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名词解释(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是从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观念来定义的文学,在这里族际语言与文化的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东方汉语比较文学景观下,民族文学这个概念的理论有效性大于国别文学。对于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来说,必须要拥有两种、两种以上很好的民族文学基础及其相对应的语言能力。

国别文学:国别文学是以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地域观念所定义的文学现象,如中国文学、日本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等。从这个概念使用的心理习惯上可以见出,这一概念的汉语使用者习惯于国内学术界以国家的政治地域性来区别文学的学科界限。在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中,国别文学就是民族文学,民族文学就是国别文学,可以互为指称,如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在这里,民族、语言、文化与国家这四个概念是整合在一条意义链上成立的。

总体文学: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并且这一研究客体在历史短期的共时性上表现为在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思潮与共同文学流派,这些共同的文学思潮与共同的文学流派在空间上的伸展、在地理上的扩张,已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层面整合、升华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诗学与美学的高度被研究,这就是总体文学。“总体文学”是由“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发展而来的。对“世界文学”有如下三种理解:一、世界文学指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学的总和;二、世界文学是指那些超越民族、时代的,广为流传的世界经典作品;三、它指代了以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所产生的成果。目前,学界对第三种理解比较认同。这种理解,已较接近“总体文学”的概念。

影响研究:“影响”定义:所谓“影响”,是指一国作家从外国作家、作品中获得一些新的思想与艺术因素,并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去的现象。比较文学传统研究方法之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为中心,以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跨出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步。此期以法国学者维耶曼、梵·第根、基亚等为代表。1931年梵·第根出版《比较文学论》,这是一部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著作,被誉为法国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多年来被当成是比较文学入门的必读书。他明确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目的及经过路线,强调“精细和准确考据”的研究方法,而忽视审美批评和赏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该书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建构了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不失为一部重要的比较文学著作。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来研究,注重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而也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平行研究:平行研究主要由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即辨别其中的类似或差异,以及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平行研究的具体对象包括主题、文体、风格、技巧、原型、神话、思潮和文学史等。其主要关注点在文学性上,力图通过求同辨异,把握文学发展、艺术创作文本结构等方面的规律以及作品的审美特点和价值等。用逻辑推理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进行研究;2、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人物、情节、风格等文学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

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又称“科技整合”,指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究,其中包括文学与自然科学、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历史等等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接受:比较文学接受学,又称接受研究,是建立在西方当代接受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比较文学变异研究的研究模式,主要研究一个国家的作家作品被外国读者、社会接受过程中出现的变异。

模仿:

比较文学的“对话”:跨文明对话研究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立足多元文化立场,探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文学和文论的互相理解与互相沟通,实现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其主导研究方式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共同语境的对话、话语互译的对话、杂语共生的对话与激活的对话等五种。

影响分析法:

平行贯通法:

阐发研究:跨文明阐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是指运用生成于甲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乙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或者反过来,用生成于乙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甲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当然,这种研究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文明之间。

跨文明阐发研究作为一种具有自觉学科意识的研究类型,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创造。它主要包括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和综合阐发四种研究方式。

渊源学:从接受者的角度,即从作为“终点”的接受者出发,往往是在起点不明确或不清楚之时,由终点出发去探求作为“出发点”的放送者,细密地考察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所曾吸取和改造的外来因素。从接受者的立场,探讨作家作品的来源,分析他们所受到的各国、各民族、各语种文学的影响,叫“渊源学”称为源流学或源泉学,属于影响研究的范畴。它主要是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也就是在比较文学视野中,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

例: 孙悟空、十四行诗

流传学:以给予影响的放送者为起点,来探究一国文学或流派,或潮流,或作家、文本在他国的命运与成就,或遭遇之影响以及接受的历史境况之研究。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也是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媒介学:如果研究文学传递的经过路线,即各国、各民族、各语言文学互相影响的途径和手段,叫“媒介学”;媒介学是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学中间起交流、影响与传递的中介作用、把一国文学作品乃至文学思潮介绍传播给另一国的中间活动。在两国或两国以上文学发生相互关系的“经过路线”中,从“发送者”到“接受者”,往往是由媒介者来沟通的。

译介学:译介学在中国出现,定义为:“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译介学就是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如果只是研究各国与各民族、各语种之间的文学翻译,叫“译介学”;目前,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致关于文学翻译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文学中一个自成体系、不可或缺的分支,这就是所谓的“译介学”。

比较诗学:比较诗学是对不同文化系统的文学理论,包括文学批评概念、原则、方法及其发展历史的比较研究与阐发。它既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诗学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也包括跨学科、跨文化的诗学的比较研究。

主题学: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门类,它主要用变异学去研究同一母题、题材、意象、情境、套语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的流传、演变和成因,以及它们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处理,从而去理解这些不同作家的各自风格以及不同民族和国家相互之间的交往、影响及其文化的异质特征。主题学是不同国家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之间中的相同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它强调的是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母题、情境、意象、题材的不同处理。主题学是对不同国家即使没有事实联系的作品的相同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学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因此,它归属于平行研究。

文类学:文类学是研究文学的种类和体裁,探讨如何按照文学特点对文学作品加以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类的演变和文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比较研究体系。比较文学的文类学所研究的文类,通常指文学的体裁和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