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语境在言语交际中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语言语境在言语交际中重要意义
摘要:言语交际的完成离不开语境的重要作用。
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 语境问题会直接影响语言交际得体性、经济性和艺术性, 是影响制约交际成功的最基本的因素。
交际者只有合理的把握语境因素,才能说话得体,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
语境可以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本文主要分析非语言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非语言语境文化语境社会语境情景语境言语交际
语境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而所谓语言环境,不仅仅指说话的场所,还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并且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各种背景,如文化背景、语言背景、思想意识背景、风土习惯背景,以致听话者同说话者的目的。
非语言的语境因素主要包括文化背景( cultural contex t) 、社会背景( so cial co ntex t) 和交际情景(situatio nal co nt ex t ),他们主要影响制约交际主体的信息与心理准备过程和准备状态。
发话人的交际行为过程具有两方面的涵义, 一是交际的实际行为——具体的语言行为, 二是交际的过程。
语境对发话人交际行为的影响制约也就体现在了这两个方面。
对发话人的交际行为过程产生影响制约的语境因素, 包括了一切可能存在的语境因素, 即已经对交际主体的准备过程和准备状态发生影响制约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 正在形成中的交际情景和上下文。
这里的上下文, 相对于特定语言单项来说, 既包括特定发话人语言的上下文, 也包括其他交际参与者语言所形成的上下文。
一.文化语境对言语交际的意义
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交际参与者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和交际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即文化语境,主要制约交际参与者的语言心理、语言行为、语言认知与语言认同。
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环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语言片段孤立起来分析,就会很难确定该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交际成功,关键在于所选用的词语或句子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是否匹配,匹配了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交际就会失败。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背景知识对消除语用歧义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会产生语用歧义,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甚至造成交际失败。
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对言语交际的影响。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
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
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
”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
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
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
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再比如,在中国熟人遇见,最常见的问候方式,都会说:“你吃饭了吗?”,但是对于外国人,这样的问话则被当成“我请你吃饭,怎么样?”很显然意义完全不一样,而且更有可能造成双方的误解甚至是不愉快。
所以,我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对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国家的风俗礼仪有基本的了解,否则不可以随意与对方交流。
语境既是同语用主体、话语实体相对独立的因素,同时,在具体的语用交际中,语境与话语实体和语用主体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现象。
具体地说,语境同话语实体的交叉可以形成通常所说的“上下文语境”,因为话语的这种上下文,是互相联系,能影响结构和意义的,与其它语用环境的功能相当。
语境同语用主体的交叉可以形成所谓的“背景语境”或“认知语境”。
这种语境是语用主体大脑中储存的有关世界的百科知识,作为一种背景或认知条件,参与言语交际的活动之中而形成的。
他们可以是双方的“共享知识”,也可能是表达一方或理解一方各自构建的认知语境,二者之间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但是无论是否一致都会对具体的言语交际产生影响。
上面所提到的是关于文化差异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其实就是交际双方不存在“共享知识”,出现交际双方各自构建认知语境的现象。
二.社会背景语境对言语交际中的意义
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交际参与者所具有的社会背景和交际中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因素,即社会语境,也是影响制约语言的主要因素。
这种社会学意义的语境,主要制约交际参与者的语词选择、语气语体选择、语言风格选择、修辞方式选择;制约交际主体对交际符号的认知;制约交际参与者的空间位置选择;制约交际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方式及语言行为的存续;制约交际参与者的符号替代与符号省略、特定语词的运用与对特定语词语义的理解等方面。
任何一次言语交际都是在相应的语境之中进行的,不存在脱离语境的言语交际。
语境的这种与言语行为共生的现象,反映了它的客观性和现实性。
这种客观现实性,以语言外的诸语境因素如时间、地点、社会、时代等表现也就是言语交际主体和客体所处的社会背景最为明显。
德春认为言语
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变体,都是看到了语境的这种客观现实性。
所以,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都要注意联系社会背景,对社会背景有一个共同的认知,这
样言语交际才会成功进行,否则只会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
例如李六如《六十年变迁》中有这样的描写:季交恕问方维夏:“你知道这个消息吗?”“什么消息?”“蒋介石开刀啦!”方维夏很奇怪:“什么病开刀?”季交恕说:“你还睡觉!杀人!”这里方维夏对“蒋介石开刀”的理解出现偏差,是因为他缺少对社会背景上的正确认知,造成认知语境与季交恕的不一样。
他不清楚蒋介石背叛革命的事实,故理解为“生病开刀”之义。
值得注意的是“, 开刀”还可有另一种理解:为别人动手术。
但这里没有出现这种歧解,是因为在大革命时期,蒋介石是个军人、政客,也是个名人,而不是外科医生。
在这一点上,方维夏有着和季交恕不会产生对社会背景的认知误差,都具有相同的认知语境,因而没有歧解。
这说明,交际主客体对世界的有关知识作为一种认知的背景语境,既有共性的一面,又常常表现出差异性。
只有•关注共性,避免差异性才能是言语交际双方畅通交际。
对背景知识的了解,也有利于交际主体表词达意更具有准确性。
举例来说,在时间因素的适应上,正确区分事发时间、发话时间和参照时间,恰当地利用时间指称的不确定性,能使交际话语准确达意,而不致引起误会,造成交际困难。
请看下面一段话:
中国人,无论走在天涯海角,还是异国他乡,到了这个时候都想着法子要回家过年,仿佛一接近农历新年,“家”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强烈的磁场。
也许,这就是我们寻找的“根”吧。
(《节目主持语用学》)在这段解说词中,主持人运用了时间指称“这个时候”。
从节目上下文能够看出它特指农历新年。
“这个时候”,可以是主持人的发话时间,也可以理解为参照时间。
虽然“这个时候”带有不确定性,但它不仅不会造成听众的误解,而且能恰到好处的传达“春节寻根”这一主题的背景依托。
时间指称的准确妙用正是说话者适应社会环境背景,从而促成交际效果的一种体现。
三.情景语境对言语交际的意义
情景语境是即时即景的、对纯语言交际起辅助甚至替代作用的非语言因素,它与言语共同构成了语言交际活动。
情景语境对言语交际的作用体现在对交际主体语言的语气、语体的制约;对交际主体的语词选择与符号替代的制约等方面。
符号替代是指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交际主体以非语言符号替代语言符号和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替代较多的语言符号的交际行为。
与这三个方面相关联,情景语境的制约功能还体现在对语言形式-结构的制约、对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选择的制约、对语言行为-语言心理的制约、对语言过程- 语言信息的制约、对话题存续-话题转换的制约、对交际符号的语义关联性的制约等方面。
在不同的情景会话交际中, 由于交际参与者个体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的差别, 交际参与者对交际符号内涵意义理解和掌握的差别, 也由于交际中交际符号的有限性和语义的广延性的冲突, 语境会制约交际符号的经济性、可替代性, 会制
约符号省略的程度。
因此对情景语境的把握在言语交际中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明确语义、推断语义方面。
例如对于“牛”的表达,不同的情境中,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如,有人在农场里或田地里说“牛”时,那么他的意思就是指的牛这种动物,而当他对别人竖起拇指说“牛”时,他别是在对方已经做了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时,“牛”就会具有象征义,而这时在不同的情景语境中,表达的意义也不同。
当对方所做的事情惹人尊敬时,可以是夸赞别人说“牛”。
但是当对方所做的事引起别人的不满时,“牛”则就具有了讽刺意义。
所以说,情景语境在理解交际主体的话语含义时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言功能存在局限性,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符号都是有限的而且是抽象的,而人们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确是无限的,而且是特殊的、个别的。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会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遗憾。
但是,长期的言语交际证明,借助语境,能把言语者不能穷尽的意思传达给言语接受者。
听话者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文化及社会背景,交际时所营造的情景氛围去领会、把握出说话这要表达的意义,作出合理的理解。
具体特定的语境,不但可以营造某种氛围,而且可以丰富言语意义,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性。
“此情此景此境”相结合,就会使得潜藏在字里行间言语中的,言外的联想意义、感想意义、意境意义乃至风格意义都凸显无疑。
例如,当遇到令自己伤心难过的事情时,一句“我想回家”则能让对方充分的领会出此时说话者心情的低落、难过,以及对方的脆弱需要亲人的安慰。
但是当面对别人的邀约时,一句“我想回家”则拒绝意义十分明显。
同样的一句话,但是在不同的情景语境中表达意义就会完全不同。
所以说,对情景语境的重视,在言语交际中对明确和推断语义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对影响言语交际的非语言语境进行了分析,所分析的三个非语言语境因素在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其实有时互相独立又相互作用的,他们共同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语境内部所包含的众多因素诸如时间、地点、场景、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他们之间相对独立。
但是,语境与话语实体和语用实体之间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具体地说,语境同话语实体的交叉可以形成“上下文语境”,因为话语的这种上下文,是互相联系、能影响结构和意义的,就上下文来说,他不仅需要交际双方具有相当的知识,对对方文化、习俗等的了解,也需要对交际时所处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言语交际主体才可以形成正确的认知语境或者是背景语境。
前面也已经提到过,在不同的情景会话交际中, 由于交际参与者个体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的差别, 交际参与者对交际符号内涵意义理解和掌握会出现差别。
总之,社会语境是中观语境,它对语言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交际参与者的社会行业阶层属性与社会行业阶层特征方面。
文化语境是宏观语境,它对语言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交际参与者的社区文化或民族文化的文
化属性与文化特征方面。
而上下文语境与情景语境是微观语境,二者是影响制约语言交际活动的基本语境。
总之一切客观存在都可能成为影响制约语言的语境因素,而个因素之间又使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言语交际。