学会什么,或达到什么指标,考上什么学校,子女根本没有自己的空间。中国家长很少关心甚至根本不考虑子女们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于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孩子们心情沮丧、颓废,自暴自弃,甚至轻生厌世。此类的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略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
2、而在美国家庭中,美国的父母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基于这种观念,美国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比如劳动锻炼、意志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