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3第2章第3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2课时)
广州一中生物科张正芳
一、课标解读
课标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如下: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描述血糖调节;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这些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是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3、情感目标
(1).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2)、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关注人体健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从教材编写特点来看,本节内容大多是通过实例和资料分析、学生活动等来实现这些目标的,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在能力上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而且在知识方面、情感方面也可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
关于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已学过,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
高中强调的是激素的调节机理,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策略:
探究、小组合作、讨论. 多媒体课件、
通过激素的调节的第2课时的内容中血糖调节的内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为了保持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我将教学内容做了一些调整,第1课时教学内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激素调节的特点。
第2课时教学内容:激素调节的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包括模型建构、反馈调节、糖尿病有关知识的拓展),(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这节教学内容在本章本册中地位重要,是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重要考点,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训练和能力训练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同时,学生对这部分与自身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知识也非常感兴趣,于是我精心设计,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个人自主学习,教师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关于建立血糖调节模型的活动,考虑到节约课堂准备时间,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卡片可用废旧的扑克牌来做;如果有多个平行班,就将前面班用过的卡片回收供后面的班级使用。
为加强所学知识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从互联网及其他各种媒体上查找糖尿病的相关资料,整理成专题报告进行介绍和交流。
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激素调节的特点。
第2课时教学内容:激素调节的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包括模型建构、反馈调节、糖尿病有关知
识的拓展),(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五:教学过程:
三、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提供“问题探讨”中的材料,并逐一提出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会导致血糖的浓度下降吗?
(3)研究表明,在长跑过程中,尽管血糖在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 g/L左右。
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
(4)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投影示血糖浓度变化的坐标曲线图),这是为什么?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计算、讨论和交流。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明确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
复习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铺垫:
在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哪些激素能影响血糖的含量?有何影响?
讲述: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与血糖的调节密切相关。
投影P26图2—10,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说明它们所分泌的激素。
模型建构:引入活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如何调节血糖的平衡的呢?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介绍,要求学生分组活动,然后请一组同学示范活动方法。
根据活动讨论“分析与结论”中的思考题。
表达交流1:要求小组交流构建模型的过程和结果,并分析:
(1)乙代表什么器官?丙呢?
(2)当血糖水平升高时(如饭后),胰岛是怎样反应的?反应的结果怎样?当血糖水平降低时(如运动)呢?
表达交流2:展示小组绘制的血糖调节机制示意图并给以补充,
血糖升高
↙↖
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分泌↑增加
胰岛素胰岛A细胞
↘↗
血糖降低
小结: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同时,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
此为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旁栏思考题〗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反馈调节有正负反馈之分,机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如绝大多数激素的分泌、体温调节等都是负反馈调节的最好例子。
正反馈在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中也是存在的,如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过程等。
其中
负反馈在日常生活及人体的生理活动中都很常见。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冰箱、空调等的调温系统都是根据负反馈原理来设计的,日常生活中也不乏正反馈的实例,如某位学习刻苦的同学得到表扬后,学习更加刻苦。
(3)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当身体产生的胰岛素过多时,又会怎么样呢?(4)活动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其他问题发现?
〖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师生收集的资料(文字、图片、录象等)讨论分析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和防治措施,共同关注人体健康。
提示: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体力活动过少,从而造成肥胖(脂肪堆积)等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等多种应激状态,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激素等)会大量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预防: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
糖尿病病人应控制进食糖类食物,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适量增加高纤维及淀粉类食物。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
在此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一些药物。
(5)现在市场上有一种为糖尿病病人设计的人工胰岛(展示图片),可以随身携带,用以调节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
(拓展学生视野)
归纳总结:对实例一作简要归纳总结后引入对实例二的分析。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根据提出的问题结合课本图2—11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问题:1、寒冷刺激会首先作用于什么系统?
2、接着在三个层次上会引起什么腺体分泌何种激素?
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体内该激素增多时身体如何进行调节?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归纳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投影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的图片)由此可见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机制,性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也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机制。
六、反馈练习和布置作业:学习与评价P12-13
七、板书设计:§2—2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一课时)一、促胰液素的发现
2、激素调节
二、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第二课时)三、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分析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2、模型建构
3、调节图解
血糖升高
↙↖
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分泌↑增加
胰岛素胰岛A细胞
↘↗
血糖降低
4、机制:反馈调节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分级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2、机制:反馈调节
八、教学反思:
我授课的内容是高二生物必修3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的第2课时的内容。
血糖调节的内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为了保持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我将教学内容做了一些调整,第1课时教学内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激素调节的特点。
第2课时教学内容:激素调节的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包括模型建构、反馈调节、糖尿病有关知识的拓展),(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这节教学内容在本章本册中地位重要,是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重要考点,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训练和能力训练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同时,学生对这部分与自身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知识也非常感兴趣,于是我精心设计,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个人自主学习,教师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1.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达成知识目标
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习基本功,并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和应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重教不重学、重记不重做等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
以往在讲两种激素的调节作用时,一般都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记忆背下两种激素的作用,模型建构内容让学生课后完成,其实高二学生的学习任务这么重,又有几个学生真的会去做呢(我教的是综合班的学生)?过段时间,形成的短期记忆大多遗忘了,到了考试时候不是写不出两种激素的作用,就是写反了。
所以这次在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形式先自学相关内容,准备活动材料。
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分小组自己活动,我下位稍做一下指导,再让一组学生上台演示。
这样处理,我觉得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还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高中学生这样小组同时上台的机会本来就不是很多,再说同学之间会更相互关注一些,大家的注意力马上非常集中。
在活动过程中,我不但鼓励台上的学生大胆演示,还鼓励台下的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和谐。
学生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不会产生厌倦情绪,释放出了巨大的学习潜能,提出了很多问题。
通过这个模型建构活动,使学生记忆深刻,将短期记忆转化成了长期记忆甚至永久记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一些生命现象,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达成能力目标。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对于反馈调节的原理、正反馈和负反馈,如果仅仅以血糖调节为例,或仅仅以人体稳态调节为例,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我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例子:电冰箱空调的调温系统就是根据负反馈的原理来设计的,学生有些明白了。
我就让设计两个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情境让他们分析区别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学生学习刻苦成绩好,受到老师表扬,学生学习更刻苦了(正反馈);学生学习刻苦成绩好,受到老师表扬,学生骄傲了,学习不刻苦了(负反馈)。
这样把“死知识”变为“生活知识”,既培养了能力,又提高了兴趣。
3、老师和学生搜集资料,讨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关注人体健康,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
课前我和学生都搜集了有关糖尿病的资料,有文字,有图片,还有录象(是2007年11月14日的焦点访谈,内容刚好是关于糖尿病的),但由于前面讲得有点太多,太细,模型建构也花了较多时间,导致本节课后面环节的时间分配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只能交流少数学生的资料,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未得到充分发挥,有些班级是我设问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来回答的,而有的班级是让学生上台展示资料并讲述的,感觉后者的听课效果好过前者。
由于时间关系,大多数班级我用了前一种方法。
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同样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如何平衡,如何取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很好的解决?这种矛盾,实际上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矛盾和斗争,也是一直影响着我授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