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高校人才资源浪费现象的若干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 第4期 天 中 学 刊 V ol. 24 No.4 2009年8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Aug. 2009
收稿日期:2009-03-05
作者简介:许青云(1954~ ),男,河南上蔡人,平顶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硕士。

关于地方高校人才资源浪费现象的若干思考
许青云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 要:当前,地方高校人才资源浪费现象尤为严重,其中既有教师资源的浪费,又有学生资源的浪费。

解决地方院校人才资源浪费的对策是:要树立人才层次的理念,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办出高校特色,规范人才有序流动,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率。

关键词:高校;人才资源;浪费现象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数量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0%以上,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人才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兴校强校决定的因素是人才。

但就地方高校而言,人才资源浪费现象尤为严重,其中既有教师资源的浪费,又有学生资源的浪费。

人才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着地方高校的发展,减少或避免人才资源浪费,是实现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地方高校人才资源浪费现象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 教师资源的浪费
1.生师比严重失衡,导致教师隐形资源浪费。

生师比是衡量高校办学规模和效益的重要数据。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

根据2005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师比为16.85:1,在国际惯用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一般认为14:1的生师比最为理想,如果超过这一标准,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教师的匮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状态。

教师数量的不足,导致教师工作量过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得教师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更新知识,尤其是
1999年以后新升本的院校,生师比有的达二十几甚至三十几比一,教师周课时达20节的十分普遍,有的甚至高达周
30课时,外语课100~200人大班上课的现象并不少见。

繁重的教学影响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师的科研潜力得不到发挥,导致教师资源的隐形浪费。

2.高校对教师某些不合理的管理和教师队伍的“近亲繁殖”现象降低了人才资源的利用率。

目前,一些高校在人才管理方面缺乏规范性,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本校的工作效能,甚至出现人才闲置现象,导致教师资源浪费。

再加之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将本校优秀的毕业生留下来担任教师,这种现象有时会发生在几代教师中,造成了高校师资中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

还有一些高校教师从本科到研究生,都是在同一所高校甚至同一个专业,这种学术的“近亲繁殖”会导致教师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方式固定化、学术视野狭窄、知识老化的恶性循环。

3.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高,人才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目前,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教师把在外兼职当作第一职业的现象,还有少数教师自开公司、自办企业,而对本校的教学工作仅仅是为了应付;还有一些教师上课脱离实际,不能把自己最新的学术或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人才资源浪费。

造成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潜力没能充分发挥出来的原因,一是相对来说教师的待遇总体上偏低,二是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上缺乏内部竞争机制。

4.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导致专任教师缺乏。

教师流失是教育人才资源浪费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显性浪费。

教师流失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行业流动和地区流动。

造成教师流失的原因很多,首先,在教育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教师的经济待遇普遍偏低;其次,由于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许多大学论资排辈,一些优秀教师在职称、工资、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得不到解决,教师流动频繁;再次,专职教师人数比例偏低,人才总量明显不足。

据国家行政学院第27期领导干部进修班对18所本科院校调研数据统计显示,专任教师只占整个教师队伍的53%左右,这就意味着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尚有近一半人员为非专业人员,专任教师需求空间较大,加上一些高校的兼并重组、升格更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利用优惠的条件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人才,导致欠发达地区的高校人才流失严重。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09)04-0126-02
许青云:关于地方高校人才资源浪费现象的若干思考·127·
5.人才资源高消费导致人才资源浪费。

许多高校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违背了人才资源使用“适才适用”的原则。

现在毕业生进入高校越来越难,有些高校引进人才时提高门槛,明文规定只要博士,不要硕士,甚至在招聘行政工作人员时只要研究生,不要本科生,表面上看,这是提高人才资源的层次,实际上则是人才的“高消费”,也是对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 学生资源的浪费
1.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有些高校盲目扩招,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造成人才培养上的浪费,学生毕业后由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出现了就业难,导致“教育产品”浪费。

这种教育倾向削弱了教育的经济价值,使得教育与社会生活隔离,导致学生“就业期间生命的浪费和后来由于不适应和谬误的准备所造成的浪费比较严重”[1](P45)。

2.由于受到劳动力市场用人信息不准确的误导和社会上追求高学历观念的影响,有些学生本可以升入专科,但为了升入本科重点院校,选择复读一年高三,而本科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热衷考研,相当多的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本科院校,教育资源十分紧张,而高校专科和职业技术学院因为招生不足,部分教育资源闲置,导致学生资源的浪费。

3.由于市场对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加上社会不恰当地使用毕业生,本来专科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但由于用人单位盲目招用高学历的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致使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和满意的工作,造成人才资源闲置,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了学生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解决地方高校人才资源浪费的对策
人才资源浪费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全国人才会议强调指出,要在当前国家教育评价对学历职称结构比例强制性和导向性要求的基础上,更多地培养和选拔一批可能职称学历都不是很高,但确实有水平、有能力的学术和管理骨干,予以优待和重用,以充实地方高校的人才队伍,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2]。

高校在人才使用中应重学历但不唯学历,重职称但不唯职称,重在考察能力、业绩、同行认可程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1.树立人才层次多元化的理念。

高校发展过程中需要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地方高校在重视人才的同时,应树立人才层次多元化的理念,处理好不同层次人才群体之间的关系,在报酬与贡献对等的基础上,要体现价值分流,让不同层次的人才在不同侧面发挥作用,实现人尽其才。

2.精简机构,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高校作为引领社会、知识创新的源泉,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解决好新进教师的地缘、学缘结构问题,避免近亲繁殖的现象。

地方高校要全面推行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聘任制和聘用制,鼓励公平竞争,营造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

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降低生师比,保障教学质量。

要制定相关制度保证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3.高校应办出特色,适度控制办学规模。

所谓“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3]。

办学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本校特有、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4]。

地方高校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体现自己的办学特点,把教育资源集中配置到效益好的特色专业中,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就业观念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增加毕业生就业的机会。

4.规范人才有序流动,降低地方高校人才成本。

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相比,竞争优势不够明显,成为人才无序竞争的最大受害者。

“引进身价”效应,使部分教师频频跳槽,增加了地方高校的人才成本,同时降低了用人单位人才使用效益。

针对地方高校人才流动市场化的现象,建议国家人事部门应出台相关的制度,各高校出台相应的人才流动政策,规范人才流动行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有利于发展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1981.
[2]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思考与探索[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
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 教育部办公厅[2004]21号文件.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通知[Z].
〔责任编辑 王金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